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吉利旗下全新品牌 LYNK&CO (领克)首款量产版 SUV 领克 01? 市场前景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GarryTonon   2018-9-23 03:02   1186398   9

4季度正式上市 LYNK&CO 01准量产车首发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聚焦」2017 广州车展 ,更多「车展」讨论欢迎关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侯社长  3级会员 | 2018-9-23 03:02:39 发帖IP地址来自

侯社长的领克系列文章之五


《璞玉虽好,仍需打磨》 - 领克01试驾体会


社长不是一个键盘车神,在之前写的领克文章中,基本都是案头研究为主。

虽然在配置篇,我已经写出定论是,单看配置,这辆车很值。

但是,对于这辆车具体的描述,好还是不好,是不是值得买,社长则认为,需要经过稍长时间的试驾体会,才能给出答案。


春节期间,有幸从朋友那里借来了领克体验一周。试驾车是中配,价格为17.88万元的“型黑 Pro”版本。同时也从其他的渠道获得一台价格为20.28万元的顶配“劲白 Pro”版本的短暂体会。

经过此次试驾,基本能够完整说明领克的产品力了。




外观内饰 - 完善的外观,马马虎虎的内饰

01的外观造型可以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主要原因有几点


  • 造型语言紧跟潮流,且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

目前汽车造型界正在流行一股“分体大灯”风潮,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韩国人,以及中国的柳州人,都纷纷将这种风格作为下一代产品的造型语言,同质化现象将在未来变得明显。

然而,领克在一众分体式大灯中,走出了自己的路线。纵向排列的两根光导配合3颗LED,组成了有点像法拉利458的头灯结构。下方的格栅配合大灯,又有些像保时捷的元素。两种元素配合在一起,也给人较为独特的感觉。

社长个人的观点是,01的造型算不上“好看”,但可以算得上“独特”

尾部的造型同样非常有辨识度,两个三角形光导圈配合竖条状的LED尾灯,可以让人在夜间瞬间辨识出这是领克的灯光光型。

不过,这套设计语言比较适合SUV这种“厚实”的车头。在应用到03这种低车高的轿车上时,就有些不尽人意了,特别是在低配车,轮毂较小的情况下。


  • 比例完善

领克的车身比例把握比较精准,这有别于其他自主品牌的产品。前后悬的长度,轴距,车轮,车高,车窗之间的比例搭配非常和谐,车头和尾部的造型元素也没有见到明显的冲突和比例不合适的情况。




  • 细节丰富,线条处理完善

01的外饰细节非常丰富。无论是车头,侧面,还是下群,尾部,01应用了大量的塑料装饰件,营造出了丰富的层次感,也为多种色彩的搭配提供可能。

当然,为了突出这些零件的层次,社长推荐不要买黑色的。

但01的内饰造型则显得非常草率,体现在


  • 1 整体内饰缺少主题

01的内饰很难说是一个“主题化”的内饰,用行业话说叫做“没有Theme”

设计元素非常分散,且没有一个想表达的内容。零件之间的线条缺少关系匹配,让人感觉凌乱,不成整体。


  • 颜色搭配非常单调

我们拿到的产品是一台黑/金搭配的车型,但总体给人感觉太黑了,金色在其中的应用太少,并且颜色不明显。

而耀蓝色的版本,双拼颜色处理太过随意。

运动版的黑红内饰又稍显俗气

总体感觉领克在Color & Trim上的能力稍显不足。


  • 中控部分草率设计

社长可以说是阅车无数,但用大屏幕侵占副驾驶空间的,还真是不太多见。尤其是在空间排布相对容易一些的紧凑级SUV产品上


而大屏与中央Console之间的衔接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好像是随意糊弄上去的样子。线条扭曲,空间排布随意且浪费,杯架尺寸也是非常小。比起国际化的成熟外饰,这里的内饰设计更像初出茅庐



空间座椅 - 舒适的前排,妥协的后排

01的前排座椅非常舒适,尺寸宽大,坐垫也偏软,座椅腰部支撑丰富,前排有运动气息

后排乘员则不受优待,虽然坐垫也很软,但坐垫很短,靠背角度不能调节,并且靠背角度有些陡峭。社长腰不好,偏爱直立一些的坐姿,所以问题不大,但多数消费者喜欢躺着,问题就有些明显。



驾驶感受 - 出色的底盘,崩溃的转向

总体来说,01的底盘是一个偏向运动化的调校。但我认为,01的底盘悬挂表现,是包括豪华车在内,都非常少见的优秀调校。

虽然总体偏硬,但你可以感受到悬挂在努力处理地面上的信息。所有的不平与震动都会告知驾驶员,但却滤掉了一部分,让你不会感觉到非常生硬和直接。

在处理中国特色的减速带时,01的表现非常顺畅,绝不拖泥带水,这种表现甚至超过了高级平台SPA的S90

而在运动化方面,01的底盘极限极高,在快速通过一些十字路口弯道时,几乎车辆毫无侧倾,给驾驶者极大的信心。可以说是社长开过的车里,数一数二的好底盘,尤其是在一台SUV上,令人惊艳。


但这样优秀的底盘,却配合了一个令人没法理解的转向机



38号在评测转向机时称,这个转向机的力度忽大忽小,实际社长在测试时,也确实是这样。而且,不论是AT车还是DCT车,都是如此。

低速时转向助力轻一些,中心区的响应速度会比较慢,具体表现为在小幅度左右晃方向盘时,车辆不会立刻做出反映。

过了中心区,响应速度会变得极快且精准。

而到了高速时候,转向机的力会变重,会刻意让你维持在中心区域不动。

这造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

当你想快速变道的时候,打方向比较大,车辆转向非常积极且响应很快。

然后慢慢回到中心,向反方向小幅度修正的时候

转向力就变大了,给你感觉用刚才相同的力,推不动方向盘。方向盘好像不想让你转向的感觉。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标定。

社长开了这么多车,包括社长的领导也开了多年多款车型

都表示没见过这样的标定


至于社长在春节时,给一个没有从业经验的人体会之后,直接的评价就是

“这车感觉并不好开,不如我的雷凌混动”

(说实话,就转向的体会来说,在春节体会的几个车里,这车确实不如雷凌混动,也不如VV7)



NVH - 出色的隔音,难听的发动机声

领克的静音非常出色。不仅前排使用了双层玻璃,摇窗机也像雷克萨斯一样,设定了两个速率,在快要闭合时上升会慢,降低玻璃入槽速度,从而减少撞击声音。



在备胎舱,社长发现,整个后地板,包括备胎槽,都被厚厚的一层高级隔音材料覆盖着。在一台17.88万元的车上,这令人难以想象。



就以这些看得到的地方来说,NVH是极为用心的


但是

发动机声音太难听了

在评测使用相同发动机的S90时,并没有体会到这台发动机的声音品质有这么差可能是因为前轮到防火墙的距离被刻意拉长的缘故。

但在领克上,这个声音确实太难听了。尤其体现在起步时的怠速到3000转过程中。这一工况又是频繁出现在日常代步中

良好的NVH,反而反衬出了发动机声音品质的缺陷。



HMI系统 - 昂贵的硬件,尴尬的硬伤

HMI系统是目前汽车改善体验的一个核心内容

领克01有两个人机交互的主要区域

一个是液晶仪表,一个是大屏中控车机


液晶仪表:很漂亮,但并不实用

液晶仪表整个单元来自沃尔沃,而且是高配的版本,整体尺寸比较大

整体液晶仪表的设计元素非常简洁。分辨率也比较高


液晶屏是一块很重要的交互区域。可以利用这个区域做很多事情,实现很多功能。

比如以前,受到面积所限,只能显示转速和车速,再加上油量,水温等几个副仪表。

但是有了液晶屏幕,你就可以在多种信息中进行切换,选择忽略一些信息,突出一些信息。

领克01的液晶仪表左侧区域基本显示一些和ACC有关的内容。中间是车速,时速,油量,水温等。右侧区域显示一些信息。

个性化定制里,只能定制一些酷炫的主题

社长比较关心的内容是,为什么不能显示地图?

在社长看来,全液晶仪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全屏显示导航信息

低端的产品,如之前GM在安吉星时代,用仪表中央小屏幕显示导航信息

高端的产品,如大众的液晶仪表,可以做到整块显示导航信息

但领克01的液晶仪表,除了炫,并不能提供超过传统仪表的任何功能。

车机:大屏很炫,但细节仍需完善

领克01使用了一块横置的大屏,虽然说视觉效果不错,但横置屏幕确实会侵占副驾驶的空间。

这块屏虽然看上去让车更简洁了

但有几个问题

  • 座椅加热不好调整

每次需要调座椅加热,都需要点那个很小的图标。开几档是黑色/灰色切换的。如果您眼神不好,可能分辨不出目前开了没开,开了几档。

为什么不能改成红色?


  • 导航启动很慢

导航使用的是高德车机版。每次启动车辆,导航的启动速度都慢的令人发指。好在启动一次后,再进导航页面就好多了。

  • 每次启动蓝牙都需要重新连接

每次熄火后,上次保存的蓝牙手机连接信息就没了。下次再上车,还得重新匹配一遍

  • 白天/夜间切换反应速度过慢,中途蓝牙音乐间断

每次白天/夜间切换,车辆的车机会从白底切换为黑底,保护你的视力。

但是,切换过程非常缓慢,系统不停的转圈,期间蓝牙放歌还会断断续续…

如果你是正常白天转黑天,那么可能你每天只需要经历一次。

如果你恰好开过一些隧道,桥梁下方,这个体验就非常一般了。

  • 聊胜于无的APP

车机应该是一个类似安卓的系统,搭载了几个APP

对于车机来说,APP毫无意义。因为没有这个生态环境让软件公司开发专门为这台车辆使用的APP,厂家自己花钱做出来的APP一定不好用,再配合上汽车落后的硬件处理器,可以说车机的APP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扔钱举措。

投射吧。别折腾了

  • Wifi与4G - 对驾驶员来说意义不大

虽然说,Wifi与4G的概念是不错的,还有免费的流量。

但其实,在目前各种1元500M/1G的各种王卡面前,这个功能显得没那么重要

尤其对于司机来说。驾驶员在车上的时间都是专注开车,只有副驾驶/后排会使用这个功能。


总的来说,这个大屏幕车机,也是看着很炫的另一个代表。

汽车的使用环境相对单纯,在自动驾驶尚未来临的时候,车机更多的作用并不是娱乐的输出媒介,而是一个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开车的产品。

想做花哨的功能,前提是基础功能要做得比较完善。


驾驶性:充沛的动力,粗糙的标定

01使用了来自沃尔沃新开发2.0T增压发动机。功率140kw/190Ps,扭矩300Nm

技术相对领先,动力输出合格,油耗控制比较出色。在S90上基本是8L/100km左右的水平

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双涡管增压器,导致车辆的Turbo Lag较大。

正常驾驶感觉车辆比较轻快,因为基础排量已经足够拖动这辆车。

转速维持相对较高时,可以感觉到涡轮介入会比较快,动力响应迅速

但在增压车常见的“踩刹车减速 - 抽头超车”工况下,车辆的动力表现依然不理想。


标定方面,社长开了两台车,一台是6AT,一台是DCT


DCT的状态是非常不错的,有ECO/Normal/Sport模式。总体来说,Sport模式会比较暴力,发动机喜欢维持高转速来获得响应速度。正常模式下,车辆的动力输出平顺不突兀

DCT版本有个运动模式选择的钮

但AT版本的油门踏板标定稍显不足。由于AT版没有运动模式,所以普通模式下,油门踏板就很像运动模式,有的时候踩一点油门,结果换来了超过预期的凶猛动力输出,让人感觉非常不适应。

AT版本的Eco模式则更加有趣。Eco模式的油门温和,开起来感觉非常舒服,没有常规车型切换Eco那种“动力不足”的拖拽感(如DCT车)。

但Eco模式下,AT版本的车型标定了“Advanced Star & Stop”,车速在小于10左右的情况下,发动机会熄火,让车自己向前溜车。

这个工况是可以省一些油,但是在实际体验的时候非常不好。堵车的时候,反复的启停会让人非常崩溃,只能选择关掉。

另外,只能使用95号油,油品耐受性是个问题

目前上海部分加油站已经没有95号油提供了,只提供98号油。用车成本增加不少。


制动:优秀的制动距离,有缺陷的Auto Hold

领克的制动距离非常优秀,虽然没有测试,但通过这条轮胎,也基本能够证实

但在制动方面,领克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Auto Hold系统存在问题


比如在正常驾驶时(AT车),停车,Star Stop启动,发动机熄火。这时候制动踏板会进一步下沉,然后发出一些奇怪的噪音,并且一些震动会顺着踏板传递进来。

在坡起时(DCT车),每一次坡起,伴随的都是制动缸发出的打齿声,以及制动踏板的高频震动

在带一定速度R-N-D切换时(DCT车),也会听到打齿声和震动

https://www.zhihu.com/video/958434751862812672 https://www.zhihu.com/video/958434832976478208

社长认为这个问题出在 Autohold 制动缸零件上。

这个问题在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的车型上出现,这种异响的噪音,都会有消费者投诉的。


其他体会:

在DCT车上,有幸试用了自动倒车功能。但似乎这个功能并不是来自沃尔沃

沃尔沃S90的自动倒车体验非常好。因为当你进入低速状态时,雷达自动开启扫描车位,不需要驾驶员额外操作。

当你经过一个车位,准备停车时,只需按下自动倒车键,车辆就开始停车了。


而领克01首先需要自己操作按键(选择方向是靠打转向灯确定),然后扫描,再进行倒车。

有两次自动倒车直接骑脸….

DCT在自动倒车时,低速会发生罢工状态。具体就是一阵抽搐后,离合器脱开,车辆开始惯性滑动。直到你下一次踩油门,才会再次结合。

https://www.zhihu.com/video/958435022462541824

总结:

总的来说,领克01的试驾让我非常纠结:

一方面,车辆搭载了优秀的硬件,性价比极高:

  • 来自沃尔沃的平台(CMA),出色的底盘极限
  • 来自沃尔沃的主流发动机,且这一价格就已经搭载2.0T发动机
  • 来自沃尔沃的主被动安全系统,ACC系统
  • 来自爱信的6速AT变速箱,以及普遍反馈不错的DCT变速箱,配合电子换挡器
  • 不错的前排座椅舒适度
  • 两块富有科技感的大屏,不错的音响系统
  • 在NVH上的用心


而另一方面,每一条似乎都有些问题,还需要优化

  • 令人非常不适应的转向机标定
  • 突兀的油门标定(AT车)
  • 6AT的PNR切换震动,DCT的低速偶发罢工,电子换挡器使用操作难以适应
  • 有问题的AutoHold
  • 相对被忽视的后排座椅
  • 炫丽的大屏缺少实用功能,以及一些Bug
  • 发动机噪音难听


在评价标准上,社长也非常纠结。

以合资品牌的SUV对比,领克的性价比出色,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合资,甚至豪华品牌的素质

但一些缺陷以合资品牌的标准,难以接受。


但以自主品牌的SUV对比,我们能够找到的最为对位的产品,如果以他和长城VV7来对比

社长认为

领克的产品力要强于VV7

主要问题就在于一点:

VV7的动力总成品质较差。


领克01可以说,是个天赋秉异的年轻人。他有着相当强的基础素质,非常另类的造型。但在很多细节上非常草率,还需要继续打磨。

而VV7则像是个佛系内心的纸老虎。凶悍的外表下,有着一台 Ping 5000ms 的变速箱,那种延迟的感觉,就像同样打王者荣耀,别人是4G,你是GPRS。

外表夸张,但内心超然。任由他人超我,我自巍然不动。

最后:

强烈建议为VV7搭配一台手动挡变速箱。谢谢

3#
一苒  4级常客 | 2018-9-23 03:02:40 发帖IP地址来自

正在参加晚上进行的LYNK&CO品牌发布会。吉利集团高管安聪慧,刚宣布了这个品牌的中文名称:领克。

这个命名和之前坊间传说的“凌克”不同。看来保密工作做的不错。


  • 设计

这款LYNK&CO 01量产版本,和去年柏林发布的概念车,差别并不大。设计DNA几乎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设计师说,他们想要做一个新品牌,一个以设计为驱动的品牌,做出一些新意,表达别人没表达过的东西。

然后呢,它就成了这个样子。大家自己看:



这些都是实拍图,技术和环境所限,拍的并不太好。但我还是想第一时间呈现以下实拍的照片。(更精致的官方摄影师照片,后续陆续贴出来。)

个人对外观设计的评价是:欧洲汽车设计风格奠定了基调,但是融合了不少亚洲设计的手法。大线条全是欧式汽车的影子,但是没有那么讲究Pure & Simple(纯粹和简约),而是融入了更多复杂、雕琢、细节,这一点非常的亚洲化。(大家想想Zara的简约和日韩女装的设计对比,LYNK选择了一条融合的路)

我个人不是那么能接受前脸,我觉得线条的表达有些过度。但是单看日行灯和大灯,设计是出彩的。
侧面是这台车的造型亮点,尾部的表现也非常称职,竖直的尾灯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走进内饰的时候,欧洲汽车的风格依然占据了主流。大屏幕和现代化的设计共同组合成了科技感。这些设计指的是电子档把和座椅的造型。

前后排空间,OK。不嫌弃也不大的吃惊。
后备厢足够平整实用,深度也完全OK。


  • 一些产品要点

1 动力总成
Volvo开发的两款发动机,1.5T/2.0T,分别是三缸和四缸,将被分享给LYNK&CO使用。
手动挡依然会提供(如果是我,就取消手动挡。毕竟因为2017年了,日本武士已经不用武士刀了,哦,对了,武士阶级也已经不存在了。)

自动挡是7速DCT。


2 技术架构
Volvo和Geely联手打造的CMA架构,为LYNK&CO提供了技术基础。
当然你懂的,Volvo作为老师傅,是主要的技术资源提供者。据我的朋友告知,瑞典方面负责了7成的开发工作量,而吉利的中方工程师亦有相当贡献。
这是一个柔性架构。未来我们会在它上面,陆续看到Volvo 全新XC40等紧凑级产品线,以及LYNK的不少产品。

既然都给Volvo用了,当然能保证基本素质是有保障的。
比如说,安全方面,这个架构的产品都瞄准全球五星的安全设计标准。


3 新能源
他们已经考虑到了。以后每款LYNK都会有新能源车版本。
这是中国和全球的趋势。没人会忽视。


4 独特的产品营销策略

我们更容易信任熟悉的汽车品牌,怀疑陌生的。这是基本的人性。

为了打破可能的隔阂和怀疑,LYNK&CO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第一,提供终身免费质保!!!


这个口号很厉害。造几年前韩国车在美国宣布了7年质保,就在这方面甩开了竞争对手(日本车,美国车)这就是后来者拼命的态度。
现在LYNK看起来更拼了。
对于新品牌来说,这个态度会有利于摇摆不定、不够相信新Logo的消费者做出选择。


第二,终身免费数据流量!

LYNK是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的产品。
他们希望满足人们互联网接入的各种需求。谈到了很多,比如无线远程控制,汽车分享程序,第三方应用开放平台,等等。
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基础:流量。他们想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终身免费道路救援。


第四,汽车电商。


第五,其它新花样。

想要探索汽车共享经济和第三方软件平台等。


总之,LYNK是一个“挑战一切惯例”的玩家。


在这个行业的过去十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套路和跟随。比如宝马出一个X6,奔驰就学一个GLE Coupe;大众除了双胞胎的帕萨特+迈腾,丰田还一个卡罗拉+雷凌。

如今,来了一个要打破传统,玩新花样的,我的态度是乐见其成。

但汽车行业这个体系其实挺传统的。就像汉东省的政治生态,冰冻非一日之寒。
吉利这些年一直比较稳扎稳打,这次另起新军,喊出这么多新口号,也是蛮有意思的。


5 上市时间

四季度在中国生产和上市。

后续逐步从中国,走向欧洲和美国。


评论区有不少朋友在猜测价格。不少人提到20万起步,或者落地价20万。

我个人不是很同意。

在LYNK&CO没有给出任何暗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一起简单分析一下LYNK&CO的定价区间:

A 定价肯定是高于Geely,低于Volvo

紧凑级SUV方面,奥迪Q3是指导价23.42万起步,未来的Volvo XC40,正常的话,会比同级别的奥迪低一些。也许是22-23万左右起步。

吉利博越目前是10-16万的价格区间。

如果LYNK纯粹从最大程度价格差异化的角度考虑,它的起步价应该是10和22之和除以二,也就是16万左右。


B LYNK&CO在浙江路桥的工厂,四季度就量产

本地化生产,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成本,最大的坏处就是对销量是有压力的。

建厂造车,如果单车产量太低,那么将亏损巨大。

所以LYNK一定会吸取观致的教训,尽量确保这台车,上市就有相当的销量,而不是“路上难得一见”,光有欧洲安全五星,就个屁用。

再看看LYNK的产品策略,把“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流量,终身免费道路救援”这些大招都用了。这就亮明了态度,LYNK&CO者第一台车是有决心而来的。(汽车行业中,不是每个公司的每一款车,都带着决心上市。有不少产品,就像大饼上的芝麻,装点意义大于实际)

个人判断,至少在初期,LYNK&CO不会太在意利润空间的维护,而是全力确保销售实现。


C 对手到底会是谁?

从现场看的实车来看,LYNK&CO是在打造一个酷酷的品牌,有意思的品牌,一个新的全球化思维品牌,但绝对不是豪华汽车品牌。

产品的质感,并没有往豪华的路线上去走。因此,我认为最大可能的市场对标对象,就是大众丰田通用们。

那么,大众丰田一台紧凑级SUV,价格区间是多少呢?

主流紧凑级外资品牌,代表作本田CRV,18万起步。

LYNK&CO有两个比较可能的选择,一个是和对方一个价格,正面对抗,另一个是低一点。

你们觉得哪个更有可能呢?



以上文字,是顶着高分贝音乐和夜店式灯光,在现场打的。

后续做了修饰和补充。


说到这次的品牌发布会。LYNK&CO的心思也没少花。

拼了命的在一切细节,希望把他们的品牌调性灌输给每一位到场的媒体、公司内外部人士。

大量的运用现代设计,外籍演职人员,西式餐点,紫色、红色、绿色共同装点了酷酷的劲头儿。






当然,更重要的永远是内容本身。形式上的东西,味道再足,都是配菜。

关键还是来自吉利Volvo的中外汽车人,一起讲了一个关于LYNK&CO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居然还给我了我们一个彩蛋。

在LYNK&CO 01量产SUV发布的最后,现场又揭幕了一款新车。叫做LYNK&CO 03。是一台轿车。




至于为什么这台车不叫02,而叫03?

现场是这样解释的:“知道你们都猜到01之后的车就是02,所以我们偏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就叫他03吧”。

4#
易车  3级会员 | 2018-9-23 03:02: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吉利的高端品牌领克01市场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任何一款国产车型都很难与宝马这类全球大牌相提并论,品牌的溢价力和光环都有着很大差距。现在我们就用吉利领克01和宝马X1做一个全方位的对比,看看国产高端车型和宝马旗下的X1到底有没有的比?

本篇围绕着两车的操控感、安全性、空间实用性和使用成本四个最重要的方面。本次测试车辆型号为:领克01 2.0T两驱Pro版、宝马X1 sDrive18Li尊享版。


第一点:宝马在操控领域让人信服

以操控著称的宝马X1在采用三缸和前驱结构后,是否依旧有驾驶乐趣。而国产SUV的弱项一直是操控,领克01作为国产新晋产品,会给人惊喜吗?经过我们的测试后,答案是:宝马依旧是宝马。

电子稳定系统的频繁介入其实并不算缺点,它会在车辆即将失控时帮助驾驶者修正车辆或及时制动,理论上安全系数会更好,但同时也会强制性地控制车辆,抹掉驾驶乐趣感,领克01的电子稳定系统比较敏感,所以自然在绕桩项目上不及宝马,更主要的是操控感受上,宝马X1很快能让人摸清转向和车身的节奏,可以说更容易驾驭,而领克01的转向手感则不及宝马,指向性稍有模糊感,相比车身也有笨重之感。


第二点:领克01的制动成绩出色

领克与宝马是国内和国外的高端品牌,安全性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克01有着沃尔沃的血缘,宝马向来在安全性上有所建树,通过超级评测的评分后,两台车谁的安全性更强?先来看看制动测试。


领克01的制动性能让人不禁联想起沃尔沃XC60,我们曾经对其测试时的制动成绩所有印象,领克01也继承了沃尔沃的优点,在制动时的力度非常到位,成绩也在同级别中处在上流水平。而配置方面宝马X1在被动安全配置上稍稍领先,在主动安全配置上依旧是领克01更加丰富,这也和车辆定位有关。


第三点:全车空间哪个更实用?

SUV用户最关注的是空间,宝马X1采用UKL前驱平台后,在空间上有何改变?而领克01现在正需要时间来建立品牌口碑之时,它的空间实用性如何?答案是:宝马X1更大。




买SUV车型的用户想必对空间有着一定刚性需求,通过对比可看出,领克01的空间整体表现合理,无明显瑕疵之处,也可满足日常使用。而宝马X1的空间则更佳优秀,加长后着重对后排空间进行增强,使其腿部空间比较宽裕,另一优势在于后排座椅和坐垫均可调节,行李厢的隔板下也藏有隐藏空间,整体表现出更强的功能性。


第四点:宝马和领克01哪个养着便宜?

虽是三缸,也是宝马,相比四缸的领克01会不会更省钱?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养三缸宝马便宜还是有沃尔沃基因的领克01?答案是:宝马养着贵,先来看看保养成本。

两车的保养价格差异在单次价格上,虽然两车的保养里程均为一万公里,但领克01的保养价格更加稳定,仅相隔两万公里多加一次更换制动液和火花塞,而本次的宝马X1虽然是三缸机器,但普通的机油养护费用并未降低,可以说是AB保交替,综上所花费领克01更低,当然也不排除宝马品牌上的定位所致,但两车均定位是豪华品牌,可以说国产豪华品牌的养护费用占据一定优势。

在厂家指导价方面,领克01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而宝马X1采用的三缸发动机、前驱平台、爱信6速变速箱等硬件匹配并未让其定价变得更入门。虽然领克01的品牌很容易让人与吉利产生关联,但作为独立存在的豪华品牌,其售价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制动成绩和电子配置方面,领克01占据优势,而车辆操控和平衡感以及空间实用性依旧是宝马X1领先一步,本次并非全面性对比,仅找出两车最突出的特点来做比较,可以看出国产品牌近年来的努力。或许这像是沃尔沃与宝马之间的对比,但领克01始终是吉利旗下的品牌,换句话说,最低16万区间的售价可以买到来自沃尔沃CMA平台的产品,这定价很“国产”。



本文作者:刘文

如果你想看更多有料的汽车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知乎账号: @易车

5#
杨文轩  1级新秀 | 2018-9-23 03:02: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前两天参与了领克01的试驾活动,在此写下个人感受。

领克01作为一款全球车型,基于沃尔沃CMA架构,由吉利联合开发的一款产品,而同样出自该架构的还有XC40。因而得益于此,领克01的最大优势在于2.0T发动机、6AT变速箱、底盘等零部件都是和沃尔沃所共用,所以安全性能方面是领克01的最大宣传点。

这方面不想说太多,因为大家在其下月上市后就可以知道领克01的宣传语,许多标签着“同级领先”的词语会出现它身上。而在试驾活动上,领克方面当然不忘极力展示其制动、ACC、AEB方面的性能,确实从对比测试数据上来看,领克的安全能力还是和沃尔沃一脉相承的。同时据了解,ACC、AEB、10寸大屏等配置基本上都会是标配,因此领克的性价比相对比较不错。

安全方面就到此,不然讲太多就成了软文了,接下来想谈谈驾驶方面。

厂家给到我们这些媒体的试驾时间很短,金卡纳和赛道各两圈,YYP因为要拍视频,所以比我们就多一圈,时间上当然还是少的。而且场地方面都是铺装路面,没试到滤震方面的能力。

领克01目前所公布的车型分别有搭载了“2.0T+6AT”和“2.0T+7DCT”两种,当中6AT变速箱来自爱信,而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则是由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产品。该款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0kW,最大扭矩为300N·m/1400-4000rpm,而7DCT的峰值承受扭矩为330Nm,看得出后者是为其2.0T发动机量身打造的。

双离合变速箱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不少人的偏见,被质疑可靠性和平顺性不够高。但是在参与了领克01的试驾环节后,我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这句话爱信不信,我也向大家保证这个回答没有被充值)

相较于6AT车型,7DCT的换挡速度要更快,踩下油门提速时能给到你更为迅捷和灵敏的效果,并且动力衔接方面没有产生明显的顿挫感。但是这种快的灵敏还是缺少了点线性感,表现积极得反而有点过头,超出了你对动力的想象,说白了就是有点傻快傻快的。尤其是在弯道多的测试场地上,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因为提速过快而要采取制动。

而6AT版本的表现则中规中矩,虽然降档不如7DCT积极,但平顺性还是有保证。得益于300牛米的峰值扭矩以及涡轮在1000转时就会介入,所以01在低速的反应时相当迅速,起步不会让人感到肉,只是到1400转爆发时依旧会有轻微明显的“踹你一脚”感觉,后排乘客会有点难受。而当速度达到80km/h再想往上提升时,此时6AT的反应明显滞后,提速效果不如7DCT来得直接。

驾驶品质感确实不错

车内NVH方面,我认为领克01是做得不错的,50km/h以下能够保持住一种静谧感,风噪和胎噪都过滤得很干净。而当速度提升至60到80km/h,发动机会传来一阵低沉的鸣叫,这种声音不会让你觉得没劲,像是积压着动力准备要倾泻出去时的情绪,可看出这是为了营造出运动感而调节的。

不过到了100km/h再想往上加速,这时候发动机声音混杂着其他声源难免就变得吵杂和尖利,像是在歇斯底里地把你推出去一样。另外我们还参与了高速环岛的体验,当时速超过200km/h时,车内还是能够维持原来说话的音量而不需要刻意去喊叫,这样看01的NVH水平整体比起其他合资品牌对手一点都不差,甚至会有惊喜。

100km/h和200km/h的不同表现从文字上看可能有点冲突,但这是真实感受,或者说是从心里预期来评判的。100km/h的噪音处理跟其它车没有表现得好,所以感觉不如意。200km/h反而超过了心理预期,整体表现是能接受的。

然而需要提及一下的是,从车外所听到的发动机噪音很大,从起步踩油到加速时的声音都偏大,不过车内隔绝得确实挺好。

底盘整体给我感觉底盘厚实度是足够的,没有感到太多底盘下面所传来的细碎震动,营造出了一点高级感。底盘调校整体偏运动,但为了保持一定舒适度而没有做到极致,过弯时侧倾会有点大,让你容易低估了整车的极限水平。

但实际上支撑度依旧坚挺,你要以四十迈以上的速度进弯并且几乎把方向盘打死以后才会感知到车身一边的明显下沉,所以领克01的极限能力并不低。可虽然如此,但我认为领克01只是属于一台带点驾驶乐趣的家用车,动力响应性好能给你在路上尽情撒野,只是方向盘的转弯半径偏大,过弯时常常需要比想象中多打半圈,指向性设定还是偏向舒适驾驶。

由于试驾的是工程车,还不是最终量产版本,其它方面就略微带过。我认为油门踏板的扬起角度略微大且偏硬,脚放上去久了以后容易疲惫。刹车踏板则相反,踩下去比较软,制动起来有充足的线性感,不会有突如其来的刹停。左边放脚位置的空间不大,对于身材较大的人坐起来可能会感到不适。

内饰设计能看得出很用心,虽然领克01不像其它中国品牌那样讲求堆料,但当中可见带纹理的装饰面板、镀铬镶嵌的座椅背部、带皮革的门侧手托以及侧边附口袋的前排座椅等等,整体还是靠设计来呈现出了品质感。

当然也有值得吐糟的地方,例如后排座椅坐垫长度较短,靠背比较硬,并且角度偏直、前排储物格数量较少、硬塑料还是比较多……这些不足希望在量产车上能够得以解决。

领克可以成事,但不一定是从2.0T开始

从设计、驾驶方面,领克01确实是中国品牌最能拿得出手的一款产品,但单从品牌来讲,市场对于这个新品牌可能还是需要时间来接受。尤其是其2.0T车型的17——24万预售价,即便上市能降到16万左右起,其要面对的压力还是不小。

很多人说01的定价高了,但对于吉利来讲这个价格其实是刚刚好,因为明年会上1.5T以及15万下面还有个博越,所以17万已经算是合理了。但从这个价位上看,01的设计又与目前该细分市场的主流SUV截然不同,时尚、年轻、激进的设计是不是真的适合该价位区间的消费人群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喜欢的人会喜欢,不喜欢的人就不会再看一眼,所以也只好说领克看准的是未来、白领一族的年轻人群吧。

其实从领克上我想到了本田冠道,去年冠道刚推2.0T的时候,上市后几个月的销量只有2、3千,但到1.5T以后销量马上提振起来。当然产能安排会是一方面(吉利也这么说),但消费者能不能接受你所定的这个价,最终销量还是能够作出精准回答的。

我相信1.5T会是领克01销量的大腿。

6#
什么值得买 汽车小小值  3级会员 | 2018-9-23 03:02:43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本文来自奶爸汽车所所长 HeyHoo

哈喽各位值友好,关注过我之前文章的可能知道,我们就是那群拿着“炒房”的钱玩了赛车的NC工程师们。 虽然平时“阅车无数”,但是团队上下对领克01的兴趣一直都特别高。一是这台车的造型特别有辨识度,每次在大街上碰到都会行注目礼;第二点是自打去年11月上市,身边搞汽车的这帮人对领克01的讨论就没停过,自己也曾专程去领克中心试车,但是短暂的试驾路线,实在是难以满足心中的欲望。

非常荣幸这次被张大妈选中,参加众测活动。为了这次众测我们也是拼了血本,从广州专程飞到上海,还精心准备了3首RAP歌曲。下面请各位先看视频,我保证你看到的和市面上95%的车评都不一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969887537690615808

没错,我就是视频中“被赛车耽误的架子鼓手”——所长,还请各位多多包涵辣眼睛的演技

上面的视频中更多的是把领克01的特点表达了出来,下面我会和这次一起去评测的MO还有小干,根据各自擅长的方面一起给大家讲讲这台车的干货内容。

所长

【奶爸赛车车队经理。深耕汽车行业多年,曾担任产品经理和市场研究经理,对汽车市场以及产品线有深刻理解】

我重点会从市场定位、产品思路等方面阐述我对01乃至整个领克品牌的认知。

提到领克,人们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WEY,并把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严格意义来说,WEY和领克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品牌。

品牌定位不同

领克和WEY之所以会被放在一起对比,源自于各自的母公司,吉利和长城——这两者不管是销量还是声望,都居于自主品牌的头部,而他们先后推出的领克和WEY,又同时指向“高端”这个关键词。

但在我看来,领克的高端和长城的高端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各自的目标人群。

2017年,我的朋友圈经常被领克刷屏,比如对美丑争议不休的外观设计、被搞成“夜店风”的活动;把传统的4S店改造成lifestyle的“领克中心”……这些因素决定了领克将更多地被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所接受。

而WEY则选择走传统的豪华思路,除了挑不出毛病又看起来很高级的外观,WEY通过配置来营造豪华感,比如打开车门之后投在地上的logo迎宾灯、全景天窗、巨幅轮毂等等。

据说,预算20w左右想买SUV的消费者,最初会把领克和VV7同时放在对比清单里,但现场看过车之后,喜欢其中一方的,势必不喜欢另外一方,这两者基本上不会在一个消费者的天平两端面临被抉择。

用两张图来展现这两个品牌之间的定位差异,会一目了然。

产品思路不同

从短期的销量来看,去年底VV7和VV5双双破万,不过,所长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销量,是来自原本哈弗的目标用户——在长城的产品线中,VV7和H7的定位完全重叠、价格相当、尺寸相近。这样的结果就是,H7的销量从2016年底破万跌到了2017年底2000台的销量水平。

再来看领克01的定位,如上图,01的价格与此前吉利的车型完全错开,避免了蚕食。这意味着,领克01的大部分销量,是抢占了其他品牌的市场。

MO

【奶爸赛车改装部品总监兼项目推进负责人。从事车辆开发工作,掌控着一台车的开发全流程】

细节表现打动人心

领克的定位是高端自主品牌,“高端”二字不能靠吹,得有真本事。我是一名细节控,在我看来,豪华品牌之所以比普通品牌价格贵出一截,就是在细节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领克01的设计的确有不少很用心的地方,下面就列举几个最打动我的地方。


小干

【奶爸赛车技术副总监兼副车手。大学开始跑FSAE方程式比赛,目前从事底盘调教工作,车技一流】

动态表现超出期待

加速

领克01这套2.0T动力总成,最大可以输出190Ps马力和300牛米扭矩,数据看起来一般般,但作为一台SUV竟然能做到7.7s的零百加速,说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效率很高。不过只谈0-100km/h加速并无意思,毕竟中国路况限制的行驶车速集中在0~80km/h,而且更多是走走停停,所以我们评价了一下几种日常工况:

1. 起步加速:油门响应快,动力接入自然,基本可以保住下一个红绿灯的头车位置。

2. 30→5→60km/h加速:档位切换自然不拖沓,动力跟随也快。

3. 60~120km/h加速:反应稍微有些迟滞,但是动力跟上后,加速感觉饱满有力。

刹车

早就听闻领克01刹车性能不一般,“百公里紧急制动34m,同911水平”。这次我们不测数据,来聊聊主观感受。

急刹车过程中,悬架支撑较好,一脚重刹一次点头,幅度不大,干净利落。

正常刹车操作中,踏板力和刹车力输出都很线性,可以准确的判断刹车距离。不过有一点要吐槽,主动刹车比较神经质,堵车时经常误作动,帮你来一脚刹车,很容易被人加塞。

方向盘

“方向盘,两圈半,直径不大阻尼有质感”,视频里歌是这么唱的,它的阻尼的确很有质感,很细腻,那种感觉就像手淘大米一般,手掌每个感官细胞都被细节充满。奇怪的是转动方向盘时,30~90度那段阻尼力会变大,变化的很平滑,感觉是人为设定的,难道是为了营造方向盘中位的感觉?但这夹的也太宽了吧……很奇怪,不明白。

领克01的转向很轻松,除了那奇怪的阻尼,低速下开着很舒服。但是低速轻可以叫轻便,高速转向力还是那么轻,可就叫不稳固了,高速安心感会比较差。尽管车辆走直能力很强,但是托那宽阻尼的福,方向盘中间位置不够稳固,手上跑直的感觉稍微差了点。

NVH

我觉得这是领克01最“逆天”的地方。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噪音和震动的过滤都远超过了这个价格带应有的表现,说它可以与30万级的车型相媲美也绝不夸张,大家去试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感受下。


除了上述的表现,下面我们来说一说领克01的槽点:

乘坐空间

造型和实用性往往都是对立的。领克01的前排为了营造偏向主驾驶的中控台设计,导致副驾驶的腿部空间有点着急,身高180的我甚至会顶到膝盖。

后排坐两个人的时候,翘二郎腿非常轻松。

但是后排坐三个人的时候,两侧由于座椅靠背的造型向外凸起(红色区域),坐起来会顶着后背。

中间的位置则有些尴尬,首先靠背非常硬,其次后排的中央位置凸起较高,因此坐起来并不舒服。

看来领克01更适合日常出行在4个人以内的用户。

后备箱空间

后排能完全放平,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还是那句话,为了漂亮的造型,领克01在空间上做了不小的牺牲。后备箱不论是深度还是高度,都差强人意,行李多的时候只能塞到第二排。


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从广州飞到上海参加众测,玩的很high,评测的也很high,一个字“值”。两天的亲密接触了却了一个心愿,领克01的表现也的确超出了期待,除了后排坐三个成人的时候空间略显局促,其他方面都是五星推荐。

最后再次感谢张大妈的众测机会,感谢值友们的支持

欢迎留言对车辆各种细节进行深入交流。

以上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知乎账号:@什么值得买 汽车小小值,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的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试驾分享以及汽车资讯。

每月汽车销量排行,请关注专栏@车榜单

看车、选车、买车、用车、养车过程中面临的疑难杂症请关注专栏@老司机秘籍

7#
sq zhou  4级常客 | 2018-9-23 03:02:44 发帖IP地址来自
老东家,在吉利上班很有意思,有很强的归属感,领克一出来,朋友圈都刷屏了,车展上也去看了,造型,应该属于眼前一亮,不至于过目不忘,放到马路上在芸芸车堆里辨识度很高,应该说我挺漂亮的
说这个车能不能成功,我的预判是能成功,博瑞一出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自主品牌能在b级车上分一杯羹,但是现在5000+的销量已是稳稳的,博瑞和博越这两个车大卖不仅说明吉利造车的品质提升了,同时也是说明吉利在营销上找到套路了,我看领克就很会讲故事,很有噱头,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的会把预期价格标得很高,但最后实际价格会低于预期价格3万左右,让广大媒体和消费者大呼意外和惊喜,这就是套路
最后,五年的吉利老员工想说一句,吉利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认真的在造车(好想回吉利)
最近遇到新的问题,公司大门有车牌识别门闸,有次加班到比较晚,出公司时,因为四处都没有车,我等门闸刚抬到能过的高度就一脚油出去了,结果突然显示屏一片红,又嘟嘟叫,又咔咔刹车,惊慌了一瞬间才反应过来这货把门闸或者缓冲带当障碍物给我主动刹车了!真是醉了

领克首批车主,说下过程。
年中计划年底添一辆suv,原来的马二一家五口自驾游空间和高速表现不够了。念叨了半年指南者,汽车之家和知乎对指南者的评价是相当不高,尤其双离合的表现妖魔化了。不管怎样,指南者一直是心目中的首选。十一月份开始正式看车,第一看的便是指南者,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喜欢他的外观,他那副明显落后时代的内饰设计,也越看越觉的好看……但是坐到后排瞬间感觉空间与预期差距很大,腿部空间一般,头顶空间还不如我的马二,那一刻心里就pass掉了。但是还是试驾了一把,只想说,第一,1.4T的起步还算轻松,第二,试过急加速,试过紧急制动后再加速,那点换挡的顿挫感一点也不会让你不舒服。第三,操控时方向盘和底盘的感觉很不错,整车感觉很扎实。然而,心心念念的指南者就这样放弃了。
第二看的是卖的火热的昂科威,外形在我眼里和指南者根本没法比,太中庸了。但是内饰在设计和配色上有那么点科技和豪华感,用料和做工我并不觉得超越指南者,最符合我胃口的是空间,后排空间,轴距也大,头顶也够,地板还平,真的挑不出毛病。试驾的感觉一般,方向盘的指向感和底盘的扎实感真不如指南者,但是也挺好开的。但是这些并非啥硬伤,于是目标转向了昂科威,就差当场拍板了,想想二十万左右的车还好多没看呢,既然抛弃了最心仪的指南者,那就再多看几款吧。
接下来一周本地有大型车展,全家人都去看看,看花了眼,探界者,途观,Q3,X1,cx5等都看过去,然而居然看到了领克,故事就发生了。
其实我早知道这款网红车,只是从来没想过买,纯粹就是没想过买。当时展车是那个蓝色耀pro,真车在眼前时,什么前脸蛤蟆云云都没有,真的只有漂亮或者帅气还有科技感。于是当场详细的品味了一番。销售说没有现车,要排队等,如果现在交五千订金,都可以排队,等试驾车到了,先试驾,不满意无理由退押金,想想这好像没啥后顾之忧,于是先订了,当时也不懂,销售建议说订型,最实惠车也来的最快快,配置绝对够了,于是就订了型。
订完那天晚上不放心,问了在吉利的同学,告知首批车都是路桥工厂沃尔沃产线生产,瑞典人监制,用料也都是好的,叫我试驾时好好感受一下再决定。
然后就是试驾,其实试驾已经不重要了,开起来除了方向盘轻的感觉有点虚,其它都在预期内。加上一些关系,很快提前拿车了。
目前里程五百公里,说下新车感受。
优点:1,动力不错,起步不肉也不突兀,目前只开到120过,加速很线性,内力绵绵不绝。
2,过弯悬架很有韧性
3,变速箱很平顺
4,静音很不错
5,仔细看过内外每一道缝隙,捏过每一块材料,做工上乘
6,油耗,这是我最想告知各位的,目前500多公里纯市区在仪表盘显示8.5(提车时重置清零),每天是超级堵的市内道路和相对通畅的高架各一半。我不开快车也不开慢车,习惯性预判刹车,不紧急制动,来电瓶车也这样。第一箱油十格还两格,实际算貌似差不多。所以路况好的人开到六开头是绝对可以的。那可是2.0T
缺点:
1,新车还是有味道,为啥展车我感觉没有?吉利搞猫腻?脚垫用的是原厂的啊
2,方向盘太轻,我不喜欢,这点我有限的开车经历中,最喜欢我的马二,那种不费力又带点韧劲,指向清晰精准的感觉,小车在乡间小路回车时单手握方向都不用踩刹车直接过,吓得对方大车刹在原地。
3,不懂是不是个例,我这个车网络时断时好,莫名其妙,这个智能系统的逻辑也摸不透,顺便说一下我也是个水平强差人意的it
4,感觉软件,服务这块领克还没完善好,网络不好4s售后叫我拨紧急救援试试能不能拨通,通了就挂掉,我按了居然挂不掉,接通了客服妹子和我通话态度不错,不过我貌似听到小孩哭声?不懂有没听错,大晚上的正好我也在开车
先这么多吧
9#
Albertini  2级吧友 | 2018-9-23 03:02:46 发帖IP地址来自

领克上市有半个多月了,为了能更客观地评价这款车,我特意进行了一次工程师角度的评测。以下是正文:

长城WEY和吉利领克作为自主品牌对豪华品牌的尝试,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舆论和全行业的广泛关注。各种“黑客”和“水军”,各种“爱恨情仇”在许多媒体和论坛上纷纷上演,令众多看客和潜在消费者们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信谁。

恰巧,本市的WEY专营店和领克中心都到位了,我以对该级别车型有购车意愿的普通消费者的身份,约了4S店的销售顾问看车,并进行了试驾,对这两个品牌有了近距离直观体验,正好把自己的一些发现和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当天先体验的长城WEY,那就先说说它吧。

目前全系无优惠,也无赠送装备,只送两次免费保养。

静态体验车型是VV7c超豪型(中配),轮胎是米其林的,规格235/55 R20。从造型来看(网上图片很多,造型图片我就不上了),玻璃所占的空间明显比较短,钣金的区域要更大,所以整体上给人一种低矮的感觉,视觉上增强了运动感。车身线条棱角分明,有些德系的设计风格(销售顾问说这款车的设计师很多都是从BBA挖来的,从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来看,此言应该不虚)。

下面说下静态体验的细节,先说优点:

出风口带有明显的类奔驰风格,方向调整的操作感还不错,我个人觉得挺好。但是旁边来看车的妹子觉得不是很喜欢,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认为可以算一条亮点

副板前端的储物盒盖操作手感良好,开到最前面,向前轻推一下,就会缓慢向后滑至关闭,速度均匀,看得出这里用了心。

全车一共4个普通摄像头加1个流媒体摄像头,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切换画面,理论上实现了360全景摄像。不过这个分辨率就……(流媒体摄像头还是比较清晰的)。

集成流媒体内后视镜功能比较齐全,现在有不少人都选择买车后改成流媒体,长城选择一步到位不失为一项不错的卖点。不过受车身整体造型影响,后方视野非常狭窄。不过这也是目前许多追求运动造型的车辆的通病,有得就必然有舍,这个我认为还可以接受。

全液晶仪表有多种显示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能直接显示胎压,这个比较实用。不过操作有些繁琐,可以显示的信息也不是特别多,屏幕也不是很大,并且不能显示诸如导航之类的信息,分辨率也不是特别高,总体来说是个不错的卖点,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旋钮的操作感适中,档位清晰,应该是跟奥迪学的,虽然还有些差距,但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全景天窗感觉不错,视角很宽。操作方式与大众/奥迪很像:轻点是遮阳帘或天窗略微移动,长按半秒左右会一直开启/关闭至最大,很方便。

顶棚把手匹配还可以,这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位置,在许多品牌,甚至是一流合资品牌(比如本田)都会处理得马马虎虎,毛刺、间隙不均这类缺陷很常见。不过长城这里做得还真是值得表扬的,并且左右一致。

ABC柱护板都是无纺布包塑工艺,手感还行,这方面没有省成本。前后门护板手感良好,搪塑工艺,很软,我特别喜欢这个触感,很舒服。

后排空间好顶赞,跷二郎腿无压力,头部空间非常充足,这也是VV7的一大优势。

顺便说一下,这个配置的座椅蒙皮是高仿皮,个人感觉是师从奔驰C级(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一下我之前发的系列文章里讲原材料的那一章),不仔细分辨,还以为是真皮,触感、视觉效果都很像。

行李箱容积不是很大(为了后排空间的一种妥协),设计风格非常奥迪,大家明年有机会的话去看看下一代Q5L,单从尾箱来讲,VV7的设计师跟Q5L的设计师绝对“有一腿”。(图就不上了,网上有得是)

内饰气味还算可以接受,据销售顾问说,这台车大概到店不到一周,虽然能闻到一些气味,但是并不刺鼻。如果销售顾问没说谎的话,个人认为好于半数以上同价位合资车。

下面该说缺点了:

门板把手的设计,我个人给差评。不但复杂,而且箭头所指位置内侧有毛刺,我第一次把上去,手就被划了。而且副驾驶侧也有毛刺,这个应该是加工精度问题。我真是搞不懂,为啥要弄这么个造型?不但画蛇添足,而且平添缺陷项。

档把周围到处是形状偏差和“双眼皮”这类的缺陷,虽然普通消费者可能不会计较,但是既然自称是豪华品牌的车,作为工程师,我无法认同。

杯架盖操作时有噪音,是这个把手松动引起的,这个缺陷我觉得很明显。

手套箱的设计严重违反人体工程学。人坐在副驾驶无法完全打开,必须把腿向两侧让开才能全开。而且位置很深,取放物品会非常不便。虽然有阻尼控制盖子的开启速度,使手套箱是缓缓打开的,但还是要给差评。

不到一周的新车,座椅有这么明显的褶皱,我觉得不可接受,图中只是其中一处,整个前后排座椅还有好几处。不过呢,前几天上市的蔚来ES8还不如这个水平,也许国内给自主品牌配套的座椅厂也就能做成这样了。

不知道为啥要把密封条做成两段式,靠近边缘的地方要断开再接一条短的,颜色还不一致。这个情况我真是头一次看到,没明白是什么理念。作为用户,我肯定抱怨。

保险杠和车身色差,手机分辨率不如人眼,看实车远比照片明显。

雷达上边缘毛刺。照片缺乏立体感,实车更加明显,毛刺肉眼可见说明程度不可接受。也许大部分消费者不会关注,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既然自称是豪华品牌,那就得拿出豪华品牌的样子来,没有细节就没资格自称豪华。

行李箱地毯平度非常差。照片缺乏立体感,但是大家去看实车,这三个部分交界的地方既不在一个平面上,也不是很平行。并且用手按下去呼扇呼扇的,尺寸偏差至少在5mm以上。

车身钣金多处形状偏差,一条线能拐好几个弯,别告诉我造型就这么设计的,这是造车不是造冲浪板…

B柱盖板也是一样,多处形偏,而且居然用喷漆工艺,边缘凸起的线条是堆漆造成的“双眼皮”缺陷。不明白为啥不用高光注塑工艺,不但比喷漆成本更低,而且效果还好。

一体式冲压车门,本来是好事,但是关门能听见额外的噪音,并且开关门阻尼过大,焊装调整还是欠火候。

这个橘皮…我不想说啥了…

后轮眉的匹配问题,间隙不均,平度也不好。前高后低才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但是这里却是前低后高。

排气管上方这个东西,不知道是不是拖钩盖,这个平度偏差肯定超出1.5mm了(BBA这方面一般公差才0.2-0.3mm)。

后导流板和钣金的波浪,这类缺陷全车不下二十处。如果给我1个小时仔细看,估计会发现更多。

静态展示就说这么多,下面说说试驾体验:

本来预约的是VV7c旗舰版,结果谁知排在我前面那位顾客试驾的时候把车胎扎了…车拿取去维修了,我真是心里一万只神兽奔腾而过。只好退而求其次,试驾VV5旗舰。

空间上比VV7自然是小得多,不过后排空间,作为紧凑型SUV还算可以。

油门调教像日系,刚踩下去就有不错的动力输出,不过后段相对不那么灵敏,与造型充满德系的风格截然不同。正常加速时,双离合还算比较平顺,没有明显的换挡感觉,但是换挡转速很高,相比于大众一般在1800左右,WEY换挡基本要在2200-2300以上。我个人不负责任猜测,这个可能和长城这款2.0T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转速始于2200有关,因为大众的最大扭矩转速始于1750,可能换挡时机都设计在了刚刚达到最大扭矩转速的这个关口吧。不过这样的话,即使长城的发动机热效率和双离合传动效率能达到与大众完全一样,高出的这部分转速也会使燃油经济性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方向盘操作感我个人觉得还可以,不沉也不是特别轻,我相信大多数人应该可以接受。

自动启停功能调教不合适。发动机停机后,轻踩油门,发动机启动,大约要延迟1秒半左右才会向前行驶,跟一流合资品牌相比,感受明显要差一些。

非P档情况下,驾驶员开车门下车没有报警,这一点上细节不够好。

总体来说,VV5的这个2.0T低功率(VV5是145KW,VV7是172KW),动力还算可以,虽然跟BBA没法比,不过比长城之前的那些可真是强了不少。原来的老毛病怠速抖动,至少这台新车没有这个缺陷。不过方向盘在速度不高时有前后抖动的情况,不知道是咋回事。

舒适性体验上,VV5行驶胎噪比较明显,风噪相比于胎噪要小一点,发动机静音比较一般,过沟坎有点颠,座椅偏硬,回弹差,舒适性总体来说一般。虽然没试驾到VV7,不过作为比VV5高一级的车,应该会好一些。

最后做一下总体评价:VV7作为长城对豪华品牌的一次尝试,总体来说,难以被冠以“豪华”二字。某些零件的用料虽然还算可以,做工也整体好于哈弗,但是不要说豪华品牌,就是一线非豪华合资品牌,WEY所体现的制造水平也存在明显差距。全系没有自动泊车只有半自动,说明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长城和主流品牌是有较大差距的。行驶方面,底盘调校没有亮点,动力操控亦无突出。但是,外观和内饰的造型设计还是有诸多可取之处,对于豪华感的营造,基本上可以代表目前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红旗这种政治任务不在评价之列),听说德国奥迪的人对该车的评价是:“作为SUV,这车做得不错”,看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说法。配置上很充足、很实惠,动力进步明显,城市代步足够,空间充足,家用应该不错。虽然总体上缺点仍然不少,但是能让人感觉到,长城在有意识地向先进品牌学习,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不到19万的售价来说,这款车完全值这个价。上个月VV7和VV5双双破万,也证明了这一点。剩下的就需要对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进行考量了,这个恐怕至少需要5年以上再做评论。
分割线~~~~~~~~~~~~~~~~~~~~~~~~~~~~~~~~~~~~~~

接下来该说领克01了。既然吉利官方都认为领克01是对标奥迪Q3的,那么我们不妨在一些方面就跟奥迪Q3比比。

首先,领克中心的展厅,颇有些气势,看得出是精心打造的(拍摄技术比较渣,见谅)。

目前全系也是无优惠,无任何赠送,也不送保养。终身整车质保的条件是全部4S店保养,如果需要维修,也必须在4S,否则即算脱保。

到店之后,销售顾问立刻过来迎接,也许是因为看车的人没有WEY那么多,销售顾问基本是全程陪同,而且提前就把试驾帮我约好,已经等在外面了。至少服务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既然是直接上车试驾,那就先说试驾体验:

论坛是德国大陆马牌,规格235/50 R19。试驾的是领克01耀Pro版(没有四驱车型,有些遗憾)。作为紧凑型SUV,其实空间并不小,但是驾驶舱的设计真的不够友好,在前方视野本来不错的情况下,却给驾驶者一种很局促的感觉,很多地方违反人体工程学。

驾驶空间似乎有些狭窄,中控大屏有种突兀的感觉。由于距离驾驶员较近,看中控屏需要调整的头部角度较大,不太方便。副板和中扶手比一般的车型都要高出很多,系安全带每次都会磕手,而且高起的侧面对系安全带的动作是一种障碍,必须要略微移动身体才能插上。对于这种设计语言,我实在没读懂,但是至少对我来说,体验真的不好。

前后座椅长度都要比WEY短一块,对大腿的支撑作用不足,容易感到疲劳。SUV本来坐姿就高,乘坐舒适性比轿车要差一些,如果座椅再不舒适,长途旅行可能会比较辛苦。

手套箱跟WEY一个毛病,不把腿让开不能完全打开,不过深度的设计上比WEY要好一点。

而奥迪Q3虽然空间小,但是驾驶时丝毫没有局促的感受。两周前我刚开过Q3,感觉非常舒服,方向盘轻便,操纵灵活,动力充足,各种设计也都体现了人体工程学。单从驾驶感受来讲,领克输了Q3不少。

液晶仪表分辨率明显比WEY要高,看着很舒服(开车时不好拍照,用静态体验时拍的代替),就是字有点小。有三种显示模式可供选择,操作比WEY要容易一些,但是仍然不够简洁。与许多主流仪表不同,D档不显示当前档位,速度和转速的显示也不是指针式,而是“血条”式,表格是被逐渐“充盈”,用这种方式来表征目前的行驶状态。这种求异的方式虽然未尝不可,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我觉得仪表就应该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方便的方式显示出目前汽车的行驶状态,弄得太复杂,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当然了,这也许跟我还不太适应有关系,尚不能作为缺点来看。而且,其他两种显示模式,我没有仔细去观摩,毕竟时间有限。

能够显示的信息不是很多,这方面跟WEY算是半斤八两吧,不过有一个地方还是值得肯定的:试驾时行驶到了一段限速40的路段,仪表上直接显示了一个红圈中间有个红色的40(类似高德地图里的限速标识),这个功能还是应该点个赞的,一低眼睛就知道要控制速度。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已经过了限速区间了,仍然还显示限速40,看来是与导航链接的程序默认把整条街都限速了,而没有精确到具体的区间,并且进出限速区间也没有声音提示,这个还是应该再优化一下。但是这个功能还是很新颖、很受用的,如果能够处理得再精细一些,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亮点。

驾驶感受方面,由于没有进行激烈驾驶,加速性能不做评价。总的来说,动力比较均匀,算不上优秀,但也不差,还算够用。换挡平顺性不错,这个6AT调教还行。底盘滤震好于WEY,方向盘手感和WEY差不太多,都是舒适性比较适度的那种。自动启停优于WEY,跟一流合资品牌略有差距。

安全性方面考虑比较周全,不插安全带,不能切换前进挡。档把是模拟档杆,操作方便,力度适中。档杆下方的P键在停车时按下,摘空挡拉手刹等等动作一键完成,很实用。

总体驾驶感受比WEY好一些,静音也稍好。动力不算突出,不过沃尔沃的发动机本来就一般,也属于正常发挥,市区内驾驶还是很够用。

下面说说静态体验:

外观上,前脸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没有WEY那种大气和运动的气息,尾部造型还不错。前后灯给人一种较强的通透感,这一点比WEY要好(网上图很多,就不上了)。内饰很沃尔沃,缺乏豪华感的营造。

总体感觉就是这些,下面分别说说优缺点:

先提优点:

整体上车身喷漆的感觉上,质感要比WEY更好,橘皮小很多。

档杆是电子模拟档杆,手感不错。档把附近的盖板采用了高光注塑工艺,比WEY的喷漆效果要好。前面的那部分条纹状区域是无线充电区,没当场试,不过推测应当会比较方便。

B柱盖板也是高光注塑,形状偏差较小,明显比博瑞的要好很多。博瑞这个零件一直有坑,领克直接优化掉了,看来还是走了心的。领克全车高光注塑的零件不少,表面质量不错,这方面至少达到了一流非豪华合资品牌的中等水平。

后排空间作为紧凑级SUV还算不错,和VV5类似,比奥迪Q3要大不少,前座椅后面有品牌LOGO,算是个新颖的设计。

整体看了一圈,大部分细节体现出的制造水平,要比WEY高一些,虽然距离Q3差距明显,但是已经达到了一线非豪华品牌的水准。

配置方面,ACC除了丐版是标配,车道偏移预警、并线辅助等也大规模实装,主动安全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内饰气味非常小,堪称所有品牌全部国产化车型里的最佳,这些方面都非常沃尔沃。据说,内饰的一些零件,比如地毯、行李箱护面等容易产生气味的零件,领克的成本比BBA同级的都要高,可以说在车内气味上下了大工夫。顶配还加上了盲点监测、自动泊车、360度全景摄像等功能,达到了准L2级自动驾驶的水平,这在自主里是顶级的,并且达到了一流非豪华合资品牌的前列水准。虽然我没有试验这些功能,不过相信作为后发车型,推测应该不会比沃尔沃S60L上体现的效果差。不过奇怪的是,一般的车型都是中配有自动泊车,高配或顶配才有ACC,而领克是反过来,不太清楚其中的奥妙。

说完了优点,该说缺点了:

前后门护板都不是搪塑的,硬邦邦,作为一个20万左右的车,在这地方省成本,不应该。

A、B柱护板都是无纺布包塑,到了C柱护板变皮纹注塑了。这成本省的也太鸡贼了吧…

顶棚把手中间设计了这么个挂钩,不知道是想让用户挂什么,不过我的手倒是被这个东西刮了,设计师完全没有从用户角度去考虑。

拉开顶棚把手,左边的匹配非常好,平度比WEY还要好,一流合资品牌水平,但是右边就露馅了,平度和间隙都不均匀,两侧不一致说明绝对不是这么设计的,制造或装配缺陷,出口把控不严,这个没得洗。

座椅褶皱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比WEY的程度要轻一些。

中扶手两侧的亮条,匹配不好,横向平度不良,纵向间隙不均。虽然这个缺陷不大,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既然自称豪华品牌,就要有豪华品牌的细节。

后导流板形状偏差,虽然状态比WEY要好,但是距离豪华品牌还是差不少的。

黑色这款车身是带闪烁效果的金属漆,但是保险杠的闪烁感明显不如车身(图片拍得不太好,闪烁效果用手机实在拍不出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车身是金属,保险杠是塑料,但是豪华品牌是完全可以做到效果非常接近甚至是一致的,有些一流非豪华品牌也能做到,领克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显然不够。

白色车身色差比较严重,保险杠明显是黄的(手机分辨率不如人眼,实车更加明显),这方面大约是二流合资品牌水准,有些做得比较好的自主品牌都不会这么严重。

下面是让我始料未及的两个超级大黑点:

坐在副驾驶时,我顺手摸了一下门护板下方的储物格,咦?什么东西黏黏的?我拿出来一看,这是啥?

站起身来,仔细一看,是这个样子。

我又去主驾驶看了一下,确实有个塑料的东西,但是在内侧贴合得很好。

照了一下什么都没照到,应该是储物格内侧是凹进去的,贴合以后正常应该什么都看不到。这个东西肯定是开胶了,这是非常严重的缺陷。虽然让我很震惊,但我毕竟是来看车的,不是来砸场子的,旁边还有很多顾客在看车,我不想让他们知道,于是我悄悄叫来一个销售顾问,对她说:“这个,你们赶快处理一下吧”。那个销售顾问明显有些尴尬,叫来了一个男顾问,好像嘀咕了几句:“这是灯吧,你快弄一下”(从这句话判断,这个东西可能是内饰氛围灯之一),然后把零件按上去了。男顾问解释了几句,说这台车是试装车,旁边那个黑色的才是量产的。以我多年的从业经验,这种鬼话我才不信,但是我还是尊重他们的说法,于是去看旁边那台车了。

结果,我又有了“新发现”:

这是那台“量产”车的前保险杠和翼子板匹配区域,最开始我还以为是塞了什么东西,结果我用手摸了一下,好嘛,漆裂了。仔细一看,漆已经干成了一层软膜,一部分已经从零件上脱落了,另一部分还连在零件上。用手指拨弄两下,有哗啦哗啦像纸张一样的声音。一般来说,塑料喷漆零件和钣金配合的边缘位置,在行驶了一些里程之后,因为路面颠簸产生碰撞和摩擦,在尖角位置是可能掉漆的。但是这种大面积整层脱落,还是新车,完全是油漆性能的问题。附着力不够,清漆又太硬,只要外界环境有所刺激,就很容易出现漆层脱落的情况。
说实话,我对自主品牌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三年前第一次坐吉利帝豪,给我的感觉是惊艳。一款只要6万的车,居然可以做得这么好。许多细节明显是在学习一流品牌,虽然还没完全学会,但是能让人体会到,其中饱含的诚意和这个品牌的生机。所以帝豪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轿车领域唯一一个能挤进前10的自主轿车。可是几年之后,我完全没有想到,自称对标奥迪Q3的高端品牌领克01居然还会有这种严重缺陷。吉利的标准是从大众宝马奔驰等等各大车企的标准中各挖了一部分,拼起来的。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你是怎么去执行的?蒸汽喷射、碎石冲击、高低温冷热交变、十字划格,这些实验你但凡做一个,都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性能缺陷。不说BBA,单是非豪华品牌中的大众品牌,就要求零下40到零上90度的冷热干湿交变试验,10天20个循环,不得有任何变化。从南方运到北方,温差还不到40度,就已经这样了,不敢想象把这个保险杠放进实验箱来个交变试验会是个啥结果。更不要说BBA还要做更加苛刻的整车台架试验和形式试验,如果让领克做这些试验,结果估计会很惨。这样的性能水平还承诺终身全车质保,我真是替吉利捏把汗。据说吉利的大部分外饰件发给了董事长儿子的公司,虽然说各大汽车集团都有优待嫡系供应商的情况,不过烂如一汽和东风,也没见过敢在高端车上出这个岔子的,但愿董事长的儿子不要坑爹吧。

看到这,我默默地离开了4S店。说实话,我心情很复杂。作为一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工程师,我真的很失望很失望!自主车企自称对标奥迪的豪华品牌居然是这个水准。从业这么多年,我看腻了鬼子们丑恶的嘴脸和唯利是图的做派,厌恶他们利用所有有利条件,各处卡脖子,压榨着国内的每一分钱。他们一边吸着中国工业的血,一边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中国聪明勤奋的工程师接触他们的核心科技。虽然他们国家内部的问题越来越多,使他们发展和前进的速度受到了影响,但是自主品牌的进步速度仍然不足以挑战他们。我只看到了PPT造车互联网造车在四处圈钱,炒概念,看到了媒体水军们罔顾事实,只要给钱,可以黑白颠倒,让许多本来就对汽车不够了解的广大吃瓜群众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概念,更何况还有很多既不懂车也没开过车的小白跟着瞎起哄。前几天蔚来ES8发布会,整个朋友圈加各种论坛集体高潮,少数头脑冷静从技术上分析的几乎被一股脑的狂喷,你们这些拿钱说话的内心不会痛吗?!自己不懂能不能别说话!鬼子们如果看到中国的汽车舆论就这个水平,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打造豪华品牌不是不可以,谁都知道豪华品牌代表了车企的最高形象,也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然而豪华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喊一个口号就能构建的,没有明确思路,没有技术基础,没有成熟体系,没有严格标准,豪华品牌无从谈起!

胡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吧。WEY作为长城的高端品牌,外观和内饰风格设计比较成功,造型和零件工艺大量借用德系风格,配置充足,空间充裕。技术上毫无亮点,做工上乏善可陈,虽然比哈弗品牌要强一些,但并未达到一线合资非豪华品牌的水平,有些细节的处理比较糟糕,这可能与长城长期借力于国内火爆的SUV市场,缺少成功的轿车车型,制造精度有限有关系。动力操控平庸不过驾驶感受尚可,并且其市场定位精准,定价合理,其性价比和设计取向完全符合该价位部分客户群体的需求,对得起15-19万的售价,所以销量可以预见还会继续走高。

领克作为吉利基于沃尔沃平台打造的高端品牌,做工水平所体现出的制造能力,相比吉利品牌有明显进步,位于自主品牌领先地位,基本上接近了一流非豪华合资品牌的中等水平。外观设计前卫,但不一定会被大多数用户接受。且许多细节设计上并未充分为客户考虑,缺乏人机工程关怀,个别地方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可见其设计思路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定位也过于高调,沃尔沃本就只是二线豪华里的入门级品牌,技术上并无优势。虽然领克承袭了沃尔沃出色的安全性和优秀的内饰气味,以及与之相关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是与BBA对标未免过于自信。4S展车所体现出的那些细节问题,说明吉利根本没有理解何为豪华品牌。市场定位不够精准,设计思路不够清晰,注定了这个品牌,至少领克01这款车,以16-22万的售价,恐怕很难获得较大的成功。而那两个“大黑点”背后的问题,我也不想再多说了。

汽车作为一款商品,一款昂贵且复杂的商品,是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长期的反复改进才能做好的。任何品牌,只要在设计上能为消费者着想,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他们喜欢并且能够负担得起的功能,制造上不断优化问题,精益求精,那么自然会有理想的结果。可是如果任何品牌想只凭嘴就糊弄消费者,认为消费者都是群人傻钱多好忽悠的家伙,那么消费者最终会用自己手里的钱做出回应的。

10#
大卫  4级常客 | 2018-9-23 03:02:48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30年来,中国制造在一些人的努力下永远奋勇精进,另外一些人永远冷嘲热讽。

你猜最后谁是人生赢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81
帖子:1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