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很多书,为何还是写作困难?

论坛 期权论坛 工作     
爱用户   2019-8-19 01:17   2406   5
24岁,我从小就特爱读书,从《西厢记》到《红楼梦》,从加西亚马尔克斯到海明威,从王小波到余华,从三毛到张爱玲。但是我发现我自己最近的吸收能力大大下降,就是好像不怎么看得进去书了。
而且我高中的时候经历过一段疯狂输出的时代,但是那个时候写的东西吧……我自己已经全部销毁了。后来看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写不出东西,甚至有些输出困难。
我非常热爱文学,热爱写作,但是我最近好像很难再被什么文字书籍震撼,而且我也想写,但是每次都写不下去。感觉要写东西的时候,脑子里面的东西无法随我的想法调用。
我自我反省了一下,感觉是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偏于全部接受而缺乏思考。我以前都会翻来覆去看一本书,所以现在那些被我翻来覆去看过的书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但是我想寻找一个更加有效率的方法。
请教一下,如何读一本书更加有效果?能让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如。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8-19 01:17: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写日记开始。写日记是个老套的法子,但最终看你怎么写。
要有成效,就要事无巨细的描写。一天之中发生的事情,来往的人物,说过的话,看过的景色,要想写的很清楚,并不容易。
从事件写到人物,从人物写到对话,从对话写到思想,从思想写到畅想,从畅想再写回现实,一圈下来,每天练习,就会准备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虽然说是写日记,但是实际上可以当作写随笔。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模仿的,这种日记式的随笔写作,可以试着模仿下《人各有异》,EB特的《人各有异》,是他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书中内容就是日记加随想。这是一本很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也是很值得反复模仿的书。
随笔的好处在于不一定有特定的思想,特定的主题,写给自己,写给家人,写给朋友,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唠唠叨叨。逐渐的,逐渐的,就能够解放你的写作思维,可以随意的写作。
《江城》River Town的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在《江城》之中就提到了《江城》这本书能够写出来,非常得益于他平时事无巨细的日记,他把在涪陵的日日夜夜,所见所闻,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景都纪录下来,最终回到美国之后,通过这些纪录,写出了著名的《江城》
略带题外话,《江城》的作者何伟和《人各有异》的作者EB怀特,都是《纽约客》的记者,撰稿人。
随笔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无功利心。写作不是一个能很快就学会的技能,也没有特别的学会的标准。可能除了极为少数的天才人物,大量的写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练习,往往是耗费时间,精力而没有任何产出。漫无目的的随笔写作,是渡过这段艰难时期的最好陪伴了。不会让我们觉得,“来不及”,“没有成绩”,“成长太慢”,“水平太差”,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


从键盘,鼠标,水杯,窗帘,招贴画,路人,奶茶,咖啡,闲聊,瞎逛,苦闷,开心,生活,冬天,落雪,沙滩,任何一个点出发,在任何一个点结束。不要束缚自己,也不要设定目标,随意,让文字从键盘之下,随意的输出。这就是随笔。


社区本身是很好的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题目,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是一个非常棒的练习写作的地方。就如同我这篇回答一样。晚上十一点,我打开电脑,想在我的MindMap添加几笔,增加几个分支,但鼠标却自动打开了社区,社区把这个问题塞给了我。于是半个小时之后,我还在这里写着。也许看客觉得我啰嗦,觉得我麻烦。但我自己却写的很开心。


随笔,就是要这样的,就是要觉得所有的读者对我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感兴趣。写作,输出,在我看来大都如此,写给谁,不重要。写出来就行了。
有时候是一句,有时候是十来句,我的草稿本里大量的这类残篇断句。过几天,过几个月,回头翻翻看看,有新的想法就继续接上几句。如此,漫无目的,就像在自己和自己玩文字接龙。最终会有成稿。这就是我的成绩,虽然成绩无人知,但我自己知道,我自己会开心。


这就是我的写作态度。你看,整篇小短文,从一开始的你,逐渐成了我。这就是随笔,这就是日记。这就是写作,这就是输出。不难,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到哪里写到哪里。


文章就写完了。我的回答也结束了。谢谢。
我要去修改我的MindMap了,再见,晚安。
2018-12-28




3#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8-19 01:17:4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打开手机,找任何一个语音输入转化为文字的工具。开始将你对某事物想说的话,或你想说的故事,口述一遍。等这些语言转化为文字后,自己读一遍。
你大概会很意外地发现:这些文字比你印象里更散乱,更黏糊,更琐碎。
“我觉得自己讲得挺清楚的呀!怎么变成文字,就这个鬼样子呢?”


输出并不难。每个人张嘴说话,都是用口语输出。
写作困难,则可能是因为说话和写作,很是不同。
——说话时,人会情不自禁加许多嗯啊嗨是口头语。
——说话时,人的思绪更容易分散;实际上人的意识就是容易流动的,伍尔夫、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当初搞意识流小说,就是还原人类思绪。
书面写作时,人必须使用全然不同的语言(更书面,更规范),使用韵律与节奏,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性,而不能过于发散。
所以书面写作和说话,是完全不同的输出方式。不能总指望触类旁通,两者要精通,都是需要一点机械训练的
跟你阅读了多少,并没太大关系。这就像你看熟了舞蹈,自然知道怎么舞才对;但自己真的一举手一抬足,到不到得了那个尺寸和地步,是另一回事。


阅读是摄入,持久的阅读可能让你脑海里有许多现成句式节奏;许多人读多了某人的书,也许之后一段时间写东西都那个味儿。这不奇怪。司汤达当初写《红与黑》,每次开笔前都要念一页法典,来“清洗自己的语感”。
但这依然不够。
说话是输出,但说话时人会更口语化,更散乱,更多短句,更少前后呼应贯通的逻辑。所以许多人按口语习惯写字写多了,会自觉文笔不堪,进而越来越不敢写了。


我私人的意见是:
多读,然后多写。
写时,一句一句慢慢来。
写不了长句就写短句。
不知道写什么时,用海明威的说法,“写一句最真实的话”。
不要总想着写一句漂亮话儿。不要紧张。不要过多考虑读者会抛弃自己(这是库切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小说的毛病)。
各种写作的规律之类,别想太多。你如果每写一句话都要瞻前顾后,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最后出来也是畸形的。
写了再说,哪怕写差了,写完再删。你要习惯这种流程节奏。
你的大脑和你的身体都要慢慢习惯写东西。把自己当成一架机器来训练。


读书类似于进食,写作类似于做力量练习。只读不写,你吃的东西就囤积在你体内,不变成肌肉;只写不读,最后把自己熬干了而已。
读书类似于看正确的运动员做动作,看优秀的画家画画。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的。
但具体动作尺寸,得自己反复练习,才做得到。这玩意没捷径。


最后一句话:
孙莘老去问欧阳修,怎么才能写好。
欧阳修说:没别的法子,就是多读书多写,自然就好了。
欧阳修顺便吐槽说:世人写得少,又懒得读书,还指望每写一篇就比人好,如此当然没啥指望。
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这话记在苏轼《东坡志林》里,即,这是苏轼和欧阳修这垄断11世纪后半段中文的两大巨子,都认可了的专业意见。


4#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8-19 01:17:4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只想说,好巧,我也是。
从小热爱阅读,痴狂到,家里没有多少课外书时,将几本作文书翻来覆去的看,想手法,想用词,想作文背后折射出的形象。所以从小到大作文一直很好,曾经得过正规比赛的全国作文一等奖(最高)。
后来,考上大学,渐渐不写了,等到再写时,就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在杂志上看到了萨拉.沃特斯的十条写作法则,解开了我的疑惑。与君共勉。


萨拉·沃特斯的10条写作法则
1.疯狂般地去阅读。但同时尝试去分析这本书——这是有难度的,因为一部小说越好和越有趣,你就越难意识到它的手法。无论如何,尝试去发现这些妙笔是值得的,它们可以被运用到你自己的作品中去。我发现看电影同样也是由启发性的。几乎每一部现代好莱坞大片都是无可救药地长和松散。在想象中尝试去对它们做大幅度地删减,这是训练说故事的技巧的一个好方法。
2.疯狂般地去删减文本。少即是多。我经常阅读手稿——包括我自己的——读到第二章时有了这个想法:“这才是这部小说应当开始的地方。”关于角色和背景的大量信息可以通过小细节表述出来。当你去写其它故事时,你对一个场景或一个章节的好感将会消褪。从专业的角度去喜欢它。
3.把写作当作一份工作。要有自律。很多作家对此表现得有些强迫症。格雷厄姆·格林每天写500字,广为熟知。吉恩·普莱迪午餐前完成5000字,然后下午去回复粉丝的邮件。我一天的最少量是1000字——有时很容易完成,有时坦诚地讲,就像是在硬挤牙膏,但我会一直坐在我的书桌前直到完成目标,因为我知道这样做我离写完这本书就又近了一步。这1000字内容可能写得非常糟糕——它们常常是这样的。但是然后,翻开这些垃圾文字并修改它们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4.写小说不是“自我表达”或“治疗”。小说是写给读者的,写小说意味着狡猾、耐心和无私的付出。我把我的小说想象成类似于游乐场之行那样的东西:我的工作就是在第一章的开头就把读者带入他们的汽车中,然后让他们在一个仔细安排好的跑道上以一个精心设计的速度驶过各种场景和惊喜。
5.尊重你的角色,即便是小角色。在艺术中,正如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他们各自的故事的英雄;思考你的小角色的故事是值得的,即便他们与你的主角只有微不足道的交集。
6.叙述不要拖沓。角色要有个性,但要有针对性——就好像各种手指头之于绘画的作用那样。 想一想希罗尼穆师·博斯的《受嘲弄的基督》,这幅油画中耐心的正在受苦的耶稣被四个危险的人物贴身围着。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每一个 都代表了一种类型;放在一起他们述说了一个更强有力的故事,表现手法很紧凑和简洁。
7.不要写过头。避免冗余的短语,令人分心的形容词,和不必要的副词。特别是写作新手,他们似乎认为写小说需要一种类似于华丽的散文的文体,完全不像任何你能够在日常谈话中听到的语言。这是对小说的特色的误解,它可以被法则一驱散。例如,阅读科尔姆·托宾或科马克·麦卡锡的一些作品,就可以发现故意使用如此有限的词汇竟可以产生如此震撼的情绪冲击。
8.节奏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作品还不够。学生也可以写出一页精心打磨的散文;他们有时欠缺的是一种引领读者开始一趟旅行的能力,一次长途旅行中所包含的所有地形、速度和心情的改变都在其中。又一次,我发现看电影是有帮助的。大多数小说喜欢使用电影的表达方式,拉近、停留、后退、前进。
9.不要恐慌。 一部小说写到一半时,我经常会经历一些毛骨耸然的恐怖时刻,当我仔细考虑面前屏幕上的胡话时,我看到了更多东西,批评中的嘲讽,朋友的尴尬,职业生涯的失败,收入的减少,房子被收回,离婚,它们接二连三地闪现。面对这样的危机时刻继续工作最终总让我得不到结果。离开办公桌一会儿会有帮助。和人谈论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在陷入困境前回想起我尝试去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几乎每次长途漫步总可以让我以一种略微不同的新方式去思考我的手稿。
10.天赋胜过一切。如果你是一位真正出色的作家,所有这些建议都无需你去采用。如果詹姆斯·鲍德温认为他应当要再去润色一下他的文本,那他永远也无法写出《乔万尼的房间》(Giovanni’s Room)的那种浓烈的抒情强度。没有“写过头”的散文,我们永远也不会有狄更斯或安吉拉·卡特那样语言丰富的作家。如果每一个人都节约使用他们的角色,也就不会有《狼厅》(Wolf Hall)。不过,对于剩余的我们来说,遵从规则依然是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只有理解它们服务于什么和它们如何产生作用,你才可以尝试去打破它们。
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1966年7月21日-),英国小说家,以创作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而出名,如《轻舔丝绒》(1998)与《荆棘之城》(2002)。
作品:
《轻舔丝绒》(Tipping the Velvet)(1998年)
《半身》(Affinity)(1999年)
《荆棘之城》(Fingersmith)(2002年)
《守夜》(The Night Watch)(2006年)
《小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2009年)
原文出处:http://topic.kibey.com/view/74963




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同,新人也想体验一下有赞的感觉(  `)




5#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8-19 01:17:50 发帖IP地址来自
.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在于你以为自己读完书那个读明白了、想清楚了的思维状态,实际上和写成文章的思维状态,至少还差两个层次。


哈佛的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写过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写作指导书,叫做《风格感觉》。
这本书专门教专家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写成人话。
在这本书里,史蒂芬·平克有过一个极其精准的论断: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中。
我们的思维状态分成三个层次:思维网思维树思维串
思维网最形象的表现,就是影视剧里边侦探们会用的「线索墙」。

当你确立了一个主题之后,把所有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信息,都放在一起,信息之间的关联还看不明白,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叫做思维网。
侦探们建立了线索墙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下一步,是在线索之间拉线。这一步的关键是确立线索和线索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果所有信息的逻辑关系都确定了,那么这个时候呈现出来的,就会很像一个思维导图。
不要看思维导图张牙舞爪,如果我们把它梳理一下,它应该是一个树状的结构,由一个核心逐层向上扩散。
每一个信息,都能看出它鲜明的逻辑关系。
这个逻辑清晰的状态,就叫做思维树。


而我们平时更多用到的,实际上是思维串。
写作、说话、做事,往往都是线性的。
比如说你看一本书,虽然是一页纸,是二维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句子都拉成一行,其实并不太影响我们的阅读。
随便拿出一句诗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如果我把它排成两行,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不会对内容有太大影响。
做事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往往是要先做一步,再做下一步,能够同时进行的动作很少很少。
这种线性的呈现,就是思维串。


这样说完,可能你就能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完一本书,感觉自己读明白了,想清楚了,可是想要把书中的内容去实践一下,或者是想把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讲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吃力?
因为你只是思维网的状态(可能那个网还有残缺),而你需要的是思维串的状态,这中间你还差着工作量呢。
那些能写出来的人,其实就是花了更多时间,把思维网梳理成思维树,又把思维树梳理成思维串。
所以读书和写作正好是个镜像的关系,读书是把线性的语句打散,纳入到我们网状的思考中。写作则是把我们网状的思考,再收拢成线性的语句。
所以读完之后再写呢?那就是思维串→思维树→思维网→思维树→思维串,要这样走一个循环了。


在其他人的回答中,给出了很多很多的好方法,你会发现,每一种方法,其实都是在帮助你构建思维网、思维树、思维串其中的一种。
摘抄、做卡片、在书上画线,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帮你从书中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构建你的思维网。
也有人习惯用白板或是便利贴。
甚至于有知友的建议是「憋」、「酝酿」,其实也是在用一种更慢一点的方式在构建你的思维网。
做思维导图,列提纲,其实都是在把自己的思维网转化成思维树。
而如何把思维树转化为思维串,其实更接近我们狭义上讲的写作技术了,这个方法就更多种多样一些,不同的作者组织材料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样。


思维树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层次,可是又常常被我们忽略,大概是因为小的时候老师总让我们写作文之前先列提纲,这个痛苦的经历伤到我们了。
所以很多朋友现在写作时,总会想着「跳步」,就是能直接把松散的材料变成流畅的文字,可是如果没有中间构建思维树的这一步,直接由思维网转变成思维串,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也问过擅长写作的朋友,他们写东西往往有两种「套路」。
一种是想到一个主题,先在脑中构思大纲,然后发现哪些具体内容可能脑中还不够,于是再去填补。
一种则是先不去想大纲,而是根据这个主题,自己和自己玩头脑风暴,把所有觉得可能有用的内容,哪怕是碎片的词和句子,都收集起来,把它们归拢在一起,慢慢就能梳理出一个大纲的结构来。
所以我们写文字,内容是肉,结构是骨,修辞是皮,缺了哪个都不像个人。但是大致就这样两种路径,一种是先有骨架,再去找到血肉让它丰富起来。一种是先有血肉,再去找到骨架让它立起来。
最后再给它披上一层皮。
所以思维网是哪个丰富血肉的状态,思维树是找到骨架的状态,转化成思维串则是披上皮,正式成为人形的状态。


很多写作者熟练了之后,可能不需要这样机械地一步步来。
比如有的人博闻强记,拿到一个主题,就开始从脑子里往外蹦知识;
或者有的人逻辑很好,拿到一个主题后,脑中自然就想到了第一、第二、第三。
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实现这三个层次,但是拆解出来的话,他们还是在不自觉之间,完成了这三个步骤。


会感觉写作很困难,很可能是因为你忽略了思维树的重要性。你想要直接从思维网就跳到思维串。而你应该去做的,就是一步步来,在想到一个主题后,先去丰富自己的思维网,再去建立自己的思维树,最后转化为思维串,也就是流畅的文字。


当然,找到方法,还是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你希望的写作水平。但是说清楚这三个层次,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样能帮你找到一种容易上手的办法,而不会把写作看成一种很玄妙的东西。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查看更多文章。
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
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高效读书方法。
6#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8-19 01:17: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明显,题主把“阅读”当做了“写作”的充分条件,认为只要阅读数量足够多,就可以达到写作很轻松的目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写作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通过文字输出的过程,就像是卡车拉货,首先要有货,其次要有车。
不可否认,阅读确实是能快速充实我们内心丰富度的一种做法,再加上看电影、听故事和自身经历,综合起来形成了我们的精神特质。
虽然看起来问题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写作困难的问题,但实际上题主的重点在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让自己写作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如。我认为如何将读过的书消化吸收以及再次利用才是题主提问的重点所在。
所以,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给题主一些建议。
[h1]第一,拆解模仿名家的文章。[/h1]这种方法也叫作“富兰克林写作法”。富兰克林在十几岁的时候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渴望学习知识,挣来的工钱有一半都拿来买书。而且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会把看到好的文章收集起来,先认真阅读和理解,然后把每句话都从纸上剪下来,按照自己的理解再去拼接和重写,几乎每篇文章他都要写上五六遍,直到达到和原文一样的程度。
富兰克林写作法和《认知天性》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不谋而合,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比起反复阅读,检索和回想对于记忆会更有效,因为检索会强化记忆,并且阻止遗忘。就像我们以前面对测验和考试,虽然考试中在脑中检索的过程很痛苦,但是考试之后对于我们那些思考过的问题印象却很深刻。
可能会有人担心这样重写会不会失去自己的风格,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通过检索这种方式进行重写,就像我们吸收吃掉的食物,它们会被分解细化,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h1]第二,扩展阅读。[/h1]在问题描述中,题主列举了一些自己读过的书,但是大多数都是文学书,这样根据自己兴趣来挑选书来读,虽然表面看起来还不错,阅读的数量也不少,但是很容易就会落入“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蚕茧一样的“茧房”之中。简单点来说,如果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的知识面就会越来越窄。
还是用卡车拉货来比喻,只看文学类作品的后果,就像是从自行车换成电动三轮车,虽然装备改善了一点,但车子同样是空载。通篇华丽的辞藻,但言之无物。只是个文字花瓶罢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也非常受欢迎。在华生与福尔摩斯的相处中,华生意外的发现,福尔摩斯居然连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对于毒剂知识、地理学知识、化学知识、英国法律知识却有着超出常人的认知。福尔摩斯这个角色有着惊人的魅力,当柯南道尔在作品中结束他的生命之后,疯狂的粉丝们甚至疯狂地朝柯南道尔的住处扔石头砸玻璃,迫于压力,最终福尔摩斯又复活过来。
显而易见,之所以福尔摩斯有着如此迷人的魔力,全都是因为柯南道尔的塑造,如果柯南道尔没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也不会在作品中写出一个有着如此知识结构的角色。
所以,如果想要写出满意的作品,就不能仅凭兴趣只阅读文学类的作品,拓展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同样重要。
[h1]第三,建立素材库。[/h1]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加有效果,能在写东西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如,在这里我所理解的效果,是指读过的书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在需要的时候,成为自己笔下文章的骨肉。
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呢?
答案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那我们的素材库为了达到目标,要有什么标准呢?
  • 要容易检索;
  • 要准确记录素材的出处;
  • 要记下当时自己的想法;
  • 容易整理;
现在有很多笔记类的应用,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各有各的优劣,看自己的使用习惯,我自己用的印象笔记。我曾经尝试做出一个xMind那种可以各个节点自由链接的可视化操作素材库,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作罢。
不过后来机缘巧合,学到了一种也算蛮不错的素材库的写作方法。就是将每一个素材结构写在一个电子备忘录上,每一个结构包括素材原文、素材出处、关键字等要素,然后可以根据素材类别放入不同的文件夹进行分类。当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搜索功能和文件夹分类进行提取。
[h1]第四,自由写作。[/h1]题主在描述中提到,自己在反省中发现读书的时候会全部接受而缺乏思考,所以我提出的第四个建议就是自由写作。
自由写作这个方法来源于我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快书写,慢思考》,这本书就是教给读者如何将脑子里的东西转化为笔下的文章,最核心的方法就是通过身体的机械性动作来超过大脑的反应,让大脑发挥更大的效用。
书写就是思考的过程。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头脑中有了想法,然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很多人在写东西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对文章的好坏进行评判,以至于不能完全将头脑中的想法全都写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书中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 轻松写;
  • 不停地快写;
  • 设下时限;
  • 以思考的方式进行书写;
  • 跟着脑袋里的想法走;
在写作的时候,给自己设定5分钟或者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次写作冲刺。在这段时间里快速书写,不要停止,就算是废话也不要停止。在写作的时候不要有写作包袱,随便自己写的是什么,可以写完之后再进行整理。跟着脑子里的想法去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和书写,只要不偏离大主题就行。
还有一种方法,书写马拉松
这是会让人精疲力竭的一种书写方法,连续书写两三个小时,直到将自己脑中的所有想法都写出来。当你把自己很容易想到的东西写完之后,就会强迫自己挖掘更深处的素材。
希望这四条建议能帮到题主,卸没人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1799
帖子:6375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