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创新能力?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吴宇   2022-6-18 14:44   1441   2
创新能力在各方面都实在是太重要,但我又确实比较缺失〒_〒表现就是设计活动,管理人员,写策划等毫无头绪,求提升方法
分享到 :
0 人收藏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4u0t7  1级新秀 | 2022-6-18 14:44:55 发帖IP地址来自 福建
创新能力在各方面都实在是太重要,但我又确实比较缺失〒_〒表现就是设计活动,管理人员,写策划等毫无头绪,求提升方法关注者
1,036

被浏览
241,46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好问题 29
添加评论
分享










<div class="Question-main"><div class="Question-mainColumn"><div id="QuestionAnswers-answers" class="QuestionAnswers-answers" data-zop-feedlistmap="0,0,1,0"><div class="Card AnswersNavWrapper"><div class="ListShortcut"><div class="List">9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div class="" role="list"><div class="List-item" tabindex="0"><div class="ContentItem AnswerItem" data-za-index="0" data-zop="{"authorName":"谢春霖","itemId":614659362,"title":"怎样提升创新能力?","type":"answer"}" name="614659362" itemProp="acceptedAnswer" itemType="http://schema.org/Answer" itemscope="">谢春霖
创业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1,406 人赞同了该回答



<div class="RichContent RichContent--unescapable"><div class="RichContent-inner"><span class="RichText ztext CopyrightRichText-richText css-9scqi7" options="[object Object]" itemProp="text">创新能力是怎么培养的?


我们常说:「这个……得靠灵感!」

什么时候会有灵感?

洗澡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头脑风暴的时候、马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正在看这篇回答的时候……

Ding!

一个 idea 从天而降!

你的上一次创新,是不是也源于这样的灵光一现?

如果是,那就危险了,因为「灵感」不认路……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了。

很多人想创新,但用的方法往往都是「期待灵感降临」,枯坐到清晨、不停地头脑风暴、被抠烂的办公桌……

结果,创新就像那水中月镜中花,你知道它一定会出现,却永远落不到自己手里。

为什么?

因为方向错了……

创新,它根本就不来自灵感!

创新,不需要灵感!

你之所以会觉得创新来源于灵感,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灵感从何而来,它就像你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一个不可思议的效果突然出现,你会觉得它很神奇,自己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弄不出来,就真的会觉得眼前这位魔术师是有魔法的。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效果的生产机制。而你,如果走到了魔术师的身后,看到了那些他藏在桌子底下的工具和手法,也许,你就会扑哧一笑:「原来还可以这样!」

对!

就是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才会百思却依然不得其解,而一旦知道,它就能像福特公司流水线上的汽车一样,被源源不断地批量生产!

所以,想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离开这条「靠灵感创新」的歧途,你要相信创新是有套路的,能力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这样你才会在这方面有能力上的进步,而不是时灵时不灵地靠天吃饭……

那么今天,我就想斗胆请你来到这位「创新」魔术师的身后,来窥探一下,他藏在桌子底下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套路和秘密,告诉你创新的正确姿势。

在讲具体方法之前,你先要知道什么才是创新,如果目标不对,定义都没搞清楚,结果自然相差甚远……你可能会说,这还需要说吗?创新不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吗?

还真不是,创新一定包含新的东西,但是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创新。

比如下图,一个杯子和一把钥匙,它们造型独特、设计新颖:




但请问,这两个是创新吗?

不是,这只能说是创意。它们有新的元素,但没有产生新的价值。比如这个杯子,它的造型像是一个烛台,确实很有创意,但这并不能让喝酒的体验变得更好啊;再看这把钥匙,设计师则更有创造力,他把钥匙柄垂直于了钥匙主体,可是,这把钥匙插入锁里后,该怎么开锁又如何拔出来呢?

所以,除了需要有新东西之外,还得产生新的价值,不然就只是创意,而不是创新!

那有了新元素,并且有了新的价值,就能说是创新吗?

也不见得。

比如,你想发明一艘超光速的飞船,等三体文明来袭的时候,可以逃离二向箔的降维打击!这听着就很有创意,也很有价值,就是做不出来而已。

做不出来的创新,只能称之为科幻……

所以,一个东西能被称为创新,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新元素

新元素,可以是新技术、新创意、新材料,也可以是新的定位、新的应用、新的解决方案。

2.价值增量

除了有新元素之外,这个新东西得有积极的作用,能满足市场上的某些需求。没有价值的创新,只能称之为创意。

而且光有价值还不行,必须得有价值增量,也就是说这个新价值,得比目前能找到的同类产品价值更高才行。比如,你不能说,我设计了一款新车,它的速度更慢、更费油、更容易出故障,还更贵……那就没什么用,你至少得在某一方面比其他同行更好,那才叫有价值增量。

3.可实现

想法不能完全天马行空,得落地,你要衡量一下以自己的能力、资源,能否把它实现,能实现的才叫创新,不然就是空想、幻想。

很多创业者的想法真的都特别好,听着就很激动人心,只是不适合当时的他们而已。当能力欠缺、资源匮乏、行动力不足的时候,想法就只能是想法。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公司,把你曾经所谓的好想法变成他们的创新……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新发现、新发明也不能算创新。很多发明至今还没有找到应用场景……

比如说「多点触摸技术」,你可能对它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你在手机上,可以用两个手指对照片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这个如今看来已经司空见惯的操作体验,在 iPhone 上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它简直像是魔法一般的存在,要知道,在那之前我们只能用「点按钮」的方式来完成这些操作,这两种用户体验有着天壤之别。但其实,这项技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包括 IBM、微软、贝尔实验室等,很早就掌握了这个技术,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技术能拿来干吗,只有苹果率先发现了这项技术能给用户体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才把它带出了实验室,变成了一次伟大的创新。

像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在美国,平均只有 12%—20% 的研发项目,最终能成为创新的产品或者工艺。所以,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很早就说过:「所谓的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苹果的厉害之处,就是能找到适合那些黑科技的应用场景,并把它们产品化,给用户带去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受。这样,真正的创新才能在用户的一次次尖叫声中得以实现。

只有当一个东西,能同时满足以上这 3 个要素,才能称之为是一次创新,它们就像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缺少一个,三角形就不能闭合。




所以,用一句话再来总结一下,创新是什么?

创新,是一个新事物创造价值增量的过程。

换句话说,光有好想法没用,你得有本事把想法实现,并且有人愿意为此买单,这才叫创新。

好,有了这个基本定义,接下来我们聊的创新方法就不会变形,不会只看到创意而忽略价值。那么,具体该如何批量生产创新呢?

在我的知乎专栏第十二课《如何在迷茫中找到答案?》中,我已经提到了创新的两条基本思路,分别是重组式创新和突变式创新。今天,我们就继续从这两条线出发,来详细说说这其中的道道……

一、重组式创新

所谓重组式创新,就是把原来就有的各种元素,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个体,比如 iPod。

那面对一个具体创新需求的时候,你应该去哪里找来这些新元素,并进行重组呢?设计 iPod 的时候,你又如何像乔布斯一样,能想到去用在千里之外的东芝小尺寸硬盘呢?

接下来,我就来和你具体说一下重组式创新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创造适合的环境

想要让创新不断涌现,首先,你需要一个能促成创新发生的良好环境,就像生命离不开水一样,重组式创新也有它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重组式创新就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种环境需要包含两个条件:


  • 具有足够的多样性

重组式创新就好像是玩乐高积木,积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你能拼接出的作品就越多。因此,你想要创新,第一步就是要增加积木的种类和数量。

什么是积木的数量?

就是你个人的背景知识量。你拥有的背景知识量越多,能用来组成创意的元素也就越多,因此,为了提高你的背景知识量,你需要阅读,大量地阅读,不停地阅读,这是创新的基础。

什么是积木的种类?

一个人看再多书也是有限的,而且大多会集中在你感兴趣的领域上,因此你在某个方面越专业,了解得越深入,可能就会越缺乏其他领域的知识。所以,你需要找不同领域的人来和你一起碰撞想法,增加你们的背景知识总量。一个由 5 个不同领域的人组成的团队,比 5 个都是同行的团队,能碰撞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2.元素之间能发生高效的连接

有了多样性之后,下一步,你就需要促进它们之间的连接效率。就像乐高积木,那个积木上的凹凸搭扣很重要,可以让任意数量的积木彼此连接,自由组合。

成员之间也需要有这样的搭扣设计,那怎么设计呢?

首先,不管是你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还是很多人在一起讨论,记得都不要说「No」,而是要说「Yes……And……」

这是什么意思?

No,是否定想法,换句话说,就是在积木堆中出现了一块看上去很丑的积木,你觉得这积木肯定没用,于是就准备把它扔了!

可是刚才说过,创新的前提就在于多样性,这个看上去很丑的积木,也许就是一个新品种出现了,目前看上去没有什么用,但是一旦积木越来越多了之后,你也许就会突然发现它大有用处。

因此,你需要用「Yes……And……」来先肯定这个怪想法,然后基于这个怪想法接着思考:「如果加上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呢?」这样就很容易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来到一片新大陆,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个方法在「即兴喜剧」中甚至作为了金科玉律,基于这个原则,你可以从无到有地马上生成一部妙趣横生的舞台喜剧。比如,「我正在写文章,突然来了只蝴蝶,它停在了我的包包上,我的包包突然发出一束红色的闪电,把蝴蝶变成了一位美女,美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堆乐高积木,把它们拼成了一部 iPhone 手机,突然,手机响了……来电人的名称是蜘……蛛……侠……」

像这样,你可以继续用「Yes……And……」的方法,把脑袋里冒出来的这些毫不相干的怪想法,永远这么连接下去,不断丰富这部不会停止的创意剧本,最终走到未曾料到的远方。

其次,如果是多人讨论,你们就需要设置一些规则,来保证彼此能充分连接,让想法不断涌现。

比如「头脑风暴」就是一种很好的会议模式。不过,看到这里你可能就要喷了,因为你可能对头脑风暴的印象不太好,因为总有那么个下午,一群人被关在小黑屋里吵吵闹闹几个小时,然后得到两个字:再议!

或者,会议刚开始不久,还没等几个新想法出现,有些在公司略有地位的人,就开始跳出来指点江山,接着,这些大佬们就开始试图彼此说服,急于证明自己的想法特别厉害,分分钟为别人的智商感到担忧。

然后,一言不合就开启辩论模式,头脑风暴眼看就要变成一场辩论大会,场中央的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拍桌子,举手表决!看着大佬们唇枪舌剑杀红了眼,明明有了新想法的小透明们也不敢多插一嘴,只得默默地把票投给了自己的上司……

与其说这是头脑风暴,不如说是舞台选秀,谁的嗓门大,谁的地位高,谁的人缘好,谁就能赢取最终的胜利!请问,这样的方式之下会有创新吗?

恐怕很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多数团队都用错了这个工具。其实,头脑风暴就是群体版的「Yes……And……」,是靠点子来激发点子的沟通方式,任何一个新想法的出现,都需要被鼓励,甚至是夸张的鼓掌支持,然后由这个不靠谱的想法展开,连接到越来越多不靠谱的想法,就像水中的涟漪,层层裹挟,不断散开,最终踏入到一片未曾想象到的领域,进而迸发出真正的创新火花。

至于头脑风暴的具体操作流程,网上有很多,我之后也会再说到,这里就不做展开了。总之,你需要用一套明确的规则来保护每一个想法,去捕捉那一点来自黑暗深处的奇特微光,让它来到台前,成为一颗真正的创新火种。

最后,你还得创造一个能促进彼此连接的办公环境。

通过刚才头脑风暴的例子你能看到,小透明的想法,在一个有明显话语权差异的地方是很难被听见的,但他们的想法就不重要吗?当然不是,任何一个想法的价值,不仅在于这个想法本身,更在于它能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连接到一片新的风景,激发出其他更有价值的想法,好创意是不断迭代出来的。

因此,想要让有价值的创新更快地诞生,你就需要创造出成员之间能够更频繁、更平等的交流环境。

比如,曾经创造了《玩具总动员》《怪物电力公司》《飞屋环游记》《寻梦环游记》等无数票房神话的皮克斯动画,为了在公司里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他们撤掉了全公司的长会议桌和座次牌,因为老板觉得这些会造成成员之间的层级感,影响连接的效率,比如坐在长桌子中间的人,总是更有权威感,让其他位置上的人不敢畅所欲言,而全部换成圆桌之后,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再比如,Google 的办公环境举世闻名,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设计得很好看,或者是员工们能遛狗搭帐篷,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空间里还有两个能激发创意的精心布局,一个是有大量空旷的公共空间,它能让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人,方便聚在一起碰撞想法;另一个是工位之间极其地拥挤,这也是为了让员工一转身就能和其他同事发生更多的交流互动。

在 Google 的食堂,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设计,就是让打饭的排队时间,差不多控制在 4 分钟左右,为什么?
3#
3wm7l  1级新秀 | 2022-6-18 14:45: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我就是一个很擅长创新的人。
创新其实有很多技巧,最简单的就是把生活中两种物体结合成一种新的东西。
你比方说,我就曾经把马桶刷和马桶搋做了结合,一头刷牙的同时,另一头就可以通马桶。
小小的改动,就省了一份力气,节能又环保。
再比如,我发现洗澡的时候很容易出汗,出汗就会口渴。于是我把小莲蓬头改成了茶壶,在用大莲蓬头洗澡的同时只要打开小莲蓬头的热水,就能边洗澡边喝茶。
我没想到的是,我爸也很擅长创新。他把小莲蓬头和马桶下水管道连在了一起,做成了一个浇水壶,不仅节约水,浇花的同时还能顺带施肥。只是我知道得太晚了,是在喝茶的时候才知道的。
我拼命地刷牙,一边刷顺带通通马桶。
没想到,我妈也很擅长创新,她把马桶和洗衣机结合在了一起,通着通着就转了起来。
我很意外地拥有了一支电动牙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8337
帖子:3370
精华:36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