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金融)研究生是去美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读研?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00   4928   10
       本人现在进大三了,在国内985 211排名前二十的大学读金融,虽然如此但我们学校的商科并不是很有名。然后如果去美国读商科硕士目标是全美前50的学校。但是最近听说美国并不太重视商科硕士的教学以及听说去美国读这个的大部分都是亚洲人,班上欧美人比较少(毕竟还是想多和外国人接触体验一下不然除了上课其他和国内一样了)而且商科硕士在那边的就业也不好,让我深深地纠结了起来(不过我是肯定会回国的,在那边找工作也只是想积累经验)。
       希望能有这方面的过来人或是比较了解的大神拯救我_(3」∠)__我太纠结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绘制了一幅图来给你做分析吧


最大的两层逻辑是要明白为什么读商科和为什么出国留学:

第一,关于读商科,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需要读商科。
我们看一下最经典的商科项目MBA,其涉及内容包含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商业史、经济学、创业、道德、运营、战略等,我们看看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发现不论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会计,职业角度你管理企业管理团队看不明白财报怎么知道公司和部门等运作状况怎么管理?比如金融,你不知道预算如何结合企业运营和报表制定,还怎么走下一步?你不懂得融资和投资,在你生活中资金链断的时候,在你辛辛苦苦攒了工资之后,你能守住你的一亩三分地能抗得住通胀吗?这几年全国大量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P2P血本无归归根结底还是投资者金融知识季度匮乏连投资标的和相关投资人都看不明白导致;你不懂得市场营销,你如何知道企业的切实处境和盈利源头对你所负责其他的部门管理的启示,生活中你也识不破那些有猫腻的传销和营销骗术,不能让自己的每一分财富用在刀刃上也是很遗憾的;你不懂HR,你不创业不管理团队也罢,你老板告诉你要给你发期权要你降低底薪到底要不要接受、给你股份要你不拿工资单承诺年终分红还要签订对赌协议你干还是不干?要给你股票是优先股还是普通股好?强制给你改了薪资结构你知道自己是亏了还是赚了?.....太多太多的事实我就不无线发散下去了,有兴趣的私信找我我们再聊也行。

那么再举个最后个压轴例子,学商科不仅仅是学我刚才讲的这些技能和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是学商科思维,有这样的思维和没有这样的思维最显著的差别就是看到在硅谷,清华交大的学生为什么大多数从第一年年薪30万起十几年都还是做着基层码农?而印度人和白人大多做着管理者?那些管理者自己都不用编代码但略懂一二,知道这些代码和技术可以实现什么样的功能,码农们偷懒也是骗不过他们的,并且有商业思维知道怎样结合技术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他们才是最终引导团队产出和获胜的大脑。

第二,关于留学和出国的对比
1. 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国内研究生三年制为常见,读短的也有个别项目但毕竟是小众,国外应届生有一年也有两年,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低,如果去了名校读研,一年的项目含金量完全不输国内三年,剩下多出的两年你完全有机会丰富两年全职的工作经验,包括做其他更具实践性的事情。

2. 申请机会和公平性:其实这点也和机会成本有关,申请国内的应届生,走统考这个路子,基本等于“一考定终身”,申请国外研究生,你可以申请无数个学校理论上,当年我自己申请了23个美国的院校,拿到了20个录取offer,申请数量上这是其一;再者,如果你有短板,别担心某个学校拒绝你,只要你有自己的亮点,总有另外某个或某几个学校会相中你,相中和他们价值观和偏好相吻合的你,这就是国外对一个学生全方位考量的公平性体现,是金子总会发光,你准备了那么久,你的努力一定天道酬勤。
P.S.我之前写的相关文章参考(传送门)
【逆袭】超低分录取美国TOP10硕士?不是奇迹,都是必然!
留学“性价比”?高≠好!留学预算也不是你们理解的那样的!
做什么实习对申请金融硕士MSF最有帮助?

3.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外语母语环境锻炼后会带给你未来求职时更宽阔的选择面,外企的面试全英文对你再也不是挑战,而是你的加分项;跨文化沟通不单单指的是你的外语能力,更指的是你如何高效地在了解各国人各种族人的习惯和偏好后结合人文和感性地把各种洽谈和合作谈好,把价格谈到最合理,把双方心情也提升到更愉悦,这种跨文化能力便取决于一个人有多少与各国文化接触的经验积累。

4. 意识与视野:这不是大而虚的空话,而是相对中期和远期的可能性的保持,意识和视野是什么?它们是建立在你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有心观察和研究后摸索出的一些启示,比如在某个领域为何某国可以发展地比我国好?那么是否意味着机遇?那么某国是在哪些要素成熟的条件下才爆发出该领域热潮的?我国还欠缺哪些气候性的内容?好吧,我们来看看去年前年刚开始的热点P2P,去年虽有60多家跑路或倒闭,但前年开始第一波发家的都已经盆满钵满了,他们是谁?多数都是海外归来的人士,瞄准了市场的各种利好成型,必要情况下努力和监管部门做公关促成最后的一环,在最恰当的时机有这样的“嗅觉”和“胆识”把握住了商机,拿下不菲的第一桶金,靠的就是这样的眼界和视野。王石、陈向东、王功权、王明夫等人功成名就后仍要去美国做一年访问学者,意欲何为?

5. 人脉复合性优势:国内读研,不论去哪你的人脉都在国内,有北大复旦的学生自豪地问我说她/他可以保研本校,本校校友资源也很好,人脉不是一样积累吗?我回答说:如果你拥有美国的人脉加上美国顶尖大学、比你们学校更顶尖的世界级大学的人脉,再加上你现在本科母校的人脉,与这三重人脉相比,你觉得如何?

6. 人生的再次重新认识和定位,学会做人,学会如何做事,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做好事、做大事、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找到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打工的归宿,在美国留学能学到的东西,需要一颗用心的心去探寻,这边我不做展开,我从美国回国后每年都给母校捐赠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部分收入。

7. 风险对冲: 对许多普通学生而言,毕业后保研不是那么容易的,求职或许是绝大部分人的最佳选择,而找到一份工作简单,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容易,并且你要知道,起点低了后边要曲线救国怎么着都是曲线,要是你宁缺毋滥毕业赋闲在家,你可是损失了不可逆的宝贵机会成本。刚才我说了,你申请国外研究生,一定天道酬勤,用这个申请来做你求职的保险,最终两边哪边不理想,你都可以倒向另一边,这样的对冲,相信你可以明白。

就说这么多了,写了近40分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欢迎问我。

P.S. 强烈建议
其实在考虑商科类专业的读研规划之前,更应该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自身的职业定位是什么,然后再做职业规划,过程中要多做“行业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性格测试或者别的浅层次的职业测评的基础上,更不要道听途说找几个家里人推荐的朋友了解情况(往往了解到的是特定某个细分领域的、碎片的、主观的、没有足够行业认知无法判别的信息)。

以下是我之前在小社区专栏写的一些文章(以及几节小社区Live),相信会对大家的职业规划和商科留学都有比较大的帮助。FYI



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一)
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二)
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三)
陈思炜:【方向的力量】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四)
陈思炜:在金融领域里,买方与卖方是如何区分?
陈思炜:如何进投行,基金或证券公司?学历不够真的无缘金融行业?
陈思炜:我从美国的商科教育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陈思炜:考研or留学?--商科学生本科毕业后如何深造

live录播课可以听一下:
美国留学申请11大误区:
美国商科硕士申请11大误区二本逆袭哈佛-看文书:
超低分录世界名校,让文书告诉你why。人人都能职业发展成功:
陈思炜:【录播课程&我的声明】世间无天才,有这六点,人人都能成功!职业规划方法论:
【方向的力量】职业规划之方法论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再来问我。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邀请你帮我做两件事:
  •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
  • 关注我 和 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优质内容

一切答案转载前请联系本人,须经书面授权。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邀自答,本科金融学,保送到top2金融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看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先说结论,如果读金融硕士的话,一定要留在国内,一定要留在国内,一定要留在国内!
根据楼主的情况,排除了楼主做学术的可能。既然最终目的是在国内金融机构工作的话,国内的金融专硕绰绰有余,海归金融硕士并不比国内的金融专硕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如国内金融硕士就业好,理由如下:
1.海归硕士在实习和证书的竞争力上稍弱。国内金融专硕目前基本情况就是不听课,然后把两年的时间用于实习+考证,这两个东西是金融机构就业的大杀器,高质量的实习+CPA等证书+名校金融专硕学习基本上可以拿下很顶尖的offer。反观海归硕士,由于国外的学习比较紧张,基本无时间实习、考证。
2.海归硕士最坑的是会错过招聘季有木有!黄金招聘季啊有木有!等海归毕业回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10月秋招,而大部分的单位的offer都会在这个时候发出去啊!剩下来的大部分也是歪瓜裂枣啊,海归硕士哪能看的上啊!
3.海归硕士会失去国内的校招资源。名校金融专硕就业之所以好看,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顶尖名校的金融专硕,如光华、清华经管、五道口等都拥有很强大的职发和校招资源,到时候会有好多好单位去这些学校开招聘会啊有木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有木有!海归硕士的话在这个方面可能会稍微欠缺,只能客场作战。
4.海归硕士在国内的人脉资源上可能拼不过国内顶尖的金融专硕。毕竟金融这个东西都是靠圈子的嘛,咳咳这个大家都懂的。
5.海归硕士的话,一定得是美国或者英国等名校的金融硕士才好,如果上了说出来一般人名字都没听过的学校回国就业时岂不时很尴尬!可是美帝top20金融类的申请难度你们都懂的,真正的那种一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的学校可能根本就不开金融硕士。
6.诚如楼主所说,现在美国好多学校的金融硕士都是融资平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中国人,去了之后也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听说一些海归的英语还不如土鳖....

总而言之,如果想国内金融机构就业,名校金融专硕+CPA等证书+券商投行部等高质量实习 基本上是标配。哪个不够补哪里吧。

当然,海归硕士仍然有很多国内的金融硕士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好处,所以孰优孰劣无法比较。这个答案仅仅回答在国内金融机构就业到底海归硕士好还是国内金融硕士好。我个人也认识很多优秀的海归学长学姐,他们在工作单位也都干的很出色。

以上是一些拙见,如有错误之处,请轻喷

------------------------------分界线---------------------------------
以上是针对金融硕士国内就业的情况,如果以后想在经济金融领域搞学术当老师的话,一定要去美帝读博!一定要去美帝读博!一定要去美帝读博!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好,
首先你说的“商科”是一个特别大的范围,因此不能说美国不重视商科教学。比如MBA,很多人申请,而且很难申,就业前景也很好。另外,Business Analytics, Management Science都可以算是商科,虽然它们是STEM专业,但有些是在商学院里。如果你打算在美国积累经验,之后回国工作,如果经济允许,那么在美国读硕士一定是首选。首先你毕业后会有1年到3年的OPT(根据是否是STEM专业定),很多同学在OPT期间拿到大公司的工作,OPT结束后被公司派回香港或者北京工作,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职业规划道路。目前的情况是,在美国毕业后直接回国也许并没有很大的求职优势,但是如果你在美国毕业,之后又积累了1-3年的工作经验,这会对你在国内的求职非常有帮助。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你,有问题请微信我,谢谢。
下面是一些商科类硕士的申请信息。
金融学硕士(MS in Finance,Financial Analysis)
*Student Profile 学生背景
一般院校没有规定专业背景,但申请时有商科类背景录取机会大,其次,数学、经济、统计,或计算机、强调数学能力,良好的计算机能力,部分学校要求会计学基础,部分院校需正式的工作经验,例如Purdue U、UIUC、U of Rochester、Boston College、Brandies。有全职或实习工作经验,录取优势明显。部分院校有先修课要求,如本科一定要学过微积分,会计学,统计,经济学基础等。如不能满足先修课,需在上正课前补上。 其他理科和文科专业学生也可以申,但是最好有辅修或者选修过数学和商科类课程
分数要求:
排名前50: GPA3.6+,TOFEL100+,GMAT700+/ GRE320+
排名前100: GPA3.3+,TOEFL90, GMAT650+ / GRE315+
金融学专业学制:
MSF学制大多在一年或一年半之间,多数学校同时接受GMAT或GRE成绩,个别学校仅接受GMAT成绩,如佛罗里达大学和雪城大学; 同时,多数学校鼓励但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学生可用高水平的假期实习经历来为自己加分),少数学校则非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不能申请,如布兰迪斯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
*Major Concentration 专业方向
金融专业的资金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专业,不管对国际学生还是美国学生来说,金融都是一个热门专业,因此拿奖学金的机率很小。金融一般都是一年制课程,课程的实用性较强。金融专业在很多商学院中只设有PhD学位或者归类于MBA,对于只想申请Master的人来说,选择其实并不是很多。
*Job prospect 就业方向
金融硕士专业申请相对难度小,理论性强,就业方向广,但是就国际学生而言,就业竞争力在美国不是很理想。
1,面向个人客户方面:商业银行或者个人资产管理企业里的理财顾问、证券买卖的经纪业务、投行里面的Private Client Service等。
2.面向企业方面:商业银行里的小额贷款、证券公司里的投行上市业务、投行内的收购兼并部门。另外,任何一个企业在扩张的时候,肯定都需要金融类的人才对公司的资产状况和融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并研究出相应的方案。
3,经济预测分析与管理咨询人员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但一般只有各个行业中的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公共研究机构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该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管理咨询人员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询公司,比如IT咨询、战略咨询、营销咨询、审计、上市辅导等。
4,基金经理
其中,随着更多的基金项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产生,社会将需要众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经理就是这一行当中的高层次人才,其职责大致可分为:负责某项基金的筹措;负责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负责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后的监控。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其职业的前景看好。基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又以基金经理需求最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风险控制专业知识背景,还要具有较强的多学科、多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必须的。
5,证券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扎实的金融学基金知识;二是基于对市场的长期观察之后得出的投资经验;由于证券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作为证券经纪人必须通过对政权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研究,把握规律性,并结合影响证券价格的各种因素分析,逐步积累并具备相当的投资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
6,股票分析师
股票分析师主要为股市投资者提供股市投资咨询服务,以及举办有关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部分股票分析师在报刊上发表股评文章,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媒体提供股市投资服务。 目前美国的金融类硕士分为三种: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学;金融学
目前中国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下面几类人士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是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课程
微积分,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会计。强调逻辑与分析能力
*Entry Salary 毕业起薪
据美国Top20名校范德堡大学统计,金融硕士毕业生就业第一年的平均年薪(不加奖金)为6-7万美元。
金融工程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Finance
金工是一门综合了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美国也叫数学金融、数量金融等,其课程通常由大学的商学院、数学系和工程学院联合授课,主要集中于金融领域。广义的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一个统称,各个学校叫法不同,包括: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数学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计算金融(Computational Finance)等。
由于每个学校特点不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置不同,金融工程所在的学院也不同,主要设在以下三个学院:在工学院的学校有:Princeton,Columbia,Cornell,Michigan等;在数学系:Stanford,Chicago,NYU,USC,GIT等;在商学院:Berkeley,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等;数理金融有Carnegie Mellon,UW Madison,Rutgers等;金融分析有Lehigh等。金融工程是“金融”与“工程”的创造性结合,前者包括金融工具元素(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和现代金融理论元素(如资产定价理论、资产负债理论、利率与汇率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等等),后者则涵盖了数值分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特别是系统工程等的综合运用。
*Student Profile 学生背景
金工是对于学生背景要求最高的专业之一:
(1).TOEFL; 托福需要上100。
(2).GRE/GMAT:如果在数学或者工程学院下,一般接受GRE 。如果在商学院下,一般接受GMAT,比如Columbia U的金融数学要求GMAT。GRE320+,GMAT700+。
(3).GPA; 名校申请GPA一般要达到3.5以上;
(4).专业背景:金融工程/ 数学/ 统计/ 计算机/经济/金融,数学要好
(5).学过概率,微积分,线性代数;
(6).MSOffice(Excel),C/C++,VBA(编程工具),MATLAB(建模),MAPLE(建模,数学和工程都会用到),STATA,SPSS,EVIEWS(计量经济学要用到的软件)
金融工程专业申请总结:
(1).该专业申请的学生背景强,竞争激烈;
(2).数学或计算机专业申请的学生居多,大多对金融市场、产品感兴趣;
(3).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申请有优势;
(4)文科专业申请起来非常困难,即使是经济、金融专业,如果数学、计算机不好,不建议申请;
*Major Concentration 专业方向
金融工程强调学生不仅有金融产品、市场的知识还要有定量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数学和计算机背景等。就业方向主要为衍生品、股指、资管量化分析师等高薪但就业机会不多的行业。
美国金融工程专业有的设在商学院下,有的设在工学院下。通常而言,商学院的金融更注重工作经历,如果在金融机构有1-3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接触过量化分析,申请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科毕业生则可将重点放在工学院的数学系。然而,无论申请哪个学校的金融工程专业,扎实的数学功底、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金融等课程的学习、实习经验都是必备的。
*Job prospect 就业方向
金融工程不同于MBA和MSF,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与很多数学或金融PhD一起竞争工作,称作Quantitative Analyst,或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
就现在来说,金融工程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银行:较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课程
有意识的补充自己的数理背景。金融工程、数学、 统计、 计算机、经济、金融等学科在学校或实习工作中都要有涉猎。
*Entry Salary 毕业起薪
总体来说工作相对更多研究性课题,比较辛苦,但初始收入比其他金融职位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为例,虽然实际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程序员没有本质区别,但不仅收入高,而且对于国际生来说更容易找到工作。比如专业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金工项目,学生的平均起薪(不包括奖金)为$92,200+,有99%的学生夏天找到实习,80%在毕业后90天内确认找到了工作,但是录取率仅为10%(纽约校区录取率7%),录取的学生平均GPA高达3.85,63%有两个或以上本科专业,GMAT 730,学费每年高达$80,400美元。
工商管理硕士MBA
*Student Profile 学生背景
1、GMAT。这个考试并非测试你的英语程度,而是用英语来测试你的学术能力。很多顶尖商学院,比如前5,录取的学生GMAT考到750以上,TOP 15学校,730是安全线,700以上也有很多不错的美国商学院可以考虑。 写作一般不能低于4分。
2、托福考试:目的和GMAT不同,托福针对的是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测试的是申请者的英语水平,来确定学生在一个全英语的环境里可以自在的用英语和教授及同学们交流无误。TOP MBA学校基本上都在托福100分以上,普通的MBA学校对于托福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从80分到100不等。因为MBA是职业为导向,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是一个前提。
3、GPA。美国研究生院衡量申请者本科阶段学习成就表现的主要标准之一,出色的GPA 成绩是申请者综合学术素质的反映。比较好的美国商学院一般对申请者的GPA有最低要求,本科阶段的GPA应在3.0以上;如申请前十名的商学院,GPA最好在3.5以上。因为大多数申请者有工作经验,因此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至少在3.0以上,TOP 20的学校中位数平均在3.5-3.8左右。
4、工作经历。几乎所有的TOP MBA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工作经验的平均值在3-7年之间,大多来自有名公司。只有个别学校会录取极其优秀的应届生。普通的MBA学校接受没有全职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但是最好有一些相关的实习经验。哈佛商学院(HBS)近年来录取的 MBA 新生平均都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而且一般在企业中已经被提升至较为重要的中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
5、推荐信。美国商学院一般要求美国MBA申请者提供2-3封推荐信,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申请材料。除了所有你自己填写的表格和作文之外,校方需要知道你身边的领导或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与申请研究生院不同,MBA的推荐信应尽量寻找与申请者有工作关系的专业人士来撰写,而大学期间的教授不一定适合作推荐人。
6、写作(Essay)。Essay是申请者根据学校要求而写的文章,也是MBA申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创作性书面文件,同时也是写作难度最高的文件。每年8月底到9月初,美国商学院都会在各自的网站上公布明年秋季入学的 MBA 新生申请材料,其中就包含了最新的 Essay 题目。综合起来,美国商学院最希望通过 Essay 看到申请者的各项特质,包括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尽管商业竞争激烈,但良好的道德品质始终是美国商学院要求每个美国MBA申请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美国商学院综合排名前十的一般都会要求申请者写一篇遇到“伦理困境(Ethical Dilemma)”时如何进行处理的Essay,以此来考察美国MBA申请者的道德品质。
*Major Concentration 专业方向
MBA教育源于美国,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了相关的管理学院,而MBA program则诞生于哈佛大学。在美国MBA教育一般为期两年。
MBA一般院校分为:市场营销方向、财务管理方向、战略管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金融方向等方向。
*Job prospect 就业方向
在美国MBA社会需求量很大,从业范围广泛,其管理方法可运用于任何行业,企业管理、银行金融、医院管理、服务业管理、财务顾问、国际贸易、政府机构等都可以担任职务。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课程
多数商学院都不要求本科专业对口,没有特别的标准,要看你所学的课程是否对MBA有帮助,以及工作背景(或者要转行去的行业)是否相关。
*Entry Salary 毕业起薪
MBA毕业生的两大就业领域一个是咨询行业,一个是公司管理层(包括金融公司的基金管理经理类)。美国顶尖商学院新毕业MBA学员的起薪在10万美元到12.5万美元之间:从事金融工作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起薪大约是13万美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新的MBA学员平均薪资是8.74万欧元(合12.5万美元)。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去年有个学生 中国农业大学 金融专业的
咨询我去美国读硕士研究生 还是金融类专业
以他个人情况 和背景来说
我觉得 前十的 普林斯顿 MIT 和哥大 难录取 其他都ok
但是 在美国读过金融的 同学们都知道
入学容易 读书容易 毕业也容易 就是工作难啊
但 我们读书目的 不是仅仅为了文凭啊 谁还拿不到一个文凭
就怕 拿了文凭 没工作

其实 说实话 我个人觉得 金融类 不如留国内
因为 你都能被JHU 这么顶级名校录取哦(微笑脸)
你还考不上国内清华北大 金融硕士嘛 可不要说 不能哦(还是微笑)

国内金融 有自己圈子
若去顶级学府 都是业内大牛 对于今后就业 很有帮助

这个农大学生 学习很不错的 当时保研人大硕士
参加夏令营之后 直博清华
我和他聊了几次之后 建议直博清华

别的不说 清华 国内顶级学府 谁都认可的牌子
而且 博士哎 又是清华博士 牛人中的牛人
就算有人说 清华金融不是国内第一 但你不能说 不能国内名校吧 或者前10 前5吧
跟着 一个名师 混几年 出来之后 妥妥高富帅

有些专业 适合出国 有些不适合
但这东西 因人而异
因为有些同学 不是为了工作 而且为了刷一个好文凭 那也可以
目的不同嘛 只要达到自己满意结果就行了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3 发帖IP地址来自
国内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毕业后在国内发展。关于商科学生未来选择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美的问题,我从以下两个标准,四个维度作简要分析。

1、客观标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时间成本
国内读研:
国内研究生时长在2到3年,课程大多只有1.5年,很多人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找工作或者写论文。
出国留学:
美国商科硕士课程紧凑,项目时长一般为1-1.5年。
经济成本
国内读研:
全日制学费具体情况一般在每年6000-10000人民币左右,但是目前国内研究生公费被奖学金所替代,所以,学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没有奖学金,学费一般在5万到10多万人民币不等。
出国留学:
随着美国商科研究生学费逐年上涨,平均一年的学费在50-60万人民币之间。条件优异者,也是有机会申请到折合人民币1.5万-3万的奖学金。学校为硕士提供TA、RA的机会非常渺茫。

2、主观标准:就业竞争力、个人发展
就业竞争力
国内读研:
1、 从学制上看,国内读研的学生在研二就可以开始寻找实习和考证了。高质量的实习+CPA等证书+名校金融硕士学习基本上可以拿下很顶尖的offer。
2、 国内10月的黄金秋招季,能够为金融硕士提供丰富的岗位,大部分单位的offer会在这期间发出。
出国留学:
1、 同样从学制上看,留美的商科学生会比在国内读研的学生提前1-2年毕业。因而,能够较早的进入职场,积累工作经验值。
2、 美国硕士毕业后会有一年的OPT。其中,商科中偏理工的专业,如BA、金工、金数,很多学校都是STEM-Designated,在毕业后多了2年的留美时间。因而,在1-3年的时间里,拿到大公司的工作机会是非常多的。
个人发展
国内读研
1、 国内读研期间的实习资源,以及教授老师的人脉支持,能够帮助维护和巩固现有资源的延续性。
2、 如果以后致力于在国内发展,在国内读研更利于直观感受国内商业发展变化,对国内市场更加熟悉。
出国留学
1、 英语的语言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建立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效适应国际化商业环境。
2、 同时,在多元的种族和文化大熔炉中,有助于拓宽视野,懂得接纳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从学术和生活方面,强化个人生活独立性。


综上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家庭条件不错、教育背景良好、自主性强的学生,建议他可以做出留美的选择。毕竟从长远上看,无论是未来的升职发展还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留美带来的收益还是Profound.
*和创留学逄淑芬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4 发帖IP地址来自
@陈思炜
我是和题主背景相仿。
我是普通学生,所以也不要求抓住机遇开拓创业,只是想谋个好营生而已。。。
看了陈老师的回答,十分感谢,但有几个问题:

1、如果最终要回国工作,那么所谓的三重人脉的意义多大?和国内的硕士的人脉有什么区别?(读商科现在在美国基本留不下来吧。。)
2、如果出国读研,建议读什么专业?(本科金融,但是几乎不会编程)
3、美国商科申请机会较少。以金融master为例,前三十只有七八个学校开设了金融硕士项目。请问该如何看待?
4、时间是节省了一年,但是出国的金钱成本巨大,该怎么权衡?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5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好,

你所说的“商科”是个特别范范的概念。这其中包括MFE, MSF, MBA。如果更广泛地以进入金融行业工作位标准,会计、统计这些也算。我们就一个一个地说。

MSF,也就是金融硕士。金融专业在很多商学院中只设有PhD学位或者归类于MBA,对于只想申请Master的人来说,选择其实并不是很多。 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一年项目的劣势是你会错过校招。而校招是你拿到工作offer的最佳机会。

MFE,也就是金融工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就业前景是比较好的,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与很多数学或金融PhD一起竞争工作,称作Quantitative Analyst,或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 美国金融工程专业有的设在商学院下,有的设在工学院下。通常而言,商学院的金融更注重工作经历,如果在金融机构有1-3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接触过量化分析,申请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科毕业生则可将重点放在工学院的数学系。然而,无论申请哪个学校的金融工程专业,扎实的数学功底、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金融等课程的学习、实习经验都是必备的。

MBA一般都需要工作经验,鉴于你目前是在校生。我就不再详述了。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建议在美国工作几年再回来,起点会高一些!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个人是美国top50(美国排名三十多位,世界排名是前五十)的学校读的金融硕。回国找工作的感觉是,美国前50或者前60的金融硕的竞争力大概至少可以和国内的中上级别的985比吧。(从一起面试的人或者网上公布的参加笔试的名单就可以看出来了,国内学校基本是复交(也是占比最多的 ps 是在上海找工作)、上财、浙大、南大、南开、厦大、同济这些,其他学校好像就没有了。我本科是fd的同学进了cicc ibd,本科是普通一本的进了大行的总行管培的都有。
而美国硕士的劣势是,如果你想去券商,那和国内的同学比就欠缺实习经历了。当然我前面提过有进cicc的,所以这个也不好说。
另外,除非是在花街投行,否则在美国工作没有帮助,回来还不能用应届生身份。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0: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人在公号兔槽王(tucaoking)里的一篇文章中详细对此类留学生在金融方面的就业进行过解读以及就业的实战指南。
而且还给此类非藤校学校学生起了个诨名:野鹤学校。
野鹤学校:泛指国内学生选择海外深造时,申请的水平低于常青藤且高于野鸡的不知名海外高校。
有请灵魂画手作画!!(稀稀拉拉的掌声)


Meanwhile,即便国外高校格局如此,也阻挡不了学生们海外深造的热情。因为毕竟在野鹤毕业生心里:
鸡就是鸡,长了翅膀也是鸡;
鹤就是鹤,腿再短的也是鹤啊!最近,每天咨询槽王君野鹤学校归国职业规划的棚客人数日渐增多,槽王君特撸此文,来给诸位讲讲花了家里几十万去国外野鹤学校金融专业深造,回国到底怎么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野鹤之歌》
二零一八 二零一八
野鹤学校的毕业啦
海归带着CFA上岸啦
我们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原先全球排名30多、40多的学校
现在统统野鸡价、统统野鸡价
金融机构HR你不是人
你不是人
我们辛辛苦苦读了两三年
你还我青春损失费
青春损失费!
野鹤学校吐不停,六大指南送给您。槽王君鲜见长文,穿插真实案例不容错过,读完预计需要10分钟。
导读
1、野鹤学校定义
2、你为什么读野鹤学校
3、野鹤学校VS野鸡学校
4、野鹤学校归国职业规划


让我们从申请野鹤学校的初衷开始。

你为什么读野鹤学校
根据公开大数据,1978年到2017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相关数据,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
以下为2007-2016十年间留学生人数的的统计表:


再给各位看看搜索时出现的这些标题:






从数量来看,海外留学已不再稀罕,学成归国是趋势。留学家庭中高考成绩超过重本线的学生=野鹤大学的生源。SO,读野鹤的初衷是什么?

对大中产阶级甚至往上的家庭来说,读个野鹤学校,也避免了自家孩子读个不入流国内高校研究生的尴尬,同时缩短了读研的时间,也拿了个算是世界top100的学历,对家里也有个不错的交代....反正又不要他们认真找工作。

对家里没钱的,留学野鹤就跟镀金没什么关系了:






根据职业规划实际咨询案例,槽王君了解到,读野鹤学校的棚客有以下4种类型:
1、专注移民型。只要能解决身份和帮助国外就业的大学都可考虑。比如下图这种:




2、不够学霸型。考国内体面学校研有难度,干脆读野鹤提高学历;

3、回国就业靠爹妈型。国外读研缩短时间提高学历,当然家里也有钱用来造,比如这两位:









4、稀里糊涂型。即:
家里既没移民的经济实力,
又没考国内研的智力和魄力,
申请个国外学校美其名曰长见识,
其实就是拿着父母血汗钱出去造。
造完回国,
父母又没有办法帮你介绍工作...

对这种咨询职业规划的棚客,槽王君更多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没做好准备就去野鹤学校深造的,完了往北京上海扎堆就业,这样的棚客,槽王君真的:




下面就要说到野鹤学校学生归国后如何就业的问题。
本来在国内可以读重本或考上不错研究生的你,归国后真的能和野鸡学校区分开吗?

野鹤学校VS野鸡学校
虽然野鹤学校毕业生觉得自己和野鸡学校毕业生有区别,但其实在砖业人士的眼中,

只是幻觉。




分享一则来自TOP5券商投行人力小姐姐的筛选简历心得:
STEP1   挑出清北复交及常青藤简历,先供给领导看;




STEP2   挑出国内双一流高校(或由同事内推校友,但不低于此标准),由男女HR分别对异性应试者简历右上角“核心信息”进行审阅;




STEP3   接下来采取排除法将重本以下及明显为野鸡大学的学历碎掉。
注:HR采取方法为印象法、好感法、偏见法等主观方法,不少野鹤学校可能中招。例如:森林湖学院、三一学院、卧龙岗大学、普渡大学、纳瓦拉大学...




STEP4  尝试在靠近常青藤的大学里再选一些排名靠前的野鹤大学作边角余料岗位的替补,but,很不好意思,你的大学在STEP3就已经被当成野鸡大学筛!掉!了!




所以,答案就是,没有区别。

如果非要说来自野鹤的你和来自野鸡的ta有什么区别,一般野鹤大学的棚客会说:我的见识和野鸡大学的不一样,我相信全球排名xx的野鹤大学深造的几年, 给了我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请各位评委老师听我用very fluent的英语口语来做个self introduction~




且不说不少野鹤学校中国人居多,英语口语水平未必很6;同时某些野鸡大学因为位于国际发达都市中心,学生的见识和口语不一定比野鹤学校差;
并且因为没有人认识你的学校,所以并没有HR想听

(或者带着嫌弃脸勉强听,口语一点瑕疵立刻pass掉)
这就很丧了....




野鹤学校归国职业规划
辣么,野鹤学校的棚客们肯定会问,我们已经毕业或者快毕业了,书也已经读了,该花的不该花的钱也已经花了,当年也是扎扎实实申请了不错的学校,总不能算是白读了吧?




别急,根据棚客案例,槽王君列出6条野鹤学校归国职业规划建议(指南),供参考:
1

早与家人搜集完整信息,理智商议是否归国,决定后切忌左右摇摆!
选择留在海外:珍惜留在学校的时间。积攒实习经验,并为拿身份作好必要的筹划;就不要想着错过国内捞一把的机会如何如何;
选择归国就业:提前了解自己想去城市的就业情况从槽王君的棚客咨询来看,想回上海的居多,北京、深圳其次。假如回上海,需对上海名校云集、竞争压力大及高房租等问题有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北京名校竞争压力更甚。但遇到困难切勿轻易退缩,后悔早该移民等心态是十分消极且无用的。

听槽王君一句忠告:左右摇摆最浪费时间,窗口错过不再来。



(真的很烦你们这样de~~)

答应我,成年人,做好选择不后悔,成熟面对。好吗?
2
简历、网申关的适当加戏十分必要。
A 如果您准备申请,槽王君给您的择校建议:名气>城市发达程>全球排名。归国就业一切以国内就业倾向为重。国内看名气,看城市,在野鹤这一栏很多HR会凭着对城市或学校名气的印象来选拔人才(前面有说),而且在大城市的话会给HR见多识广的错觉(虽然并不是,但的确可相对获得更多的海外实习资源)。




B 如果已经在地理位置偏远、且名字不太大的野鹤学校毕业,那么只能在简历中将学校的优势以文字描述陈列。比如:
本校作为女王的母校;
本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国家级风景区(最好是世界闻名的那种)xx州;
本校作为诺贝尔得奖者xxx创办的xxx;

如有必要,请将您的学校连国家带首都带州府写全,比如:
阿姆斯特丹. 皇后州.连云港

总之,不能让HR觉得你求学的城市:




C 上各类可以关联到校友就业信息的app啊!!
比如,就读于森林湖大学的杰克李就通过某L开头的人脉app查到了国内同样就读于森林湖大学的师兄师姐们,并通过他们的就业机构推断出国内知道并认可森林湖的机构。这说明:
有 组 织!!

而至于那些并不了解贵校的机构,建议也不用多费心思。因为“我们HR就是不懂,而且不想查劳什子野鹤学校的排名,
你能拿我怎!么!样!”




最后,不要忘记写上各位野鹤学校毕业最爱的"全球排名XX "万一HR真的会看呢?





(没办法啊,再不加戏简历就被当成野鸡学校的碎掉啦....)

3

善用国内本科人脉寻找实习、内推和面试机会。如野鹤毕业生本科在国内读的,那么展示你实力、证实你并非野鸡的时候来了。
根据槽王君这边咨询的棚客数据来看,基本上野鹤大学研究生棚客的本科学校多为重点一类本科,所以他们本科同学或国内读研同学就业圈子都在平均线以上。
举个例子:
你在江浙某985高校本科毕业后,考取北美topxx(不知道什么鬼反正槽王君不认识也懒得查的)野鹤学校,三年毕业后计划归国,但该校不可能有国内校招会,就业出现障碍,抓耳挠腮,痛苦不已。
人脉A--你本科隔壁寝室的出木衫君因为考研读了复旦的专硕已经就业实习一年半,在机构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帮你内推,还给你介绍复旦校友群分享的工作机会;

人脉B--本科睡你下铺的胖虎,因为本科已就业又正好是某分部机构领导的心腹,胖虎的领导业绩好向总部分管领导推荐应届生,你因此获得总部面试机会。

说到这,本科考分不咋地、家里省吃俭用读野鹤,想留在一线城市且父母没人脉的棚客,槽王君真的忍不住要喊....





谁给这些父母自信让子女去野鹤深造??




啥都想不清楚干嘛花家里几十万去出国啊!!




4
选择归国城市时,善用国内留学生激励政策。国内几乎各大一二线城市都有针对留学生的鼓励政策,供各位野鹤学校毕业生选择城市时参考。

各城市政策不尽相同,政策范围覆盖落户、就业、住房、补贴、创业各方面,槽王君就不在此文赘述,如果各位野鹤棚客有感兴趣的城市,欢迎到工棚或跟槽王君探讨。




看到这里,权衡下个人条件,真有必要都去挤一线城市么?槽王君也不想看你们的脸被Local名校的棚客打肿....

5
降低就业期望。野鹤棚客们中不乏动辄“回国只有50万年薪是不是太少“、“三十岁之前怎么都得年薪百万”等高期望人士,哎,就拿槽王君所处的成都来说,槽王君的朋友里30%以上有海外留学经历;同事中也不乏留学生甚至常青藤毕业生,少有人三十岁就年薪百万。
究其原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尤其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别说年薪百万,没被淘汰就不错了。

至于某类读了野鹤研究生就问槽王君如何进入顶级基金的棚客,槽王君只能说,你不仅对自己认识不清,对2018年的金融就业市场更是一窍不通,大型公募核心部门only清北复交或名校博士了,一个野鹤学校能顶什么用?




6

尽快融入国内环境。识时务者为俊杰,国内对海归早已习惯,对野鹤棚客来说,职场起步艰难不仅仅是因为刚入社会的不适应,还有国内外文化差异等。中国人讲究合群、中庸,西方文化讲究独立、出众。
所谓要表达自我,一天瞎哔哔还以为自己在表达观点的人也没人会喜欢的,槽王君相信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还做一天金融民工,业绩始终是第一位的。业绩完成得好,谁也不能阻止你散发魅力、张扬个性。




但如果还没达到上述水平,还请收起你所谓的"西方思想",好好做人。静香国外野鹤学校呆了一年,回国英语夹杂汉字就不说,国外穿的Slogan Tee也直接往办公室穿,还对女主管的反对不管不顾,甚至直接出言不逊。还认为这是女主管“不包容”。
槽王君也迷了,你在中国呆了20多年没见有多深的文化底蕴,国外1年就浸染了你的灵魂?

后来女主管忍无可忍踢掉了静香的考核A;愤而跳槽的静香,在新东家可就没有女主管这么好脾气的上司了....



说了辣么多,槽王君也是真心祝福各位归国野鹤棚客,希望你们能正面看待野鹤求学经历,因为:


它既不是你人生唯一的救命稻草,
也不会是你看世界的最后一扇窗;
它让你第一次走得这样远的地方,
也是你心里的第二故乡。

你经历了一个人的生长;
也悄悄抛弃了自己的过往。
你再归来时无人认同,
难免失意彷徨。

那一段不可复刻的难忘时光
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


“妈,我想去英国野鹤学校深造。”
“干啥?”
“长见识。”
"没钱,滚。"






点赞的棚客职场一定顺利,读完野鹤学校立刻就有贵人相助;
点赞的单身棚客的都能立刻找到另一半;
申请学校的棚客点完赞也能顺利申上理想学校喔~嘻嘻。

部分棚客职业规划案例放送:
放几个写好的,不断更新中,更多精彩详见公号tucaoking 案例1
https://mp.weixin.qq.com/s/vZvDenWUpRCWGl-KR0XLFA案例2
https://mp.weixin.qq.com/s/IqStYAa6OvjjclByoi1Qsw案例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g3NDgzMQ==&mid=2651032325&idx=1&sn=d9ae37b1587582eaf38ec83f70c3805b&chksm=8134e7a5b6436eb37d1afc5d84d3b7656659badb5af8aea0818a39ef3064db2a8b9d4b8226ca&token=2146141683&lang=zh_CN#rd 案例4
https://mp.weixin.qq.com/s/yxTnpUJuUiN9nveKrAAC0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