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财务报表其实主要就是看三张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利润表(The income statement)和现金流量表(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详细说明了公司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拥有的资产和所欠的债务。
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假设你想开个花店,手头上只有两万块钱,用于开店还不够。于是你又向朋友借了一万,终于凑够了开店的钱。你向朋友借的一万就是你的负债;你自己手头上的两万就称之为所有者权益,这两项加起来,就是你现在拥有的资产三万元。用一个式子表达就是:
资产(三万)=负债(一万)+所有者权益(两万)
这个式子被称为基本会计等式。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将等式的这三项分别列出来,从中可以反映出公司在某个时间点的财务状况。当然,在实际报表中,这三项都有非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流动资产指一年内可以转换成现金的项目,包括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指相对较持久的长期资产,包括土地、厂房和设备;无形资产就是指商标、版权、专利权和企业信誉之类的。
负债也有不同形式,第一种是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指买家以赊账的方式购买了别人的产品和服务后,还没有支付的金额;第二种是应付票据(notes payable),指企业承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会偿还的短期或长期债务(比如银行借款);第三种是应付债券(bonds payable),指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筹得的长期款项,将来一定会偿还。
2.利润表
利润表主要反映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公司的运营到底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同样需要先掌握几个基本概念:收入(revenue)、毛利润(gross profit)、净利润或者净亏损(net income or loss)。
最主要的收入当然来自公司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其次也包括租金、利息和专利权使用费等其他一些渠道。收入减去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成本,就得到了毛利润。销售成本包含了采购费、运费、仓储等各项支出。
毛利润减去营业费用,就得到了税前净利润。营业费用是指企业运营所需的成本,包括水电费、保险费、物料费、员工薪资、租金、设备折旧费等等。税前净利润再扣除税收,就得到了最终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总结一下就是下面这几个等式:
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
毛利润-营业费用=税前净利润
税前净利润-税收=净利润或净亏损
所谓利润表就是分别列出上面这几项指标,公司就能据此掌握收入与支出情况,及时作出策略调整。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记录跟以下三种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付情况:
- 与公司营业相关的现金交易。
- 公司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
- 公司融资的现金,比如举新债、发行股票,以及偿还旧债和股息的现金。
为什么管理好现金流对一家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假设这周一你向一个朋友借了三千买了个ipad,并答应会在周末还钱。转头你就将这个ipad以五千元卖给了另一个人,不过这个人也是先赊账,答应周末还钱。到了周末,没想到买你ipad那个人说自己手头暂时缺钱,只能在下周付清他的五千元。而你本来是打算用这人的五千偿还欠你朋友的三千,顺便赚个两千!在你也没有现金还钱的情况下,这让你陷入了两难境地,并有可能错失一次赚钱机会。
因此,管理现金流关系到一家企业的良好信用。如果一家企业始终以赊账的方式进货(贷款),并允许消费者以赊账的方式购物,那么迟早会因为信用额度已经用完而断绝自己的贷款来源,甚至面临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