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00   6965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社区英国留学体验类问题:
1.剑桥: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牛津:  在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3.圣安:  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学习是怎样的体验
4.IC:      在帝国理工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5.LSE: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6.杜伦:   在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7.Exeter:在艾克赛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读书是种怎样的体验?
8.华威:   在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9.UCL:   在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10.巴斯: 在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学习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11.萨里: 在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读书是一番怎么样的体验?
12.兰卡:  在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13.拉夫堡:在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14.UEA:     在东英吉利亚大学(UEA)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15.伯明翰: 在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16.约克:   在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大学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17.利兹:   在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18.南安普顿:在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就读是什么体验?
19.布里斯托:在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20.莱斯特: 在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21.谢菲:   在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2.纽卡:  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读书时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3.爱丁堡:在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就读是怎么样一番体验?
24.诺丁汉:在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5.Sussex:在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26.格拉:在格拉斯哥大学 (UoG)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7.卡迪夫:在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28.曼大: 在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29.KCL: 在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30.Kent:在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大学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31.SOAS: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OAS) 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32.Essex: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怎么样?
33.雷丁: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 ICMA下的金融专业如何?
34.Aston:在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就读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
35.RHUL:有人了解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吗?
36.利物浦:在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7.QMUL: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38.QUB: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39.Strathclyde: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商科到底怎么样?
40.基尔大学:英国基尔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41.赫瑞瓦特:赫瑞瓦特大学怎么样?
42.考文垂: 在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43.斯旺西:英国斯旺西大学怎么样?
44.阿伯丁大学:在阿伯丁大学 (University of Aberdeen)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45.邓迪:英国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怎么样?
46.City:关于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
47.Brunel: 在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48.白金汉:停止招收国际学生
49.Oxford Brookes:
ACCA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应用会计的(荣誉*)理学士学位有什么用?
50.Bangor:英国的班戈大学到底是个什么层次的学校?
52.NTU: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怎么样?
53.斯特林:在斯特林(University of Stirling)读书是怎样的感受?
54.DMU: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怎么样?
55.Goldsmiths:在英国伦敦大学金丝史密斯学院(goldsmith)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56.北安:北安普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如何?
57.Portsmouth:朴茨茅斯大学的商学院怎么样?
58.Hull: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怎么样?
59.ABU:中国国内影视圈对英国伯恩茅斯大学艺术类硕士毕业生的认可率大吗?
62.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考文垂大学,西英格兰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这三个学校哪个更好点,去读本科会计final year?
66.诺桑比亚: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如何?
74.UCA: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怎么样?
77.UClan:在中央兰开夏(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80. Polymouth:七月底去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学习,需要特别注意带什么东西?
84.GCU:英国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GCU)学校好吗?
85.UAL:在伦敦艺术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87.York St. John:英国的约克圣约翰大学怎么样?
100.桑德兰:英国桑德兰大学怎么样?
Canfield:Cranfield University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AA:在建筑联盟学院 (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本科建筑offer:UCL Bartlett,AA, 还是港大?
伦敦:在伦敦学习生活是怎样一番体验?
英本:在英国读本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英高:在英国私立女/男校(留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在伊顿公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LBS:在伦敦商学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威敏:在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有好的再补充。
---------------------------------------------------------------------------------- 英国留学生活类问题:
1.英国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2.去英国留学,要注意什么?
3.在英国留学,如果不爱喝酒的话,如何更好的融入local group?
4.在英国,学生课余或上班族的业余生活可以做些什么事?
5.英国有什么好吃的?我是认真的!
6.雅思听说读写每项达到多少分,在语言上基本可以应对英国一年制硕士的上课及作业任务?
7.今年九月要去英国读研了该如何度过短暂的一年留学时光?
8.英国留学购物哪些商品值得购买并且带回国送人或自用?
9.英国夏天这么热怎么过?
10 怎样在伦敦过尽可能节俭的生活?
11.去英国留学,在那边自己做饭,有哪些食材便宜、做起来方便又好吃的菜谱?
12.在英国留学必备的英国手机应用?
13.英国留学签证可以去哪些地方旅游?
14.英国留学的机票提前多少买最划算(非廉航)?
15.如何做好英国代购?
16.到英国怎么办银行卡?
17.爱丁堡大学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18.在英国住宿舍和自己租房子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19.你在英国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20.英国研究生留学手机卡怎么办?
21.请问长居于英国的知友是怎样保护发际线的?
英国留学博士类问题:
1.在英国读工科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在英国读文科博士是怎样的体验?
3.去英国读博与美国读博,各有何优劣?
4.请问在英国授课型研究生毕业容易申请博士么?
5.申请英国博士步骤和时间?
申请类问题:
1.GPA 低该如何申请英国的文科类研究生?
2.英国留学读研有什么要求,需要多少费用?
3.如何申请英国剑桥大学的本科生?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4.申请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怎样选择学院?各个学院之前的优劣势在哪里?
5.请问,非211、985的一本大学申请牛津大学的研究生可能性有吗?
英国大学就业问题:
1.国内招工单位比较认可的留学院校都有哪些?
2.英国Tier1、2的咨询公司的目标院校有哪些?
3.国内HR心中的英国大学排名?
4.LSE,IC金融相关专业毕业后在英国找到工作留下来一两年的机会大不大?
5.在英国年薪20500英镑是一个什么水平?
6.美国公司对英国名校计算机留学博士的青睐度如何?
英国留学争议类问题:
1.英国硕士真的很水吗?
2.英国一年制的授课式研究生含金量高吗?另外一种形式的研究生呢?与国内较好大学的研究生相比哪个认可度高?
3.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4.如何看待英国部分大学世界排名“虚高”的现象?

—以下内容无关—
更多七七八八:
1.【留学服务】长沙留学手艺人评估表
2.【留学答疑】新浪微博:崔钟博汶Cook
3.【雅思培训】报名:https://jinshuju.net/f/NcErKP
4.【雅思视频】B站:http://space.bilibili.com/7726691/#!/index
5.【留学干货】小社区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c_46645937
6.【雅思干货】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38069694/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已更28/02
来英国后我更加爱中国
就很不理解那些见到外国人就跪舔的中国人
在中国给尽一切福利对待外国人
而我们却在外面留学每年的学费都是贵得吓人
很多出名的外国牌子后面都写着made in china
背后却赚着我们中国人的钱
真的发生了很多事
之前我们学校有个中国研究生晚上被车撞进医院了
据说驾驶人是外国人
学校就拼命把事情给压了下来
还有其他学校我也听说有中国人被歧视
是不可理喻的黑人哥挑起的
也是被压了下来
很多很多....




———-原答案
坐标伯明翰 来英国半年多了
这题当作记录自己的留英体验吧 ()


长那么大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
还是勾搭留学群里的小姐姐一起坐飞机
十几个小时很难受
不过好在食物棒 空姐漂亮(*/ω\*)
落地是提前在网上预约好的学校接送的大巴
安全的送到宿舍
(一切顺利归功于我来之前做了很多准备 尤其是转机时候 要看好登记时间 以免滞留在机场错过航班 能直飞的是最好了)
体验一:
英国的薯条都不加盐...
调味包不会主动给你..要自己去找服务员要
我是个芝士控
来到这里我感觉很满足
肉里面也加芝士 面里面的芝士量很足()



体验二:
英国的食堂出名得难吃
吃过一次食堂
感觉在吃猪料( Д)
米饭太硬 味道迷之诡异
逼得我开始了煮饭的生涯
开始是靠老干妈度日
后来吃腻了求教室友教我烧菜
现在炼就了一身无论什么菜我都能驾驭的技能哈哈
()  ()  ()





体验三:
英国Ktv室内是不能抽烟的
这对于我觉得是个福利啊啊啊(づ ̄ ̄)づ
我是个受不了烟味的
尤其讨厌被迫吸二手烟
来到英国街上发现很多英国佬喜欢吸电子烟
电子烟相对于比传统烟杀伤力小
而且电子烟有水果味 薄荷味
味道相对于不会那么刺鼻



体验四:
英国的万圣节很high很棒
学校组织的club
但是我想我再也不会去了( Д)
里面的音乐开得很大
震得我头脑有点痛
人多又氧气不足
英国佬跳舞很放得开
帅的都是基佬
漂亮的都是我们中国小姐姐
事后耳鸣了一晚上才好
我是个生理时钟很规律的
对于这种伤身体的行为我是不提倡的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很喜欢这种方式
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也蛮好的( ˙  ˙ )





体验五:
英国的圣诞节11月份中旬就开始了
学校旁边的游乐园居然是为了圣诞节才建的
听说圣诞节过后一月份就拆了
腐国真的是会玩
那么短期间建好好的游乐园安全措施靠谱吗...
不过圣诞节真的很美好很梦幻
到处都是圣诞集市和活动
街上装饰得超有气氛 ()









体验六:
来到英国之后非常非常的想家
以前在家的时候自己老喜欢往外跑
现在出来了
才觉得家是最好最温暖的
外面的热闹比不过家里的温馨
自己做的再好吃也不如家的味道
尤其想念国内的美食(°°`)



体验七:
英国有好多不公平的待遇
你会发现中国人也在坑自己中国人
其中有个朋友因为没过语言班
找了个中国中介 中介收了他几千磅
忽悠他说可以上
结果又反悔说他上不了学校
导致与他被遣回国 迟一个学期才能去上学
(切记找中介要找大间有名声的 最好朋友熟悉推荐的 千万不要找不知名的小公司)
还有个朋友想要退学费
学校不给退
但是除了中国籍以外的学生就给退
实在是太委屈了


留学党的我们又要默默刷朋友圈和小社区(  ˙  )
还是乖乖地当个手机宠物
欢迎来小红书&微博找我玩哦
ID都是Lindsaying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要着急,也不要总是太纠结。千算万算,算不到你未来会遇到的种种机遇和发展。人生短暂,如果喜欢,就坚定地走下去。
-------------------------------------------------------------------------------------------------
还记得决定出国时,无比纠结,各种考虑各种对比,一直到订出国机票的时候都不坚定。
还记得我当时在小社区认识了一个利兹大学直系师姐,我问她留学体验,而她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回复是“出了国,你会变得自信”
因为这个回复,我更坚定了出国的心。
我后来,终于想通了:如果我没有出国,我的工作经验多了一年,如果我决定去英国读研,我的人生经历多了一个研究生。
还记得我出国那天,发了个朋友圈“不忘初心,然后明年再见”
我一直没有告诉大家,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初心,不是变成学霸,不是变成大牛,不是要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卑不亢”。
还记得我刚跟我好朋友说这个目标的时候,我的朋友说,这么虚的词,你追求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达到,想要一年就实现,也该太贪心了吧?
我想,也许是贪心了点。
谁出国不是奔着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个目的出来的,最终能够拍着胸脯说我变成了更优秀的自己呢?
而我,无论身边人怎么样,依旧有人觉得我们大部分留学党,特别是英国一年制的研究生,这一年只是为了玩,不会有什么收获,这一年的经历是靠钱砸出来的。我不再反驳,因为我没打算说服他们,也真的无法说服他们。但是在我心中,这一年出国的决定,是我这么多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我很庆幸,在我纠结的时候我还是选择坚持这个决定。
很多人看我的生活,觉得我过得很潇洒很羡慕,而我,当然也觉得我这一年过得很爽。不仅仅是玩了很多国家,而且,在很多其他的方面我也真的成长了。
我记得在有人曾经问三毛:去西班牙留学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吗?
三毛说:西班牙的经历确实很重要,但是她觉得人生的转折点是离开家庭,而不是去到了西班牙。
我十分赞同这个回答,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国外面对不一样的生活让我真正地独立起来。。
因为我大学本科都是在家门口上大学,我虽然住宿,但是我只要宿舍一没有热水洗澡就跑回家,天气太冷宿舍太凉我就跑回家,天气太热宿舍住的不舒服我就跑回家。。。
一回家爸爸妈妈就会惯着我,我周末睡到中午,每天无所事事也不想奋斗。或许在家里,我总有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我觉得我也不需要太努力,身边总有爱我的人帮我。
但是出国后,我要一个人搬家,尝试着融入新的朋友圈,一个人面对叽里咕噜听的不太懂的英语,一个人在房间里,偷偷地抹眼泪。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不再像以前一样,身边有熟悉的朋友围绕,有父母提供的各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所以这一年的第一项成长:
真正学会了做饭
现在做饭是我非常拿的出手的一项技能了。





我是一个不愿意亏待自己的人,在吃饭和生活方面真的无法将就。但是在国外,你想要吃的好,就必须自己会做饭。我在国内的时候虽然没做过什么饭,但是我喜欢看我妈妈和外婆做饭,所以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不少,来了这以后,我做饭的天赋真的被激发出来了。
90 后女孩很会做饭是种怎样的体验? - CLORIS 的回答
一年前,我看着别人会做饭满是羡慕,一年后,我竟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第二项成长:
变得更有自制力
我朋友说我这一年简直就是一个变形计,我这一年瘦了12斤,我有空时都会运动,吃饭不再狼吞虎咽而是有所克制。我这七八年一路胖起来的肉,竟然在这一年就减掉了。
同时,一改以前的作风,不再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而是早早起床,每天为自己做一顿美美的早餐。
晚上尽量不熬夜到凌晨。
以前的我很爱看电视剧,而我来了英国之后,不想浪费时间在这方面,所以拒绝所有电视剧,把时间腾出来看书(也很常发呆)。
以前在台湾交换的时候,玩了一个学期,一直叨叨着要写游记,但是过了两年都没有写。而来了英国后,我一开始逼迫着自己写游记记录生活,结果现在在蚂蜂窝写了五篇游记,经营着自己一个很小众的公众号。虽然文章浏览量不大,但是我现在却发现了我热爱写作的兴趣。每当有朋友说她喜欢我的文章,催我更新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有满足感。

第三项成长:
更包容地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人与事
在英国,你在街上看到什么样的穿着都不会惊讶。你可能会看到各种穿的各式各样风格的人,路人们总是习以为常地包容。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想要展示的一面。
记得刚开始来的时候,老师总是说学习以及写论文要Critical thinking,当时我们中国的学生都很困惑:怎么样才是critical 呢?这是我们中国思维以及西方思维的不同吧。
辩证的要求我们在看待问题从多方面去看,既要强调其优点,又要关注其不足。
同时,在与这边的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们欢迎所有的想法。有时候在跟英国的组员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们十分欢迎我们提出我们的想法。一开始会很害羞,总是怕自己表达的不对,但是他们每次都会很尊重我们提出来的观点,会想着去帮助我们。
在性格方面,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渐渐去包容身边人不一样的看法。以前可能比较蛮横,总喜欢跟身边人争论各种各样的事情,总希望别人能够认同自己的想法。而现在,每次更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会尝试着去尊重别人的想法,即使我自己并不认同。但是我都不够的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不同,我应该去包容更多的想法而不是尝试着去说服说有人。
而且,我会更加宽容自己,宽容别人。在一些事情方面,我能做得到我就尽力去做好。如果真的做不到的事情,我会尝试着去宽容自己,不再那么钻牛角尖。身边人做得事情,即使我不认同,我也会尝试着给自己找理由去宽容他们。这一点或许不是因为出国的缘故,而是因为我需要独立地去生活、独立地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所得到的成长吧。

第四项成长:
看世界
这对我来说是这一年最重要最重要的收获了。上次一个师妹问我这一年能给她什么建议,我那瞬间脱口而出:多出去玩吧。
或许有人会说“看吧看吧,英国研究生就是出去玩的”。
但是我觉得,出去玩不是单纯的就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玩玩玩。不思考的旅行也是没什么意义的吧。
还记得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疯狂地喊着这个口号,但是真正“出走”的人又有多少呢?现实的因素可能是很多人的羁绊,或是家庭的羁绊,或是工作的羁绊,或许就是自己行动力不足的羁绊。
出国前,我也是喊口号的其中一员,我想旅行、我想看世界、我想要去玩,但是懒惰使我总是光说不做。但是这一年,我走过了八个国家,除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大部分的旅程都是自己规划行程的自助游。
还记得走出英国的第一次旅行是去冰岛。旅游前我还在拼命地写作业赶论文,那时候的我感觉到生活似乎都是头顶乌云的。我甚至怀疑“我那么没有学习的天赋,干嘛还选择读研这条路作死”。但是终究在去冰岛前赶完了论文。
飞机降落冰岛的时候,看到映入眼前的哪一个小岛,那瞬间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而后,我在冰岛看到了亿万年的冰川,看到了一片白茫茫的雪地、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景象的时候,我真的很感激学习,就是因为来英国学习的契机,我才能在这个年龄看到这么美丽的世界。所以至此,旅游成了我的爱。而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在玩之前,先把学习的任务完成”,所以我每次出去玩之前,都会给定下属于自己的deadline,先好好学,再好好玩。
意外的发现,这种模式的学习效率巨高,可以说是学习玩耍两不误了吧。
还记得我在马蜂窝看到一个问答“旅行能让咸鱼的人生翻盘吗?”
旅行怎么能够实质性的逆转人生呢?至少我是不相信的。
但是旅行真的能实质性地开阔思维和眼界。以前觉得这个说法很虚,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时,我会很感动。当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时,我又会觉得很有趣。我觉得在旅程中所积累的一些见识和感动,似乎又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在一路的旅行过程中,我的生活触觉似乎更敏感了些。

下面分享我这一年旅行的部分图片:





玩应该是人的天性吧,但是要让自己真正玩的好真的也不简单,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我有这项技能了。

其实一年的英国留学经历真的很短,我前面分享了收获,下面就说一下我这一年的遗憾与不足吧。

第一,英语水平。
如很多人所说,即使出了国,一年的时间里,英语水平的提升不多。因为现在英国真的是被中国人占领了。以前出国前还默默下了个目标:不要混中国人的圈子。但是作为商科专业,身边都是中国人,而且,外国人真的融不进去。
我抱着这一年要好好练英语的决心,后来发现真的力不从心。
口语还是有提高的,至少比以前敢说了很多,但是其他方面,可能也是自己也不够努力吧,反正提升的不多。

第二,学术方面。
在上课方面经常半懂不懂的,对于我来说,听课的效率并不高。
而且国外的seminar,我觉得是一个锻炼口语以及思维的很好机会,但是我没有好好把握住。
真正的收获是在写论文的时候,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以及弄懂相关的领域。加上平时导师的一些指导和交流,我觉得我还是思考了蛮多的。
总而言之,在学术方面我觉得还是有所局限的,怪我自己没好好珍惜。

总而言之,还是前面的一句话,出国这一年的选择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就像个变形记一般,我变瘦了、变自信了、懂得更多了、性格更加温和了。有很多的设想没有达到,但是收获远比想象的多多了。
这一年就像一个强化成长的过程,它让我一年前自卑闪躲的眼神变得更加自信坚定,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一年前(初到英国)


一年后(即将离开英国):



分享我游记和生活感悟的公众号:中哗小当嘉
http://weixin.qq.com/r/JzmagqjEp-XYrezh92w1 (二维码自动识别)
马蜂窝账号:CJ_柯洛瑞诗 CJ_柯洛瑞诗的窝

大家觉得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也欢迎跟我交流探讨哦!

--------9.10更新,关于专业--------
我在国内学的是HR,研究生也是HR。有些师弟师妹问我关于专业的问题,我就在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吧。
关于学业难不难的问题。这个真的不好说,因人而异。每个学校课程设置不同,考核方式也不同,没办法一概而论。Leeds的HRM,课程很少,一年只有两节必修和三节选修。一开始,我的一些朋友笑称,我们的专业是“欧洲深度游专业”,我还信以为真了。
但是后来才发现,没有上课的时间,几乎都被论文占据了。
每一节课几乎要写两篇3000字的论文,同时夹杂着考试和presentation,其实强度也是蛮大的。
这一年会有玩的时间,但是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辛苦。
其实真的如很多人所说,这一年是痛并快乐着。
建议你们可以去学校官网先查查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专业。


关于国外HR的学习与国内HR学习的问题。
这是我曾经很纠结的点,我一直在思考,我都已经学了那么多年HR了,我是否有必要出国的时候再去读HR。但是后来,我觉得我的坚持是对的。
其实读了那么多年的HR,我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到热爱的程度。在我决定读多一年研究生的时候,摆在我面前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是否该继续坚持人力资源这条路?
我思考分析了很久。我认为,我的专业背景局限我只能在商科方面转换专业,但是说实话,我心中并没有其他非常喜爱的专业让我非转不可。那时候我就想:如果真的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我还不如继续读HR。贸然地转专业只会让我在两个专业上都学不精,那我还不如坚持学深一点呢。但是我那时候看课程设置,又担心Leeds的HR课程设置的太基础,我怕学的太水。后来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我本科四年的学习,主要是注重学习各个模块的基础。学的东西相对比较专业化、比较理论。
而在研究生这一年,会对HR的一些课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而且Leeds的HR专业会比较偏向社会学的方向。我这一年的论文课题涉及了:分析女性员工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以及发展的局限性、员工的情绪劳动、招聘中是否应该只着用于应聘者的智商?。。。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专业性的深入思考。我本科没有系统进行的研究分析,在研究生这一年做到了。
这种学习方式很好地锻炼了我的专业思维,我更多地从专业的视角去分析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的现象。
所以我觉得,出国如果坚持原来的专业,对于专业思维的锤炼会有很好的帮助。
--------2017年10月15日 更于回国一年后--------
回国一年了,刚好是去年10月开始参加校招的,这一路走来也是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尽管出国留学了一年,但是在校招的时候也是会被拒到你怀疑人生
特别是在深圳这个城市,在参加校招的路上我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几乎都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国外留学回来的,研究生学历已经是一抓一大把了。
所以在校招的历程中,英国的学历对你来说能否加分?
我觉得是会加分的,但是对一份英语要求不高的岗位来说,可能加的分也不多,更多的是看实力和运气
我当时寻寻觅觅,被拒了好多次之后,终于有一天,我被一家央企录用了,行政人事岗,但是后来由于很多原因,我还是离开了。
现在我转到一家大券商做业务岗,突然发现了新天地,金融行业果然是发展速度和变化非常快的行业,我可以认识很多人,不断学习变化的知识和接触很多新鲜的东西。进入这行之后我才发现,业务岗比行政岗更适合我,我能体验到这个岗位给我带来的动力。
但是在英国的HR学历对我完全没有用了吗?我觉得并不是的,在那一天培养的思维习惯和眼界是我终身受用的。我也很庆幸,在我20多岁的青春里,能有那么丰满美好的一年。
现在开始工作了,发现周一到周五都要献身给工作的时候,才觉得,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能去国外学习一趟,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3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2010年到2015年在英国读博,去之前对英国的印象就是帅哥美女腐国,男默女泪料理,欧洲中国男足。去了利兹第一个周末,走在市中心的街道上,我不禁高唱一曲:不列颠的少年汗毛长啊,姑娘大又圆啊。
       这里的姑娘眼睛比脑子大,胸比头大。路过Primark的内衣部,架子上简直是一排排麻袋,最大的估计我反穿就可以当马甲。利兹姑娘穿衣相当有自己的特色,经常直接穿着半透明的打底裤当裤子满街跑,阳光下就是白花花的屁股。穿丝袜必然是渔网,要么就是撕烂的黑丝,她们要是穿个肉色丝袜,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诚然年轻白人姑娘看起来很美好,不过很多稍年长一点的,胸就垂到了肚子上,很多还有不穿内衣穿深V领的习惯,很多时候在公交车上,我只能悲愤的闭起双眼,心想这tm就是culture shock啊。
      曾经一个早几年在英国读书的姐姐曾经幸福的向我描述过,英国遍地都是小贝啊都是小贝啊。我来了发现此言不虚,不过限定于18~25岁群体。过了这个年龄,就遍地都是鲁尼啊都是鲁尼啊。而且不管秃成什么样,汗毛是越来越长。游泳的时候就能在水里看到他们周围笼罩着一圈黑雾,黑毛拨清波的。白人男孩正常情况下打扮得非常有型,所谓的英伦范儿。但他们和美国青年有同样的恶趣味爱好,用我一个同学的话描述就是“把裤子当护膝穿”,仅靠体前的一点突起把裤子挂在腿上。有点公德的还穿着内裤,有些直接把内裤褪得和裤子一样低,就是半个屁股了,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时候我就很想往里面扔个鞭炮。
     英国姑娘小伙们有且只有一个嗜好就是去酒吧。夜幕一降,他们啃完两片冰冷的三明治,就穿上张牙舞爪的弱智衣服涌向各个酒吧。十点左右的时候,他们喝完第一轮,开始摇摇晃晃的唱着不成调的歌冲向第二家酒吧。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末日狂欢般的表情。我在伦敦夜晚的泰晤士河边遇见了一群半醉的小太妹,有一个要和我击掌,我随手和她hi five了一下,所有姑娘就激动的欢呼着冲上来对我又亲又抱。有次早晨五点出门赶火车,两个半露屁股的醉汉拦住我问哥们你知道还有没关门的酒吧么,我随手指了n英里之外的一个酒吧告诉他们那个开门,他们感恩戴德的晃着走了。
     喝啤酒几乎是我们实验室必备实验技能,我实验室俩组会,一个周一早上会议室开,一个周五下午下班后酒吧里开。老板是曼城人,帅大叔,长得有点像the walking dead里面的反派人物总督。爱好有三个,看文献跑步喝啤酒。喝完酒就脸盲,实验室人名串着叫。有一次我拿手机看郭德纲相声,老板看到了,指着郭德纲问,你觉得他将把朝鲜带向何方?……这谁知道,问村长去!每次在酒吧,跟我讨论完实验数据(两杯啤酒的时间),就开始科普我啤酒知识。他问我喜欢喝什么啤酒,我说Carling, Foster什么的吧,毕竟比较像国内的啤酒。他的表情如同看到没跑内参的western结果,满是惊讶与不屑。他说你可以拿利物浦队侮辱英国,但你不能拿工业啤酒侮辱艾尔。于是他向我强行安利了利兹本土啤酒Tetleys, 英式艾尔的各种特点的集中体现。四年多的博士生涯下来,我基本已达成成就“西方哪个国家的啤酒我没喝过”。唯一可惜的是已经习惯了Tetley‘s麦芽的香气,酒花的苦感,绵密的泡沫,回国后却发现哪儿都买不到。
      英国黑暗料理体验,请移步这个答案:Cool Ape:外国人吃火锅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还在英国做过一个手术,经历移步这个答案:Cool Ape:经历痔疮手术是怎样一种体验?
现在我已经回国三年,当时那些深恶痛绝的阴雨绵绵的街巷,冰冷的三明治午餐,无比屌丝的约克口音,却让现在的我无比想念。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4 发帖IP地址来自

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去那么冷的地方,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来到完全陌生的国度,第一反应就是想回家。等到正真熟悉之后除了自己的胃还是会吵着闹着想回国,但心里还是渐渐适应也接受了这个地方。
来英国之前,觉得英国是一个美丽又干净的地方,地方确实美丽。
然而来了之后我发现这里也有脏乱差的时候。










来之前以为双层巴士里面很干净,然后白天的时候确实很干净,但一到晚上。。。。你坐公交车就会发现。。。。





来英国之前都觉得红色电话亭起码是这样的



然而现实和国内差不多







之前觉得英国人超级超级绅士有礼貌。其实也是,来这里之后天天把excuse me, sorry挂在嘴边。在商店里在公交车站牌在任何场合要时刻注意有没有挡住别人,有没有给别人造成麻烦。说话也是把May I, Would you mind, Can I 打头说

然而呆久了才发现大家有时候也很随意的。公交车上经常看到有小哥把脚搭在前面椅子上。


过马路也不看红绿灯,也会乱穿马路。
因为英国过马路有一个按钮,按一下才能等行人的绿灯。刚开始我们都很小心翼翼的等。。。后来才发现好多英国人直接不care。英国都是车让行人,大老远看到你就不走了,等你先走。所以也不是很危险。

来英国之前觉得黑暗料理当属fish and chips了。然而我发现。。。。好像全部都不怎么合胃口。


楼下超市卖的面包。。。这卖相。。。。。









在连续吃了这些一个星期当饭之后。。。我终于决定自己下厨了,要不然我每天都是一副这样的生无可恋脸。



做了好多之前不做的菜





为了能在学校不饿肚子。。。开始做便当



好想吐槽一下这里的中餐馆。。。


辣子鸡。。。。。。。长这样
炒牛肉的牛肉口味是酸甜的 这样大概是30磅
不过英国的甜点却是异常的好吃






关于天气。
来之前特意买了把好一点的伞。来了之后发现根本用不上,因为基本上每天都会下雨呀。当地人基本都不打伞的。我也是。因为每天就下一会,都是小雨还是阵雨。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但是!!!!!这里风都是超级超级超级大。分分钟以为在刮台风。
和别人语音从来都是听到乌拉乌拉的风声。 想出去拍个照片都不行,而且根本不用在乎自己的发型。不管出门如何精致的打理,出门绝对一秒吹乱









终于明白为啥男生都要摸那么厚的发胶了。。。并不是装帅呀,不那么厚固定不住。

来英国才知道男孩子也是可以穿裙子的。而且很正常也很常见。


这位名媛起码有两米





居然里面是不穿内裤的。。。英国法律法律规定,禁止询问一个穿苏格兰裙的男人是否穿有内裤,但你允许掀开自己看。哎呀 好羞耻 (  )

更羞耻的是。。。。情趣店。人家开始以为是内衣店,就进去了,其实他们家也是内衣店。开在最热闹的人最多的商圈。看外面确实是内衣店。里面会卖很多性感的内衣吊带袜还有各种工具。












店员会很热情的帮你选购你需要的product 还会告诉你自己用哪一款比较舒服去推荐你买 反正挺羞耻的 哈哈哈哈 不过我好喜欢o(≧v≦)o~



最后发点日常ending 这个城市真的超美,还是很爱很爱她














——
公众号:朱朱妹(ID: beautyzss)关注有惊喜
私人微信:zhuzhumeizzm1
带你谈美妆聊八卦,遇见简单的美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5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女子今年刚毕业,有很多可以和大家分享。
从初中开始就有了出国读书的想法,高一在普通高中度过后就转校到了国际高中,两年后赴英国开始了三年的本科留学生活。
太多事情可以分享,大一的大熔炉学生公寓,傲娇的英国朋友,中餐厅打工,中文外教,语言伙伴,和英国大叔学吉他,慈善店志愿者,圣诞寄宿家庭,烹饪社团秘书长,图书管熬夜写论文,旅行,小组作业演讲,和闺蜜在伦敦眼对面泰晤士河畔跨年,日文学习。。。三年很长也很短,美好的回忆很多,经历的挫折和困难也不少;然而时间最大的好处就是把这些经历统统都变成了的最难忘的,再回首时,都成为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大一的时候,我和三个英国人,一个马来西亚人,一个西班牙人住一个学生公寓套间,分享一个厨房。刚到的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找学校,找超市,办电话卡,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来。曾经在小巷子里迷路,然后转了三个多小时最后才鼓起勇气问路,最后狂奔回宿舍,像个疯子一样大哭一场。但是在交到第一个朋友(一个英国妹子)之后,一起上课,下课,买东西,逛街,看电影,心态就慢慢地好了起来。也在和这个朋友的相处中,开启了我渐渐融入英国大学生活的大门。大一一年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磨合加适应。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高冷难懂的口音,永远永远,永永远远也读不完的文章课件。本人在家就很爱做菜,去英国之后厨艺是更上一层楼。
另外,本人在这里辟谣一下,不要再说英国没有美食了! 只是种类比较少,我自己就觉得都还不错,有时间再细聊。再就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外面餐厅吃还是成本太高,自己做是最划算的,而且厨房带给你的乐趣真是超出你的想象。
大二,生活学习都已经上手的我开始丰富我的业余生活,我加入了烹饪社团,乒乓球社团。在这里提一下,国外大学的社团丰富多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如果实在没有,就去自己创立一个,刚好自己做社长!我们学校的学联是我的第二个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英第一受欢迎,我简直不敢想象没有学联的大学生活。另外,我自己投简历找了一份慈善机构的志愿者工作,和真正的本地人一起工作带给我很多不同的体验!出国前我学习了一个暑假的吉他,为了不半途而废,我又去找了一家吉他工作室,跟着里面的大叔学吉他,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非常开心。 大二的时候, 交往了一个英国男友,接着就是各式各样的酒吧和啤酒,焊实了我‘酒鬼’的称号。
大家都说英国人爱喝酒,我要在这里郑重地强调: 对! 就是!超级!在家里被我爸妈调侃酒鬼的我,也是被英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中国的夜生活是很丰富,逛街,购物,滑冰,广场纳凉,在英国就是喝酒!英国的酒文化很浓,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把它看作一个社会问题,因为酒龄有越来越低的趋势,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说: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因为我的大学东亚研究院比骄傲出名, 所以学中文的学生也不少,我为了锻炼自己的口语但是又有不想出钱和想交朋友的私信,去他们的学院的公告栏贴了广告,找到了一个芬兰的小伙子做语言伙伴,也是很有趣。到了大三,我就直接去赚钱了,15 每小时的中文课,教一个捷克男生中文,现在在北京去教英文了,想来也是小小的成就感。
在我大二大三期间,因为我自己对语言比较感兴趣,就报了东亚研究院的日文课,又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用英文学日文,虽然有难度,但是有个从来没看过她不笑的样子的日本老师,时间就变的活泼起来了。

接下来,大三,忙着写论文,考试,娱乐的时间大大减少,但是我还是加入了烹饪社团的委员会。作秘书长,开学迎生周的社团打招揽,每周的例会,两周一次的不同主题的烹饪课,Give it a go活动。。。只有加入到一个社团的委员会,才能真正了解一个校内社团是怎么样运行。
剩余的时间,除了学习就是旅游了。本人热爱乡村风光,正好英国这口。大二的时候和闺蜜去了寄宿家庭里过圣诞,Ruth一家人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下面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家五口人。圣诞前的午夜去村里的教堂礼拜唱颂歌,第二天一早醒来放在门口的‘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一家人温馨的圣诞晚餐,一起做传统的英式点心,收看女王的演讲,看007,一起下棋,在地图上告诉他们我们的故乡,讲起那里的人和故事,半夜爬起来套着羽绒服跑出去瑟瑟发抖地看在城市里看不到的满天繁星。。。浪漫的故事我可也是经历过滴~




三年的英国生活除了上我收获了无数的美好回忆也锻炼了我处事能力,但更多的是教会我要与人为善,有包容万物的心和坚守自己想法的勇气。
另外,现在出国的人群越来越多,想要不局限于中国朋友的圈子走出去并非易事。我认识的身边的中国学生一年下来说不到几句英语的不在少数,加上文化冲突,异国的氛围就显得格外薄弱。以上我分享的大都是美好的回忆,但是留学的孤独,语言的不适和环境的陌生都要求你有强大的抗压力和自我约束力。小课上听不懂老师提问的尴尬,夜以继日地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到大哭,难以真正融入当地人圈子的无奈也都是留学生活的组成部分。出国留学非易事,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要考核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出国。美好新鲜的事情每个人都想经历,但是却又伴随住着无数的工作,辛苦和汗水。总之,了解并遵从自己的内心,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一次写小社区,望大家支持,更多的心得,故事,吐槽慢慢和大家分享~
最后, 送给大家一枚来自奇女子的笑容~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6 发帖IP地址来自
来英国四个多月了,读的是伯明翰大学的Money banking and finance,读书的四个月以来都很感激家里支持我出国,让我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



初到英国,雾蒙蒙雨淋淋,早晨6:00的曼彻斯特。
街道很干净,空气很清新,人很友好。

英国比起中国胜在丰富的物产和清新的空气。
这边的空气真的呼吸起来都很没有负罪感,满满的都是享受,一种肺都被洗了几遍的感觉...前段时间回了趟国,家里人说我皮肤变好了,中医的角度来讲肺主皮肤,可能也归功于优质的大气环境吧。
这边的人很实诚,没什么假货,所以买东西从吃的到用的都很放心。红酒洋酒不掺假,牛奶也便宜,一磅不到一大升,面包几十便士一斤,又好吃又放心。刚来的时候觉得简直就是天堂,吃了好多的奶酪,到现在都吃腻了......最推荐这个牌子的奶酪,简直零食小嘴之上品,喜欢吃奶酪的一定不能错过!



或者笑牛也不错:


有一个酸奶的牌子叫Onken,有很多味道,都很好喝,不过最好喝的还是一个芒果、番木瓜、百香瓜混合口味的。
英国食物最出名的就是三明治、鱼和薯条了,三明治味道还不错,有时候薯条会比较好吃,但鱼肉基本没味道...


总体而言英国的食物是很糟糕的,一不小心就会踩雷区点到一些黑暗料理,比如酸到诡异的番茄汤,夹生的豆角,烤焦的龙虾...


酒也多,各式各样的鸡尾酒,大概5-8磅不等一杯。
英国人在食物的追求上并不如中国人讲究,也不像中国人习惯的一日三餐。下午两点午餐(下午茶),晚上八九点晚餐是他们的常态。水果蔬菜品种很少,不过好在伯明翰有一个大型中国城,里头的超市、菜市场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在家基本是自己做饭,很少有出去吃的习惯,再加之家里有个大厨室友天天给做火锅干锅、小龙虾等等大菜简直感觉没出过了好么~
在外会锻炼到自己的独立能力,收拾房屋、洗衣做饭等琐碎的小事,厨艺有提高是肯定的




室友主攻中饭晚饭,我一般做早餐、甜点。还包了饺子、做了刀切面。
上课我们班两百号人,百分之九十中国人,要锻炼口语还得自己找机会,基本除非和外国人住,混的还是中国人圈子,其实挺想交一到两个长久发展的外国好朋友的,感受多元文化,但总是太羞涩,希望新的学期可以主动一点,结交一些外国友人。
以前以为英国人死板、冷漠、话少、来了之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比我想象的有趣多了。家里隔壁的两个老太太一个喜欢读人物传记,一个喜欢驾车和收集和马有关的东西,拜访过她们三四次,她们也来我们家做客吃过一次火锅。都不喜欢和子女一起住,说子女来了都想让他们走,活得开心又潇洒。心态很年轻的两个老人,和国内的老人状态很不一样。
她们很喜欢中国的食物,给她们做的这顿火锅他们吃的很开心,一直说“lovely!”

不想让家里负担太重,没告诉妈妈太多在中国城找了个餐馆还有面包店打工的工作,英国最低工薪是一小时五磅,这样一个星期打十个小时的工,一个月也能赚两百多磅,不是很累。

英国大麻合法,有次和打工的同事一起去KTV唱歌,发现一起打工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抽大麻,吓得不轻,回来一个星期没缓过神。但其实慢慢地也就发现很正常了。

伯明翰购物非常方便,市中心所有的品牌应有尽有,化妆品、包包比国内便宜很多,尤其一些折扣日:黑色星期五、boxing day,折扣力度非常大,


boxing day以55磅的价格秒下一双刚好尺码也合适也好看的鞋子,国内大概贵五六百人民币。黑五痛下狠心用170磅买下了一个bose牌的降噪耳机,非常值得,音质好,而且世界一下就安静了,在国内要贵一千多。还有一些奢侈品牌的包包、本人没买过,但都据说要便宜好几千人民币。有时间还可以去一些诸如比斯特的折扣村,淘到一些好东西会很划算。

英国比较常见的超市中比较便宜的有home bargain、Iceland、Aldi,中等的有Sainsbury和Tesco,好一点的有M&S和waitrose,本地人很喜欢M&S,个人喜欢waitrose,东西全质量也好。

英国有很多小松鼠,也有很多掉落在地上的板栗,但那个不能吃,对人体有毒。我之前兴致冲冲剪了几十颗回来想做板栗炖鸡,但味道都是苦的,全丢了。

英国人干事情很务实很绅士,一些小细节就可以体现:裤子买了两个月、没有小票和吊牌但就是拉绳坏了都给换了新的;收银员员买单一定会等上一个人结了帐,东西都拿完才开始下一个人的,顾客慢也不催;火车坐错方向,列车长马上给我们规划出路线怎么在停运前赶回家,将损失最小,而不是要我们出多余的车费。

英国的火车系统很坑且慢,一旦他们休假罢工,除非你有车,否则就离不开这座城市了。

英国的邮政服务远不及中国方便,不会给你打电话,家里没人的时候快递员要么把包裹丢家门口,不太安全,要么又拿回取货点,不太方便。之前有一次快递员把包裹藏在我家门口的椅子下,二十天没找着,最后发现快递员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模糊歪扭地写着“below bench”的字样。

去酒吧感受一下氛围得了,酒离开视线范围了就不要再喝了,早点回家,保护好自己。

去了一次布里斯托、巴斯和布莱顿,总体感觉伯明翰是比较没有英伦气息的一个城市,建筑非常现代化。

布里斯托火车站


布里斯托博物馆,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英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艺术馆、戏剧院,空闲时间约上朋友去感受一下艺术的熏陶也是来这很好的。


布里斯托大学的一些课程在剧院里上


布莱顿,一个伦敦南部温馨的海边小城,比邻法国,干净而宜居。





家附近,景色太美,随手一拍都是风景






伯明翰大学图书馆外面的咖啡馆:


杂:


没有组织分类,想到哪讲到哪了,还有接下来的7个月时间,还要去看英超球赛、看一场类似于英国五月天,酷玩乐队的演唱会,陆续再补充


一直跟家里人说,一点也不后悔自己坚持出国的这份心,尤其有几次被英国的美景震惊的几次,才发现这个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渺小。希望自己不违初心,在英国好好念书,去到更多更好的地方旅行、经历,坚信美好的发生,美好就会发生。


2017.1.12日更新:
英国一年制master的时间很短很短,要比国内紧张得多,我身边几个朋友,在本科念书时四年都没熬过夜,但来了这边后三个月就熬了数不清的通宵了...英国读书不像国内的死记硬背,并给你大量的课后时间去预习复习,一个学期就两三个月(一共三学期),抓紧好上课的时间,当天把老师教的消化了,课下会轻松很多。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很重要,能找到老师推荐的教科书看教科书是最好的,学校发的讲义、PPT都没有看教材全面、系统,学得多。 考前临复习的时候要快速总结出重点,哪几个部分重点掌握,这样效率会很高。
愿每一个来这读master的同学都能学到东西,考出好成绩!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7 发帖IP地址来自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8 发帖IP地址来自
想写一个在英国留学的生存技巧,没找到特别合适的问题,暂且答在这个问题下面,忘不要折叠
由于答主本人在UNIVERSITY OF WARWICK,圈内人戏称华村(在考文垂郊区),生活条件绝对谈不上便捷,因此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真的是必要的,我想,如果我在来英国之前能够看到有人分享这样的经验,可能会少走点冤枉路,少花钱,节省时间,迅速融入崭新的留学生活。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想说的第一部分就是【吃】
答主住在华威大学校内研究生宿舍稳居前三的lakeside,lakeside有多好,估计只有经历过分配宿舍风波的校友才能心领神会了,不过lakeside有一个很大的不便,就是离cannon park购物区非常远,如果和友人慢慢悠悠有说有笑走过去,单程就要半小时,更别提开学初好似搬家一样大包小包往宿舍运东西了。我记得我刚开学时候3次去tesco都是打车回去的,单程打车6到7胖子。按照汇率9算一下,是不是觉得内心有点不舒畅?
当然后来我解决的方法就是网购,大部分超市,尤其是tesco,都是40胖包邮,可以选择送货时间,而且都是挑选最新鲜的货品打包整齐装箱送楼下,非常方便。要想做到这一点,要么你自己需求量巨大,要么和宿舍其他人搞好关系,就可以大家一起拼单。网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东西不需要自己一个货架一个货架去找,输入关键字哗啦一下各种价位各种包装的一目了然。我之前吃了不少这个亏,因为tesco作为当地最大的综合性超市,实质上也会卖一些各个国家的本土产品,不多,但是绝对便宜。比如我在韩超买一个火锅底料2.8胖,后来在Tesco看见才0.75胖,蓝瘦香菇。老干妈、粉丝、辛拉面、腐竹,我都不知道一个外国超市能这么贴心。
其次,厨具一般需要买哪些呢?我建议有几个最好一定买,而且买质量好的,3胖子那种平底锅真的会让你的煎蛋都糊成铁饼。

这个锅是必买的,我特意从IKEA官网截了图,10胖子,直径大约一般盘子大小。我对这个锅有多种爱呢,就是它即便再贵10胖子,我也会毫不犹豫买下!而且我临走时候打算重新买一个带回中国(别人带化妆品我带锅)。理由如下:第一,大小合理,特别是自己给自己做菜,非常合适。第二,底部加厚,是有银色的隔热层的,一般比5胖便宜的锅都没有这层,那只能煮煮汤和泡面了,如果炒菜热的太快容易糊锅。第三,造型合理,不像平底锅会在炒菜过程中不小心把菜扒拉出去,既能当炒锅又能当煮锅,功能多而实用。第四,配合下图锅铲可以快速翻动菜,比我以前在国内用的锅铲子好用太多!

这个图是在百度上找的,无意做广告,实在没找到合适的图,材质的确是木质的,但铲头的形状有差别,我的那个直头的铲子是在wilko买的,铲子的头是梯形的,等有时间把自己的拍一下。
另一个必买的锅是平底锅,尺寸随意,我一般用来煎蛋煎培根 ,之前买废了两个平底锅,因为锅底没有隔热层,不锈钢膜也很快就不完整了。平底锅在你的所有厨具中也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买一个有隔热层,质量相对好的,免得坏了还得扔掉重买。
泡面锅,大小尺寸就是刚好能盛下一个泡面。这个锅我也推荐购买,因为留学生嘛,难免要煮点速食的泡面冻饺汤啊之类的,这种尺寸的小锅可以让你直接端着锅回房间吃,能少刷一个碗就少刷嘛,水的多少也好把握。
最后一个隆重介绍的锅是蒸锅。我刚到英国时候在还没有厨具啥都没有的时候被饿傻了,在IKEA想都没想就败了一个35胖的蒸锅。结果第一周被印度室友煮米饭煮糊了锅底黑成炭,好在锅的质量够硬,刷干净了并没有什么损伤(锅烧糊时候我不在,但是听其他中国室友形容,当时烧的惨不忍睹的,如果是别的锅估计就变形了)。

我买的是这么大的锅,如果单是这个锅,开学时候IKEA价格是30胖,但是我额外花5胖买了一个能坐在这个锅上的蒸屉,也是铁的。以后有机会自己拍一下放图。我当时买这个锅的初衷是有时候accommodation party煮火锅需要一个大锅,要不然菜都下不开,没想到买回来第一周就被别人烧了一下子,开始有点后悔自己花那么多钱买这么大一锅,毕竟就读一年研究生。不够现在我又非常庆幸自己买了它,因为它不仅能煮火锅,还能蒸土豆,蒸鸡蛋羹,煲汤。我的终极梦想是有一天用它做一个蓝莓山药hiahiahia。具体它怎么用,我后面详细说。
其他有必要买的厨具,刀具。买刀具我纠结了好久。因为在英国买刀非常麻烦,要出示证件要登记。而且开学一个月了超市都没有进货。逼得我用水果刀凑活了好久。我觉得刀具里最好用的是主厨刀,就好比武器里最好用的是武士刀一样,功能多威力大。但是作为一年的研究生,花10几20几胖子买一把怪吓人的主厨刀,是不是太夸张了。当然如果能从二手市场买到毕业生从国内带的小菜刀也是极好的。我看中的是IKEA这款刀。

价格5胖,刀和刮皮器捆绑售卖(KNIFE PEELER)。这刀简直是良心,特别对于我这种平时就做做小菜的手残党,非常便捷。它体积小,方便操作;有刀鞘,易储存;刀锋锐利,切菜效率不亚于菜刀。我当时为了等这个刀上货,舔着脸用室友的这套刀具用了一周,才终于买到。买到时候感觉拥有了全世界。也许有人会问,这种小刀切肉很不方便吧?那你们就不了解英国的市场了,我们华村周围没有农贸市场,考文垂市中心有一个market但是交通费4胖起底。反正所有超市卖的肉都是切好的,绝对用不着自己改刀。
厨具里还有一个电饭锅,我觉得,其实自己从国内带一个,真的不错。中文指示,外国室友没法在不通知你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别听很多所谓过来人瞎说来英国带钱就行,我恨死跟我说这句话的人了。你有钱,你也得有门路花啊,不是每个学校都坐落在伦敦伯明翰这种大城市的,也不是你到英国第一天就能找到所有买东西的门路的。(我开学一周才在韩超买到筷子,后来发现其实roots就有)。
先写到这里,以后有机会继续更。一想到自己在辛苦耕耘造福后面千千万万的留学生,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我是更新的分界————————————————
如果你不是像我室友一样靠水果和泡面就能活下去的小仙女,也不是校群里天天拼单点外卖的隐形富豪,知道在超市买什么,去什么超市买,很重要。
作为校内党,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cannon park的三巨头,tesco,wilko,aldi以及 一个小巨头——一家韩超,当然后来开发了线上中超,这个后面讲。
tesco就是什么都卖,应有尽有,前文也说了,甚至还卖一些亚洲食品,凡是能在Tesco找到的亚洲食品,价格一定比在韩超买到的中国食材便宜,所以首先要看看tesco都卖哪些亚洲食品,我常补货的是分装的龙口粉丝1.9,挂面1,腐竹2.7,老干妈1.9,芒果布丁1.7,以及一个包装袋是韩文or日文的干海带1.5(我一般当紫菜扔汤里)。
但是论物美价廉,Tesco还是无法跟wilko和aldi媲美,aldi是德国超市,品牌优势就是低价,我之前看了一个公众号推送说Aldi以低奢品牌定位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留学生的我不禁微微一笑,你们就知道忽悠人傻钱多的中国人。氮素,aldi价格低,质量却并不差,甚至于我觉得他家的蔬果比Tesco要新鲜,可能因为流量比较大上货迅速。如果特别在意质量,比如肉类,还是会买Tesco。wilko主要是生活用品和家居这一块儿,凡是能在Wilko买到的东西,可以不用去tesco和boots(boots也在Cannon park)。我开学时候厨具衣架都在Wilco买的,后来主要来这里买坚果和洗手液洗涤剂什么的。
至于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童鞋们应该在超市买什么,我也是后来才慢慢摸索出来的,一开始去超市必买芹菜还有盒装的牛肉末,后来发现芹菜一份太多除非天天吃芹菜否则根本没办法在保质期以前吃完,而牛肉末没有放过血,即使现买现吃味道也非常大。对了,英国的牛羊猪肉类都不会放血,这些肉包括鸡肉在内如果用中餐的做法炒,干的下锅,最后会炒出一锅汤(比如鸡肉,养殖周期短,水分巨大)。
1. 熟食
在写论文期间,由于没什么时间做饭,又一见泡面就反胃,我通常就买一些现成的熟食,然后用电饭锅煮个粥什么的,凑合一顿。

这个经常打折,就2胖。反正aldi也有,不到2胖。

还有一些腌鱼牛舌之类的,在熟食区自行开发。

最近我迷上了韩超进门右手冰箱里的外卖熟食,有红烧排骨红烧牛肉酱肘子还有很多韩国餐馆里常见的菜。我经常买排骨和牛肉,买回来是冷的,但是如果在做汤煮面条的时候扔进去几块肉,汤头瞬间变成餐馆规格了有木有。价钱也不贵,排骨一盒3到4胖,牛肉一盒不到2胖。有时候我做西红柿牛腩,担心味道不够浓郁,会扔两块外卖牛肉进去借借味儿。

这里隆重推荐一下蟹棒。虽然在国内经常吃,但是来这边以后发现非常想念。

蟹棒我要么就直接当零食吃(是不是很霸气),要么就放在鸡蛋羹里,要么煮汤煮泡面,反正非常百搭。

2. 蔬菜
同flat的英国小哥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3个中国女生明明很能吃,吃的还一点不健康(他们觉得健康就应该像肯尼亚室友一样天天吃沙拉),还不怎么运动,凭什么一个比一个skinny(可能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小骨架就是skinny了)。我觉得理由就是我们吃蔬菜。英国的蔬菜种类真的没有很多,特别是英国的超市,有一半是用来做沙拉的,一半是用来直接煮的,相比国内的农贸市场,种类少的可怜。好在Tesco非常贴心地引进了chinese leaf这种东西,俗称 大 白 菜。于是我的中国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安慰。
我常买的有大白菜1.25胖,蘑菇1胖,玉米1.5胖,小葱79便,豆芽sproutbean50便,黄瓜79便士,还有散装称量的西红柿,胡萝卜,土豆,洋葱。偶尔还买买茄子和辣椒,不过我在tesco无论怎么买都只买到甜椒,找不到sichuan pepper这样的真椒实辣,甜椒对于我这种无辣不欢的人来说真的是受到欺骗的感觉。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歪果仁室友们吃胡萝卜,花椰菜,马苏里拉,奶酪,都是空口生吃,我第一次看到约旦小哥啃胡萝卜还特热情地邀请我吃的时候,吓得倒退三步,我觉得胡萝卜失去了它作为难吃界杠把子的尊严。不过后来,我能理解了,因为英国的蔬菜,都不会难吃到哪儿去,毕竟价格都不是白菜价,人家大白菜都是菜心。

3. 肉类
我的中国室友说过,没有肉的一顿饭不能算一顿饭。我自从发现了Tesco 的 counter,就再也没有买过货架上盒装的肉。counter是在Tesco熟食区旁边的有人当场切肉的柜台,那里肉通常都新鲜,而且你想买多少对方就给你切多少,不担心吃不完浪费。我经常买的包括pork rib用来做排骨玉米汤,beef skirt用来做孜然牛肉,beef stew用来做西红柿牛腩,lamb rib用来做羊排炖土豆。
说很多不如上图来的直观。









补充几张新图。。。

在中超居然买到了金钱肚。好像考文垂市场也有卖的。


土豆炖豆角,以前都是吃爸妈做的,从此以后,土豆炖豆角由我来守护。


我经常会买的肉类还有韩超和校内的roots都卖5胖左右的牛肉卷和羊肉卷,牛肉卷可以做金针菇肥牛,羊肉卷做羊肉大葱。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想吃鱼,特意跑到考文垂去买新鲜的鱼,做了一个蒸鱼,也还不错。可惜去考文垂交通代价太大,后来我每次想吃鱼都直接买冻的鱼柳了。

除了这些新鲜的肉,我在放弃买超市盒装肉而尚未发现counter宝藏这个青黄不接的当口,一直在买韩超的腊肉。腊肉可以储存很久,我第一袋腊肉好像从10月份开学一直吃到了第二年= = 腊肉可以做的菜有很多,腊肉炒荷兰豆,腊肉炒木耳,腊肉炒豆芽,反正在我这里,凡是需要一点荤腥的素材都可以用腊肉解决,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一盒一盒扔肉了。


4. roots以及线上中超
roots是华威校内的超市,由于华威中国学生很多,超市相当贴心地引进了好多在别的超市都买不到的中国食品。通常来说,roots的东西比Tesco要贵1到2倍,而且蔬菜水果也不新鲜,所以我之前都没有考虑过roots,可是自从发现roots是多么chinese friendly以后,我买火锅酱,方便粉丝,速冻豆沙包,速冻奶黄包,北豆腐,永和豆浆,麻辣鸭脖,都会选择在roots,经过必买。
有一个线上的中超,本来我都不想打广告的,但是后来发现好像其他超市对华威的学生来说不是最有优势的,比如同一超市,也许就德州扒鸡能吸引一下我的注意。我要说的这个中超叫“懒懒之家”,google一下就可以,买多少都可以送货,卖什么自己去发掘。它家有一个优势是可以租全套的火锅装备。它家的劣势就是中超的通病,价钱并不十分可爱。
在中超可以买到网上热门的螺蛳粉,螺霸王5.9,好欢螺6.9。

臭臭的螺蛳粉,每次在厨房做室友都以为我在炖屎(捂脸)

说到中超怎能不说饭扫光呢,根据我尝百草的测评,我认为菌菇和竹笋的最好吃。

还有老干妈,按我室友的话说,老干妈拯救一切。麻婆豆腐什么的,用老干妈比用郫县豆瓣酱好吃多了。

5. 蒸锅
前面提到我非常心水自己当时冲动消费买的那个蒸锅,因为可以用它蒸蛋羹,蒸速冻豆沙包,蒸饺子,蒸鱼,还有我所有的炖肉都是靠这口大锅实现的,由于容量大内涵深,我蒸啊煮啊炖啊的时候都可以不在现场看着,不担心糊锅。比如我蒸鸡蛋羹,就是把一切准备好了以后放蒸屉上面,然后我回房间洗漱一下,回来刚好蛋羹熟了可以开始早饭。我的鸡蛋羹里会放蟹棒(有时候是冻虾)豌豆还有葱花,味道丰富又清爽。


6. 主食
我在国内就不太爱吃米,我爸妈都是diet一族,年过半百了,还成天嚷嚷着减肥,家里几乎不做米饭,只做粥,各种杂粮粥排列组合。我刚开学时候在韩超买了12胖5kg的精选大米,现在9个月过去了,还没吃完= =
我主食包括粥,面,粉丝。粥是大米+在韩超买到的红豆 or 在tesco买的超便宜的绿豆mung bean。不过我现在最常吃的是烤面包,就着中餐炒菜吃烤面包,是不是很夯。面包是我买的800g的全麦面包wholemeal bread,买回以后直接放冷冻冰箱,需要吃的时候用宿舍提供的面包机叮2分钟就可以吃到香脆的烤面包了。这个办法是我一个好心的室友告诉我的,一开始我以我不爱吃干干的面包为由一直拒绝,后来发现面包保质期也很短,那么一大包根本吃不完。冻过的面包烤起来不会干,只会脆脆的轩轩的。

7. 其他
我同学建议我既然来了英国就要少吃中餐,多尝试英餐。然鹅,不是我说,英餐真的没啥东西可吃。


我就随便上个图好了。。。这一盘是英式餐厅里很常见的一类,而且不能算前菜吧,因为很多人可能从头到尾就光吃这一盘。其价格是8胖左右(相当于人民币70多),还是在有博物馆员工优惠的前提下(图片来自在博物馆实习的好朋友mary)。

加一个小贴士,如果你不得已要进英式餐厅,就尽量去点你认得出来ingredients的菜,一般每个大类目里面的第一个是相对好吃的,不那么容易踩雷,不然像我朋友一样,花11胖(相当于90人民币)就喝一碗汤加一个土豆,那个土豆学名是jacket potato,端上了时候我朋友都懵了,11胖就给我吃个土豆附赠一块黄油?(不过后来我们合计有可能本来土豆里有金枪鱼的,厨师忘了,这厨师心得是有多大啊)
回到正题。
在tesco 和 iceland(也在cannon park),你可以找到很多速冻的,只要微波炉叮一下,就可以吃的半成品。不过我本人是在尝试几次后放弃试毒了。
但是有两样速冻蔬菜我是推荐购买的,一个是豌豆,一个是玉米。这两个可以在任何你冰箱里蔬菜告罄的时候扛起中和荤菜的大旗,也可以在任何你想在朋友圈秀一下厨艺为了让画面好看点时的点缀。

超市里的冰淇淋非常多,哈根达斯路雪梦龙的价钱亲民又大碗,而且我感觉现在我看哈根达斯就跟看宏宝莱似的。
这里要强烈推荐一款冰淇淋,是它,是它,就是它,让我走上了吃冰淇淋屯肚子的不归路。

这个奥利奥蛋筒,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从tesco实体店找到,只能网购时候买到。

好了就更新到这儿吧。。。感觉把毕生绝学都传授出去了。。。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5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在伦敦读的硕士,以下是我的一些不完全体验:
1.一定要英语好,不然你会有如下体验:
点错菜各种黑暗料理顶着异样眼光含泪吃完;脑洞早已开到天际但撕逼不过老外。
面对腐国高颜值小鲜肉金发大妞吹不上牛逼!(在伦敦逛街真的到处都是欧美系帅哥美女啊,单纯如我就曾在商场被小美女们调戏撩过,但我害羞+语塞了!)
2.伦敦住宿超级贵。我是校外租的房子,大约250磅一周,相当于一个月1万软妹币,我有非伦敦的同学住宿便宜一半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伦敦交通费也比较贵,来的时候注意赶紧办好各种学生交通卡,可以便宜不少。
所以花钱的时候脑中自动10换算成人民币对比,刚来英国各种哇好贵,刚回国各种哇好便宜。
3.吃: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因为各国人士都有聚居融合,所以餐厅真是各国风味应有尽有,你会吃到黑暗料理,但你也能吃到米其林啊。我又是单身狗兼懒癌患者,所以相比其他同学的答案,我很惭愧的表示自己常常在外面吃,没有学得一手新东方烹饪技艺。
所以老司机在这里再补充个建议:能谈朋友的赶紧谈朋友,搞基也行啊,这样的话一起住和吃省很多哦。
4.学习:我是读的文科硕士,中国同学那是超多的,这个没办法,谁叫咱们中国同胞基数大又土豪呢。这边的老师是很负责的,只要你认真学,主动跟老师交流,他们都会非常nice的解答你的问题。而且学校教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不管是图书馆资源还是人均老师比例。
我参加过一个就业指导课,结果我去的时候发现竟然只有我一个人报名了....但是两位老师还是准时过来给我讲课以及模拟面试,整整3个小时啊,我1对2,最后下来整个人口干舌燥大脑空白..但是绝对的受益匪浅。所以要抓住一切资源学习。
5.伦敦:伦敦真的是我呆过的最棒的城市,他有你想要的一切。他是一座格外包容的城市,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在这个城市很好的共存。所以,我觉得单单伦敦就够我体验了。
首先伦敦景点多我就不介绍了,然后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学生卡很多都免费参观),还有西区顶级戏剧音乐剧、东区复古集市街头文化、英超温网、明星演唱会、电音节等等。所以如果是来读文化传媒类的专业,伦敦是非常棒的选择。英国其他地方的同学也建议结课后来伦敦小住一段时间多感受感受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魅力。



6.旅行:相对美国来说,英国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去欧洲大陆国家旅游又便宜又方便啊!毕竟国家都小就跟湖北飞湖南似的!办好申根签证,等到圣诞节和复活节,一般学校要放假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也有。这时候,就是去欧洲大陆浪的最好时机了。(我有同学周末都任性飞巴黎晒太阳喂鸽子:)每到一个新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语言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写到这儿我就想起了罗马的冰淇淋,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巴塞罗那的海滨...
总的来说英国的一年硕士时间还是太短了啊.你得同时handle好学习、生活、旅行、工作简直是分身乏术啊,所以好好充实并享受每一天吧!如果可以,读本科时间更不错.

PS.有很多朋友还问了我一些更多的英国衣食住行的问题,我有空给大家再多写点,先推荐个网站给大家:红领巾。上面有很多英国攻略可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