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出国留学和在国内上个 985 哪个划算一点?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24   4510   10
本人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该算EE吧,想出国读master,国内一所末流211,但很想出国看看,不甘心一直待在国内,但是家庭条件一般,如若去德国 日本这些 自己再打点工,还勉强差不多,也想去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太贵。那么问题来了,在国内读一个985根本要不了那么多钱,去国外留学的认可度不一定比本国985高,比如亚琛工大,早稻田这些在国内不一定有科大 浙大等名气高,所以在纠结读985还是出国 ?请大神指导,谢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3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本科是国内普通的985,在大连,然后研究生出了国,现在在洛杉矶。我觉得题主如果能在清北交复读个研究生,就没有必要去国外读研究生了。如果比较大连和洛杉矶,最大的差别在于见到的事情不同。在洛杉矶可以见到很多新事物,也可以尝试很多新事物,相比之下,大连就要闭塞很多了。我觉得我本科除了学习啥都没干。中国最好的大学算是清北交复了,清北交复在北京和上海,题主在这两个城市读个研究生,见识不会比美国一般学校的研究生差的。不知道别的国家怎么样,美国有很多学校在屯子里,去了那种学校除了学习啥都干不了,研究生这两年呆在大农村里闭目塞听,对今后的发展不一定有利。而且现在国内发展的这么好,可能出去就错过了国内的一波机遇。
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在北京上海的985读个研究生还是不要出国了。当然,如果题主能去上加州理工或者斯坦福这种级别的学校就得另说了。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37 发帖IP地址来自
阅读了某些高票答案,不知怎的,我立即就联想到了一个问题 小社区上有哪些「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以及该问题下的一个答案 请点击我 。先不论其中对中国大学以偏概全的认知,连题主目前什么情况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发表言论,没有一个理工科人应有的客观和严谨。

我的出发点可能与大家都不太一样。脱离具体社会形势和个人情况直接谈论是出国好还是国内(985)读研好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我将从题主具体个人情况出发,结合当前环境,分析他出国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另外,下面的分析虽然是就题主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但是分析的逻辑和思维方法不仅仅适用于题主,也适用于和题主情况类似的同学,以及供任何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参考。

从题主的描述中,我能够获得的信息:
  • 大二年级(后来了解到)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内一所211
  • 家庭条件一般
  • 想出国读master

一般来说,出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有几个点是比较重要的:
  • 教育背景(学校、专业、绩点等);
  • 家庭条件(费用估计请见附录);
  • 个人愿望(求知欲、职业规划等)

就我对国内出国情况的了解以及身边同学出国留学之路的观察,如果以上三点都具有不错的情况,即:教育背景良好(211/985,绩点良好)、家庭条件不错(比如,按美国留学,家庭在求学期间每年可以支持30万人民币吗?)、个人愿望强烈(对出国留学和毕业之后的初步选择有清晰的考虑,而不是随大流),那么出国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准备,并踏上异国求学的道路。而如果有些条件无法满足,那么就需要仔细斟酌一番了。我的理解是,以上三个条件,至少有两点符合,出国留学,才是比较理性的、有性价比的选择
Fast. Cheap. Reliable. Choose two.       —— An old engineering slogan.
现在我按上面的句式做一个仿写:
Good education background. Good family conditions. Strong personal desire. Two of which must be met.
如果一定要为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排个序,我认为是:个人愿望 > 教育背景 > 家庭条件。但是,任何一个条件过于薄弱,都会为留学之路带来较大阻力。

教育背景不太出众,而家庭条件优越+个人愿望强烈,没关系;
家庭条件不太优越,教育背景优秀+个人愿望强烈,没关系;
个人愿望不太强烈,教育背景优秀+家庭条件优越,问题也不大。
而如果三个中有两个都不太符合,请三思。

现在我们根据以上信息具体讨论题主出国的优势和劣势。
  • 学校背景优势显然没有。211和985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基本(平均)条件,如果题主自己把学校归为「末流211」,而题主的母校在EE上又不是很突出的话,想申请排名靠前的学校,就更不存在背景优势了 。当然,「电子信息工程」可以视为专业优势。但是每年出国的留学生中,大部分是EE, CS以及商科,所以,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其实又不算优势。不过至少可以说,是一种出国留学的理由(去国外接受更好的电子工程教育)。
  • 家庭条件优势显然没有。题主自己说「家庭条件」一般,我可以推测「每年家庭支持20~30万人民币」是个不太容易达成的条件。考虑到家庭的各种支出,家庭年收入应该在至少30万人民币以上,否则留学将给家庭经济带来较大负担。
  • 个人愿望比较强烈。至少题主「很想出国看看,不甘心一直待在国内」。

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目前这唯一看起来还不错的优势「强烈的个人愿望」。即便是个人愿望,也分好几种,在我看来,理性的个人愿望是由于某种动机而促成的。比如:
  • 对深化专业知识的高度渴望
  • 对改造自身的强烈愿望
  • 对未知环境的强烈好奇
而不太理性的动机有:
  • 对现状的不满
  • 对未知世界的盲目乐观(比如,认为出国留学一定能走上人生巅峰)

许多人出国留学的动机是复杂的,常常是理性的动机和不太理性的动机夹杂在一起。我乐观地认为题主的个人愿望是由理性的动机主导的。但是如果题主仅仅是想「出国看看」「不甘心一直待在国内」,我建议题主再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出国目的。

分析到这里,差不多也有点眉目了:题主的留学之路,想必不会轻松。

但是我依然站在题主这一边,因为之前说过,个人认为三个条件中「个人愿望」是权重最大的一个因素。所以,倘若题主的愿望足够强烈,出国留学之路还是可以实现。下面是就实现而言,给题主的一些建议。

  • 认清自身实力。题主并没有给足信息,比如当前的年级、GPA、科研情况等等。如果尚且在本科低年级(后来了解到是大二),那么要做的显然就是努力学习,把GPA提得漂亮,以及准备相关的语言考试。就4.0为满绩点的GPA算法而言,若是能提到3.5/4.0以上,可说是比较良好的了,总之,成绩再好也不为过。科研情况,自己最好有所涉猎,即便没有,有竞赛经历也是不错的。
  • 选择合适的学校。按题主的家庭情况来看,不建议美国(北美)高校,因为那会给你的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除非打算读Ph.D,去申请全奖,但是题主只是想读到Master)。可以考虑欧洲和日本的一些可以减免学费的高校,并一定争取奖学金。
  • 「出国看看」不仅仅只有留学这一条路,交换生、国外短期交流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费用负担不大。题主可以关注一下学校的出国(境)交换项目,全面地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对于211级别的高校,这样的项目应该不会太匮乏。

如果是国内读研,依然是上面的建议,只是具体操作方法略有不同。但是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国内985研究生可以随便上。无论是求学还是求职,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

最后再提醒一下,国外的Master一般一到两年,所以可供题主提升的时间也是不多的,如果题主选了出国留学这条路,这两年,将会是无比宝贵,也无比艰苦的两年。

祝题主前程似锦。


----------附录:关于美国Master留学费用的估计----------

询问了在美国留学的朋友,美国不同高校学费不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也不同,但总体而言是比较昂贵的。私立大学研究生学费通常在25000~45000$/年(我们按平均35000$/年计算),公立大学大学则便宜一些,大概在15000~28000$/年(我们按平均21500$/年计算)。如果生活费1000$/月,也就是12000$/年。按目前1美元=6.6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如果选择公立大学,学费+生活费的平均开销差不多是:(21500 + 12000)$ = 22万RMB;而如果是私立大学,这笔开销则大概是:(35000+12000)$ = 31万RMB。如果再算上旅游、社交等其他开销,这笔费用还要更高,当然,题主可以通过做兼职来缓解。

为什么拿美国来举例,因为EE留学主流是美国,EE综合教育水平最高的也是美国

感谢 @王思为 同学关于美国Master费用的提醒。
如果是去美国读master的话一般是按照所修学分来算,而不是年。一般cs的ms整个项目4、5w刀的学费算是比较贵的了。一般来讲cs和ee差不多~因为都是工学院下面。平均的话不好估计,但大部分4—5w刀就够了。像cmu这些会贵一些,而一些公立学校会比较便宜。比如我曾收到ufl的录取,是1255刀一个学分,貌似30个学分毕业,同时还有1500刀/学期的小奖,所以算下来学费大概3w多一点。
相关数据来源:美国留学费用_美国留学费用指南
另外关于费用可以参考(Google关键词「美国 高校 学费」搜索结果的前两条 ):
[1] 谣言二:美国大学学费便宜
[2] 2015年US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及学费一览表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38 发帖IP地址来自
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钱的因素,你会作何选择?

做长远的考虑时,千万别被短期因素影响了判断。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久之前就被邀请,但一直不想回答。留学这件事,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我见过无数因为留学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学业、事业、爱情、家庭、人生都非常成功的孩子,也见过一些在留学期间将国内期间并不凸显的缺点无限放大,大到心理健康出问题、看不到未来出路的孩子。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答案。
     但今天早晨看到我学生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话:“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到其中一页——圣·奥古斯汀”。
     只以找工作、赚钱为目的的人生,不需要留学;对人生有更高追求的孩子(而非把国外当成逃避国内困境的工具),选择留学吧。这段经历不一定会让你比别人赚到更多的钱,但一定会让你的人生更丰富。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背景:上海西南某高校硕士,然后因为双学位项目拿了两个欧洲的硕士。

国内硕士,哪怕是顶尖的高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给你一个“硕士”文凭的硬性敲门砖和一个更好地过渡进入社会的时间和职业平台罢了,比起本科生也有更多机会在给导师打工和出去实习的时候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和本科类似,在学校学到最有用的是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硕士的时候更倾向于工作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不要指望读个硕士给导师打打工就能成为行业精英。因为我知道自己毕业后的规划,于是并没有在学校耽误时间,提前了大半年答辩毕业。
至于好学校的牌子,只不过是你第一个工作HR刷简历时候的一个敲门砖,可以保证你有一个不太差的出路,至于更好的出路,则完全看个人能力。面过上海几个最好学校的毕业生,在一桌老外群殴的时候英语都表达不清逻辑被淘汰的多的是。

不要过度迷信国外学校。我个人本科的时候专业课程都是用密西根的教材,也是密西根相关领域的教授来上课,硕士在欧洲的学校也是行业内的权威。但是你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基础课程设置都和国内类似,教材内容也类似。国外的优势在于专业课程上对行业风向比较敏感,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上反应很迅速。然后就是比国内更重视应用,比如实验课程很多,实习很多。其实国外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并不强于中国学生,强在他们出去实习的时候没干那么多端茶倒水的活儿罢了。

如果你并不计划在国外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国,且可以申请到的学校一般又没奖的话,从性价比和时间机会成本上考虑,可能不如留在国内。
反之,出国收获会大得多。对我个人来说,留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其他生活上的经历和历练。
至于国外学校在国内名气的问题,倒不用太在意,我身边有很多国内”非著名国外学校“毕业直接回去后都拿到了很好的offer,尤其是外企对国外学校还是有很多了解的。有实习和些许工作经验的薪资也有国内毕业生的2倍。所以只要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1 发帖IP地址来自
问题中提到,某些国外留学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可什么样的学校才算认可度高呢,一定非得是全球前一百吗?这里提到的认可度,我姑且就认为是说知名度吧。去个英国,一般人除了牛津剑桥还知道什么,去个美国是不是非得去哈佛哥伦比亚,去个澳大利亚,不管什么学校旁观者第一反应就是好有钱。所谓的知名度在常人的认知里只是一个排名,而你,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经过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你所收获的难道仅仅是个排名吗?

如果你只想去个名校混个文凭,那就用最经济实惠的方式——考研来进入这个门槛;如果你想多开阔眼界和思维,用你自己的付出来换取这个出国的机会,别再给父母添负担了,他们已经为你操劳了小半辈子。

————————————————如果选择国内读研———————————————————

国内读研究生继续深造,更多的是基于国内本科知识,对于本专业的深层学习和研究,同时因为在国内环境下的生活,加上对国内就业市场的适应,不得不说,在国内研究生毕业之后,国内的就业状况的确比一些留学毕业直接回国的人来说更理想。而且,在国内研究生期间认识的朋友也会是重要的人脉。

在国内攻读硕士文凭期间,你可以做更多的研究项目,你可以多做几份实习,你完全可以利用研究生的时间,来适应国内就业的环境。

甚至于,根据自身条件,完全可以在研究生期间申请交换项目,利用国家资助的项目,在国内研究生文凭的基础上,了解国外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我是出国的分界线——————————————————

而如果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出国,那么相较于国内的研究生生活而言,你将拥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对,是成长环境。你面对的是一门新的语言,陌生的文化,不一样的人群,甚至于可能刚到一个新的国度连公交车都不知道怎么坐。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你接触到的,是全新的世界。你将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成长。

在国外,你首先要学会如何生活。在处理好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事情之后,你才能够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学习。其次,学习中你将遇到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才是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生活,语言,学习之后,你在国外要克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当然,如果你精神世界足够丰富,这肯定就不是问题。

出国的确能让你开阔眼界,因为到了国外,你会觉得自己以前的世界太小了,自己以前没准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在北上广找个解决户口的单位。到了国外,你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告诉你,他们从国企辞了职,因为不想每天过那样的生活,用工作攒下的积蓄,重新学一门外语,就为了来这里学习更多的知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别说留学党都是土豪富二代,不巧,本人在德国留学,身边的都是平民百姓,偶尔几个深藏功与名的富二代。随便问个同学,家里可能是弹棉花的,她不想一辈子待在国内,想趁年轻出来看看,德国的生活成本不高,国内的普通家庭肯定能负担得起,当然前提是你要合理规划。

————————————————正视自己的能力————————————————————

越是平庸的人,就越在乎985 211。因为我们知道,在国内找工作,企业招聘第一步就是看学校筛简历。也难怪啊,毕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家必然也是万里挑一选最好的。可看看自己,好像除了学历啥都没有了,如果再没有个985,自己该何去何从呀。

PS:别那么不自信,高考造成了你的末流211,人生不可能永远活在高考的阴影之下。如果你要考研亦或者是申请国外的学校,他们并不会看重985 211的头衔,你的大学成绩单才是更直观的体现。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回复评论及解释一些问题--------------------------------------————--
本科不是cs 研究生申请cs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呢
我另外一个回答写了,写的很粗略,你可以看看。我准备有时间整理资料,写一个详细的教程,关于去美国读CS Master的(包括转专业和非转专业)。但是可能等到今年年底才有足够的时间。
送一段话给那些转专业CS和在学校出国氛围不好的环境下,坚持去美国读CS的,浓浓的鸡汤,哈哈。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某评论:
因为你的这番话真的是“何不食肉糜”
我说话很客观,“家庭条件一般的话→学费应该出得起”,而且题主也私聊我了,并没有说经济上困难。

再来:
实名反对…
今年微软也只从target school招人了,申不到专业top 10~20的大公司除了a都要技术很不错才行
刷题就能进flag已经不太容易了
你这种反对没什么意思,我又没说进top100的学校就能拿好offer。
机会是平等的,本科211也有申请到斯坦福的(补充:三本也有去USC的),我只是提供一条路,不努力干什么都白搭。

问题下面某评论:
你起点低,就得比别人多下苦。我待过两个美国学校,一个伯克利,暑校,还有现在的uiuc,我目前还没在这俩的研究生院听说有211毕业过来读的。
有的学校就控本科学校,但也有不控的,比如:非211都有去CMU的,三本有去USC的(USC专排也有不少清华的),这些就是机会,看你努力不努力争取了。
PS:我有同学准备去德国的,但是经过各种思考之后,果断放弃学德语,一心准备GT去美国。我个人觉得以就业为目的,CS专业的同学要么去美国,要么留国内,其他国家就不要去了,不划算。

---------------------------------------------------------原答案--------------------------------------————------------
去美国,转CS,这条路最划算,快的话毕业一年就能回本,facebook return offer的签字费就有75k刀。
家庭条件一般的话→学费应该出得起,出不起的话当我没说。

PS:有的学校很便宜,不到20万一年,建议读一年半的项目,最贵的一年半的项目所有花费(学费+生活费)一般不超过60万,但是cs3个月暑期实习工资能攒将近10万,所以全部花费50万足够。

ee在美国就业很难,很多去美国读ee的,也是转了cs,最近几年美国cs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你赶上了,就可以试一试。最主要的是美国cs工资高,不加班,空气好,哈哈。

简单的说,去美国读cs是一条很好的路,我是985本科,放弃保研出国的,当然全计算机学院就只有我一个放弃保研去美国的,加上软件学院就两个,这的确需要决心。


为什么没人点赞(: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个人意见:
我专业也是EE, 国内985本科, 大二的时候就计划研究生出国(美国), 家中经济条件还可以。
大四成功申请到了学校之后,在研究生第一个学期拿到了RA助学金, 免学费之后每月还有700刀左右的工资,在我上学的那里刚刚够房租水电+最基本的饮食。 所以林林总总节省了20万人民币吧 (于是买了辆二手车)。总的来说这两年花了家里20万左右(期间我去了美国将近10个城市,还去了一趟欧洲找我同学,不算很节省的那种),因为女友的原因毕业回国,在家乡某二线城市工作,现在对我整个的人生选择也并不后悔。
总结一下美国读研究生的特点,按照我觉得重要性排列。
1 在异国他乡的一段经历很值得回忆。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尽量多的丰富自己的人生,总在一个地方呆着会感觉到无聊。有这样一种经历,了解一下美国文化也是非常有益的。
2 教育质量还不错,如果和导师搞好关系那么很容易找工作。
如果仅仅是混日子,那么研究生也不是特别难毕业,但是如果平时用功的话,那老师给你介绍一个工作是非常容易的, 因为稍微有点能力的老师(在Engineering 这个领域)和业界的联系都很密切。 我没有在国内读研的经历所以国内的研究生我就不评价了。
3 生活比较丰富多彩。
毕竟远离父母,而且美国又是消费主义大国,只要肯花钱灯红酒绿都能看得到。
4 对提高英语水平比较有帮助,并且进入美国企业会容易一些。
以我工作的经历来看,虽然英语差不会让我减分,但是英语好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身在外企,大部分高层都是说英语的,英语好和他们交流更没有障碍,更容易impress对方。 要知道现在大部分国人的口语水平的确是很差很差的。
5 美国的研究生如果顺利的话20个月左右就可以毕业, 比国内快。 英国据说只需要一年左右。
更早毕业就意味着有相同学历但是更早进入就业市场,相当于花钱买了时间。 而且如果有奖学金并且花钱不要太随意,还是可以把每年的花销控制在3万人民币以下的,这就和国内的花销差不多了。
先写到这里,想起来再更。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4 发帖IP地址来自
尽管我不是工科的,也辜妄一答,提供点我了解的信息,供楼主做一点参考。

1,出国求学目的是什么?
      就为了出国看看?如果家里没压力也可行,反正钱就是拿来满足愿望的。
      还是向往国外名校的培养方式,想要在更高水平的地方获得知识和指导?或者为了找更“好”工作?高上大有钱就好还是有自己想要做的特定行业(结合兴趣),在哪个国家发展等。这些对申请的国家专业选择影响较大。
      要目标明确地出国。尽管后续求学过程你可能会调整,比如我一个朋友去美国念书就为了留下,但待几年觉得还是回国好。目标明确,毕竟要花钱。钱要花得值。(不过也不太赞成为了所谓经济独立就冒进地要去打工挣钱,如果家里没太大压力的话,还是以学业和生活为主,多社交结识新朋友了解当地社会,实习。)

2,最好去美国读CS。
      前面有人说了,目前来说为了更好的钱途,EE最好就是转CS,前提楼主想转。出国前多朝CS方向走一点,有些技术都可以提前学。关键是硕士换个身份,一是换成全世界求职硬通货的CS背景,二是美国工作机会。
      其实学CS的话,毕业就算工签卡得很严的英国也欢迎你的。楼主提到的德国,也不难找工作,只是德国生活的话最好还是会德语,特别是如果你去Aachen这样的小城市。如果转CS最好去美国,技术厉害人才聚集工作机会多。美国也不是每个学校都那么贵的,学校多选择广。如果有欧洲情节也很不错,反正全世界都需要程序员。

3,国内外教育差距不是一般大。
     尽管国内嘲讽海归水,小社区上清北天下第一,我还是很真诚地觉得如果你想要认真学习,国外名校的资源真的比国内985好太多了!而且从难度上申请海外名校比考研可能还容易一点,因为全世界好学校都向你敞开,总会申上几个的。考研还要考政治,理工科同学多久没背那些了,关键是浪费宝贵时间。出国主要需要搞定英语,托福GRE提前准备。如果要去非英语国家可能还需要学一些当地语言。当地说鬼话你就最好说得好鬼话,这对社交对未来生活质量是大大有好处。考托福时候千万别只是为了应试去准备。

       我是文科生,出国之后被老师们的博学多才思辨洞见深深折服。出国前就知道国内的文科教育思维训练上和欧美很不一样,我也对西方文科学术系统很向往,想要去学科一流水准看看。我是放弃保研出国的。有本科同学后来去了上海东北某高校,说也就那样,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拿了个文凭,甚至感觉圈子还变low了。
       一开始我以为理工科是有相对标准答案的,全世界差不多,应该国内跟国外差距不那么大。结果好些北邮的同学说不太能比。工科出来的朋友普遍说学到更多的知识,接近学科顶尖水平,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学科最厉害的一小群人在捣鼓什么,学术上研究上收获很大。其他比如图书数据库实验室应该都普遍比国内学校好。当然国内大学近几年试验科研设备投入也很多,差距在缩小。

4,出国成本
       钱。前期学语言准备考试和申请都是投入。
       机会成本。对就业来说,如果最后要回国的话,有国内实习对国内找工作很有帮助。国内HR对国外的实习不太能判断含金量。同样,国内企业不太能够辨认海外学校,还是习惯性地觉得985好。不过工科领域硬技能,行不行也秀得出来。
        生活成本。去一个新环境学习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建立,对人的坚韧程度、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独立程度都有要求。出国也不是每个人都合适出的。出国在心理上需要承担风险。比如我读两个文科硕士,由于自我要求高读得比较辛苦,导致读完书之后奋斗心没那么重了,把很多东西都看得淡。这个算是我出国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提醒后来人吧。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4:4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吧。

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蚂蚁,每天辛勤地工作,马上就要调到一个重要的蚁穴的重要工作,找树叶。这时候,飞来了一只蝴蝶,对小蚂蚁说,要不要跟我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小蚂蚁问,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好吃的吗?蝴蝶回答,有啊,不过有的时候也会饿肚子。小蚂蚁说,那有什么意思啊,还不如在这里,至少每天有吃的。蝴蝶又说,但是,但是外面的世界有湛蓝的海水,广阔的天空,即使你将来再回来,你也是一只见过大海的小蚂蚁啊。

这个故事编得好累。留学确实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有高于国内的薪资,但是,能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人如果只想着做某件事是否合算,忽视了心中的真正渴望,还不如做一条咸鱼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