《切韵》蒸职韵「忆抑」的重纽对立是否可靠?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热心用户   2019-5-18 21:10   5385   4
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


分享到 :
0 人收藏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0:34
对立是可靠的,黄笑山老师的解释是错的。
这组对立在切韵里确实难以解读,虽然重出但切语可以系连,BC类也没理由对立,很像是编辑问题。
但 精审的 平山久雄 研究敦煌《毛诗音》反切给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
平山发现《毛诗音》的切语是高水平的切语,具有「类一致」和「开合一致」两大特点。跟本问题相关的是类一致的特点。类是切韵研究里对应等的概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I II IV A B C这些范畴都叫做类。毛诗音的反切里上字的类跟被切字是高度一致的(蝋鶏切韵的原则被他叫做类相关,高下立见)。
然后,这套切语里的职韵字反切有比切韵更系统的重出关系,如下表[sup][1][/sup]:

晓合B那里況和兄可能是存在方言或者抄写错误,合口职韵可想见都是B类。
他的结论是:

简而言之,这里是一种残存的B类和C类的对立,但在可见的反切材料里只有职韵存在这种对立。

3#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0:35
喜闻乐见地踢自己的场子。
我之间没看清切语,现在真不很知名把它写了出来,我又查了一下 @poem 做的广韵全字表,发现切语确实如此。于是焉,我感到十分地尴尬。
《唐韵》:抑,於棘反。
如果只看唐韵的话,情况似乎还不太严重,因为「棘」那边是与「殛」等一大堆字同音的,从字数上来看应该就是个正常的 3C。我们似乎还可以把问题推卸给「『抑』字的切语没选好,3A 的字选了个 3C 做下字」。
然而。
我们还有《玉篇》以及疑似照抄《玉篇》的《篆隸萬象名義》(日本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不愧是专业サプライズ)。
在《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之中,「億」等一众字的反切基本上都是「於力」,但「抑」「土卬」两字的反切分别为:
「抑」:《宋本玉篇》「於陟」,《篆隸萬象名義》「於陟」。
「土卬」:《宋本玉篇》「乙棘」,《篆隸萬象名義》「乙力」。
与此同时,在《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之中,「殛」等若干字的反切基本上都是「居力」,但「襋」「棘」「蕀」三字的反切分别为:
「襋」:《宋本玉篇》「几力」,《篆隸萬象名義》「羈力」。
「棘」:《宋本玉篇》「居力」,《篆隸萬象名義》「居陟」。
「蕀」:《宋本玉篇》「居力」,《篆隸萬象名義》「居抑」。
这切语明显不对劲:
「乙」「几」是非常典型的 3B 字,从来不做 3C 的反切上字。(请参考msoeg:【汉语音韵学笔记】反切上字观察——也谈「切韵音系」介音问题,其中「乙」「几」被归入「3bt」,可以看出 3bt 切 3c 的次数为 0。)虽说《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的切语相比《廣韵》多少宽松一点,但仍显得非常可疑。
而「陟」作为陟组字(不含力类),也基本不会充当 3c 的反切下字——特别是在开口的时候。
(宋本玉篇有些切语可能是宋代后加的,谜得很,可靠性大概不如《篆隸萬象名義》。)
搞不好「抑」还真就是个 3B——可能在《玉篇》的作者口中,職韵这里 3C 与 3B 还没合流干净。
附带一提,《经典释文》既不分「億」「抑」也不分「殛」「棘」,显然已经阵亡。
不过反过来说,《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里这个现象真是太微弱了。若不是我们通过其他途径发觉「抑」和「棘」有点问题,并且正好这两个音节的切语比较稳定,我们大概什么也看不出来。
毕竟《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整体上与切韵音系非常相近,包括魚韵、之韵、侵韵在内的绝大部分韵目似乎都分辨不出 3C 与 3B 的对立,甚至也有切韵没混,《宋本玉篇》和《篆隸萬象名義》反而似乎混了的情况。
以下为(准)原始回答。
临时简单说几句。
该重纽对立大概率可靠,黄笑山此处的结论大概率是对的,但是黄笑山的分析有问题。
说它可靠的理由是,诗经中「抑」在脂部入声(或者说質部),有两处韵段为证,与「憶」不同部。「抑」字进入切韵職韵属于不规则变化,具体机制与「即」等字类似。
脂部有两种可能:「带 r + 前元音」或「不带 r + 前元音」。带 r 者可以视为 3B,不带 r 者可以视为 3A。一般来讲,带 r 的字比不带 r 的字要显著罕见一些。
众所周知,在钝音声母环境中,上古「带 r + 非前元音」与「带 r + 前元音」汉代合流为 3B。「棘」字是相当可靠的上古「带 r + 非前元音」字,然而在切韵时期它已经与「不带 r +非前元音」的大量職韵字合流了。也就是说,在職韵喉牙开口这里,3C 与 3B 很可能已然合流。
综合以上两条,「抑」字属于 3A 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黄笑山错在哪里了呢?
他错在拿日语吴音来论证了:
据日语吴音,“抑”小韵归A类,与知精章组和以母为一组;“忆”小韵为B类,与其他牙喉音、唇音以及庄组声母为一组。
然而。
日语吴音不区分 3A 与 3B。比如「逼」「域」这种板上钉钉的 3B 字也都是 -iki。日语吴音里莊组同样也是前元音,比如「色」「仄」也都是 -iki。我实在搞不懂他是怎么从日语吴音里看出来「其他牙喉音、唇音以及庄组」是有别于「知精章组和以母」的另一组的。
我看的大概是假日语字典.png
当然最搞笑的还是他指着吴音 -oku 说「『憶』等一众喉牙开口職韵字的主元音是 i」。
4#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0:36


我没懂截图里吴音这两个字为何读音不同。以及提到的方言里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完全不是重纽的原因吧,就是因为忆字改读了舒声而已。
5#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0:37
切韻:
憶。於力反。


扌印。於棘反。
土印。
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64547
帖子:1291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