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如何点绿成金?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10-20 16:02   839   0
起而行·闯创干

9 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殷殷嘱托

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

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广州行动

系统推进“八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65%。

推进城园融合,支持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让“广州蓝”一直在线。

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建设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幸福河湖。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南沙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广州逐绿而行,驰而不息。近日,作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南沙区,正式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集聚气候要素资源以及引导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方面,对落户企业给予最高1200万元奖励,以加快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

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广州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创新,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目前,广州多项绿色金融指标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开创了多个国内“首个”“首单”。在“双碳”目标下,广州作为试验区如何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碳金融这张“传统优势牌” 如何打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

试验区如何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广州沥滘净水厂,与旁边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和谐共融,这里生产的再生水可为湿地水系补充水源。据介绍,生态化地埋式净水厂将污水处理设施转移到平均17米深的地下空间,全封闭运行,将臭气、噪声等邻避影响降至最低。就这样,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的污水处理厂变身为市民后花园。截至目前,广州水投集团建成运营地埋式净水厂10座,总产能186万吨/日,地埋式污水处理能力全国第一。

这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创新支持。记者了解到,该类生态项目的外部经济效益难以测量,对资金的吸引力不足。为此,广州水投广州净水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绿色债券创新,成功发行了粤港澳大湾区首单绿色债、气候债双达标债券,发行利率低至2.95%,创当时大湾区近三年同级别绿色中期票据利率新低,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污水处理行业。

这是广州绿色金融创新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和城市绿色转型的一个生动注脚。绿色金融发展这组数据,也映射出广州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上半年,广州绿色贷款余额9621.94亿元,同比增34.12%。广州累计发行各类境内绿色债券1444.68亿元,境外绿色债券15.4亿美元、13.7亿元人民币,包括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券等多个“首单”绿色债券,绿色债券规模、增速等均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指出,“双碳”目标下,广州绿色产业迅速发展也给绿色金融带来了机遇。但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历经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增量后,如何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增量提质?如何长期保持增长动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度研究。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黄志海指出,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相关人才供给赶不上行业发展速度,急需解决这一类人才之“渴”。

对于广州绿色金融下一步如何发力,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转型金融衔接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继续支持南沙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积极参与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

如何打好碳金融这张“传统优势牌”?

市场建设被认为是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碳的一大有效举措。企业的实际排放超出政府发放的配额量,就需要到市场中购买配额,实际排放量未超过政府发放的配额量,剩余配额可在市场中卖出盈利。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广碳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广碳所累计成交配额2.21亿吨,总成交金额61.41亿元,均居全国8个区域试点碳市场首位。

在发展碳交易的过程中,广州还不断创新,探索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远期、回购等碳金融产品,控排企业可将碳排放权作为抵押物实现融资。

此外,广州探索构建企业碳账户体系,形成企业“碳排放”画像,并推动金融机构结合企业碳排放表现给予差异化金融支持,构建“碳账户+碳信用”体系,在花都区试点落地后在全市复制推广。截至2023年9月,已有1090家企业接入“穗碳”平台。

不过,在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碳市场覆盖行业面窄、未能形成期现联动等问题,制约着广东碳市场发展。刘佳宁指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以现货市场为主,碳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和碳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仍有待发力。“国际三大碳市场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市场建立初期便发展出碳配额的期货、期权、掉期等多种金融工具。”刘佳宁补充道,一二级市场并行、期现货市场协同的多层次碳市场体系,有助于碳市场更好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作用。

黄志海则提出,要有效“激活”碳市场,必须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加速完成覆盖行业扩容。

目前,广碳所碳交易覆盖钢铁、石化、水泥、航空、造纸五大行业。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将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组织开展陶瓷、数据中心、港口等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

广州如何打好碳金融这张“传统优势牌”?黄志海建议,要优化提升广东碳市场功能,支持依托广碳所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试点,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提升广东碳市场碳定价的全球影响力。

广碳所总经理助理肖斯锐建议,应进一步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碳金融与企业节能减排创新结合,解决节能减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企业自主减碳动力。同时,深化碳账户、碳信用体系等碳金融基础建设。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732
帖子:7834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