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BANDAI)是准备逐渐放弃MG这一Gunpla生产线么?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谷八幡   2018-10-15 23:32   1002   9
看了一下万代最近和以后一段时期的出货资料,mg级别产品越出越少,逐渐被边缘化,而re这类新产品线似乎更受万代重视。mg级别的模型会不会逐渐被万代放弃?万代的gunpla产品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走向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石川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2:06
@Anthony Jin朋友直接从营销层面讲了,那我就从一个纯粹的玩家层面来说说我对MG目前现状的一个看法。

从我开始玩钢破烂的那一天开始,我就认为钢破烂之所以为钢破烂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萝卜玩具,其实主要在于它有MG、PG这两个带内构的金字招牌。论外形、论分色、论可动性,我可以说出很多系列的模玩来完爆钢破烂。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机器人模型的领域中只有高达做到了拥有内构这一点(当然现在frame arm系列也做到了),虽然这件事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以个人浅见把玩钢普拉的人群做一个大致的分类:

一.军模党:这一类人的工作室从剪钳到泵都是齐全的,他们对于MG系列是一个硬性需求群体,制作MG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太大的难度。但是这个群体并救不了MG,为什么?因为这个群体有三个独特的制作特点:

1.制作周期长
有多长呢,之前在淘宝和一群制作代工的商家聊过(注:个人代工小作坊,非工作室以客观展现工作时长),比如MG系列常青树的强袭、扎古、00的单个模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往往在四天到一周左右。这些人几乎每天接的都是那几个常见套件的单,对于他们来说把零件一开始全部剪下来统一喷漆做细节已经轻车熟路了。可既便如此一个星期都是保证质量的必要,可想而知那些真正慢工出细活的玩家做一个MG的时间了,有的还要打孔自己上改件什么的。MG平均一个月内推出一款新品,而对于我这种半工作党来说一个月能慢工细活出一个MG都算效率的了。也因此即便万代每个月出的都是我中意的题材,但是于我的个人时间压根就没有这个条件,也就是俗称有钱也没空玩,这是一个原因。

2.看题材
军模党是要看题材和外形的,不是说你出了MG就会埋你的单。在这个方面UC系列是一个常青树(具体例子就不举了),往大了说是要看UC的那几个比较军武的作品是否出新货,而很多EX系列诸如61式坦克和斗狼相比扎古和基拉祖鲁更会吸引从不看高达的军模党的眼球,于他们说做坦克飞机实在轻车熟路,反而做钢破烂会不太清楚该怎么上效果。而就目前来说万代的MG策略还是偏向UC冷饭向平成作品新开模向。这是第二个原因。

3.如今的军事模型业的市场冲击
自己感觉,自从《坦克世界》《英雄连》《战争雷霆》《战舰世界》《舰队collection》《苍蓝钢铁》《少女与战车》这一类以现实军事历史为题材设计的游戏与动画风靡网络后,不只是大陆,全世界的模型业都或多或少带出了一股复苏的动力,因为这些时髦的作品赋予了那些老坦克老飞机老船新的意义和形象,也从一个层面带动了军事模型的发展,不仅青岛社压仓几十年的老岛风卖出去了,脸盆厂小军号也开始翻覆一些游戏里出的图纸武器例如E75、IS-7等曾经没有的新板件,更不用说还有类似少战这种把老坦克盒子里放几张萌萌的贴纸就坐地立涨150块的二次元暴力,而这些对于军模党来说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相比之下高达系列就给人一种疏远的感觉了。

二.纯粹的钢普拉爱好者:相比于军模党,纯粹的钢普拉爱好者不太会很容易被其他的题材勾引走,而且这一类玩家对于高达历史也比较了解,大多数在立足本命系列以外还会多少购买一些其他高达作品中的模型,我个人算在这里面。但是这一类人也有他们的一些问题:

1.制作能力不如军模党
想想也是必然的,从高达开始拼起的玩家大多被优良的板件与细致得分色惯坏了,以致于这些人当中往往少有模型大神。按理说这该是好事啊,因为他们要求低MG不就可以卖出去了?但恰恰相反,这些人往往对于作品本身的重视度要胜于对于板件本身的细节程度,换言之MG就算不用上色、打孔、买改件,制作难度还是相对HG、RE复杂了太多,而这些细节很多高达迷是不需要的。
相信很多拼过的同学也发现了,MG系列如果纯粹是素组的话,其实拼出来以后和1:100TV几乎看不出太大的差别,MG的高加工门槛,本身就是他不如寻常百姓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我和附近模型店老板的交流中得知,很多买高达甚至买PG的人,也是提着一盒就走了,连根勾线笔都不会买。

2.看题材
又是一个“看题材”,但和军模党不同的一点是,资深的钢普拉爱好者往往看的都是一些在外人看来很稀奇古怪的题材,比如说夜莺啊、加摩尔啊(不是酒馆里那头牛啊)、迪杰啊、GP04啊、三高达啊、HAZEL啊(AOZ整个系列很多人都是怨念)、基拉祖鲁啊等等,总之都很偏门。这个锅只能由高达作品科技树太杂太乱造成的,但是万代不可能会给销量很可能卖不过万的机体开一个MG流水线的,也因此很多资深的爱好者也不得不放弃MG这个只出有卖相的系列转而去了HG(UC)这个连G-救世主这种奇葩作品的机体都会出的模型系列。

3.MG的断代问题
想必大家也知道,目前MG系列严格意义上说已经有了3个世代,1.0(1.5)世代囊括了大多数高达作品中的主角以及重要机体;2.0因为姗姗来迟因此目前的实装返修机体除了那几个名声大噪的以外其实还并没有很多;而3.0目前只有元祖这么一个。所以问题就来了:
比如说我现在一直想买一台2.0的GOUF 特装型,但是目前市面上1,0的版本还没有被消化完,因此万代不会很快出下一代。但出了的话,其实际价钱和1.0也相差无几,那么我就会一直观望这个系列,而像我这样的人一多起来,滞销的则一直在滞销,实装的却永远不会实装....

三.动画党/二次元爱好者/新人:这一类人其实也严格划分不了,但基本上符合从00以后才知道高达/除了高达也看其他动画的这一类三分钟热度爱好者来说,都应该归为这一类。但相比之下,这一类人的基数远远大于上面的两种玩家总和,也因此实际上目前万代的市场重心也逐渐或者说早已放在了攻略他们的头上。这一类人有几个特点:

1.他们认为高达就跟其他动漫作品一样,没有必要花大价钱买那么多模型,顶多买一台喜欢的就好了。
这造成了新高达作品往往很难有新机体被MG化,往往需要市场和口碑双双沉淀后才会有MG系列上市,而这时早已过了市场热度。

2.他们认为高达做成拼装模型太复杂和麻烦了,但这之中的一部分人又往往不差钱。
这使得万代如今例如robot魂、metal build等成品系列大行其道狂出新品的本身动力。

3.我是...我是妹子哦。
嘛,开发部的诸君我们还是去造钥匙链和扭蛋吧。

然而综上,这一类人的消费需求根本就和MG系列挂不上边,而这些如今真正支撑着万代财政的大爷们,他们才不管什么是MG呢...

那么说到这里,我也把自己的想法讲完了,基本来说MG这个系列确实是优秀的,但是优秀就难免有曲高和寡的市场风险。你把MG做复杂了一般爱好者不愿意,做得太简单了的话资深玩家又不买单。因此MG只能靠着2.0化、Ka版、和热门题材来支撑着这个招牌,而这里能解决MG的存留问题,唯独要看如今的小孩子,也就是曾经的我们,怎么对待模型的态度了。《BF》这个作品好,主要就是好在除了撕破万代老脸堂而皇之做了一部模型宣传片外,也抖出了我们这些在背后一直用买模型来默默支持高达系列走到今天的钢普拉er们的情怀与苦乐。不管怎么说,高达本身就是一部模型宣传片,你骂还是不骂都不会改变他们的套路。万代之于高达作品就像阿纳海姆之于联邦、奥古和吉翁残党一样,它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亡商人,你们怎么对待这些高达跟他们都没有关系,他们要的只是钱,因此你不买流水线就撤下,你买的话就再上马,就是这么简单,你跟万代扯情怀,无异对牛弹琴。

所以说到这里,感觉也就是这样了,谁叫我们是高达迷呢,从上了这条贼船开始,从校服上的口袋到如今的支付宝信用卡,都已经被束缚在万代的井底了,唉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很可能我这辈子都没时间再完工的两个钢破烂吧。
毕业以后简直是忙,所以在此还是告诫大家,MG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然烂尾在那里实在不舒服...

至于说RG会代替MG的,你在逗我吗?对于初心者来说RG比MG难拼的多好吗?我都要上镊子了!

另外回复@王宇流的提问,写了太多就只能放原文了:


对于铁血那个一体骨架系列,我并不十分看好。原因也很简单:

1.模型的乐趣在于组合、在于创新、在于拼装者个人的动手能力在模型上的体现。一味得迁就买者的惰性,把“人”这个拼装的主体放在末尾,让一盒模型的组合难度还没有广东女工在车间干的活难的话,那不如直接卖压根不需要动手开盒即把玩的成品。
这里讲两个例子,RG的内骨骼和您说的这个新版本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内构几乎不需要拼装,但是RG的成功在于外装甲的细致分件,给予了玩家一定的主观动手余地;而寿屋的frame arm系列有一个通用的内骨骼,它的乐趣在于通过不同的外套件组合出新的独一无二的机体。真正的卖点永远都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发挥买者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之上的,一味得迁就懒人不是好事。因为当一款模型拼装完成的那一刻,它的可玩度就基本丧失80%了,这与HG还是MG、可动性把玩度强还是低并没有绝对关系,在淘宝买过代工的朋友应该明白。

2.就目前来说高达并不缺少容易拼装的模型系列,从q版的bb战士开始,FG、HG、1:100TV、RE、MG、PG这都是层层递进的,如果新人玩家需要练手完全可以一步步来(虽然有骗钱的意味),如果一开始就降低新人对高达模型的难度印象,新人被惯坏后会自觉排斥之前难拼的作品。这对之前的一整套产品链的影响也不能说没有。

3.高达作品从来不是一个未来重于历史的作品。这句话再往后放20年,只要高达还在出新作,就是真理。UC永远是高达存在的质量基石,换言之即便是模型,也还要倚仗着UC和再演绎uc的平成seed来保证审美基础与基础结构。很多时候别处的创新,在高达这里应该理解为对原作的再创新才符合政治正确。这一点来说机械设定也是这样,铁血可以以原创的身份撑几年,seed和00也都做到了。但是随着新作的热度消退,话题度丧失,自然而然这种完全体骨架也会被忘记。像铁血这种一体骨架的设计肯定是先于动画化前的市场策略要求,但你无法保证今后的作品是否还会遵循这一规则。因为给高达做机设的人太多了,风格不一,模型设计只能去迎合机械设定的原画才能永葆高达原创的活力。如果用模型设计来影响原画,那么是舍本逐末的饮鸠止渴。比如说海老川的00高达系列因为整体纤细所以模型基本都有站不稳的倾向,但这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口碑与销量,而后来海老川参与的AGE倒是迎合了模型制作,然而口碑和卖相呢?
这个铁血高达我可以说看的第一眼就没有好感,那么你再容易拼,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综上就是:一味得减少拼装的工程量和拼装难度、一味得迎合新人的惰性、一味得脱离高达形象的本身元素去大谈创新,这都是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某款产品销量但前途未卜的一种尝试或缓兵之策,而最终高达迷支撑的原点市场会用自己偏执但坚守的品味去告诉万代答案的。
3#
高斯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2:07
个人觉得MG目前受到的压力太大,没有明确的优势了
1. 来自HG 和 RG 144系列的压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细节,可动都能在HG 和 RG身上再现,那么对于玩家来说,入手便宜许多的RG/HG 就可以重现剧中很多的场面,或者机体的细节,那么为什么要买MG呢?况且HG的广度都比MG要多得多,MG又有何优势呢?

2. 来自MB,R魂和其他成品的压力
这部分压力或许比第一条的更重。像我这样的玩家,可能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有着大把时间静下来做上一个模型,一做就是一天。然而慢慢长大,我们却只有越来越少的时间,和心去完成一件作品,以至于像我一样根本做不下去。这种情况带来的就是开始朝成品看齐。MB也是1/100的,但是其拥有的细节,和再设定的风格,和沉重的手感绝对是一流的,甚至最近出的MB强袭自由,也是可以说是碾压了MG一头。这样的近乎于完美的成品,对于模型制作本身是很有压力的。再加上R魂系列的全面,其实很难说,模型制作不会受到目前成品系列的打压。其实说到底,成品带来的压力,不仅仅是给MG的,更是给HG以及所有的手工模型的

3. 技术的革新与定价的升高
我在玩GUNPLA的时候,那个时候R魂才刚刚兴起,做工,比例方面都感觉没有自己的手上做的MG好,也不如HG便宜,所以很少有涉及。然而,成品市场随着技术的完善愈加成熟,这样带来的就是,能够买到相对完美的成品,那为什么又要花时间去做一个各方面都比不过的的模型呢?抛开情怀坚持和信仰之类的不说,可能唯一有的门槛就是价格。成品系列的价格都普遍偏高。比如R魂比144的贵(比例类似),MB比MG高出一大截。作为唯一优势的价格,然而现在的拼装却还在一步步升价。

4. 说回MG本身
MG的生产线不会被放弃,毕竟有受众面的,很多小伙伴制作的首选,还是会在意MG(PS,就个人而言,MG的比例还能和MB组队= =)也许市场份额会减小,但是怎么也是块肉,B财团应该是不会放弃的。至于玩家的选择,可能真的会更倾向于小而精的144或者是完美的成品吧。
4#
萧灰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2:08
其实简单的说,是受迫于开发成本和盈利的问题。bandai的一套模型在开发设计出来之后的盈利在于将树脂转化为套件再出售从而达到不断营收的目的,一套钢模能赚的钱多不多就看卖掉多少套,换句话说bandai的主要成本在于研发开模,不论是什么尺寸什么结构的模型,最终都是通过注塑成板件来销售,同样1:100的情况下,Re和最近的铁血TV开发成本明显要比mg小太多,例如一款Re,从骨架到外甲的各种设计结构和板件数量不难看出,他的开发成本远小于一款mg,而按现在的定价趋势,假设他能实现将每1000g的树脂转化为套件销售的情况下盈利20个百分点的话,同样比例的mg定价高不出很多,或许可以达到30个点,但付出的代价缺是成倍的设计开发成本,而如果一款mg卖得不够好(更何况近年很多mg卖的都不乐观)那么先期投入的成本将很长时间无法实现盈利。所以低开发成本、收益实现节点更早达到的hg,1/100,RE就成了新宠,而近年来越出越少或者重复利用骨架越来越多,网络限定越来越多的mg甚至rg和pg,更多的存在价值在于体现bandai的技术进步,而不是通过量产来达成盈利,因为高开发成本和盈利节点的限制,这类产品才有了现在的定位。一点个人的见解。
5#
食有青年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2:09
放弃MG倒是不会。就是出在MG的机体都成了主角机或者名气机体咯。
最近的巴巴托斯1/100就没出MG咯,反而开发在新的TV版和新的100系列。
但是这并不意味MG的末落,反而更看出B社对分类的严谨,这怎么说呢?

1.先看BB战士系列,自从开了BB 传奇,只出一些怀旧款的武士系列,新线EX BB已经是求快不求进步了,只要有个机器人给你玩就可以了,有拉风造型,但完全不理偷胶和结构。
2.到1/144比例。HG系列,一直长久的主线系列。反正能出的都会出,只是时间问题,这个就不用担心同比例的RG影响。RG怎么出都不出ZZ的一些很次要的机体,但HG可以。所以这不互相影响。
3.到了1/100。MG、RE、TV都是比较上得台面的系列。MG以有骨架的细节取胜了HG,不只是放大的1/144。但随着时间推进,该出能卖的机体都出得差不多了,再出的话就是一些外传机体,或者一些重涂改件机体。近几年的机体,除了高达头的,其他配角都很难出很多品种。
这时出现的RE就弥补了一定缺陷,往年积累下来的黑历史机体,在开发成本降低很多的基础上,去除在摆放时根本看不到的骨架内构,让很多玩家多了一个可以玩的系列,组装简单,机体留给玩家可以魔改的地方又多。这也是高达BF之后的一种:gunple是自由的调调吧、
TV版同意是100比例,但出不出主要是看TV动画的质量。

HG会补充MG的机体漏洞数量,RG会补充MG的细节,RE会补充黑历史,TV只在TV上映时期有热卖现象。那么,MG在整个主流产线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同时,这样的分类更是让玩家多了选择,知道自己的定位。比如,买了普及最广的HG的玩家,觉得比例太小不适合,可选MG;觉得细节不够的可选RG;觉得机体太大众可以选RE,这句话算是抢MG市场吗?不,re只是黑历史,MG有基数基础。
6#
流河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2:10
结果现在RG出的更少了。。。。感觉MG RG万代都不太重视,拼装高达模型主流还是HG
7#
陌瑾琉殇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2:11
肯定不会的。
MG一直是很多人的首选。
反正我是首选mg。
8#
留着胡茬子的喵猫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2:12
我只是1句话
拼装部一定药丸
9#
贾维斯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2:13
这个问题本身很有意思。

万代HOBBY部门推出许多同比例新系列,就意味着要放弃MG部门吗?

个人的判断是,不会。
HOBBY部门是否决定放弃MG系列,我想是很难根据其他同比例系列就得出结论的。MG作为快要20年的老牌系列,承担了在GUNPLA上展示设计的最重要的工作——144细节很难表现,60和48开发成本又太高,制作起来麻烦。尽管近年来RE,甚至是今年钢出血的TV1/100的设计上比原先有很大的进步,这些同比例系列还是很难对MG这个1/100的真正主人地位产生撼动的。对比今年这几个系列的几款产品,不难发现RE重点放在UC怨念情怀机体上,而TV作品也不过出了两款,分色上比起MG还是差的很远。今年的百式2.0,红武士,双头龙,新生凤凰,gto78,ka v2,怎么看也不能说是「边缘化」;无论怎么看,也不能得出要「放弃MG」这样的结论啊。

不如我们换个话题,一家模型公司在同比例上增加新的产品线,就意味着要抛弃老的产品线吗?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万代自家的1/100(大概是?)比例的成品上看,FIX和MB不存在矛盾吗?那为什么没有「抛弃FIX」呢?

根本原因还是定位不同。尽管已经到了同比例同类型,FIX还是主UC,翻来覆去重涂着独角兽,而MB则重在开发SEED 00的机体上。

在定位不冲突的情况下,万代爸爸不会轻易放弃MG这棵摇钱树的。
10#
张天任  3级会员 | 2018-10-15 23:32:15
我就一句话:RG天下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