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种类
1.直接竞品:产品定位(目标方向,目标用户需求,产品功能等)相似
2.间接竞品:产品的目标人群相似,但功能需求方面不太相同,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但其他内容相似
3.潜在竞品:行业相似,业务相似的企业产品
竞品分析的内容
侧重点不同,分析的内容不同。有的偏向行业调研,公司发展,有的偏向于功能对比,有的可能偏向于具体功能的解决方案。
竞品分析的目的
①寻找可借鉴学习之处
②调查竞争对手情况,以便做好应对策略
③作为融资计划的参考数据
④为了求职
获取信息的渠道
1.公司的季报,年报
2.公司官网(版本更新,人才招聘,最近新闻),产品论坛(用户的反馈,客服的回答)
3.艾瑞,易观国际等数据网站
4.对方公司,相关渠道,市场,运营等部门获取对方内部信息
5.行业媒体的新闻,论坛,分析文章
6.进行客服或技术咨询
7.寻找对方产品用户进行访谈
8.百度指数,http://alexa.com,Google adplanner
分析纬度
1. 基础结构分析,产品的功能架构(了解其主要业务,相关跳转页)
①表现层,产品UI和UE(产品在交互上,视觉上的体验)
②框架层, 页面布局,按钮,表格,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是否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③结构层,用户如何达到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可以给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图)
2.行业分析:
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如产品市场占比,包含盈利模式及代表性产品,目标用户区别等。(市场占有率,盈利产品线)
3.战略层分析:
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是哪些(用户特征:地域差异,年龄差异,学历差异,收入差异等)
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想让用户从产品中获得什么?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应该有哪些功能?
4.盈利模式分析
盈利模式:广告、增值服务、内容付费、商城等
了解产品的盈利模式,盈利情况,运营的资金投入。
(要了解竞品是怎么收费的,是在向投资人要钱,向广告主要钱,还是向用户要钱?如果自己是一个收费产品,对方是一个免费产品,我们更需要了解产品面向的用户中,有多少值得去收费,有多少愿意被收费;可能部分用户会觉得收费的比较好,但是大部分用户更可能选择免费的那个;如果是向用户收费,就不能有太多恶劣的弹窗或广告等。)
5.产品技术(较少使用)
技术是否前沿,对用户迅速增加的压力承受能力,稳定性,技术框架
6.数据分析
数据指标:活跃度,新增,留存,分享,收益
分析角度:
①用户群体:注册量,转化率,用户群体覆盖面(用活,在线时长)
②盈利:市场占有率,盈利产品线
③推广情况
④公司背景与资源:技术,品牌,团队
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
S (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最简单的一种分析方法,将竞品的优劣势表达出来,但注意简介,避免过度分析,过度复杂。
下面是以网易云音乐为竞品,对QQ音乐的SWOT分析
2.信息对比
列出几个重要的纬度:目标用户、盈利模式、核心功能(功能的有无,功能的实现差别,用户满足的期望值)、UI和UE
3.5W1H方法(What,Why,Where,When,Who,How)
分析一个功能的时:
功能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个功能?解决了什么问题?
使用场景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使用场景,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
何时使用?使用多久?
用户群体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常见问题
1. 分析报告没有文字结构,阅读性差,和记流水账一样。
2. 有些报告罗列一些自己使用过程中的可用性问题,啰嗦地说了一堆,却没有一个产品截图,以至于有些内容看不懂
3. 还有一些报告说了很多结论,但没有数据支撑,没有分析过程,主观性太强
总结
竞品分析不是为了输出一份功能对比清单,不是为了死磕对手,而是思考产品的本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竞品分析永远可以做得更细,需要明确分析的动机,清晰自己的需求,以此来判断做一个怎样详细程度的竞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