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在市场中合理的年化收益有多少?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朱师傅   2018-10-17 22:39   9852   10
作为一个业余股民/期民,经历过了几轮牛熊市,也看过无数书。目前赚了一点小钱,深感在市场中赚钱不易,要赚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就要冒更大的风险。书上的各位大师也是这么说的。对于大资金,公认的看法是年化30%左右是极限。对于小资金,一段时间内也可能会取得10倍的收益,但可能在随后的走势中被中和掉,平均起来年收益也不会太高。

那么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想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觉得年化收益多少是合理的?
1、可以分不同的资金范围。
2、可以分专职的和普通业余的。
3、可以说下成功路径,是一得到就可以翻N倍?还是要走过这样的经历:赔->不赔->小赚->大赚->暴赚?
4、股票期货外汇皆可,股权实体投资的也可以。
5、愿意透露自己的也欢迎,不愿意的也理解。

这个问题不是为了PK撕B,纯粹就是想统计下真实的看法和情况。新手也可以说说自己认为多少是合理的?我个人是认为一般的新手刚进来是期望过高了的(也许口头说只想挣个菜钱)。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于泽洋  4级常客 | 2018-10-17 22:39:33 发帖IP地址来自
“投资更像等待一幅油画晾干或者看着小草生长。如果你想要刺激,还是拿上800美刀去赌城拉斯维加斯吧。”— 保罗·塞缪尔森博士
     基本上每个投资者在准备投资股票或其他市场的时候第一个问题都是:我会得到什么样的收益?甚至只看重这一点。当然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显然收益率越高,我们就会越快地达到我们的财务目标。 但其实更有意义的问法应该是:期待什么样的收益才是合理的?
关于股票市场投资的误解
     在正式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先让我们探讨两个常见的关于股市投资的误传。新闻里经常会传出各种像股神巴菲特,乔治·索罗斯以及雷·达里奥一样的投资大神们又赚得盆钵满盈,导致一些个人投资者们在投资时常常会有不切实际的收益期待。一部分人认为通过使用什么‘诀窍’ 就可以冒很小的风险赚取极大的回报;而又有一部分人又觉得股票市场是完全被那些像投资大神们一样有‘特殊技能’专业人士玩转的,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个人,没有大神们的才智、敏锐或者运气,自己投资理财根本就会搞不清状况,所以干脆连试都不要试了。
     这两种非常极端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首先,所谓的‘诀窍’说白了无非就是内幕交易。如果一个证券投资经理手上握有会影响某个公司市值的敏感信息,法律上来讲他是绝对禁止利用这个信息进行交易的(法律当然不仅仅禁止金融专业人士进行内幕交易,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个人投资者都是被禁止进行内幕交易的)。如果某个证券投资经理违反这项法律,没有遵循标准化披露程序,而是私自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话,假如没有被发现,无非就是很有可能为公司创造了好的收益,自己也能因此得到与此挂钩的奖金;但是一旦被监督管理部门发现,那么这个证券投资经理则不仅仅要支付巨额罚款(ta的雇用公司也要支付数目更大的罚款),而且还极有可能有入狱的风险,最后相关的从业执照也会被吊销。所以,知道这样的后果,依然会冒这么大风险做内幕交易的投资经理还是极少部分的。尤其近几年中国政府在金融市场管制上面的力度越来越大,以后也只能越来越严格,所以起码在大型的有一定信用度的公司里面,是可以基本排除内幕交易的。因此在做投资收益期待的时候,也就不要把什么‘诀窍’作为一个考量因素了。
     其次,说到投资领域里‘特殊技能’也就只涉及在主动型投资行为里,因为被动型投资的话就是跟着指数走,也就谈不上什么特殊技能。主动型投资行为的话我们要分别从两种策略来解析:基本面投资和量化投资。
  • 从事基本面投资的主动投资经理需要掌握与ta想要投资的领域相关的非凡的专业知识来寻找好的投资机遇。关键是ta必须迅速并且准确地去做市场交易。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一个由优秀的投资分析师或者收购专家组成的团队实时进行快速并全面的市场调查。可以想象,雇佣这样一个团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基金的费用。并且目前就市场消息传播之迅速,就算遇到了极好的投资机遇,其他的投资者也会很快闻风而来。最根本的是,市场上本身好的投资机遇就屈指可数,所以其实大部分的主动投资经理人是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遇的。一项著名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调查研究指出,事实上在1993年至2003年间,在美国71%的主动基本面投资经理除去基金各项费用后的绩效,都要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意思就是,你就直接把钱投在简单跟着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里什么都不做也比找大部分这类的主动投资经理人要有更高的收益。至此,主动基本面投资策略的迷信被打破,人们意识到,在这上多花钱未必得到高回报。
  • 主动性量化投资经理人则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科技和数学算法来快速分析大数据,从而找到市场低效环节,然后先于其他市场参与者做出反应,进行主动交易。确实,有的量化对冲基金或者自营交易机构是真的有非常有效的算法的,它们也的的确确可以做到长期稳定打败市场基准。最著名的要数美国‘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了。它的著名的内部基金‘大奖章基金’,在1988年到2000标准普尔500指数19.9%增长率的情况下,赢得了35.6%的年回报率。但是,这种策略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为了保证稳定长期稳定的高回报,一般来讲此类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都不会太大,所以这个‘大奖章基金’仅限本公司员工投资,而这点资产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的比例实在是不算多。针对‘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它提供的是其他策略,因为资产规模对策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将外部和内部投资分开执行投资策略的做法在量化投资公司里还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结合以上这两点可以看到,股市投资里虽然确实存在‘特殊技能’,但是真正掌握‘特殊技能’的投资管理人很少,并且在市场上的用武之地也不多(指资产管理规模占市场比例较小),市场上还是有足够广大的空间供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只要我们做好合理的回报预期,在承受适当的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投资决定,不要幻想着比市场本身高出许多倍的回报率,我们还是可以达到我们自己的理财目标的。实际上,现在随着ETF的出现,一些被动投资策略越发种类繁多,这类基金不仅费用相比较主动策略基金便宜不少,并且基金本身的绩效也不见得比主动策略基金差,对于个人投资者还是很靠谱的投资产品的。
股票市场的历史回报
     通过观察股票市场的历史,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不同时期可能的收益率。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好处之一就是现在有很多数据可供我们使用。我们可以看下图1 MSCI中国A股净收益总额指数的月度指数数据。这个图表展示了2005年5月31日至2017年6月30日之间中国A股的净收益总额,数据从MSCI网站获得。



图表1: MSCI中国A股净收益总额指数(),月度指数。数据来源:MSCI Inc。自2005年5月10日起。图片来源:上海陶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这个指数包括了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里的大中型企业。下面的表1给出了相应的几个关键表现和风险指标。

表格1:MSCI中国A股净收益总额指数指标(2005-05-31—2017-06-30)。图片来源:上海陶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表格1里我们可以看到14.25%的年化收益率和31.78%的年化波幅。一般来说,与美国或欧洲市场相比,这个数字组合代表了一个相对带有高波动性、高回报率的市场。直白点说,如果一个投资者就算单纯追踪(买入并持有)这一指标(比如购买一个平常的市值加权策略基金),以10万元人民币作为初始资金从2005年5月开始投资,到2017年6月底,即使在这期间被两个熊市重创(见图表1黑圈圈住的位置),他的资产也将到达约50万元人民币。在此需要简单说明一下,指数是不能直接投资的,因此,人们通常会选择投资一个相应的ETF基金跟踪这个指数,而投资基金是有费用的,ETF基金的年度费用一般在投资资产的0.60%左右。当然市场的表现不保证会重复同一个模式。上面的例子最核心的点是展示了单纯的复利的力量:12年内的14.27%的年化回报就会给我们约400%的收益,而这样的投资个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做好足够的准备,了解基本的参数,我们自己完全可以为自己做好最适合自己的长期投资计划,这样既降低了被欺骗的风险又能够按照自己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投资计划。
收益越大,风险越高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越高回报越好。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可以不冒任何风险得到持续良好的收益,你应该用跑的离开的那个人,都不能用走的。尽管中国A股大盘在上述时间内的平均年回报率在14%到15%之间,但大部分时间都明显高于或低于这一数额。看看下一张图表,A股大盘在2006到2017每年的收益是如何分布的。

图表2:MSCI 中国A股净收益总额指数(),每年度收益率。2017年的数值是按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得出。来源:MSCI Inc。自2005年5月10日起。图片来源:上海陶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图表2里可以看到,在2006, 2007和2014年,该指数产生了惊人的回报,但是大家也一定记得2008的那场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造成了大约70%的交易回落。如果你在那段时间有投资股市,就不用提醒你经历这种金融危机有多痛苦了。但是如果当时的投资者能用风险较小的投资产品将投资组合多样化,就可以大幅降低年波动率和遇到最大交易回落的风险,例如买入政府债券或投资级债券或跟踪这些工具的ETF基金。投资者虽然会牺牲一些高风险股票的潜在高收益率,但是这样可以获得的是一个整体风险较小的投资组合,这可能更适合我们个人投资者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毕竟我们需要的是理财,而不是玩票。
     最后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期待什么样的回报才是合理的。期待越多,就越要做好输的越大的准备,所以内心不够强大的话就不要考虑股票市场了。如果你打算把你的钱投入股市,你就不能只盼着大大的收益,还必须做好收益率在短期内会有大幅波动的心理准备,所以遭遇重大损失也是及其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股票投资最好还是为了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投机。市场是永远无法预见的,短期投机不异于赌博。
拓观理财科技平台于2018年6月20日首发,是旨在帮助金融小白及有理财需求的人士做到自助理财的科技平台。我们为您普及金融常识,免费提供各种实用的理财计算器(基金检索器定投收益求解器资本演化计算器退休金计算器)以及丰富直观的市场行情(基金、指数、经济指标)。欢迎您成为我们的注册用户(邮箱注册,无需手机号),免费使用拓观平台。

3#
徐鹏  3级会员 | 2018-10-17 22:39: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以前认为每年有个10%的年收益率就可以了。现在想法完全不同了,我认为:股市的熊市牛市在时间上是有持续性的,同时也是不断转换的,所以收益在时间上也是不稳定的。所以现在我所得收益的高低都是以沪指作为参考,如果说我能在牛市中收益率保持一致,而在熊市中能够跑赢大盘,我就满足了。
4#
最像魔鬼的恶魔  3级会员 | 2018-10-17 22:39: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这个可以估算出来,股票市场的总市值是确定的,八亏一平一赚也是知道的。做一下抽查,平均亏损是可以得到的。对应平均亏损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的总收益,随便先一个分布排列一下,数字不会太精确,但是数量级总归不会错,只要符合这个数量级,就是合理的,如果不在这个数量级呢,那么基本是不合理的。
5#
徐系  1级新秀 | 2018-10-17 22:39:36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意味着你能获取多少收益
6#
simon jiang  4级常客 | 2018-10-17 22:39: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年化收益的追求不是绝对的。
不是经济专业的,但喜欢投资,也来说些心得
首先有个投资时钟理论,根据市场资本是否充足与经济上行下行周期划分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有不同的理想投资品。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然后就需要规划自己的投资组合。股票,银行理财,信托,房产,保险组合配置。
一般来讲,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综合目前还是相当不错。5-10%的综合年收益不难达到,能有这个年收益水准,只要你有25-30倍于目前年消费的积蓄,就可以达到基本财务自由的目标了。
7#
Sam  5级知名 | 2018-10-17 22:39: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是看实际情况来定。比如说是自己的资金,资金量比较小,那么说20%这个年化收益确实比较低了,资金小的话至少1年做到50%以上。但如果资金量较大,稳定能做到25%左右,就是非常不错了。大资金更关注的风险。
其实很多策略都是具有比较大的弹性的。比方说做量化测试,一年都应该最少50%以上的收益。但是考虑到实际交易当中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性,单量都会有放大或是缩小。因此合理的年化收益率不仅是看策略本身,更是看你的资金大小。小资金可以尝试以小博大,而大的资金是一定要追求绝对的安全。
8#
百川东  4级常客 | 2018-10-17 22:39: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按照复利算一下吧。比如25%年化,10年十倍,30年1000倍。想想有多少人现在有10万,30年以后多少人有1亿。
当然,这里没有算通胀。总之,不谈长期年化收益率就没有意义。但长期年化收益率其实不可能特别高
9#
曾润梓  4级常客 | 2018-10-17 22:39:40 发帖IP地址来自
5% 对应20倍市盈率 呵呵
10#
牛牛Price  3级会员 | 2018-10-17 22:39:41 发帖IP地址来自
聪明的投资者还是什么地方上说13%是经过训练可以做到的
11#
李理  3级会员 | 2018-10-17 22:39:42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100多年来,道琼斯平均的年均涨幅(含分红)是5%多点,这段时期美国也有快速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我们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国家的增长率(GDP)也就10%左右,所以长期来看,应该是处于5%-10%之间。如果是债权的话,因为风险低,收益率应该更低一些。市场是个博弈的地方,比别人更有优势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而长期优势是很困难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收益率的期望也应该逐渐降低。刨除通胀后,每年能有2-3%的真实涨幅就很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60
帖子:2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