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商品期权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经验借鉴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上海真牛科技   2018-5-16 02:21   2553   0
商品期权作为重要的期权合约,是最早出现的期权品种。据推断,早在公元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已开始类似商品期权的交易。不过具有现代意义的商品期权交易发源于美国,美国商品期权最早始于19世纪70年代。

然而,由于当时没有期权市场的专门监管机构,商品期权交易又主要活跃于场外,商品期权欺诈事件时有发生,市场交易混乱,商品期权市场的发展历经坎坷。直到B-S定价模型等期权理论的成功,期权市场交易的稳定性逐步提高,期权市场才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1984年美国允许商品期权在交易所进行交易;1998年4月CFTC放开了指定商品的场内交易,允许交易所上市交易指定商品。与此同时,商品期权在全球范围的交易也迅速扩大。


境外商品期权发展现状
第一、商品期货发展迅猛,商品期权增长缓慢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将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分为商品类、外汇类、利率类、股权类和其他类五种。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之前全球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以股权类和利率类产品为主。2008年之后,商品类和外汇类合约交易量增长较快,2012年商品类衍生品交易量首次超过外汇类衍生品,仅次于股权类衍生品。

WFE主要统计期货和期权两类衍生品,2012年全球场内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交易量分别为110亿张和102亿张,期权与期货各占半壁江山。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场内股权类期权合约交易量占所有期权合约交易量的89%,而商品类期权合约交易量却只占2%。对比整个商品类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可知,商品类期权合约交易量远小于商品类期货合约交易量。事实也的确如此,2012年全球场内商品期货交易量是商品期权交易量的16倍。

2005年之前商品期货的交易量非常小,2006年之后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快速增长。2012年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已经是2004年的6倍,这其中超过50%的交易量增长来自中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贡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期间全球商品期权的交易量增长缓慢,2012年全球商品期权交易量不到2004年商品期权交易量的2倍,而这一时期,正是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飞速发展的时期。可见,全球商品期权市场发展未能跟上整个衍生品市场的节奏。

第二、商品期权交易集中,ETF类合约成交活跃

商品期权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根据WFE的统计,目前超过80%的商品期权交易都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的交易占比超过15%。其他推出商品期权交易的市场有巴西、南非、俄罗斯、中国台湾、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然而这些市场的商品期权成交量占全球商品期权成交量的比重不到1%。

从交易所角度看,全球商品期权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国CME交易所(集团),其交易量占比超过七成。CME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由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纽约金属交易所(COMEX)合并组成,并于2012年收购了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

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将商品衍生品分为农产品类、能源类、金属类和贵金属类四种。CME、CBOT和KCBT主要交易农产品类商品期权,NYMEX主要交易能源类商品期权,而金属和贵金属类商品期权则主要在COMEX交易。

根据FIA的统计,2012年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权为黄金和白银的ETF指数期权。美国商品ETF指数类期权通常在多个交易所挂牌交易,而投资者在不同交易所的头寸可以相互对冲和结算,因此商品ETF指数类期权交易相对其他商品期权更为活跃。除去ETF指数类期权,全球主要交易的商品期权多为能源类和农产品类期权,而这些交易主要在NYMEX和CBOT完成。

第三、电子平台功能日益彰显,期权创新惊喜不断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期权交易市场,而CME交易所(集团)又是全球商品期权交易的中心。CME有三个交易商品期权交易“场所”,包括Globex电子交易平台、ClearPort电子交易平台和交易所交易大厅。这些交易平台不仅为全球投资者提供24小时的投资服务,且能连通多个市场,为场外交易提供中央结算服务。CME依托自己先进的电子交易平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尤其是农产品类期权和能源类期权,投资者通过电子平台的交易增长迅猛,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一个功能完善、全球网络覆盖和高安全性的电子交易系统是推动全球期权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全球期权市场加速融合的重要动力。

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了适应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为了突破长久以来商品期权市场未能伴随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尴尬局面,CME集团近年来不断创新,推出多类不同于传统期权的新型期权合约。短期期权是近年来发展较为亮眼的新型期权合约,较为成功的当属CBOT推出的农产品周度期权。短期期权要求更低的权利金,交易成本更低,并且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套利机会,交易灵活度更高,市场交易量增长很快。自2011年5月挂牌以来,周度的玉米、大豆和小麦期权成交量接近110万张。

除了短期期权,CME集团还推出创新性更高的价差期权,包括跨交易所的价差期权和日历价差期权等。CME集团收购KCBT后,推出了跨KCBT和CBOT的农产品价差期权,而由NYMEX挂牌的原油日历价差期权2012年的交易量已经超过287万,成为全球第九大商品期权合约。

这些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标的和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手段,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加强了商品期权与商品期货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市场关系,成为近年来商品期权市场发展的重要领域。

对我国发展商品期权的经验借鉴

第一、尽快推出商品ETF,重视ETF类期权研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然而根据前文的分析,商品期权与商品期货相比成交量非常小,且市场规模很难与商品期货一同快速增长。

另外,从全球市场来看,贵金属ETF指数期权的成交量占全球商品期权成交量的绝大部分。全球最大的商品期权合约为SPDR Gold Shares ETF期权和iShares Silver Trust ETF期权。自2004年11月正式推出以来,SPDR Gold Shares 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650亿美元。CBOE于2008年推出SPDR Gold Shares ETF期权,伴随着SPDR Gold Shares ETF规模的快速增长,ETF期权的交易量也迅速扩大。

显然,要发展商品期权,就必须重视商品ETF类期权;而发展商品ETF类期权则必须拥有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结构合理的商品ETF市场。可见,我国积极开拓商品期权市场必须与推出商品ETF市场同步推进,其中贵金属ETF是优先考虑的品种。



第二、建设高效交易系统,建立统一结算平台

一个高效安全的电子交易系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随着网络和IT技术的发展,投资者早已享受到电子交易的便捷,人工下单逐渐被市场舍弃,而跨境交易的投资者对电子交易的依赖更强。同时,一个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系统,能帮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交易,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期权作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一个高效安全的电子交易系统对商品期权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CME集团有自己内部统一的清算服务,美国也有独立的期权清算机构OCC,为多个交易所提供期权清算服务。正是由于这些统一清算服务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在不同交易所的头寸可以对冲和统一清算,并且为期权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现实基础。可见,建立一个统一的结算平台,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期权市场的创新活动,提升整个期权市场的质量。

第三、产品创新寻求跨越,场内场外共同推进

长期以来,商品期权市场规模一直徘徊不前,交易也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种。近年来随着期权创新的不断推进,商品期权成交才稍有起色。我国有着规模庞大的现货和期货市场,这为我国发展商品期权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然而,我国商品期权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市场,若要在短期内寻求市场的突破,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类期权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性需求,构建一个结构合理、产品完善的期权市场。

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远大于场内的交易量,而场外商品期权的交易规模也非常大。我国要发展商品期权市场,除了要积极推进期权合约在交易所的挂牌交易外,还需对场外市场的商品期权交易进行有效的引导,制定一些场外期权交易的必要制度,为场外期权交易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将场外期权市场和场内期权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推动两个市场共同发展。

真牛观点:
我国商品期权发展较晚,潜力巨大,从国外的商品期权发展经验,看我国的发展经验,推出更多的交易品种,以及应用更加便捷的交易系统是我国商品期权发展的必要。金融科技的应用,我国商品期权的交易系统会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促进我国商品期权市场的发展!欢迎留言,留下您的思考与讨论!
本文来源:《中国期货》
编辑:真牛科技

----------全文完----------



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400-888-2780了解更多信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2
帖子: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