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耳朵能够区分出水电和火电的差别吗?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热心用户   2019-5-18 21:12   5657   5
在某些耳机论坛看到这样的说法,据说好的耳机效果的确是很牛X,内行的人甚至能区分出水电和火电。总觉得这个不科学,这个差别应该是超出人对声音感知的辨别的范围,求科普。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2:01
1)用火电的力度大点
声音偏暖
用水电的声底偏冷
但解析力很高
水电中
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
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
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
2)同一套器材
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
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
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外省的水电
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
铁证如山!
3)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
听感朦胧
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
音场明显收缩
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
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
关键是平衡感
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
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
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论一片
5)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
声音好很多
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
音响既有力度
又比较清澈
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
高山雪原的天水
将使音响脱胎换骨
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
6)太阳能发电
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但是有点薄。
7)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
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
水位又涨了”, 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
水库水位暴涨,达到1953



3#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2:02
差别很大,现在区别火电水电已经无法满足高端玩家了。为了追求稳定,且最适合设备的电源,我们都选择自己发电。

一般使用企业科研级电机,piv粒子图像测速仪,来确保电机的转速误差在微秒内。然后使用液氦冷却汞超导体,做到接近于0的电力损失。当然还需要几亩地来安置这些设备。

为什么我们顶级玩家要自发电呢?因为我们对电压,电流和频率有严格的控制,来确保每一点的数字音频有最稳定的输出。然而火电和水电的不稳定性(干旱,洪涝,煤的品质,煤的产地。ps:最近偶尔听了下火电,感觉煤的品质在变好,应该是国家在开始大力扶持煤炭净化行业,感觉一些环保企业的股票会涨,可以买入,不用谢我)导致电压与频率的变化,以至于播放器的推力时大时小,简直就不能听了。

至于核电的确比火电和水电稳定的多,但是,我国核电真的有限啊,几乎都是混合输出的。就如同97的油里面一半以上是93的,这玩意能用?所以之前为了用上核电,我们大多数人都搬到了大亚湾那(没错,2000年后搬到那住的人大多数都是玩高端的)。可是我们最后发现,就算住在大亚湾,但给我们的电还是混合的,只是核电的比例多了点罢了,一耳朵听过去,还是大有遗憾。

我们中曾有个土豪玩家,据说是个上层领导,也在大亚湾买了房,传言还搞定了大亚湾的原站长,直接从厂里面拉了一条线出来,那线都用的超导汞接了十多公里。听过的人都说,简直爽爆了,可以升天的感觉,几乎觉得家里的所有设备都可以烧了。可后来这领导搬走了,整套设备也被拆了,好像是给打老虎打掉了。这也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到底是自发电设备好还是纯核电好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自发电设备要好,毕竟小型设备更精密,还能调节。但保不准纯核电经过辐射会更有推力呢?

说到这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信,我只是觉得你们还木有成为我们这种顶级玩家而已。当你在这里面大量投入了,也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玄学了。

当然了,我们拥有最顶尖的设备这只是其一,玩hifi最最重要的设备当然就是我们自己的耳朵。这就是hifi界的二八定律,2分靠设备,8分靠耳朵。木耳朵连地摊货和535都分辨不出来,就只是说535更清晰点,你让这种人怎么分辨水电火电?

所以,我们不仅平时注意保养耳朵,顶尖玩家在相互交流经验的时候,也会经常举办耳朵保护提升魔鬼特训班。在班上,什么辨别鸟叫啊,蒙眼听蚊子的数量啊都是小儿科了。我们还会请一些气功大师,比如中国的王大师啊,印度的R大师之类的,专门对耳朵发功,每次都有奇效。

刚刚收到消息,本以为王大师是进去玩两天就出来。。。没想到竟然有可能出不来了。。。这可怎么办。。。以后谁给我们发功啊。。。。哎,虽说王大师貌似答应了在里面给我们发功,让我们到时候在稍微近点的地方就ok,可是感觉还是有点子不靠谱。。。。像我们这种没关系的人。。。真心玩不起hifi。。。。哎。。。。
4#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2:03
那个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火电,核电也是烧水的
5#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2:04
其实天然雷电最好。
6#
zhihu用户  16级独孤 | 2019-5-18 21:12:05
【以下是转载】
很多人烧数码相机都是烧机身、烧镜头,殊不知搞好电源供应,是玩好数码相机的重要
条件,很多朋友往往忽视这一点。
电源问题在传统相机上不突出,因为传统相机有些完全不用电,有些仅用于测光、快门
,耗电小。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而数码相机成像元件直接需要电源供应,劣质电源不仅会使器材表现失色,而且还会缩
短相机使用寿命。
为使描述简洁,下文若无特殊说明,“X电”皆指用某种发电方式为相机电池充电。
1、数码相机的电池用水电充电后,拍片清澈见底,有小清新的风格。用火点充电后照片
色暖,但若煤炭质量不好会造成灰雾,照片浑浊,实在不好看。核电力度大,拍出照片
结像清晰,锐度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高感效果也大有改善。
2、在香港时,特别去了CLP中电公司借用电源给相机充电,因为中电是大亚湾核电站的
最大用户。结果核电充好的电池,结像特别清晰,去马场拍赛马,可以数出马的鬃毛,
要知道我只是用了20D+50 1.8。晚上去拍维多利亚湾,夜景的噪点也变小了很多,直逼
5D Mark II。
3、若爱拍小清新,则发电用水以清澈为佳,南方的某些山村不受污染的小水电也许有上
佳表现。但因电压不稳,可能结像不实,影响锐度。
我在宜昌用了一次葛洲坝的电,色彩清新,而且因为葛洲坝装机容量大,供电充足,锐
度也有不亚于核电的效果!
4、火电因各地烧的煤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一。烟煤锅炉色彩暖调,结像清晰,尤其大
装机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锐度直逼核电。但因杂质含量高,会增加暗部噪点,而且整
体照片像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一样,含硫量越高越明显。
无烟煤则在保持暖调的前提下略带一点水电的纯净,但是无烟煤的力度不如烟煤好,锐
度略差。
5、有朋友问及手摇发电,其实一般人用手摇发电的片子没法看,因为频率和电压都不稳
,效果和手抖是一样的。唯独自行车运动员脚踏发电机可以,因为他们腿部肌肉健硕,
蹬踏频率的稳定度能保证在较高水准,爆发力也足够。
但一定要掌握好运动员们吃什么,那又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了。
6、太阳能偏向暖色,不冷,但是结像可能不实。另外灰雾大小取决于当天能见度和大气
中的粉尘数量,高海拔地区一定有不错的效果。若你在南极附近,我劝你还是别用了,
虽然空气洁净度很好,但是南极有紫外空洞。会导致相机偏色。
7、我国利用风电的地方不多。据我研究,风电成像略有不实,江南的风电有小水电一样
的柔和表现,而华北地区的则以粗狂著称,锐度介于水电和火电之间。但风电有一种特
殊的空气感,能带来非常纯净柔美的焦外。越是风沙小的地区,这种空气感越柔和、越
耐看。
非并网风电近年来有大发展,是大家获取纯净能源的一个好机会。一入国家电网,各种
电都混在一起,照片风格难以稳定,虽然影响轻微,但也是成为大师道路上的障碍。
8、论纯净度,一次性电池是最好的,还有点胶片时代的古典味。就是电流不够大,在快
门速度太快的时候成像可能虚点,像跑焦的结果。但慢速快门就没问题,据我观察以1/
125为界。
一次性电池纯净程度的排列:碳性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电极材料越活跃越不纯净。
真实案例:
很多人把用镍氢电池的1D改成用锂电后,成像不如以前清晰,就是因为镍氢的最大输出
电流比锂电大。而且照片灰雾加大,是因为锂电有保护板,经过保护板后电源质量变坏
了。
影楼里的相机,为啥电源都是用交流适配器供应的?那是因为影楼要放大照片,讲究成
像质量,交流适配器供电充足,拍出的照片清晰,耐放大。二是因为我国多为火电供电
,用火电整流滤波后直接供给相机,能使相机的色彩风格更暖,在影楼中讨喜。
相机内的过流保护一般是用自恢复的保险管。换成一次性的贴片保险丝后,成像清晰了
很多。我一咬牙换上了音响专用的黄金保险丝,用无氧音频铜线连接,然后插上在雅鲁
藏布江充好的珍藏版BP511……
出去一拍,惊呆了,50D+50 1.8愣是拍出了5DII+85L的效果。当然你指着像素什么的超
过5DII是不现实的,硬件差距在那里。但是结像每个像素都清晰,尤其是那个颜色,那
个纯净,原片直出不用后期,我看上NG无压力。
电源改造就是那么神奇,我认识一个大师,只用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充他的Pentax 645D,
拍出的片子就和我们不一样,色彩那叫一个清新淡雅。
我也用我的50D尝试了一次,您猜怎么着,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背着相机上珠峰,不费
劲。原片直出,距离大师的645D还有差距,但我看距5DII已经不远了,大师看着我惊讶
的表情,告诉我说他刚刚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也和我一样惊奇,后经多次尝试才发现是
电源的功劳。并反复叮嘱叫我不要把秘密外传。今天我为了大伙破例一次,公布了我反
复试验得出的结论,大家千万要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64547
帖子:1291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