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热疗法 对慢性炎症起到消散作用。热疗法可分为表浅热疗法和深部热疗法,前者如热水浴、热袋疗法、石蜡疗法、泥疗法等,后者如短波、超短波、微波、超声波等。热疗有镇痛、消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对慢性炎症起到消散的作用。对急性炎症、发热、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的痛风病患者禁用。 (2)沙疗的作用 沙疗就是日光浴、热疗、磁疗、按摩疗法的综合应用。沙子疏松,热容量大,导热快,能被日光迅速加热。在夏季的6~8月份,10cm深的沙温可达41℃~58℃,20cm深可达36.5℃~44.5℃。沙疗对痛风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减轻关节炎症,改善关节功能,还可增强体质,改善全身情况。沙疗每次以30~60分钟为宜,隔日1次,每15~2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可进行温水浴,并休息20~30分钟。经期妇女、孕妇、儿童、年老体弱、患急性炎症、有出血倾向及患有较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的人不宜进行沙疗。 (3)种类众多的电疗 ①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低频电疗法中的一种,借助直流电电场,利用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将带有电荷的药物离子导入体内。 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 ②低频脉冲电疗法。具有明显止痛效果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③中频电疗法。有显著促进局部血流和淋巴循环的作用,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淋巴管扩张,对治疗骨骼肌活动障碍效果较优。 对于痛风及其他风湿病引起的组织粘连,中频电流还可以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 ④干扰电疗法。也属中频电疗法中的一种。将两种不同频率的两个电极交叉地输入人体,电力线在交叉处发生干扰,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产生中频电流及低频电流两种成分。它能起到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肌肉及神经功能等作用。电疗法一般均用于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4)磁疗可用于止痛 磁疗止痛不但对损伤性、神经性、炎症性、痉挛性、放射性疼痛有效,而且对癌痛也有效。一般动磁法止痛作用出现快,但不持久;静磁法止痛作用出现较慢,但止痛时间保持较久。 (5)形形色色的光疗 ①红外线。对人体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热作用,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物,减轻肿胀,降低肌张力。在45℃的红外线照射下,肌腱长度有明显增长,热与牵引相结合可以使纤维胶原组织产生较大的延展性,这在处理关节挛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表浅组织的炎症(慢性)也有较好疗效,可以增加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据研究,温度增加1℃,新陈代谢增加10%。 ②紫外线。强大抗炎作用是其特点,对皮肤浅层组织的感染效果良好,故可用于痛风石合并局部感染的治疗。对于非感染性炎症的疼痛、神经痛、风湿性疼痛、痛风引起的疼痛也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③紫外线血疗法。是医学中重新开发的一门医疗技术,主要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200ml,均匀地接受紫外线照射,再充氧气后回输到体内。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④激光疗法。可采用氦-氖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进行局部或穴位照射。氦-氖弱激光具有消炎、镇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二氧化碳激光主要是具有热效应。 大多数的痛风病患者都可用上述方法辅助治疗,有几种情况应禁用或慎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石表面皮肤破溃,以及在此基础上合并的感染;较严重的痛风病患者,全身情况不良时;合并有严重的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患者一般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