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关系(五):朋友有信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1-25 23:17   1387   0

在当今的社会,朋友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大家都会想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像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样,高山流水遇知音啊。所以朋友关系的维持也很重要,但是想要维持好朋友关系,也是有原则的。而朋友有信的浅层含义,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朋友有信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说明。狭义的理解就是讲的朋友之间要有信义,这样朋友之间的关系才会健康长远。试着想想,如果一个人说话不讲信用,说话不算话,那么他在社会上就会被大家孤立,没有人相信他,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那损失最大的其实是他自己,比如你会很孤单,形单影只,没人愿意靠近你,也没人敢和你做朋友,这还是好一点的。更严重的是,如果你想干点啥事,由于你没有信义,周围都没有人帮你,没有人愿意靠近你,那还谈什么事业呢?甚至可能连公司都不愿意聘任你,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那你要在社会上立足可能都很难。所以古人早就告诫了我们:人无信不立啊!没有信义,连立足都难啊。连立足都难的话,那还谈什么挣钱呢?都没有人愿意相信你,挣钱都没地方挣啊,所以我们这才知道,信义是多么重要。没有朋友还是轻的,如果信义水平低到公司都不愿意聘任你,那真的是连生存都会有问题啊!
那朋友有信,从广义来说怎么说呢?其实朋这个字拆开来看,是两个月,也就是说大家的认知相当,也就是三观相当,三观接近,才能做成朋友。而友呢,就是友善友好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对你友善友好的人,都可以算作你的朋友。比如我们经常会听说有什么忘年交啊,这就是说朋友不局限于年龄大小。甚至如果我们把思维发散一下,那么一切对我有恩德的人,不是也算友善吗?如果这么说的话,那这个范围就广了。因为我们会发现,其实一切人都是对我们有恩的,比如这个社会的太平,其实是每一个家庭的太平构成的。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又是由每个人互帮互助形成的。每个人其实对社会都有贡献,那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不就是大家相互沾光吗?比如,农民生产粮食,工人生产日用百货,企业给大家提供各种产品,政府维护国家正常运转。我们吃穿住用的东西,可能都不是自己生产的,可能都是别人提供的,而我们总不能什么都靠自己吧,所以没有其他人,我们的生活可能也不能正常运转啊。所以这么看的话,其实一切人都是对我们有恩啊。


不仅如此,天地万物其实都是对我们有恩的,没有天地,我们也不能活在地球上啊,没有万物,没有土地,我们吃穿住行从哪里来?所以天地万物养育了我们,都是对我们有恩的。这么一看,那么天地万物不都是对我很友善吗?不都是我的朋友吗?所以这么一发散,我们才发现朋友的范围竟然这么宽广。所以我们古人才会讲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道德经》讲的就更深了,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么一想,看来我们不仅要对一切人讲信义,还要对天地万物讲信义。这样子我们才知道,难怪古人对说话会那么慎重,凡事都不敢轻言,原来是有这么深刻的道理在里面的。因为只要我们一不注意,随便一句话,可能不是伤害了其它人,就是伤害了天地万物,那就是对天地万物,对一切人不讲信义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天地万物和一切人对我的恩德呢?难怪古人说:口为祸福之门。真是不可不慎也。
这么一看,我们才会明白,原来朋友有信的含义是多么广大,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呢。
所以古人提出“朋友有信”,是告诉我们要对天地万物和一切人事物负责,可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因为乱说话的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才知道孔夫子说: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它其实是非常沉重的,非常深刻的一句话。


下面我们讲一个古人守信的故事来学习古人守信的精神。这个故事叫“鸡黍之约”。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和汝南郡( 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
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
约定的日期快到时,张劭就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
张劭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为你们酿酒。”
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告别。



后来,张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尽心照料着他。
元伯临终时叹息说:“不能见到我的生死之交,真是万分遗憾啊!”
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还不能算是生死之交,你还要找谁?”
元伯说:“像您二位,是我生之交。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死之交。”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了张劭,戴着黑色帽子,拖着鞋,急匆匆地走来,呼喊着:“巨卿!我要在某一天死去,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你没忘记我,怎么能不来见我一面?”
范式惊醒了,悲叹落泪。那时他在郡里做功曹,他把事情向太守做了报告,请求让他前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背他的深情,就准了假。
范式于是穿着丧服,坐着快马向汝南奔去。范式还未赶到,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将要下葬,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
他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白马拉着素车,远远嚎哭而来。
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永别了。”
参加葬礼的千余人,全都流下了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缓缓向前。葬毕,他就住在坟地,修坟种树,然后才离开。


古人的友谊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泪洒襟袖。
千古流传的知音之友、刎颈之交、舍命之交、鸡黍之交、胶漆之交、生死之交,在中华历史的夜空熠熠生辉。
在如今商品经济社会,这种生死不渝之情,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声长叹!
这就是“鸡黍之约”的故事。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意义指鸡肉和黄米饭。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句,是我们最熟悉的。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句话很感人,讲的是范巨卿在去赴约的途中病倒了,然后在途中的一个客栈养病,客栈老板问他,你千里迢迢的去赴约,难道就是为了一碗饭一只鸡几盅酒吗?范巨卿说,大丈夫岂为铺啜而来,来则为一信字也。客栈老板听后感动不已,后来还借了千里马与他,让他去赴信义之约。
所以,“朋友有信”告诉我们,它的含义是非常厚重的,如果我们要和一切人事物处理好关系,最关键的在于“信义”两个字,和一切人事物处理好关系了,那不管是做企业还是为国家服务,都能得到一切人事物的帮助与关爱。我们如今的许多人,就是不太懂得怎么和各种人,各种事,乃至动植物和天地宇宙处理好关系。若真正理解了“信义”之道,那当今社会许多问题,比如小孩的社交恐惧症,抑郁症,乃至国人们的焦虑症和各种天灾人祸,都将能迎刃而解。信义之道,其实就是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之道,这五伦的关系,其实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因为面对的人群不同,所以说法不同,侧重稍微不同而已。所以朋友有信其实就是夫妇有别,就是父子有亲,就是长幼有序,就是君臣有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们是不能分的。五伦关系之中的任何一伦都包含其它四个。这才是五伦关系的真实义。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人世间的五伦关系,那么天下太平就在眼前了。
呜呼,信义之道,大矣哉!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朋友和一切人讲信义,还要对天地万物讲信义,信义岂止值千金哉!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