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Script:
提供对于脚本的基本设置,包括脚本语言(不同协议下,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脚本最大允许行数等。
General>Protocols:
协议列表,列出了录制前选中的所有协议。在多协议的时候,可通过此功能切换录制所使用的协议或补录某些协议的内容。
General>Recording:
用于设置Web(HTTP/HTML)使用什么样的录制方式来获得脚本。
一般来说,如果是标准IE访问的B/S架构,应该使用HTML-based script下的A script containing explicit URLs only方式来录制脚本,这种脚本基于URL请求完成,不会带有任何前后依赖的内容。
如果一个非IE标准的C/S架构,建议使用URL-based script方式录制脚本。
至于HTML-basedscript下的A script describing user actions方式,是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它本身包含了对象检查过程(即:带有前后依赖的内容,如果前面的内容不存在,即报名),无须校验;当页面中存在多个同名链接时难以区分。故不推荐使用。
Network>Port Mapping:
提供了对于端口映射的处理规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但如果使用了非标准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偶尔会出现发现数据包的收包操作,但无法正确录制脚本的情况,此时需在此处指挥VuGen识别端口名和协议类型。
注:在9.1版本后很少出现有Events但是没有脚本的情况(即:多不需要设置)
HTTP Properties>Advanced:
设置在HTTP过程中的一些高级选项。
a) 设置录制中每个action之间是否要重置context(context中存放请求发送返回后的数据信息,如服务器返回的HTML、cookie、session等)。选中此项,Action之间会清空内容,系统会自动录制成HTML-based script下的A script containing explicit URLsonly方式。
b) 是否在本地保存资源截图。
c) 是否需要为每一个页面生成检查点函数检查标题名称是否变更。一般不选中,因为标题都是动态变化的。
d) 是否当录制出错时添加注释内容。(一般不选,录制过程中出错可以自己排查)
e) Support charset:如果使用UTF-8编码方式显示中文,需选中此处的UTF-8(具体的编码方式可通过HttpWatch确认)
f) Recording Engine:对录制的内容进行过滤,包括:Headers、Content Types、Non-Resources.
Non-Resources:设置需要录制的请求格式。VuGen是根据HTTP请求中的返回格式来确实录制内容的。默认情况下,VuGen认为text/html这种返回格式的内容是非资源的正文,需要录制出来。如果你希望其他格式的请求也单独作为web_url()来进行录制,那么应在此添加Content type(各种HTTP请求的文件类型可通过HttpWatch进行扫描确定)
HTTP Properties>Correlation:
是否打开脚本录制时的自动关联选项,以及自动关联的配置。(后续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