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东西你知道很贵,却不知道居然那么贵?

论坛 期权论坛 知乎     
匿名的用户   2019-5-25 19:22   5283   5
转载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部分转载来源来自知乎(zhihu.com),强烈建议您访问知乎查看完整内容。本社区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optbbs@163.com。一经查实,即刻删除。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19:22:35 发帖IP地址来自
靶向药

以前在社区偶尔看到过,没有想到这两年,却不得不开始为家人认真研究靶向药。给不了解靶向药的小伙伴简单科普一下,靶向药是近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主要是针对基因突变点,像打靶一样针对癌细胞。

看起来和普通药品没有任何区别,价格却是惊人,一小盒或者一小瓶10片就是大几千甚至上万,按照一天服药2次来计算,基本上就是直接在吃钱,以最为大家所熟悉的特罗凯为例,一盒7片3200,这还是国内价格,最早买美国原版特罗凯的话,据说一个月花费在五万元上下。但是如果你基因检测有合适靶点的话,靶向药确实是可以保障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良药,基本上吃靶向药有效的病人都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身体明显在好转,以现在市面上上市最多的肺癌靶向药为例,很多肺癌患者服药当天晚上就出现了咳嗽停止,呼吸舒畅等让家属喜出望外的效果。所以对于癌症患者,靶向药已经被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基因检测有合适的靶点的人视原发癌症部位的不同只有16%-40%左右,也就是说,只有这些人吃靶向药疗效非常明显,当基因检测没有靶点的时候,也许强烈的求生欲望会让病人和家属选择盲试靶向药,最终结果看钱能不能延缓生命,就只能看运气了。
钱能买命,当你的亲人罹患疾病的时候,你才感觉的到钱真是一个好东西,当你亲人存活天数和银行户头余额直接挂钩的时候,那种金钱和生命息息相关的感觉有时会压迫的人喘不过气来。
靶向药其实昂贵主要昂贵在研发费用,实际药品成本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当病人无法承担靶向药高昂价格的时候,还有一招,那就是去印度购买印度版靶向药。印度法律认为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物品不应该享有如此高昂的专利附加价,所以印度是明目张胆的生产盗版药物,分子式一样,价格便宜到只有原版药的1/10,效果么,据说和原版药有一定差距,毒副作用也不小。
宁浩和徐峥合作的新电影《中国药神》就是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走投无路的中国病人偶尔得知了印度版靶向药的信息,开始去印度买药,自救并且开始为病友代购药物。



这就是中国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故事,活下去真的很贵很贵的。
不知道是应该庆幸还是要骂老天爷不仁,靶向药现在一般都是有慈善赠药政策的,也就是说一般只要吃3-6个月就可以享受药企的免费赠药,这样看起来病人和家属的负担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重,只要花头几个月几万块的药费就可以长久平安生存下去。
然而现实的残酷就在于这主要是因为所有靶向药或者说癌细胞这种不死细胞都有耐药性,一般正常人吃靶向药也就能保1-3年平安,最悲惨的有吃靶向药2个月不到就耐药了,所以药企所谓终身赠药看上去很美,实际上病人根本无福消受。
国内目前靶向药的价格和慈善赠药措施

花一大笔钱,保证病人1-2年有质量的生活,其实仔细算算,还是蛮划算的,说贵也不贵。感谢政府以及科技进步,癌症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都在日新月异,靶向药之外,PD1单抗也正在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宠,价格么,也是十万起步。不过由于政府的努力,目前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案都在纳入医保范畴,手术、化疗,部分靶向药陆续进入医保,有国家给兜底,目前中国平均每个癌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在10-20万之间,乍听很多家庭都可以接受,但你是在年入平均百万的社区啊,当你身处肿瘤医院,身处癌症病友群,看着身边那些唉声叹气的人,看着明明宫颈癌已经治愈(术后五年无复发)却拿不出2000块治后遗症的农妇,你就知道健康,真TMD贵。
无论如何,科技的进步还是值得病患家属振奋的,今年年初美国药企6亿美元购买了中科院IDO研究专利并且投入30亿美元研发,或许不久的未来癌症治疗又添利器,与人类的健康与福祉比起来,这些天文数字一般的钱,看起来也没那么贵了。
最后,大家一定要让家人每年体检,重视身体异常,尤其是那些自认为身体素质好讳疾忌医的老一辈亲人,长期反复咳嗽,胃部常年不适一定要慎重对待。还有,多赚点儿钱,
[h1]必要的时候,命真的是靠钱来买的。[/h1]
3#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19:22:36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东西


今年刚毕业到单位、以前对这类设备类的没有了解也没用过、大学只知道室友的单反一万多 …………这就是背景


上周国庆被安排值班、工作就是跟着司机进山测设备温度、、然后这个是测温用的、站远处摄像头对准要测的东西屏幕就会显示各部位温度,之前我只是见别人用自己不会用、然后值班那天我就拎它着进山了。

到了地点掏出来开机准备试试……恩、然后我发现对准哪都是黄的(大概这个色)、然后赶紧给班长打电话问啥情况……按照班长说的重启很多次也没用、然后班长说这个东西40万买的(本人在西部三线小城、实习工作到手两千多)、让我先拿回去看出啥问题了、当时的我内心……



进山的路上我抱着这玩意儿睡得各种嗨、万一是睡着给磕坏的……上车那会儿 感觉抱的是我家在县城的房子……

然后准备回去的路上(心态已经很爆炸)……司机说要不给他看看、然后司机先打开了盖在镜头上的盖子!!!一切正常……
原来还有个盖子……盖子……



以前吃饭都把这个扔车上、后来吃饭休息走哪我都随身带着……
4#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19:22:37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的教科书


到美国之前我就知道美国的教科书很贵,一般我们理工科的书都是大概100刀一本。而且每本书都自带一个叫Access Code的东西。一串一次性密码,用来进入作业系统(作业都是在线做在线提交然后系统自动打分)。没有Access Code就做不了作业。所以买二手书什么的



我这学期有本书新书85刀,如果不要书只买Access Code是83.3刀。所以直接断送了二手书的任何可能性。

以上是背景。

答主读的CS专业。教科书贵是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的。

直到我看到了我一个读商学院的同学他们的教科书价格


然后我的内心


估计是印在金箔上的吧。




------分割------
这两天有人私信给答主,说这本书本来没有这么贵,这个价格是出现了BUG,实际价格也就130多,所以答主在这里澄清一下。不过看了下评论区,确实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在用着上千甚至几千美金的教科书,还是着实超出了答主的想象范围。
5#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19:22:38 发帖IP地址来自
15年,儿子初学钢琴的时候,用的是长辈送的她80年代末考学研时买的国产珠江,保养爱惜的很好。

后拜师上课,中间发练习音频给老师,老师连琴都没看到,就说,国产琴吧?音准不够。(亲们,八十年代的国产珠江如果你们弹过的话就知道,是远不如现在合资的新珠江的)如果是有长远学习的计划,买个雅马哈中端同级别的去吧。

满足老师要求的yamaha级别新琴价格在8-12万左右,实在是觉得太贵,跑遍北京的二手琴行,给每一个型号做了一个年代和价格的曲线图,最终2万多出手了一款八十年代的日本产U系列,展示琴,击弦很新(有专业朋友一起试琴)。

日本和德国产的二手琴好处是使用寿命可以达百年,琴行回收价格一直在涨,终于和我购入价持平,感觉像免了租金费一样欣喜。虽然原价很贵,但是找到了解决方案,获得家人一致称赞,沾沾自喜。

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

买琴的经历给了我莫名的信心,也让我在乐器选择上自以为是。

今年初,我们在一次音乐会上,儿子迷上了一款木管乐器(同时还迷上了低音提琴,我简直不能理解他对浑厚低沉音色的特殊爱好)。询问钢琴老师,并不反对增加一门乐器,建议可以作为辅乐器和钢琴一起继续。但因为小众,老师极为不好找,多方托人,终于有缘来到行业泰斗的老先生家里。

老教授是建国前南京音乐学院学生,建国后第一批留德奥学习,老太太(是教授的夫人)风姿非凡,也是早期的留学生,一言一行都令人敬仰,交谈中我们不自觉地就用上了敬语。

老先生并没有当时应下,而是详细和我们交谈,考核了孩子的音准识谱以及钢琴伴奏水平,才点头。然后问我们是否有乐器。

我之前在淘宝上搜到国产价位在8000左右,觉得也能接受,虽然搜进口的只看到配件,但想着万一老师要进口乐器,买个二手的应该和钢琴价位差不多,就高兴的承应下来,请老师推荐。

老师随即问我们,家里用的钢琴什么价位?我老老实实回答。老师思索了一下,说那你们用fox的吧,在进口乐器里,属于好用又价格相对低的。

我问什么价位呢?

老师说你们用不着买三五十万那种演奏级别的,买个十几万的中端款就可以用到读大学了。

我深深地愣住了。

在来拜访前,的确没有想到那么贵。

老师看出来我的窘迫,说那你们买个八万多入门级别的吧,用到中学也可以的。

先生承应了下来。

我小心翼翼的问,您有买二手的地方推荐吗?

老师笑着说,因为管件会受到口水的腐蚀,所以二手是没法用的,所以用到一定时候还要换新的。

辗转找到了该乐器中华区代理,打开箱子的时候,就被这无比的木与银的交融而闪到了眼睛,实在是当你看到乐器的那一刻,你就明白为什么值这个价位。

我问我先生,真的买吗?这个不像钢琴一样保值,是损耗品啊……

他是一个觉得给自己买件相同颜色衬衣都浪费的人,他说买吧。

我还在犹豫,计算着损耗折算到每一天的成本。

我先生郑重对我说,能有幸跟着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学习的机会,比任何乐器都要昂贵也值得。

………………

评论里有很多人在问,是你儿子喜欢的吗?是他想要的吗?非常遗憾的是,他喜欢,很喜欢,就算是一开始的新鲜感没有了,在老师的指引下也越来越沉迷。
上课的时候,一老一小,一个吹木管,一个弹琴伴奏;唱谱的时候,一个唱一个指挥;吹乐器的时候,一老一小比赛谁的音吹的绵长;创作旋律时,记录下每一段童趣的乐谱。
每次上课到黄昏时分,老师毕竟年事已高,颇有些疲惫,还给孩子手写几篇交响乐章节回家练习视唱,孩子也依依不舍。与老师相处短短几次课后,在老师言传身教影响下,礼仪姿态仿佛都换了一个人。
有时候都羡慕我儿子,何其幸运,在年幼时就有幸跟随人品能力都如此杰出的几位老师们学习。
6#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19:22:39 发帖IP地址来自
鼓励一下高赞回答,留学圈子里面有句话:
“很多人来了美国以后新手机,新电脑,新相机甚至宝马奔驰的都不算有钱人。每学期教材全买齐而且还都买新书的才是有钱人。”

还有的话就是去了美国以后的各种保险和账单吧?医疗健康尤其让人胆战心惊,让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有多重要有多值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2080
帖子:644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