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留学该如何操作?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37   6234   5
英国本科留学diy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
在网上看到去英国留学要读一年的预科,是不是意味着学校不接受直接申请本科的人?
谢大的计算机专业怎么样,申请难度大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4
如需要帮助或者咨询请私我你的vx或者qq我加你~~

在开始流水账之前,有两点需要声明:

1、关于本文的适用范围。英国的硕士有两类,分别是授课型硕士研究型硕士。多数中国学生选择的是前者。顾名思义,前者的课程多为毕业后准备工作的学生设置,学制1年;而后者则偏向于研究,学制多为2年,也有少量1年的。由于本人申请的均为授课型的项目,所以以下的经历和建议不一定试用于研究型项目的申请,还请包涵。
2、关于是否找中介。这真的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所谓有需要就有市场,越来越多留学中介的不断涌现客观反应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介。中介会帮你准备ps和references、帮你选校、督促你开具各种证明、帮你与学校那边联系等等,可以为你省下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语言成绩(雅思或托福)和毕业论文;尽管如此,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我还是推荐大家能够DIY就尽量DIY,首先因为等你看完我底下罗列出来的这些步骤,你会发现整个过程真的都不难;另外,如果你实在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济而找了中介,要是对方相当负责任的话那没得说,但是如果碰上了比较随性的中介,“你会发现你还是在DIY,”这是多数找了中介的同学都的共识。最折中的办法是找个真的纯免费的申请平台,交押金的也不用了,本人本科新闻专业,由于当时脑抽想申请管理方向的专业,没有任何管理背景,因此找了个中介希望他们能够给我润色润色,一开始相当友好十分愉快,但后面换了个顾问,那叫一个吊儿郎当不闻不问,很多东西都得我反过来去督促他们完成。我发誓我平日里对人对事算是十分客气的了,绝非刺头,但这万恶的顾问的态度和效率竟然几度把我点燃了。后来我在去年11月份回心转意决定还是一条路走到黑继续念传媒相关专业。于是我自己在学姐的指导下又DIY了一份材料申请了传媒的专业,这个过程虽然很费时费精力,但是所学到的东西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总的来说,除非你觉得时间不允许,不然的话还是建议你DIY。

        现在开始讲具体步骤。申请和准备的过程大体可归纳为:
1、材料准备
2、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3、申请投递
4、offer接收和选择
5、Argue
6、准备存款
7、信用卡的办理
8、奖学金的申请
9、语言班的申请
10、宿舍的申请
11、机票的购买
12、uncon和CAS的换取
13、其它conditional offer 的回绝
14、签证的投递
15、体检
16、户档迁移
17、换汇购汇等几个步骤。

1、材料准备
材料的准备绝对是最繁琐的阶段。最理想的状态是在9月份开学初你就把该准备的材料备齐。
需要准备的所有材料:
(1)PS(Personal Statement)梗概一份、
(2)Reference Letter两份
(3)成绩单及其翻译件一份
(4)在读证明一份
(5)语言(雅思或托福,或者其它同类考试)成绩单一份
(6)CV(Curriculum Vitae)一份
(7)护照页一份
(8)Writing Sample一份
(9)Proposal一份


(1)PS梗概
个人认为GPA(英国多数学校算的是百分制,所以你在PS里最好先把百分制的平均分算明白了)决定你的材料是否会被考虑,PS则决定了你能不能最后拿到offer。DIY的话,建议水平一般的同学先用中文写,写完之后翻译成英文,再慢慢修改润色,也可以找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朋友、亲戚或者老师(外教最好了)帮忙修改,再或者给比较靠谱的翻译公司翻译或校对(推荐shine write,自己没用过,但有一个就要去华威读传媒的好友力荐);找中介的同学,不是说你拿到了中介做好的PS就高枕无忧了,中介的文书老师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所以你的文书里面再怎么细致,也是会有很多表达不地道甚至不恰当的地方,最好再找比较靠谱的人校正一下(我当初拿到申请管理专业的PS后,读了两遍觉得写得挺好的,但我还是拿给我之前的一个外教修改了一下,那叫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啊)。PS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与专业相关的经历、在学术和学校活动中的表现、发表过的文章、实习或者工作的经历、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选择这个专业的具体原因等。这里之所以说是“PS梗概”是因为你不可能一份PS投遍所有的学校。首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PS字数的要求和限制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最多不能超过500个单词,有的2000个单词也是可以的,这就需要你申请具体专业的时候在内容上作一定程度的删减或补充;另外,即使是同样的专业,由于学校或者专业背景的不同,你在描述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时至少也应该有所改动。我有个朋友为了申请LSE的一个专业,甚至几乎把这个专业出来的所有的知名校友都研究了个遍、还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可谓下足了功夫。我始终坚信只有高质量的PS才有可能换来高质量的offer。
(2)Reference Letter推荐信
一般学校都要求有推荐信两封。推荐信在所有材料中所占的份量一向无从得知。我前前后后申请了将近十所学校,全部用的两封相同的推荐信。一封来自我的毕业论文导师兼URTP论文导师、给我上过三门专业课的副教授老师;另外一封来自给我上过三门专业课(其中有一门还是我大学最喜欢的课),平日学习和实践上交流最多的讲师老师。有的人觉得老师的职称和职位特别重要,非得找校长啊、院长啊、正教授啊才显得有份量,据说有的大牛甚至可以弄到国务院高层人士给的推荐,且不说这样的推荐信含金量有多大,就可行性来说这对于很多普通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个人觉得推荐信重要的一定不是推荐人本身,而是你与这个推荐人之间学术或实践交流的深度。只有推荐人与你之间有了足量的交往,他才能够真正了解你,才能够写出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推荐信,我相信学校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个逻辑。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由于现在出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老师不可能亲自给你写,因此推荐人很可能会让你写完之后再给他们过目。另外,推荐信的递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你在填写申请时留下推荐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学校会发邮件督促推荐人用官方邮箱给他们传过去,令一种是你在申请的时候直接给学校传过去(大部分学校要求上传用有学校台头的纸打印出来的有推荐人牵过名字和日期的推荐信)。建议民大的同学选择第二种,可以省下诸多麻烦。有“中央民族大学”台头的纸可以去校超买(6元一本,质量很好),然后拿着这个纸去农行和小卖部中间的那一家打印店(1毛一张,听说其它的打印店要加价,另外阿姨态度也好)打印出来,然后拿给你的推荐人签字并标明日期(日期别忘了,我第一回弄的时候忘了,结果学校让我再传了个完整的),之后再扫描给学校。(扫描1元一页,如果你嫌太贵的话直接用相机拍照传过去也行)

(3)成绩单及其翻译件
成绩单可以用一卡通到圈存机上自助打印。圈存机图书馆一楼大厅有一台、二号楼一楼有一台、二号楼三楼教务处办公室门口有一台。翻译件的模版去信息门户——>教务处主页里面去下载。大部分课程的具体英文翻译信息门户教务系统查成绩的那个窗口中有,没有的话就自己翻译。翻译完成之后打印出来,先拿给各自学院教学办公室相关的老师审核和盖章后在指定盖章日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每周二和周四下午)送到教务处盖章,之后再扫描给那边的学校。

(4)在读证明
民大提供中英文的在读证明,跟学生处的老师说是出国用的他们就知道了。办理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按照模板(在信息门户学生事务的相关通知中下载附件)把本人的基本信息填好(格式和其他内容不得更改),通过信息门户站内信发送至学生工作部;第二步,凭学生证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当场办理,无需事先打印。之后再将扫描件扫给所申请的学校就行。

(5)语言成绩单
直接把雅思/托福/其他相似的考试成绩单扫描过去就可以了。如果你的成绩还没有考到相关专业的要求,你也可以选择不提供语言成绩,之后换unconditional offer 的时候再统一换取就可以了。
关于考托福好还是考雅思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人阴差阳错考过托福也考过雅思,个人觉得托福的阅读和口语相对难些,而雅思的听力和写作要拿高分要多下功夫。不过不管你选择考什么,唯一的秘诀就是“练”,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练,“唯熟能生巧”,这是我考了多次以后的最大体会。具体来讲,由于托福的经验比较少,实在没法给出什么建设性建议。关于雅思考试,倒是有一些经历可供参考:

备考的书籍我就不啰嗦了,上淘宝搜“雅思备考全套”,有一大堆便宜实惠的宝贝供你选择。
a、阅读 剑桥3~剑桥9及其对应的解析就绝对够用了。用铅笔做方便之后擦除。我相信很多人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词汇量的不足,我早期准备阅读的时候经常是由于对一个单词的不了解导致了对原文或题干的理解错误而最终丢分。但我最最讨厌做的事情就是背枯燥的单词书,因此我想了个办法,就是每次做完一套阅读之后就把解析书里面整理出来的单词抄写一遍,如此两个回合下来会突然觉得自己的词汇量有了成足的提高,因为考试的核心词汇就那些,一遍一遍抄写之后,下回再碰到即使你不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具体是什么,你也不会因为这些词汇而做错题了。关于做题方法,我推荐平行阅读,就是大概扫完题目之后回到原文,看完一段就立即把相关的题目处理掉,这是目前雅思届最推崇的方法。很多人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熟悉了这种方法之后就会认可这种方法,因为省时(你不用一遍一遍地读原文)。我最后两次考试都剩下了10分钟左右。我第一次用传统的阅读方法(读完全文后在做题),慌慌张张地在最后一秒内做完最后一题,结果出来是7分,后面改用平行阅读法,考场上就从容许多,分数也逐渐上升,基本稳定在8分左右。另外,如果你的长难句阅读有问题,推荐俞敏洪的《100句7000个单词》,句法很地道,也基本涵盖了雅思阅读考试中碰到的比较难的句型。把这100句都弄透了,长难句就不再是问题。
b、听力 剑桥3~剑桥9+王陆的听力语料库。我的听力一直是弱项之一,试过很多的方法,练过一段时间的sss(科学60秒),对适应雅思听力的语速挺有好处。雅思听力多数时候不是你听不出来答案,而是你听出来了但还是写错了而且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你的听力怎么也上不了7分,奉劝一定要使用王陆的《听力语料库》,具体练习方法书里面都有,不再赘述,坚持练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可以购买她的网课,里面有教授点听复听等方法,据说挺有作用。
c、写作 千万不要用模版,论据务必要生动,否则休想拿高分。大作文推荐一个叫郑仁强(原来是环雅的,现在好像单飞了)的素材论据,我后面两次考试用的他整理的材料,就是狂背,于是写作终于从万年6分6.5分到了7分;尽管小作文的分数比例比较小,但也千万不可忽视小作文,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模仿剑3和剑9后面的范文,记住一点就是小作文考得更多的是归纳整合和多样性表达,而不是流水账式的千篇一律的描述。
d、口语 口语真的没有很多技巧,我的做法是把人人网雅思哥整理的四十多个part2话题从头到尾写了一遍,有时间的时候就拿出来背一背;part1的二十来个话题一定要准备一些比较高级一点的词汇并且烂熟于心;找一个靠谱的partner定期练也是提高的有效方法,part3之前不用太多准备,可以在这个时候和partner进行头脑风暴!业界有个叫刘薇的老师有言“part1看词汇,决定你能不能上6分,part2看句型,决定你是否能上7分,part3为加分项”,颇有道理的。这么多场下来最大的体会就是考试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自信。你要让考官觉得你有7+的气质,考官才会有给你7+的想法,不要还没有进去考场就畏畏缩缩的,过度紧张只会让你丢分不会博来同情。
总之,依我的经验,奉劝诸位在准备雅思的时候一定要力求精益求精,准确的说如果你选择遵照某位名师总结的方法去复习的话你就应该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把一种方法吃透了远比这回用那个方法下回用那个方法要好的多。因为本人在雅思准备过程中曾严重犯过“猴子上山”的错误(有段时间痴心妄想想让听力得到9分竟然花了至少一周的时间去背机经,现在想来尽是惭愧),因此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从应试的角度来说,“熟能生巧”是雅思考试进步的最大秘诀。无论是听力、阅读还是口语或写作,你把一套题按规划做上10遍远比你囫囵吞枣做十套题效果要好很多。如果你像我一样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话,考雅思考语言一定会是无比痛苦的一个过程,但考到了你想要的分数之后你就会觉得这是一段无比充实和珍贵的经历。对了,现在稍微好点的学校好点的专业基本上都要求7(6)以上的成绩甚至更高,所以目标不可以太低。
【备注】正常情况下你只要在就读当年的8月份以前上交合格的语言成绩扫描件都是可以了。但是强烈建议在7月份到来(即毕业之前)之前把语言成绩考够了(如果你对自己的水平不是很确定的话应该更早,因为会影响到是否申请语言班的问题,下面{语言班的申请}一项会细说),不然到后面会相当被动,而且可能会给换unconditional offer以及CAS等带来麻烦甚至影响签证的正常进行。对于英语能力很不错或者其它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更是强烈建议在递交申请之前(即就读前一年的9月份)就应该把语言考好了,因为证明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会为拿到梦想offer增加不少的可能性。

(6)CV(Curriculum Vitae)
CV个人简历不是必须的,但有的话当然是再好不过了。详细罗列你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实习和工作经历会是对PS很好的参照和补充。

(7)护照
护照趁早办理,申请的时候就把护照页扫描过去方便那边学校后期制表等后续手续的办理。对办理流程不熟悉的同学可以看这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办事服务-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 (8)Writing sample
不是必须的。有些论文主导的专业(国王学院、爱丁堡等大学的部分专业)要求你写一个写作样本来初步考察你的论文写作能力。我当时是把大二时弄的URTP直接翻译过来然后让很多朋友帮我找语法错误,很下功夫,不亚于写PS,前前后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9)research proposal
非必须,极少数学校一年的Msc by research项目要有proposal。申请授课式专业的同学,时间和精力有限的话可以直接忽略。

2、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就可以广泛了解一下各个学校和感兴趣的专业了。除了朋友和老师的推荐外,了解一个学校或者一个专业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访问该校的官网。通过课程介绍、课程设置和申请要求以及师生比例(这个很多学校官网不说你可以邮件询问校方)等信息来确定一个专业是否与自己的兴趣或者规划相契合,过程中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通过邮件询问相关的课程秘书,官网上都找得到,除高峰期会有一定延时外,秘书们还是会很乐意回答你对于课程和学校的任何问题的。此外,还可以经常到太傻、豆瓣等论坛上看看帖子,很多过来的学长学姐会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心得,有问题的话也可以直接留言咨询。
到底看专业还是看学校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个人的理解是,如果你就想过去“镀镀金”的话,“学校”的比重就要比“专业”高一点,如果你就想专研某个极其感兴趣的专业的话,就可以考虑“专业”多一点。就算是牛津和剑桥也可能有一些很不成熟、不上档次的专业;而有些综排很靠后的学校在某个专业上却有着牛剑也无法企及的高度。另外,Times、QS等的排名只能权当参考,因为你稍微研究会发现,有的在英国本土排名30左右的学校(国王、曼大),在世界的排名竟是50以内;而在世界排名一百多甚至更往后的学校却能进入英国10名前后。
申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可爱的同学有着强烈的“伦敦控”,即非伦敦的学校不去。伦敦是首府,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娱乐丰富等优点是很多人艳羡不已无法自拔的。是不是在大城市的学校就好一点呢?借用一个在英国求学了一年的学姐的话就是:“排除超级学霸,如果你打算过去玩一玩,见见世面然后混个学位的话就可以选择伦敦、爱丁堡、曼城等大城市,但是如果你就想过去狠狠提升自己一把的话建议选个山高皇帝远点的学校会好些(诱惑少)。”另外,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举个住宿的例子,伦敦学校的住宿有的甚至高达220镑每周,而很多伦敦以外的学校100磅就能住很不错的宿舍了,这个成本是需要你自己去衡量的。
【QQ的利用】每年都会有人组建“英申群”之类的QQ群,这对于DIY的同学是极大的福音(找中介的同学也可以尽早加入,你可以了解到很多中介给不了你的消息)。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在群里发起比较常规的疑问,都会得到群里其他小伙伴们的热情解答;同时你也会发现,如果别人有问题正好你会解决,你会无比乐意的给出建议。因为大家的申请进度都差不多,因为有着强烈的共同语言,这个平台使你们产生莫名的接近性。唯一的问题是大家越来越熟以后会开始再群里面拉家长里短的,有时候QQ响个不停还真挺烦人的。但是目前有个问题,现在的qq群很多都是中介或者顾问老师为了招学生自己建的,个人建议可以加学姐或者学长去点对点问。(比如我)~

3、申请的投递
一般的同学几轮了解下来之后就会确定自己的dream school和dream major。以往的申请经验留下三个字——“广撒网”。我初期申请的时候就一直担心他们肯定有途径会知道自己申请了其他的学校和专业,这样会不会对个人评价和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有一定影响?过来之后发现这些疑虑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每个专业的offer都是由不同的录取委员会(据说人员经常变动)控制的,根本没人在意你到底申请了哪些学校哪些专业,所以别先入为主太把自己当回事,他们才没那个闲工夫去管你到底申请了哪些学校。我甚至试着给一个学院的两个相似专业都投了申请,结果竟然都给了我offer,再次证明他们在给你offer的时候只会考虑你的条件是否达到了要求,根本没有人在意你是否申请了其他的学校和专业。
关于申请学校的数量,如果你不是非dream school不去或者dream major不读的话,申请8到10所是合适的。建议申请的时候就要有梯度,2~3个保底的,3~4个差不多的,2~3个(往往很火,需要20~50磅不等的申请费)冲刺的。
关于申请的时间,大多数学校是9月份中旬开放申请,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甚至更早(8月初)。坊间流传英国的offer发放是遵循“先到先得”原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无论如何尽早投递准没有坏处。最好在9月份以前就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这样就可以赶上申请的第一班车了。但总有很多同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到10月份可能都无法成功投递第一份申请。这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首先,木已成舟,你干着急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想方设法尽快投递便是;另外,以个人经验除商科的部分火到不行圣诞节前后就会关闭申请的专业以外,大部分专业在一月份之前投递申请都是有希望的(PS:本人比较满意的都是1月份以后投递的申请,三月份以后收到的offer)。很多考研败北的同学也都是3月份左右才开始投递申请,最后也能够拿到满意的offer的。
如果你找的中介,建议你把材料都要过来找个时间自己整理以后申请一到两所学校,以此来了解一下申请流程,这样至少将来有学弟学妹或亲戚朋友问你相关问题的时候你不会因为一窍不通而尴尬。

4、offer的接收和选择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发放offer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快的可以非常快,慢的折磨你到抓狂。本人申请谢菲尔德时最夸张,头天晚上10点递的材料,第二天下午5点就收到了conditional 的offer;而爱丁堡的offer前前后后等了我将近三个月(以为都没戏了);此外,大部分的offer和拒信都是7~45天内收到的。
如果你是准毕业生的话,conditional offer里的conditions一般只有两条,一是GPA的要求(要求你毕业成绩单上必须高于某个分数。正常情况下英国本科2:1的成绩换算成国内“985&211”高校的成绩是80分,但显然英国很多学校已经不把民大这个“985&211”当回事了,times排名10~20会con到80%~85%不等,前5的甚至con到90+如果你有幸能拿到他们的offer的话;但毕竟是condition之一,不完全是决定性因素,说这个的意思是如果你的GPA不幸比较低80%都不到,也不要畏惧会被学校秒拒,因为如果你有很过人的PS或语言等且录取委员稀罕你的话对方会考虑适当给你降低GPA要求);二是语言的要求(雅思7分小分不得低于6.5,托福100分小分不得低于22分等等)
至于申请上的概率,由于掌握的案例有限,且由于不同专业申请难度不一样,这里不敢一概而论。但是文传的同学如果你的GPA是85%+,且PS和推荐信都没有比较大的问题的话,申请英国Times排名10+学校的传媒相关专业的话一般都可以顺利拿到offer,至于10名以内的就只能看材料的质量和个人的造化了。
申请投递结束的时候就可以陆陆续续进一步深入了解所申请的专业以方便后续的offer选择和确定。了解的途径与上述{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的方法类似,由于更有针对性一些,如果你能够找到往届就读于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就可以征求征求他们的意见,另外你还可以向各位小米要最新的handbook什么的。
每次接到offer时我都无比激动,但是接下来烦恼很快就来了,因为部分专业在offer里就会明确要求你4个工作周或者一个月内选择是否接受这个offer,我一开始特别担心的一点是:是不是我接受了就必须让我去读啊?于是不断的给小米发邮件(那个时候申请高峰期他们回复超级慢的),在多次得知选择accept“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告诉对方学校你暂时有这个意愿,后期仍然可以推掉”的信息之后,我才勇敢的接受了所有的offer。
【留位费】有些火得发红红得发紫的专业(特别是商科的一些专业)是有留位费一说的。就是你在选择接受offer的同时,学校会要求你交付1000到2000胖子(英镑)不等的留位费。这个交与不交就完全看你对这个offer的重视程度了,毕竟1000~2000胖子也不是什么小钱,如果你能确定自己最后肯定不去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话,那选择交付就有点太败家了。

5、Argue
英国教育制度的人性化除了体现在采用申请制(综合能力考量)而不是考试选拔制(一锤定音,要么一步登天要么一棒子被打死)之外,还体现在申请后期的通融性上。学校第一次的据信并不代表你再无机会,如果你对这个结果相当不甘心或者你对这个申请无比倾心,你可以选择与相关的录取委员会或者小米(小秘即秘书)进行交涉,向对方询问你为什么被拒,你可以尽一切力量据理力争,比方说如果对方的回信中说的原因是“你的GPA只有84.5不符合申请的基本要求”,你就可以回信向对方声明“之所以只有84.5是因为多数老师判分要求比较高,所以虽然只有84.5,但是整个专业的综合排名在10%以前”,有可能的话再开具相关的证明给对方传过去,之后再真诚表达自己对所申请专业是无比热爱的,如此下来对方通常都会重新考虑你的申请的。这个过程我们一般叫作“argue”。本人申请管理专业的时候有过argue成功的经验,个人觉得argue的成功率取决于你的执着程度和你后续补上的说明材料的力度!另外,如果你的语言死活考不到正课的要求,你也可以选择和学校argue。比如专业要求你雅思总分7分小分不得低于6.5,而你恰有一项(很多人卡在写作和口语上)怎么也达不到要求,你就可以选择和学校沟通,由于现在申请竞争越来越大,语言argue成功率越来越低,但如果你正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不妨一试(需要指出语言argue成功率高的一种特殊情况是,要求你7[6.5],但是你有至少两次或多次的成绩单中时而写作少0.5[其它都达到要求或者远远高于要求],时而口语少0.5[其他都达到要求或者远远超过要求],你可以大胆argue,我认识两个同学都是这种情况argue成功)。

6、准备存款
如果你已经拿到一些相对满意的offer了,且下定决心要去英国读硕了,在资金可以顺利到位的情况下,建议你1月份的时候就把存款事宜弄好,提前存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之后的签证通过率,虽然目前大使馆的要求是签证时提供的存款证明上面的定期存款时限至少要在28天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你7月30号递签,7月29号开存款证明,那么你的这个定期存款必须是在7月01号以前存进去的。但是由于一来存款越长越能证明你对这笔钱的掌控能力,越能提高你签证通过的概率;二来由于后期忙毕业忙论文忙各种杂务你说不定很可能把这一茬给忘了(反正我认识有个同学就把这个忘了后面搞得手忙脚乱的),所以趁着一月份相对比较闲的时候就把这个存款尽快弄好了,弄成存折或存单均可,但必须是定期的存款。
存在谁的名下?强烈建议存在申请人自己的名下,因为如果你存在父母或监护人的名下,后续签证的时候需要提供一系列户口本啊、出生证啊、独生子女证啊、关系公正书啊等等,巨麻烦;但如果你存在自己的名下,这些附加材料就可以通通省去。
存多少钱?今年多数人存的RMB30w(由于动荡不定的汇率和政策的变化每年会有所不同),严格意义上说,签证的时候提供的证明只要足够涵盖学费加上9个月的预估生活费(伦敦1000胖子每月,其它地区800每月)就可以,综合通常在RMB20w~25w之间就可以了,但是资金越充足,因为存款原因而被拒签的可能性就越低。

7、信用卡的办理
申请过程一张MasterCard或者Visa的国际信用卡是必需品。从先期的付申请费、留位费到后期的付语言班相关费用再到宿舍相关费用等等,如果你有一张合适的国际卡将为你省下老跑银行发电汇的麻烦,也省下了电汇时几百几百的手续费。
我们这一届最火的卡是中行的一种老卡——中国银行的长城国际卡之英镑卡:直接以英镑为单位交易,避免美元卡或其它币种卡之间换算所造成的兑汇费和手续费、且5笔以上免年费。最好是你的父母(如果他们有能力办这个卡的话)去办主卡,然后你领附卡,这样的话会带来好多便利,最主要的是你的额度不会很可怜(起码也会有2000胖子)。
但如果你的父母没有工作证明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无法办这个主卡,那么你就只能交保证金(因为你是学生,原则上是不能办信用卡的)自己去办主卡了。至于保证金办卡的额度与保证金的多少和个人信誉直接相关(一般RMB5000元保证金额度在400胖子到500胖子之间)。不要在中关村南大街支行(就是小东门对面那家)办,因为八百年都没有申请这种卡的表格,我前前后后跑了至少五趟,每次都告诉我下回来或者去其他银行。建议去中关村支行(海淀一街那边,就是中关村西站附近)办,一般十到二十个工作日可以下来(大堂经理会死活推荐你不要办这种卡,“下来很慢啊、额度又小啊、还有年费啊、没作用啊,让你父母往中行存多少万多少万就可以办国际多币卡[13年刚出来的卡种,好像是多种币种消费都免手续费,你们可以了解下]”得be得be得be得,居心何在你自己想)。
我相信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跟我一样一开始对国际信用卡甚至对信用卡是一窍不通。大体是这样:信用卡就是给信用记录良好的人办理的一种透支消费卡。上面自己可以不用存款就能够刷卡消费,但要在规定时间内还上。和借记卡一样有储蓄功能,但是几乎没有利息给你;也可以取现,只是利息和手续费很高。国际信用卡就是在国际上可以通用的信用卡(比较常用的是Mastercard、Visa和AmericanExpress等,中行的英镑卡就是Mastercard)。
【如果你是子卡或者你的卡的额度很大就请忽略以下信息】如果你的卡额度只有500胖子,但你现在需要支付1000胖子的留位费怎么办?往卡中提前存入至少500胖子就可以用了。换句话说,你真正可以透支的金额等于卡本身的额度加上卡中的存款余额。
【早期没卡时怎么办?】可以向你有国际信用卡的亲友借用。

8、奖学金的申请
坊间流传说英国授课类硕士几乎都申请不到奖学金,但是据我观察每个学校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发配给授课式硕士项目。少则1000胖子(镑)【不是利兹就是UEA,为了吸引条件好的学生在给offer的时候甚至直接给1000胖子的学费减免】,多则7000胖子(约合6万5千多人民币,不小的数目了。谢菲尔德大学有专门的这个奖学金给中国的授课式学生)不等。各类奖学金可谓五花八门,基本上在官网上相应的页面都能够查得到。需要着重提醒的一点是申请时间,除个别奖学金项目会推到6月份以外,多数学校奖学金的申请截止时间都在3月份,所以有意向申请奖学金的同学一定要关注截止时间(即使是一个学校,每年这个时间也不一样),本人就是因为忙于语言和毕业论文等而一时脑昏错过了申请时间,虽说即使申请了也不一定有戏,但没有机会试一下总归会有点不爽,提醒学弟学妹在奖学金申请上切勿步我后尘。

9、语言班的申请
语言班的设置一方面再次体现人性化,令一方面也投射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的愈来愈商业化。语言项目很贵,不是一般的贵!依学校而不同,但语言项目单单学费基本上都在250胖子(合约2400人民币)每周~350胖子(3300人民币或两次的雅思考试费用)每周之间。每个学校最短的项目有三周,四周或者五周(给语言够正课要求但希望提前适应语言环境的同学而设),也是因学校而不同。长的有10周、20周甚至40周(这个基本算预科了),根据你的语言成绩与正课语言要求的差距而定。同样的,需要提醒的是申请时间,有些学校语言班的火热程度并不亚于正课,拿爱丁堡大学来说,基本上到3月底所有的语言课项目都会满额,且waiting list上面还有一长串的人等着,所以,有意向或不得不读语言的同学一定要提前申请。至于语言课的作用如何,说法也是不一,由于本人后面考虑实在太贵了(10周学费将近3000镑,外加住宿和生活费5000磅[4.5万RMB]是下不来的,可不是小数目),因此中途把拿到的语言offer又退回,乖乖考雅思去了。所以读不读语言一看个人英语实力,如果你达到正课要求了,而且你有信心接下来到那边不会有问题,那你就不用报了;二看经济实力,如果你家里不差那点钱的话,就勇敢的报吧,有益无害是肯定的。


10、宿舍的申请
到底是住学校宿舍还是在外面自己租房子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学校宿舍费用高,但安全系数也高是毋庸置疑的;外面租房子相对自由,花费会低(有时候会低一半都不止)也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你在选择读了语言,你可以和读语言的同学们结伴一起去找找外面的房子;如果你提前去到学校那边或者你有亲友在那边的话,也可以去外面找房子;但是如果你在那边无亲无故且开学前一天才到的学校就强烈不建议你去校外租房子,因为一来开学就事儿本来就多,二是时间太赶很可能找不到满意的房子,第三点是到那边之后办银行卡交通卡等有些都是需要提供固定住宿证明的,如果你一时没有稳定下来可能对这些杂务的办理造成延误;如果你一点都不缺钱且想与外国学生多交流的话就强烈建议你选择住在学校,因为学校的hall经常会举行party或者活动什么的,不像住在外面除非你邀请别人去你那里玩,不然就很少有住宿区的公共活动。至于很多人最关心的二者到底会差多少钱?依我的了解,如果你不是大手大脚的那种人,住外面一年至少能省一万人民币。(以上是综合看过的帖子和一些学长学姐的意见整合而成,非自己的经历,如有偏差还请谅解并指出。)

11、机票的购买
原则上,越早订票买到低价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从价格上考虑机票是越早定越好。假设你9月份开学,如果你在四月份甚至更早就已经确定好了想要就读的学校,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寻找特惠机票了。以北京到伦敦为例,你在5月份6月份有很大机会买到加税后3000左右的特价票,但到了7月份8月份基本就只能买到4500左右(这里都指的有中转的航班,直飞的一般都是6000+)的,再往后就越来越贵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特价票往往都不是学生票。学生票较普通票便宜很多,但正常情况下折扣都不会有特价票那么厉害,且价格也会随时间递增(只不过涨幅不是很大),但学生票有一个绝对的好处,就是可以托运接近双倍重量的行李,多数航班(英航、土航、阿航等)的普通票只能带23kg或者30kg的行李一个,而学生票则可以带2个23公斤的托运行李,这对于多数第一次出国门需要带大量行李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实用的。特价票和普通票一般只要护照就能购买,而不同航空公司购买学生票的要求则大不一样,有的必须提供签证才能预定购买,有的则只要有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电子录取通知书,是担保方即英国境内的教育机构,并需在担保方注册表上,签发给未来学生的一个特别电子参考号码,用于签证申请)或者unconditional offer就可以预定了,具体的你得向航空公司询问。需要指出的是,价格越便宜的机票限制往往越多,很多特价机票是不允许退换票的,学生票退票或改签的手续费也不低,通常是1000rmb每次,所以在unconditional offer 还未弄到,签证八字还没有一瞥的时候就购票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你有可能因为很多主、客观的因素而不得不推迟或提前行程,所以就看你敢不敢赌一把了,反正我是赌了。
特殊提醒1:如果你买的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机票,切记分清楚他们的青年票和学生票的区别(12~24周岁需购买青年票,只有25~30最的留学生才能够购买学生票,青年票只要护照就能购买,学生票则一定要签证,我一直觉得这个划分很奇葩,但无论如何切切不能因为买错票种而登机失败,那就悲了个催的了。)
特殊提醒2:航空公司不仅会在重量上限制托运行李,还会在尺寸上限制托运行李(一般是长宽高和不得大于158cm/28寸差不多),有出国经验的一些同学告诉我说其实30寸也没关系的“因为他们不会拿尺子来量的,重要的是重量别超标就可以了”,但是我致电航空公司,他们客服告诉我说“这个看不同机场管控的松紧程度,如果跟你较劲儿的话每超过一件的话是 要罚300美金的。(重量超重也会罚款,不过没这么可怕)”所以如果不是特殊需要的话,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带超过28寸的行李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uncon和CAS的换取
unconditional offer俗称为uncon,相对于conditional offer来说的,是正式的录取通知书,拿到这个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对方的校门了。换取uncon简单,就是把conditional offer上的要求一一补上就是了,包括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中英文扫描件,中英文成绩单扫描件和符合要求的语言成绩单扫描件。民大通常是6月末发双证和完善毕业成绩单(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建议一定要在7月之前把语言搞定了,因为否则的话你就没法在第一时间换取uncon),拿到双证后应尽快翻译成英文(不用特别严谨,可在网上下载模版,修改后用6元的由学校台头的纸打印出来扫描过去),毕业成绩单(带毕业论文)也应尽快翻译,与{1、材料准备}中的成绩单翻译程序一致。上传完所有材料之后就等着那边的学校给你发uncon了。CAS一般不需要其他材料和证明,uncon下来若干天后学校就会自动给你发CAS了。uncon和cas的发放速度也是因学校和专业而异,我有个要去华威的同学两个工作日换的uncon三个工作日拿的CAS,但多数同学通常要等10+个工作日才能拿到uncon,再等10+个工作日才能等到CAS。我是7个工作日拿到的uncon,这个时候我那个华威的同学已经开始递完签证了,我一是要急着回家,二是看着眼红于是想了个法子意欲让学校早点给我发CAS,我跟对方说“由于户档的原因我只能在北京完成递签,但是5天后我又必须回到无法办签证的偏远的老家,所以恳请尽快给我发CAS好让我早日完成递签”,第二天我就收到邮件说正在审理,第三天我就拿到CAS了。。。。那个时候脑子里又飘过一行字“啊!人性化!”(之前催其他学校con的时候也用过类似的招数),其实也为自己的小谎言略感惭愧。说这个的意思是,据坊间多数人抱怨,英国人的办事效率有时候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如果那个时候你急于回家或者要忙着去做其他事情时可以试着耍耍类似的小聪明。

13、其它conditional offer的谢绝
网上有不少帖子和许多留学机构的建议就是当你确定了去一个学校之后,你就应该尽早把其他学校的offer回绝掉,这样就会给后面申请的人多留一些机会。个人的建议是除去你打定主意要去的这个专业之外,至少应该吧你备选的second favorite offer留在手上以防突发状况的发生。我听从一些网友的建议在5月份的时候就相继把手头拿到的其他offer(包括备选offer)一一谢绝了,结果到了5月底,噩耗传来,我的dream offer就是我准备最后去的这个专业由于“不可抗的因素”临时取消了(实际原因是因为主课老师即系主任临时跳槽之类的),这个百年难遇的奇葩状况像一块巨石重重地横亘在本人的留学申请道路上。骂爹骂娘抱怨了一整天后没办法只好抓住申请的尾巴投递了一个新的申请,同时死皮赖脸的去要被我回绝了没几天的原备选offer,竟然要到了(我只能再次理解为“人性化”,可惜后来我决定去最后申请到的这个专业于是上周又把人家给拒了,我知道如果真有“人品守恒定律”的话,我一定要为这个损点人品早点报应的,认了)。讲这个故事就是希望你要明白,要做好被从天而降的狗屎砸到的准备,所以要适当“留一手”。但即使因为太二或者太善良而做了一些看似不可挽回的决定,也不用过于惊慌,要学会见招拆招,要保持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
因此总的来说【关于谢绝conditional offer的时机】就是(1)、当你确定了你的第一和第二选择之后你就可以把其它的offer回拒了以造福后面申请的伙计们,(2)当你拿到第一选择的签证之后你就可以谢绝你的第二选择了。(因为如果签证都下来了还出什么突发状况就只能自认倒霉了,且进入了8月中旬对于九月入学已经晚了,着手准备第二选择也已经不太可能了。)

14、签证的投递
CAS拿到之前就可以开始准备签证材料了,这样的话等CAS一拿到就可以立马预约签证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需要提前预约的天数不一样,但是北京即使是在高峰期的时候也是可以当天预约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签证。
【签证需要的材料】预约信息表、申请表VAF9、APP8表格、List(这个好像现在可以不要了)、护照的原件和复印件、签证大小照片一张(六个月内照的、尺寸35mm*45mm,如果你力求完美的话,切记签证规格的照片和护照规格的照片[33mm*48mm]是不一样的,照相的时候记得和摄像师说明白了,我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个差别递完签证后才听得他们各种危言比如可能会被拒签什么的为诚惶诚恐了好一会儿。)、CAS(不是只要一个号码就可以的,要把整个都打印出来)、unconditional offer(如果CAS上没要求你签证的时候带上就可以不要)、语言成绩单的原件和复印件、毕业证的原件+翻译件+各自的复印件、学位证原件+翻译件+各自的复印件(如果CAS上没要求可不提供)、成绩单原件+翻译件+各自的复印件(如果CAS上没要求可不提供)、存款(存折或存单)原件和复印件、存款证明原件+翻译件+各自的复印件(去银行开具存款证明时资金即会被冻结,建议开两个月,签证一下来便可以去银行解冻的)、2980元的签证费用(每年都会变,必须是现金、也可以选择网上填VAF9和APP8表格时提前付款)*出生证明等(存款不在自己个人名下的需要提供)。(递签之后,这些材料除护照复印件和缴费单之外,其他全部收走,只能与领签证的时候一起拿。)网文侵删,有任何关于英国考研选校的问题都可以私我~~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5
看到题目要求是要申请英国本科,下面出个全攻略:
[h1]一.英国本科学制[/h1]针对普遍情况而言,不排除特殊情况:
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完成本科学位并最终获得荣誉学位需三年时间。
苏格兰,学生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攻读一个普通的学位,四年的时间拿一个荣誉学位。
英国大多数大学的荣誉学位只要求读三年,只是在深度和难度上略高于普通学士学位。而有些大学的某些专业规定读三年取得学士学位,再加一年取得荣誉学位。

[h1]二.英国本科学位类型[/h1]BA:文科学士
BBA:工商管理学士
BEd:教育学学士
BSc:理科学士
BEng:工程学学士
LLB:法学学士
MB:医学士
进入英国大学本科的路线有多条,最常见的是凭着三门A-Level的成绩通过UCAS申请进入本科。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英国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都要通过UCAS进行申请。
UCAS 是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的缩写,即“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统一为英国所有大学提供招生服务。
原则上,所有英国大学的所有本科学位课程,包括专升本,都要通过UCAS申请。UCAS既可以申请英格兰本土的大学,又可以苏格兰以及威尔士地区的大学,一般是用于学士学位(Undergraduate)的申请。

[h1]三.申请英国本科留学的途径[/h1]前些年,中国学生选择赴英国留学,基本上是去读硕士课程,但是,近年来,去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子越来越多,那么,同学们如何申请英国大学本科呢?
同学们申请英国大学本科时,不同的学历有不同的申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途径一:A-level课程
适合人群:高一或是高二的学生
英国的A-level课程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文凭,但其学制只有两年。A-Level课程也被称为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是升入英国大学的学术性教育途径,也是入读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
几乎所有的英国学校都认可A-Level考试的成绩,所以,中国学生如果能在A-level课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则有更多机会进入英国最优秀的大学攻读任何学科的课程。

途径二:英国大学本科预科
适合人群:高三毕业生
高中毕业生读大学预科课程,比读A-Level要节省一年时间。
预科课程往往是由大学直接设立或与大学挂钩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读完后可以升读大学的学位课程,进入对应大学的对应专业。比如华威大学预科毕业后,就可继续升读大学本科。
如果选择读大学预科课程,最好直接报读正规大学或大学联盟提供的课程,这样申请签证比较容易。

途径三:直接入读英国大学本科(3年)
适合人群::高三毕业生,雅思要求6-6.5分
如果学生的语言成绩没有达到学校的入学要求,在本科课程之前要学习语言课程,而且要参加雅思考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入学。
直接入读英国本科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要求极高,一般是有其他国家留学经历的学生选择。

[h1]三.UCAS申请系统[/h1]所谓UCAS,全称叫做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是英国全国大学的统一学生申请机构。
简单打个比方吧,在中国参加高考之后,同学们需要报考大学的志愿,同理,UCAS就是针对在英国读ALEVEL或者预科的学生报考英国大学的系统。与中国报考志愿不同,UCAS可以一次性申请5所学校,5所学校有可能都给offer,但是学生需要在拿到所有申请结果之后,在已拿到的Offer中选出两个志愿,一个叫firm choice,相当于中国的第一志愿,另一个叫insurance choice,就相当于中国的第二志愿,剩下的就算有offer也需要取消(decline)掉。
UCAS系统中,每个申请人每年只能创建一个个人账号(不可重复同时使用多个账号),一个账号最少可选择1个志愿,最多可以选择5个志愿。UCAS系统一年只能开通一次,每年的6月30日关闭申请系统,后面进入确定环节或者clearing。 2016年UCAS的申请费为1个志愿12镑,5个志愿23镑。登录到UCAS系统中,申请时需要同学提供的信息有7大部分,分别为:个人信息、资金信息(证明有能力支付学费) 、填报5个志愿 、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个人陈述 、导师推荐信  在Apply申请系统里提交申请后,同学们会收到一封邮件,UCAS会给每个申请人一个个人申请号,用这个号可以登录Track跟踪系统, 随时跟踪申请进度。 大学审理周期一般为4-6周,之后大学做出录取决:Unconditional offer 无条件录取, 或Conditional offer 有条件录取,或者Unsuccessful 未录取。

[h1]四.offer类型[/h1]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
无条件录取是英国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Unconditional Offer),获得正式录取通知书就表明申请者已经满足了学校所有的要求,被学校正式录取了。在正式录取通知书有效期内,同学们只要接受Offer,并且向学校交付第一次的学费预付金就可以拿到大学学习录取确认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y,也称为CAS,正式成为该学校学生。
有条件录取
如果申请者基本条件(学历,工作经验等)已经满足大学录取要求,但是个别申请材料还来不及递交,比如雅思成绩、毕业证书、平均成绩还不够等,学校在审核后可以先给出一个有条件offer (Conditional Offer),等申请者补齐其余的补充材料,并且满足申请要求,学校再给出正式无条件offer (Unconditional Offer)。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有条件录取通知书 (Conditional Offer)无法取得大学学习录取确认(CAS),从而无法申请留学签证。所以,申请英国留学的第一步是要首先取得学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即无条件录取。

[h1]五.一些行业经验,非绝对[/h1]选择申请的五所学校一定要拉开梯度,切记错误预估自己的成绩导致所有的申请都失败。
A: 定位过高,offer都是拒信
产生原因:UCAS是每年10月就开放,所以递交申请的时候学生很可能没有特别多的成绩出来,加上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所以这类学生是非常多的,申请了太多热门且排名高的学校,结果第一轮结束后得到了5封拒信(特别得打击)。
解决方式:按照UCAS的规定,如果申请的学校都是拒信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UCAS系统重新递交一个EXTRA(额外)申请,这个可以说是直接申请的最后机会了,所以这个EXTRA一定要符合实际,选择学校和专业一定要切合实际拉开梯度 。
B:有条件录取,但是完全达不到要求
产生原因:个别学校根据学生的背景,预估学生能够达到学校的要求,所以很有可能开始给了学生有条件录取。但是学生的成绩每个学期都是有变化的,拿到offer之后发现自己突然达不到学校的要求了,那么这个有条件录取之后无法换成无条件,其实就是相当于没有任何用处。
解决方式:这类的学生可以选择decline(取消)掉现在拿到的有条件录取,于是就相当于没有任何学校的offer,也可以依据A情况添加EXTRA(额外)申请的。 达不到要求的offer就LET IT GO。
C: 报考的学校过低,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
产生原因:与之前两种学生相反,还是有很多保守的同学报考UCAS是灰常灰常谨慎的,生怕自己考不到要求,所以在第一轮申请定位较低,以至于自己在拿到所有offer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高于要求很多。
解决方式:这类学生可以选择跟B类学生一样,DECLINE掉所有的offer,就相当于没有任何offer进入EXTRA环节,可以在加一所符合自己要求的学校。另一种方式呢,就是进入ADJUSTMENT环节。
D: 成绩没有完全出来,已经获得offer,但是不清楚是否能达到学校要求
产生原因:拿到的offer是自己想要的,但是自己的成绩却在能达到和不能达到的边缘,不舍得取消,也不知道是不是保留,纠结的要命!
解决方式:这类学生人群还是蛮多的,毕竟最终成绩没有出来,实在不想放弃好学校的offer,万一自己就录取了呢,所以这类学生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外部递交保底学校。对的,很多学校不仅接受UCAS申请还可以通过ucas外部递交申请的,这样既不占UCAS名额,还可以给自己一个稳妥的保底学校。
如果申请被拒,不要慌,UCAS系统里还有几个其他的小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你。记住下面的功能,自己成功拿到其他学校的offer!
第一是Extra 补填志愿,这个小工具是学生在5个志愿的申请都被拒绝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让学生可以补填志愿。
第二是Clearing补招系统,这个小工具是学生在5个志愿的申请都被拒绝,且extra也未录取的情况下使用
第三是Adjustment 调剂系统。这个小工具不是说同学未被所填志愿录取,而是说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远高于预期,并可以达到比所申请学校更好的学校的录取标准,那么这些学生可以有机会重新申请更好的学校。

戳我,英国大学各专业的学长学姐联系方式

这里是持续输出干货的芝士圈留学,听说关注我的同学都拿到了offer,嘻嘻~
芝士圈留学,圈里人更懂留学~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6
是的直接申请本科的比较少需要读预科
谢大的计算机专业属于英国的靠前的学校,挺不错的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7
泻药
大概说就是自己准备文书推荐信成绩单在读证明/毕业证明等等资料,然后在学校开通申请后投递就行
读预科的都是自己成绩不是很好的想申请好一点的可以接受多读一年预科
谢大的计算机不错的,想知道能否申请得上需要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成绩,雅思来评估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8
对于绝大多数想要独立申请英国本科的同学,一定免不了要和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UCAS)系统打交道。这个系统可以称之为英国版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通过UCAS系统申请英国大学本科。




首先,当然是找到这个网站。你可以在搜索引擎上用英文搜索,也可以直接输入以下网址(建议大家浏览一下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关于申请学校,课程,专业的建议):


https://www.ucas.com/

找到网站后开始根据自己的想法搜索课程。比如,你想学法律相关的专业,输入关键词 “law” 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里有所有的英国学校的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搜索结果里基本上每所学校只会显示三门,大家可以点击 “Show more courses” 发现更多课程。找到自己的目标学校和课程以后就可以开始注册申请了。

注册申请其实只有很简单的三个步骤,即注册用户名--填表--提交申请。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步骤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步,注册用户名的时候要保证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需要填写你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家庭住址填写的时候请使用英式的从小地名到大地名的习惯,联系电话不要忘记+86,电子邮箱也请仔细确认。填写完了以后会有四个安全问题,方便忘记密码以后找回。注册成功以后会收到一封确认邮件,根据里面提供的用户名,输入已设置的密码登录即可。




第二步,填表的时候一共有八项信息,请一一仔细填写。有三个点需要注意:1,Choice里可以有同一专业的五所大学,也可以是同一大学的五个专业。可以少填,但不能多。2,Education里填写证书名称的时候,UCAS官方建议填写证书本名,不要试图演变成英式。比如,你是在高中以后有专科的学习,就不要同等为A-level。3,在Statement上只有一套个人陈述,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申请的是五个大学,所有的大学拿到的都是同一套个人陈述,在这种情况下,就尽量不要提到学校的名字。或者,你申请了同一学校五个不同的课程,那就不要具体针对某一课程进行陈述。




第三步,提交申请之前请认真阅读申请表。这个申请表在提交之前,没有完成填表的时间限制,你想填多少天都可以,只要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提交申请有24英镑的费用,需要用信用卡支付。支付提交成功以后也会收到确认邮件,一般等待2-3周就可以收到回复。

最后,在填表的时候不用担心不会填,因为每一步网站上都有详细的教你如何正确填写的视频,只要根据要求仔细填写就可以了。

具体每一步要如何操作,可以参考另一个小社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683811/answer/558892972

祝知友们申请英国大学本科成功。

- the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