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价传递不到消费者谁最难受?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16 19:43   1187   0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上涨1.2%,环比回落0.1%,同时,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9%,剪刀差差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需求偏弱背景下PPI价格向CPI传导力度减弱。许多分析师都分析了CPI较低是因为占权重比较大的猪肉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与人们衣、住、行有关系的其他消费品价格为什么没有同步涨上来呢?毕竟大宗商品作为原材料要通过产业链传导到终端消费行业的啊!
其中主要原因是今年的出口形势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前11个月,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53903亿元,同比增长22.0%,而排在出口前两名的分别是机电产品和服装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1.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大家知道机电产品主要要用到金属材料,服装也主要要用到化纤。尽管原材料价格飙涨,它可以通过出口产品涨价得到部分抵消。
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是逐月降低的,一些主要城市的房屋租金也出现了下降。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只增长3.9%,两年平均回落0.2%至4.4%。这足以说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足。因此会表现在买房屋、汽车、家电用品各方面都比较谨慎。
汽车方面,乘用车产销也是逐月降低的,而只有新能源汽车表现良好,电池成本又占到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35%,这样传统占成本比较多的金属材料涨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一些外资品牌借助汽车“缺芯”事件,通过涨价也消化了一部分原材料涨价的成本。汽车特别是零部件出口形势一直比较景气,也一部分转嫁了成本带来的影响。
住的方面是11月70大中城市新建和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仍是降低的,尤其是二手房价格指数跌幅扩大到0.4%,创2015年三月以来新低。住的方面代表产品还有家电,去年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家电价格降价幅度都在40%到50%,今年绝大多数家电企业通过产品升级和强化售后服务都把价格涨上来了,这也能部分抵消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行的方面代表是运输业。今年特别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港航业一直处于火爆状态,无论是航运公司的运价还是港口的装卸费都出现了价格的飙涨。这也带动车辆、船舶制造行业新的订单。全球疫情防控仍然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经济,有人称为冗余经济,意思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运输行业要提供冗余的车船和仓库,制造行业要提供冗余的原材料和制成品。
尽管我们上面分析了工业品价格为什么不能同步传递给消费品的一些原因,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我们发现产业链上最难受的可能就是中间环节的中小企业。截至今年三季度由于上游涨价,国有企业投资回报率提升至7.3%,而中下游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率只有4.9%。而同期新投放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5.3%。统计发现今年前11个月这些中间环节的民营企业应收货款不断增加、负债率不断提高、利润率不断降低,再加上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反复检查,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放假,或者是根据政府的要求择时检修限产。
还有一个现象要特别关注,就是16到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4.3%,同比高出1.5%。如果这个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不会很顺畅,因此,如何为中间环节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营商环境、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是下一步决策要着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中小企业多数分布在县域经济,这些企业生存与发展如何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战略实施的成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