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余华?

论坛 期权论坛 工作     
爱用户   2019-10-11 13:20   1922   5
那天看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我的评价是这是一本诚意之作,值得一读。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兄弟》给我带来的不适感。
因为《活着》,因为《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在细雨中呼喊》,我对余华始终是怀有很深的敬意,然后《兄弟》却令我大失所望。
在Twitter、饭否、微博上都提了下《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却引来一个朋友对余华的大放厥词,她却对莫言另眼相待。当时我也懒得争辩。现在想看看社区上大家对余华有什么评价。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10-11 13:20:3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的主流文学作家,比较受歪果仁欢迎的,大概是这几种。一种是比较洋派的,比如严歌苓,王小波,骨子里有些西方的东西。一种是表面土,实际洋的,比如莫言,写的是中国乡村,用的却是马尔克斯们的笔法。还有一种,叫余华。是的,余华一个人就是一个文学派别。
很多作家都有精神寄寓。莫言有他的高密乡,孙犁有他的白洋淀,贾平凹有他的商州,汪曾祺有他的高邮,徐志摩有他的康桥,王小波有他的长安。余华,什么都没有。
很多作家在写作中使用方言。鲁迅会写“吴妈,我和你困觉”。老舍会写“冒而咕咚地出来几个巡警,够多么不合适呢”。作为吃货的汪曾祺遇到好吃的就会写“白嘴吃也可以”。余华说:“我用汉语普通话写作。”余华,还是什么也没有。
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余华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小城,但它同样可以发生在安哥拉的某个贫民窟,可以发生在圣安地列斯的拾荒者家庭。也可以发生在韩国,事实上,韩国人已经把《许三观卖血记》拍成了电影,你去看,没什么违和感,仿佛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在韩国发生的一样。像《活着》这样的故事,虽然讲的是中国老农民,但真正的主题其实是命运。讲的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的是苦难的不存在,讲的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这和乡村的背景,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
没有精神的原乡,没有方言,没有历史,没有乡土,没有伤痕,这些余华都没有。
但没有不等于虚无,放弃了这些,余华获得的是超越性的视野和更终极的关怀。
3#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10-11 13:20: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余华的文字,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散发着一股土腥味的苦涩。

我相信,每个光着脚在黄土地上奔跑过的人,都能从余华的文字里,感受到野蛮而强劲的生命力。

不是和余华生于同一个时代,却能被他的文字击中。这大概就是我特别喜欢余华的原因吧。
4#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10-11 13:20:35 发帖IP地址来自
余华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冷静气质。像一把泛着银光的柳叶刀,握在一双饱满温度的手上。余华的语法有着迷人的特点,他能把最直白,简单的文辞,从新锻造出风格化的具有疏离感的语境。
这种锻造出来的疏离感,在他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相悲欢的时候,犹如一架冰冷的摄像机洞若观火。所谓功夫在他处,一个人的叙述如果不够冷静,自己的情绪被创作的文字所左右,必定方寸大乱。所以,冷静,是此后我告诫自己写作的关键词。
小说有暗门,写小说的作家本身也是有暗门的。你只有走进这扇暗门,才能读到这个作家特有的气质。
譬如余华。余华的写作是自成一格的,他是一个随着作品转换笔调的作家。像水,本身没有形,倒进杯子就是杯子的形状,倒进碗就是碗的形状,随物赋形。
有人看余华的小说觉得没什么文采,那么是因为没有系统,只是断章取义地看。我觉得他实在太有文采了。但他的文采是隐藏式的,从窄处是看不到风光的,必须站在一个全局才能看得明朗。
以他的作品为例。他写的《活着》是一部表现生命张力的书,所以他写这本书时候,文笔就充满了张力,有一种竹子般的柔韧感。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据说余华写《活着》一直特别流畅,但是写到这段就卡住了,卡了两个月。他不知道怎么来描写福贵站在儿子墓前悲痛的心情。直到一天,他突然有了灵感,写出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然后就又恢复了顺畅。
这是一个极佳的比喻句。月光照在那条他儿子跑过的路上,路好像他的伤口,月光洒在路上,就像是盐撒在他的伤口一样。这句只有12个字,没有一个字在诉说悲痛,但合在一起,却是无限的悲痛。
余华写完这句后,伏在书桌上嚎啕大哭。那一刻,是他写作的巅峰的时刻。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远处波动。
四周的人离开后的田野,呈现了舒展的姿态,看上去是那么的广阔,天边无际,在夕阳之中如同水一样泛出片片光芒。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都是余华在《活着》里写下的段落,显得平实,厚重。没有文采么?其实太有文采了,他的文采就是找到了最适合这本书的笔调,那一份宛如乡村原野的恬适和纯朴。
而到了《兄弟》这部作品的时候,他的笔调就完全变了。《兄弟》是一部讲述中国文革前后40余年间“群魔乱舞”的小说。在当时看来,这部小说的内容荒诞,粗暴,充满戏剧性。
余华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越往后文笔就变得越粗粝。仿佛是“俗”了。
李光头不仅睡了我们刘镇的女人,还睡了全国各地的女人,睡了港澳台等海外侨胞的女人,就是外国女人他也睡过十多个。我们刘镇偷偷和他睡觉的,公开和他睡觉的,是什么样的女人都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俊的丑的,年轻的和年纪大的。群众说这个李光头胸怀宽广,只要是个女人他都来者不拒,甚至牵头母猪到他的床上,他也照样把母猪给干了。有些女人和他偷偷睡了,偷偷拿了钱就走了;还有一些女人和他睡了以后,拿了钱以后还要到处炫耀,她们不是炫耀自己和李光头睡觉了,她们炫耀的是李光头的床上功夫,说李光头如何厉害如何了得,说李光头简直不是人,简直是头牲口,说这个李光头一上床就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突地没完没了,多少个女人被他干得两腿抽筋,多少个女人从他的床上下来都像是死里逃生。
一千多个人看着呢,他竟然把李兰举了起来,灯光球场里的笑声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大笑、微笑、奸笑、细笑、淫笑、奸笑、傻笑、干笑、湿笑和皮笑肉不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也是什么笑声都有。
这部书里的文字,完全没有了《活着》里那种平实而厚重的气质,变得躁动而露骨。看起来是“好没有文采”。真是没有文采吗?
《兄弟》这本书里所表述的时代,就是这么癫狂,粗俗。余华描写这个时代的语言,随之就有了这样时代的气质。内容和笔调从一开始就相互磨合统一,这就是隐藏式的文采。
再到了《第七天》,余华的笔调再次转变。
《第七天》有浓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写的是一个人死后以鬼魂的形式来生存的故事。
在这部书里,余华的笔调变得冰冷,怪诞。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小说的男主角是一个鬼魂,所以他的语气永远都带有一种疏离感,显得阴冷。当故事叙述到真实的人间时,笔调就又恢复了温度。这种笔调的切换光靠文采是绝对不够的,要的是在文字间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
余华的作品,让人看起来最有“文采”的,应该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古典爱情》。
这是一部讲古代书生赶考,邂逅爱情的“聊斋式”的小说,充满了古典的韵味。所以余华的笔调就显得很古典。
柳生赴京赶考,行走在一条黄色大道上。他身穿一件青色布衣,下截打着密褶,头戴一顶褪色小帽,腰束一条青丝织带。恍若一棵暗翠的树木行走在黄色大道上。此刻正是阳春时节,极目望去,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竹篱茅舍四散开去,错落有致遥遥相望。丽日悬高空,万道金光如丝在织机上,齐刷刷奔下来。
不知不觉间,柳生来到绣楼前。足下的路蓦然断去,柳生抬头仰视。绣楼窗棂四开,风从那边吹来,穿楼而过。柳生嗅得阵阵袭人的香气。此刻暮色徐徐而来,一阵吟哦之声从绣楼的窗口缓缓飘落。那声音犹如瑶琴之音,点点滴滴如珠落盘,细细长长如水流潺潺。随香风拂拂而下,随暮色徐徐散开。柳生也不去分辨吟哦之词,只是一味在声音里如醉一般,飘飘欲仙。 暮色沉重起来,一片灰色在空中挥舞不止,然而柳生仰视绣楼窗口的双眼纹丝未动,四周的一切全然不顾。漫长的视野里仿佛出现了一条如玉带一般的河流,两种景致出现在双眼两侧,一是袅娜的女子行走在河流边,一是悠扬的垂柳飘拂在晚风里。两种情景时分时合,柳生眼花缭乱。
对比《活着》、《兄弟》、《第七天》来看,《古典爱情》的文笔就显得华丽多了。余华的每一篇小说的笔调都不一样。他始终是按照小说内容本身来调整笔调的。时而平实,时而粗粝,时而冰冷,时而华丽。像是变脸大师一般,赋予文字多张不同的面孔。
这是余华小说的暗门,只有走进这扇门,余华才更好看。
5#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10-11 13:20:36 发帖IP地址来自
哪怕手机码字也特别想说几句。

首先第一个观点,余华是中国当代非常伟大的作家,无论是天赋还是后期的训练,他都是同时代作家中的佼佼者。有人会总拿莫言压余华,这点我并不认可,莫言的作品水准并没有远远高于余华,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莫言的作品水准并没有远远高于余华!


莫言的作品水准并没有远远高于余华!


只是莫言在恰当的时间被恰当的一群人欣赏而已。莫言是一种骄傲,但不代表本时代中国作家的最高水准,而且是绝对代表不了的。就算余华拿不到诺奖,他也依然足够伟大,乃至数十年之后人们会悼念的一位非常伟大的大师级作家。



第二个观点是,每每想到余华时,脑子里就嗡的一下,不知所措,不管是李光头,宋钢宋凡平,还是福贵凤霞有庆……每一个人物我都能记得,而且浑身颤抖,眼睛湿润。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看完一本书,但我只有余华的书是一口气读完的。有个词叫废寝忘食,我一直认为那是骗人的,直到我碰上了《活着》,《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这四本书,读到想大声哭出来,读到捶胸顿足,读到我现在身处何处都不知道,读到我是谁都辨别不清,读到连续好几天坐卧不安,好像身边的人就有一个叫宋凡平,叫宋钢,叫许三观,叫福贵,叫凤霞,叫家珍……那种眼睁睁看着故事发生在现实中的无力感,是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


最后一个观点,余华俨然成名,作品不言,下自成溪。
6#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10-11 13:20:37 发帖IP地址来自
真的不得不说余华是一个可怕的作家。前段时间看完了他的五本长篇小说,今天又看了他的现实一种,真的觉得有种懵懵的感觉

自认为他的长篇中在细雨中呼喊是他的杰出之作,看完之后脑子里一直在环绕着故事里的各种情节以及想表达出来的意思,那天下午让我心情一直很别扭,老有种压抑挥之不去。这正是余华的可怕之处 ,他的作品不像别的作家那样能带给你慰藉或是沉思,而他却总能带给我一种不安,这种不安无法形容,但是我觉得这来自于他的故事的真实性,就是因为他的故事太真了让你不敢相信但转念一想却又很有道理。仿佛他的故事里的人物就在你的身边,而不止存在于他的笔下。就像他也说过,他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读者,那些虚构的人物会说话,也会思考,这些人物操控了他而不是他在写这些人物。而这些人物,有可能是你,是我,也是余华,我每每想到这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战栗。
他的作品是有感觉的。看许三观卖血记,讲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那一段,我身子一直是发冷的,尽管当时是夏天。我想这跟他的文笔以及叙事方法是有关的,一直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余华文笔不好,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个才让他的作品能把人带入,仿佛你一直站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死去,然后接着生活。这都要归功于他冷漠的笔触,没有情感在里面,没有一点修饰,就好像这些事都发生在你眼前,而故事里的情感,就是你此时此刻的情感。

我想这正是余华最为成功之处,看到许多人说他血管里流的是冰碴子,我觉得这太扯淡了。一个人血管里不流血流什么,只不过是因为这位作家更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事实,而他用另一种更为冷漠方式将这些事实讲给了不曾相信现实的我们。
总之,余华的作品在常人看来是一时难以接受的 但不论如何,尽管他的作品里再血腥,他终归想表达的还是对于生活的热爱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1799
帖子:6375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