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期权业务,是如何一步步被“通道公司”绑架的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赌个大单边   2019-8-13 07:39   4793   0
场外期权业务,是如何一步步被“通道公司”绑架的

(全文3500字,作者系场外市场老兵,曾任职头部子公司场外市场营销总监,亲身经历场外市场发展史。本次子公司穿仓事件,在作者眼里只是表现,底层的原因是子公司市场开发职责的缺失!)





2019年7月9日,华丽家族(600503)一则上市公司公告,让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倍受关注。



公告发出后,官媒及自媒体争相报道。吃瓜群众也在微信群里炸开了花。



针对此事件,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指出了场外业务授信制度混乱的问题。文章得到了微信朋友圈的转载,让我在一天时间内新增了一百多的关注。不少朋友也申请添加了本人的微信号,做了充分的交流。



之后的几天,各大财经媒体围绕华泰期货事件展开了报道。在我看来,这些报道的水平不敢恭维。



有的,对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只了解个皮毛,然后照办国外市场的制度,进行解读、批判;另外的,更是借题发挥,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华泰之外的几家子公司拎出来批判一通,更有甚者,造谣其他几家子公司亏损高达2.5亿。





对于近几年兴起的自媒体,我一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完全不受监管的媒体,毫无准则的,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以“标题党”的方式写一些文字,只为吸引眼球。这是非常不好的。



我本人是中国场外市场最早从业者之一。2013年,在证监会修订sac协议起就开始接触这块市场,到2015年开业,做对冲,做市场,2017年之后去买方做策略,满打满算已经5年。



当然,在事业上,我不能算是一个成功者,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在场外市场兴起的这段时间内,没有趁着风口尽可能捞钱,现在回头看看,自己都觉得羞耻。



借着这次华泰期货“穿仓”事件的热度,本打算保持沉默的我,写下这篇文章。仔细梳理场外期权市场的问题。我希望本文能够发出声音,为场外期权市场正名,也希望领导层,对市场目前真正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2013-2015年,场外期权市场的荒诞期

2015年之前,中国的场外市场还是一个空白。期货公司在强烈转型的需求下,对场外期权业务报以了极大的希望。各大期货公司均展开了场外期权的战略布局。



当时,领导们认为场外期权的门槛在于“期权对冲”技术,于是乎,金融工程人才受到追捧。风险子公司开始从国外挖人,最高的是某期货子公司,给金融工程负责人开了250万的固定年薪,还不包括奖金,我所在的公司,金工负责人也拿到了100万的薪酬包。



“人傻钱多”,这可能是中国期货公司给国外衍生品从业者留下的最初印象了。之后,各路机构开始招聘海龟人才,开价不菲。



加上其他辅助人员,一年下来小几百万开支是必须的。大家都认为,期权技术是业务的核心,只要有最牛逼的交易团队,客户就必须来我家买期权。期权市场又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这笔投资真划算。(事实证明,以名义金额来衡量市场规模,是一种很无耻很无知的行为。应当以净收入来衡量,大约是名义金额*千分之0.5。按照某公司公布的数据,2018年场外期权名义金额2000亿,实际上最多就1亿的毛收入,还要扣掉销售提成,运营费用,所剩无几。)



我本人也是从这个时期进入市场的,作为团队的辅助人员,也享受到了一些红利,公司给我加了一些工资,呵呵。





2016年,场外市场的黑暗时期

2016年,可谓是场外市场的黑暗时期。期货公司在疯狂投入之后,发现全市场竟没有一个机构实现稳定的盈利模式。



老总们直呼上当!有的公司,就比如我所在的那家期货公司,基本上是把这项业务暂停了。



当时市场上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根据没有客户愿意买期权”。说好的万亿市场呢?怎么客户一点都不买账?



直到这个时候,风险子公司才发现,原来场外期权什么的,根本不是什么刚需。原来,场外期权是需要营销的。



就在2016年3月份,过完年刚回公司,我就被公司强行从结算人员转为场外期权市场销售岗,负责对全公司各大营业部进行培训,要求我把场外期权市场做起来。



但是,在薪酬考核体系上,没有做任何改变。这种事情,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领导层要求大力开展场外市场营销工作,并不是认真重视这块东西,而是临时起意的。(这里,对于薪酬我可以列几个数据,像嘉吉这类外企,衍生品市场经理Base在50-70万之间;当年远大物产也给出了40万Base的加码。但子公司市场人员薪酬还是4000-6000元月薪加提成,营业部人员还是兼职开发业务。这些信息,大家也可以去招聘网站上查看。)



领导还是认为,场外期权营销,跟期货经纪业务差不多的。就是派一群会搞关系的人出去应酬应酬,忽悠忽悠,最多就是期权比较复杂,需要对员工进行基础的培训,能把期权的风险收益讲清楚即可。



事实也证明了,市场根本没做起来。员工们根本不买账,也没有具体的考核制度。试行了半年,没有起色,我被迫离职。我想,金融工程的那哥们也不好过,因为纸包不住火,今年可以把场外市场亏损的过错加在市场人员身上,明年换了一批市场人员,再做不起来,必然会拿金融工程负责人开刀。



果不其然,2017年3月份,金工那哥们离职了,还是主动离职的。后来我们才知道,金工这哥们家里很有钱,来杭州工作只是为了“两年社保记录买房”。要不是杭州市在2016年年初临时改了政策,从“一年社保买房”调整到“两年”,这哥们16年就顺利买房离职了。





华泰长城,场外市场救世主

就在市场万念惧灰的时刻,华泰长城,也就是这一次穿仓事件的主角,传来了全市场第一分捷报。2016年度,华泰长城,期权业务,盈利1000万!



在2017年年初,听到这份业绩报告的时候,市场表现还是比较平淡的。毕竟只盈利1000万,数额太少,还对可持续性提出了怀疑。



直到2017年年底,华泰再次公告场外期权业务年报,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盈利1亿。市场沸腾了!



“原来场外期权业务,真的可以盈利耶!”



当然,华泰长城的盈利,是建立在业务创新的基础上的。他主要做了两项创新:



第一项,开发了“持有现货,卖看涨”策略,告诉营业部的业务员,去仓库找货主,在风险可控的体量下,让客户卖出看涨期权,这种营销模式让开发业务的流程清晰且可操作,即使是对行情,对期权一窍不通的人,也可以充当业务开发的主力;



第二项,是主动承担Gamma风险敞口,简单的说是赌未来波动上升,主要未来市场波动变大,华泰就赚钱。这个东西,具体的套路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仔细分析过了,当时我的公众号人还很少,只有小几百人吧,文章发布之后,阅读量上千,真是不得了。

之后听说,因为这篇文章,华泰期货的老总在某次晨会上公开骂我,说我透露公司秘密。我真觉得莫名其妙,就把文章删了。



在华泰的刺激下,各大期货公司再一次投入场外期权业务。依样画葫芦,也去做持货卖权的策略。



渐渐的,这个策略慢慢从蓝海变成红海。利润也不怎么丰厚了。这也为这次穿仓事件埋下了伏笔。



2018年,场外市场授信时代开启

产品一旦同质化,就只能依靠风险赚钱。



2018年,几乎全市场都在推持货卖权的策略。一来,这类客户很好找,主要找到仓库,找到货主,就能找到潜在客户;二来,当年商品大多数品种处于价格低位,波动率小,持货卖权客户亏不了多少,即使卖权亏了大钱,也可以说“现货涨价对冲掉了”这一类借口,搪塞过去。



大量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期权价差收窄。本来利润空间有名义金额千分之三,降低到之后万分之八左右。



这一来,场外市场的营销人员提成是大幅下降的。也促使了一些人离开行业。客户也渐渐发现,持有现货需要占用资金,卖权还要缴纳一份保证金,其实收益率并不高。



18年,我在某期货公司工作,开发了一个新的策略。具体策略我不想多说,因为又要涉及到“机密”,被期货公司老总在晨会上骂。总之,这个策略有两个要素,第一是风险更低了,绝对不会出现穿仓风险这种事情,因为是一个对冲策略(这真的感谢我第一家供职的期货公司,我学会了很多);第二是收益相对更低了,如果客户再缴纳保证金,就没法做了。



于是乎,在我坚持下,我当时所在的公司成为了市场上第二家可以做场外授信的公司。当然,第一家,还是华泰,不愧是龙头。



之后,风险子公司们又是一波抄袭,全行业都开始推授信制度。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的公司授信额度高,有的授信额度低。



实际上,授信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授信不加价,才是大问题。承受了更高的风险,却没有更高的利润,这本身就是违背金融业务的基本规律的。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会问,18年之后我去哪儿了。在18年下半年,由于我的期权策略被行业抄袭,加上业务利润薄,我拿不到多少提成(当年每个月最多也只有2万左右,我月均名义金额也大几千万),我离开了公司。



通道已经绑架了子公司

整个行业,对待市场人员,十分不友好。市场人员就好像一次性用品,用完就扔了。



这种做法,放在期货经纪业务上是可行的。但在场外期权市场上,是绝对行不通的。场外期权业务的魅力,就是在于创新。只要市场上每年能够创新一种新的玩法,保守估计能够给先发优势的机构带来5000万到1亿的利润。



但是,市场人员分到的钱是少之又少。



离开,或者准备离开行业的人,可不止我一个。即使留在行业内,也变得佛系。



反正,授信制度已经打开,维持交易量,只要放授信即可。对于市场人员来说,这是最简单的。



在超额授信的背后,一些“场外期权代理机构”开始崛起了。这些机构,借助原本的业务渠道,开展场外期权代理业务。



比如,有的贸易商,贸易做的很大,下游有很多优质客户,是子公司接触不到的,或者过于零散,子公司没有能力开发的。这些贸易商在日常贸易之外,再为客户代理买卖期权。



为了维持代理业务,只能向子公司要更多的授信额度。



我对于这种代理关系,是持有保留态度的。这真不是因为“代理公司”抢了我的饭碗,我要来这里说坏话。



从业务发展上,这是无可厚非的,既然你子公司不肯为市场开发人员付费,不肯砸钱铺渠道,那就由别人来做。



但是金融业务缺乏监管,始终会出问题。



问题就出在,“代理与自营”不分。作为子公司,无法判断一个期权合同是代理还是自营。也分不清“投机还是套保”。因为,客户不是子公司自己找的!



这次,华速实业,也就是本次华泰的交易对手,据说是卖出了大量的pta看涨期权。根据以往的交易策略,因为华速及华速的客户持有pta现货,卖出看涨期权是安全的。



但是否存在这么多现货,实际上是无法考证的。



作为交易对手,在前999次交易中,都可以是中规中矩的。但只要1次投机交易,就能把前面999次的利润都吃掉。加上一些阴谋论色彩,如果客户故意做局,先用小单交易引诱子公司上钩,再利用授信制度漏洞,狠狠的坑子公司一笔,也不是没有可能。





希望2020年之后亡羊补牢

这次子公司出事情,牵连到华泰等6家子公司。损失金额方面 ,目前能够证实的,只有华泰的4800万。



华泰子公司自有资金5个亿左右,4800万的损失,撑死了就是一年的利润。市场上传闻的,华泰业务停滞,即将倒闭等传言,根本就缺乏基本常识。



在我看来,4800万损失根本不是什么事。罪魁祸首也不是什么授信制度。



最大的问题,在于“场外市场,谁来创新,谁拿收益,谁来做市场”。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这样的悲剧一定会再次上演。



场外市场,对冲交易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市场开发更重要。与其去苛责子公司的授信制度,不如好好重视“通道公司”的事情。如果客户都不是“一手客户”,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控,别什么事情都赖授信。



客户都不是自己一手开发的,还做个屁业务!



好了就讲这么多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
帖子: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