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20170703【任瞳/兴业证券定量研究】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XYQUANT   2018-6-3 00:40   1094   0

行业资讯
“债券通”今日上线试运行
本周36家公司解禁市值900多亿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首次跨过10万亿
同业资讯
三季度买什么?看看绩优基金经理的观点
兴全基金: 漂亮50估值已合理 可逐步布局成长股
华泰柏瑞张慧:行业龙头有望获估值溢价
公募上半年大盘点:规模突破10万亿 QDII业绩最好
产品资讯
华夏恒生ETF回报达40%
其它量化资讯
分级B低溢价率或助扭转困局
行业资讯
“债券通”今日上线试运行
2017-07-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7月2日发布联合公告,为促进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共同发展,决定批准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上线。其中,“北向通”将于7月3日上线试运行。
一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透露,7月3日当天将有2只利率债和4只信用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届时有望吸引“债券通”投资者认购。
“债券通”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又一项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债券通”以国际债券市场通行的模式为境外机构增加了一条可通过境内外基础设施连接便捷入市的新渠道,以提高入市效率。“债券通”通过两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连接,使国际投资者能够在不改变业务习惯、同时有效遵从内地市场法规制度的前提下,便捷地参与内地债券市场。
工银国际董事长丛林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6年初,央行把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进一步扩大至境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但境外投资者需要委托境内结算代理人,开户和备案的时间也较长。“债券通”提供更为直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渠道给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因此,“债券通”对境外机构有一定吸引力,特别是对中小型机构而言。此外,现时境内债券一般比欧美等地债券的收益率高,这可作为国际投资者提升收益和分散投资的良好选择。
据了解,“北向通”的投资者范围与现有的可以直接入市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海外投资者范围一致,限于机构投资者,个人和企业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初期没有投资额度限制。目前央行上海总部已接收110家左右的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备案,其中,有20余家为此前已直接投资过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余80多家以基金等产品户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公告还称,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已就“债券通”所涉及的跨境监管合作原则等相关事项达成共识。双方约定,根据两地的法律和各自法定权限,双方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协助执行机制,加强监管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项目有效运作。
上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称,由于“北向通”的每笔交易实则发生在境内,央行等监管部门将采取穿透式监管,确保了解每一笔债券交易的境外投资人信息。所谓穿透式监管,主要体现在备案环节和托管环节。境外投资者必须通过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备案,并在外汇交易中心获得唯一的交易账户;在托管环节下一级托管机构应逐级向上一级托管机构按时上报境外投资者信息和托管结算数据,通过前后台信息比对,实现穿透式管理。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债券通”的开通,有利于人民币债券纳入全球重要的债券指数,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预计,人民币债券将在2017年下半年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未来5年内或有7000亿美元~8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在岸人民币债市。

本周36家公司解禁市值900多亿
2017-07-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沪深两市共有3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69.81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81%。
其中,沪市43.78亿股,占沪市限售股总数1.11%,深市26.03亿股,占深市限售股总数0.56%。以6月30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的市值为904.50亿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76%。其中,沪市13家公司为614.00亿元,占沪市流通A股市值的0.24%;深市23家公司为290.49亿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19%。
本周两市解禁股数量比前一周48家公司的33.21亿股,增加了36.60亿股,为其2倍多。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的391.17亿元,增加了513.33亿元,为其2倍多,为2017年年内第四高。
统计数据显示,本周解禁的36家公司中,7月3日有2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计为564.99亿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62.46%。本周解禁压力集中度高。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首次跨过10万亿
2017-07-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7月1日,公募基金公司年中规模数据出炉,除少部分QDII尚未公布规模而用测算规模外,1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共计4000多只基金的规模都已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创出新高,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07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的9.15万亿元,增长了9149亿元。从基金公司来看,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暴增了13倍以上,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惨遭腰斩;有的巨头基金公司激增6700多亿元,有的巨头基金却净赎回超过17%。
23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天相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共计有23家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相比2016年年底,平安大华、国寿安保新晋千亿元规模,另有3家基金公司退出1000亿元公司行列。
在十大公募基金公司中,汇添富基金取代了中银基金,位列基金公司规模第十名,同时也成为了上海基金公司规模的第一名。
据统计,2017年6月底,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为2899亿元,而中银基金公司为2861亿元,两者相差并不大;而在2016年年底时,中银基金的规模比汇添富基金多出了近700亿元。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基金的规模变化。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2017年上半年增长了5.68%,而中银基金公司减少了16%以上,因此将上海滩第一大基金公司宝座交给了汇添富基金公司。
凭借上半年余额宝的规模猛增6300多亿元,天弘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1.5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的规模为1.43万亿元,此外,云商宝和指数基金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云商宝的规模从80多亿元增加到了520亿元。
与第二名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相比,天弘基金的规模优势从近4000亿元扩大到8200多亿元。当然,工银瑞信基金也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凭借委外和货币基金规模的增加,管理规模增加了50%以上,增长金额接近2400亿元,总规模达到6991亿元。
第三名依然是易方达基金,该公司去年底的规模为4283亿元,今年中期的规模达到4851亿元,增加了500多亿元,增幅为13.27%。
第四名到第九名的基金公司竞争十分激烈,规模差异也非常小,第四名博时基金比第九名华夏基金只多出了340多亿元。
近两年,深圳基金业三巨头崛起的势头很猛,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和招商基金占据了第四到第六名的位置,管理规模分别为3772亿元、3766亿元和3711亿元,三者规模处在同一层次。
与去年底相比,招商基金的管理规模增长了7.43%,博时基金小幅增长0.28%,南方基金微幅下降。
嘉实、建信和华夏这3家北京的大型基金公司名列第七到第九,管理规模分别为3545亿元、3439亿元和3428亿元,3家公司最大相差金额只有117亿元,处于同一层次。
对比去年底的规模,这3家公司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嘉实基金规模小幅增长了3%,而另两家公司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缩水。
华南基金行业还有两家有实力冲击前十的公司,分别为广州的广发基金和深圳的鹏华基金,这两家公司的规模分别为2514亿元和2354亿元,分别名列第十二和第十三,与去年底相比,规模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十四名与第十三名的差距超过了500亿元,第十四名是富国基金公司,主要受到分级基金新政的影响,管理规模降至2000亿元以下。
第十五名到第二十二名的基金公司规模在1223亿元到1545亿元之间,这里既有一些老牌基金公司,也有一些新秀基金公司。
银华、华安和大成等3家基金公司为老牌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分别为1545亿元、1488亿元和1321亿元,分别名列第十五、第十六和第十八,其中,大成基金上半年规模增长近300亿元,增幅达到26.15%。
兴业基金和平安大华基金属于新秀基金公司,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基金依托银行的优势发展迅速,特别是货币基金;平安大华基金依靠中国平安旗下的银行和陆金所资源,也在货币基金上取得了大发展,成功跻身前20大基金公司行列。
兴全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华宝兴业基金属于中生代的基金公司,成立于2002年到2004年,近几年发展各有侧重,华宝兴业基金旗下的华宝添益上半年增加了近200亿元;兴全基金旗下货币基金业务发展迅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属于上海老牌大基金公司。这3家公司中,除了上投摩根基金规模下降了10%之外,另两家基金公司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
此外,背靠中国人寿的国寿安保基金上半年取得了快速发展,管理规模从不足800亿元增加到1007亿元,跨过了1000亿元门槛,增幅接近30%。
7家中小基金公司规模半年翻倍
中小基金公司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暴涨,有的基金公司规模则出现暴跌。
天相统计显示,15家中小型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规模增幅在50%以上,其中有7家基金公司出现翻倍甚至更高的涨幅。
永赢基金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43亿元飙升至631亿元,增幅高度达1365.84%。该公司是由宁波银行和利安资金管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属于银行系基金公司,依靠银行的优势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
永赢基金的规模大发展主要依靠两只货币基金,分别为永赢货币和永赢天天利货币,前者的规模达到了287亿元,后者的规模为167亿元,这两只货币基金的规模就达到了454亿元。此外,永赢基金公司旗下还有一只百亿债券基金永赢丰益债券,这3只产品占到永赢基金公司总规模的近九成。
紧随其后的是汇安基金公司,这家由自然人股东发起成立的公募,半年内基金规模翻了近6倍,凭借旗下两只20多亿元的纯债基金产品,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11亿元增长到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肖风担任董事长的浙商基金增幅也非常惊人,规模从去年底的115亿元猛升到581亿元,增幅超过4倍。
浙商基金公司旗下有一只发展迅速的货币基金——浙商日添金货币,该基金去年底的规模只有2亿元,今年中期则快速增加到了426亿元,实现了200倍以上的增长。
此外,华富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和先锋基金等4家公司的管理规模增幅也超过100%。
其中,华富基金从去年底的142亿元飙升到420亿元,短短半年时间增加了近2倍,其规模快速增长同样来自于货币基金,旗下的华富天益货币基金今年一季度才成立,2017年中期的规模就超过了300亿元,达到了304亿元。嘉合基金的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31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增幅为239.17%。
4家基金公司规模降幅超40%
在中小基金公司中,多家公司规模大幅下降,有4家公司的规模降幅超过了40%,其中1家基金公司规模降幅超过了50%。
上半年管理规模降幅最大的是一家上海基金公司,从去年底的342亿元降至158亿元,下降了184亿元,降幅接近54%。
降幅在40%到50%之间的有3家基金公司,分别注册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上海这家公司的规模从去年底的411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下降了近200亿元,降幅接近48%;北京这家基金公司的规模从17.8亿元下降到10亿元,降幅同样超过40%;广州这家公司的规模从13.2亿元下降到7.4亿元,降幅为43.62%。
此外,还有3家基金公司上半年规模降幅在30%到32%之间。
据了解,这些公司规模大幅下降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股东和管理层变动,有的是因为保本基金到期清盘,有的是因为没有新发基金。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几乎包揽规模增量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0.07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的9.15万亿元,增长了9149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合计增加8842亿元,占比达到了96.64%,几乎包揽了规模增量的全部。
上半年,得益于货币基金收益的不断提升,多数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4%,因此,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惊人,从去年底的4.32万亿元增至5.11万亿元,净增7832亿元,增幅达到18.09%。
债券型基金今年中期的规模为20145亿元,比去年底的19135亿元增长5.28%,净增1010亿元。
一二级债基与理财型债基规模表现迥异,一级债基规模几近腰斩,从去年底的1672亿元缩减到892亿元,直降46.65%;二级债基规模下降比一级债基乐观些,半年来缩减了624亿元,降幅为24.56%,二级债基截至6月底规模为1918亿元。理财型债券基金则出现大逆转,从去年底的1363亿元增长到2090亿元,增长了53.42%。
尽管今年出现了股债双杀的市场行情,但股票型基金规模依然出现增长。数据显示,开放式股票基金规模为7023亿元,比去年底的6858亿元增加166亿元,净增长2.4%,其中,指数型基金4790亿元,主动型股票基金2233亿元;去年底,指数基金、股票基金规模分别为4869亿元、1989亿元;半年来,指数基金规模缩减78亿元,股票基金规模增长244亿元,增长率为12.26%。
混合型基金规模也出现增长,从去年底的17783亿元增长到18525亿元,净增742亿元,增长率为4.17%。
封闭式基金规模则下跌52.77%,除了市场行情因素,封闭式基金逐步退市转型为开放式基金是规模下跌的主要原因。
保本基金和商品型基金规模均出现下跌。历经史上最严的监管政策,投资者到期后纷纷赎回保本基金,上半年5只保本基金也因找不到担保人而遭遇清盘,保本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3185亿元下跌到2690亿元,降幅为15.52%。
受累于商品行情的下行趋势,商品型基金规模也出现下降。截至6月底,商品型基金规模为165亿元,比去年底的173亿元减少8亿元,降幅为4.86%。

同业资讯
三季度买什么?看看绩优基金经理的观点
2017-07-03 08:46:25
6月刚过,基金的业绩排名立刻揭晓,上半年由于消费股的强势崛起,以白马蓝筹、漂亮50为投资标的基金取得了较为亮眼的业绩。
此时,白马蓝筹是否还能继续持有?下半年哪些板块还能继续火热?
本期邀请了数位上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汇添富蓝筹稳健、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经理雷鸣;上投摩根核心成长、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经理李博;国泰聚信价值、国泰金牛创新基金基金经理程洲;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嘉实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季文华;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经理是星涛;长安鑫利优选基金经理林忠晶;南方品质优选基金经理李振兴;诺德成长优势混合基金经理郝旭东;银华盛世精选基金经理李晓星;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经理周可彦。
价值股VS成长股一九行情会否持续?
记者:前两季度“一九”行情十分明显,三季度你看好白马蓝筹还是成长板块?
李博:在二季度流动性紧平衡、白马价值股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成长龙头相对估值已经出现吸引力,预计三季度成长股龙头会有所表现。行业上,电子、光伏、传媒、家居龙头以及部分化工子行业基本面向好,符合增长和估值相匹配的特征,相对估值有上升空间。二季度领涨的白马价值股预计将出现分化,业绩确定、估值较低的品种或有所表现。
季文华:风格上我们判断三季度白马蓝筹仍将主导市场行情,不排除龙头个股在抱团趋势下提前完成估值切换;然而,成长股仍然面临绝对估值较高、外延模式受阻、监管约束加强等因素压制,三季度暂不具备转换条件。
是星涛:在三季度,不论蓝筹还是成长,都应以价值判断为投资的核心依据;在当前风险偏好维持较低的状态下,即使出现所谓的“风格切换”,其实质也应该是价值的轮动。这一轮上涨主要解决了白马股长期估值被严重压抑的问题。当前白马股估值整体尚未达到泡沫化的程度,大部分一线蓝筹的估值进入合理区间;小部分一线蓝筹个股和大部分二线蓝筹的估值还有修复空间。而成长股经历了近两年的杀估值过程,以及各方面的政策趋严,预计未来将出现分化,因此在三季度我们整体仍看好白马蓝筹,但也积极挖掘真成长的机会。
李振兴:下半年成长股的机会可能要大于上半年,一方面是受益减持新规,会缓解成长股抛盘过大的压力,缓解恐慌情绪;另一方面是持续下跌之后,优秀成长股性价比在不断提升,若一些成长股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将拥有长期配置价值。
另一方面白马蓝筹股的投资逻辑仍未破坏,目前并不存在太大的风险,但下半年白马蓝筹股也会分化,重点仍是个股。
雷鸣:对于三季度的投资,我的观点还是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三季度可能是一些优秀和其他跟涨公司拉开差距的时候,投资要有更加严格的标准。我在投资上一是关注成长,二是注重逆向。
郝旭东: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风格变化的概率正变得越来越大。白马股也同样会有估值天花板,有些白马股在上涨一年后又在较高位置单月再度上涨20%~30%,同样是泡沫的体现。而且有些白马股的基本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市场给于这些白马股的估值不可能长期脱离基本面。
程洲:对三季度行情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我现在仓位比较轻,主要持有一些估值更低的金融股、大央企等。从最近市场走势来看,市场呈现出寻找低估值洼地的趋势。就目前的估值情况来说,很多价值股的价格可能已经不具备吸引力。过去几年,我一直坚持持有价值股,但今年我把这些价值股陆陆续续都卖掉了。
李晓星:三季度我们看好整体市场的表现,大盘股和小盘股中的优质公司都有赚钱机会。预计中小市值里面业绩增速快、估值相对偏低、行业地位稳固、前期股价调整时间较长的优质公司的股价表现将更为出众。
周可彦:价值和成长不应该对立起来,因为所有投资标的的价值都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所谓成长股只是未来现金流增速高一些,价值股只不过是未来现金流增长没那么高。再者,国内A股市场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说成长股就是科技股,其实成长股来自很多个行业,成长股的本质是未来收入、利润最终到现金流的增速相较市场均值高一些,并且这个增速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成长股是来自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当然科技板块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成长股。
消费股还有没有投资价值?
记者:您认为三季度哪些板块可能会出现机会?此前的热点雄安新区、漂亮50、军工、一带一路还有机会吗?
李博:此前的热点雄安、军工及一带一路比较多的因素是主题投资,主要还是看好性价比较好的消费、电子板块,关注其中性价比较低的股票。消费板块中长期是一个较为稳定成长的板块,中国这几年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中长期大消费板块有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吴昊:对于白酒和家电板块,我们认为当前时点来看估值相对于业绩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然针对的是行业龙头公司。
季文华:三季度行业与板块的机会还会以基本面良好,估值相对有优势的白马龙头股为主,其中以消费股为首的白马抱团,在未来一个季度有望继续演绎,很可能在年底前完成估值切换;此外,在蓝筹股中,低估值大金融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重视,有望年前完成估值修复;在成长股中,新能源汽车值得重视,如果三季度销量超预期,很可能会是市场的一个亮点;目前市场风险偏好依然不高,三季度对主题投资保持谨慎的态度。
程洲:三季度还要挑选估值合理的、尽可能便宜的行业。有的行业前景可能很好,例如定制家具行业,但是行业内公司的估值普遍比较高,这样的行业,我认为就还得等待合适的介入机会,不急于配置。我比较看好养殖行业里一些价格偏低,但成长性较好的公司,还有一些医药CMO公司,也受益于产业升级,未来行业空间也很大,而且这个行业领域里面也能找到一些估值不高,成长性好的公司。
是星涛:A股虽然价值投资的趋势明确,但短期仍不乏热点炒作的机会,雄安、军工等板块都可能出现新的催化剂而产生机会。
消费板块是蓝筹白马较为集中的板块,如白酒、白电、消费电子等,相应累计上涨幅度也已经很大,但我们仍然看好三季度消费的机会。长期看板块受益于消费升级、人口红利等逻辑不变;短期看板块中一线龙头公司目前估值仅为合理,基本面普遍仍然向好,本身估值压力不大;二三线公司中不乏基本面亦向好,且目前估值仍然处于较低位置的标的,有望带动新一轮行情。
林忠晶:三季度主要看好食品饮料、汽车、家电、银行和TMT中的白马成长股。今年以来,投资者体现为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并且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盈利的确定性,而主题投资整体来讲是估值提升的概念,因此今年主题投资相对较难把握。
李振兴:目前重点看好的是“消费升级”这一大主题,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是潜力巨大的长期趋势,涉及的家电、食品饮料、医疗、汽车等领域都可能出现优秀的机会,而估值合理、成长增速快、未来空间大的企业值得关注。
此外,下半年还会关注TMT等新兴领域、高端制造业等。个人认为,雄安新区、军工、一带一路等更多是主题性投资机会。
雷鸣: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是自下而上的选股,并不刻意区分板块,尤其回避概念。一定要谈行业的话,我个人比较看好消费服务领域。当然消费服务不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个人消费金融也是很大一块,可以去挖掘出很多好公司。
郝旭东:比较看好与估值匹配的医药股,不过医药板块也需要具体板块具体个股具体分析,医药股里面也有不少已经涨了不少了,但是也同样有被低估的个股。同时,比较看好LED小间距行业,此外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游戏、影视领域内也有投资机会。总体来说,在寻找基本面良好,但估值被低估的个股。
李晓星:三季度我们继续看好消费板块中的白酒、轻工和电商,继续看好电子板块中业绩有望超预期、估值合理的标的,看好传媒计算机中前期跌幅较大,目前估值已经与增速相匹配的个股,看好新能源中的光伏和电动车。

兴全基金: 漂亮50估值已合理 可逐步布局成长股
2017-06-27 08:05:18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北京)
“漂亮50”行情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特色,而近期市场上开始逐渐出现风格转换或将临近的声音。对此,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董承非表示,截至目前,“漂亮50”的股票估值相对合理,不再是系统性的低估,能否继续上涨取决于企业未来前景。一些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压力已经得到释放,可以开始基于基本面和成长性选股逐步布局。
“漂亮50”不再是系统性低估
对于今年以来A股市场“漂亮50”大盘价值股受到资金追捧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董承非表示其中有其合理之处。港股通之前的A股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市场,其独特生态受今年以来监管政策变化尤其是互联互通等因素影响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以往A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错误交易习惯和大市值蓝筹系统性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正。
董承非认为,截至目前,“漂亮50”的股票估值已相对合理,不再是系统性的低估,能否继续上涨取决于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如果仅仅基于一种流行的投资风格进行价值投资,其结果未必很好。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大环境,也不认为“漂亮50”股票会泡沫化。
“漂亮50”行情的愈演愈烈让市场上“A股港股化,港股A股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在董承非看来,这其中有着较为本质的区别。港股市场是一个离岸市场,受调研难等因素影响,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大市值个股,而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避免这种因素影响。本土上市公司的优势也使得资金对于其自身的调研,上下游产业链的调研可行性更高,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会更加多元化。
成长股布局较好时机
对于之后的操作与配置,董承非认为,若将时间线拉长至三年,现在依旧是布局成长股较好的时点。
董承非认为,随着今年以来市场两极分化行情的进一步演绎,中小市值的个股估值泡沫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不少个股目前价格仅剩2015年市场高位时的二三折,已是历史较低水平。
他进一步表示,基于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和成长性选择出来的优秀企业,时间总会验证其价值。可着力于从服务娱乐性产业,例如传媒、旅游、游戏等板块中自下而上精选个股,逐步进行较为长期的布局,而传统行业中将继续看好保险行业。
此外,董承非对于可转债依旧抱有较高的期望。随着市场继续扩容和品种更加丰富,可转债投资的机会和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董承非同时表示,基金经理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如果基金经理偏好风格只是单一价值或成长风格,也意味着在此前的2013年和2015年中会相较被动。他个人更青睐基于企业基本面和价值出发自下而上选股,投资风格在偏向价值的同时也能保持灵活度。

华泰柏瑞张慧:行业龙头有望获估值溢价
2017-06-30 01:19:00 中国证券报
展望后市,华泰柏瑞创新基金经理张慧表示,三季度市场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指数仍将基本维持震荡格局,而A股的投资风格将更趋理性化,成长性和估值匹配度好的行业龙头有望获取估值溢价。
张慧分析,随着宏观经济见顶回落,金融去杠杆放缓和市场流动性转暖,下半年市场指数下行的空间不大。与此同时,监管和去杠杆对高估值板块的挤泡沫仍未结束,未来市场的机会与风险进一步分化。坚持理性思考,配置低估值、高增长的行业龙头,赚取公司盈利增长收益,仍是下半年选股的根本出发点。
作为券商资深行研出身,张慧对成长性行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擅长基本面分析和自下而上选股。他所管理的华泰柏瑞创新升级基金一季度积极参与了电子、医药等成长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布局了雄安主题的部分个股,因此在二季度取得较好的回报。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6月27日,华泰柏瑞创新升级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3.72%,近三个月回报率为8.6%,在全市场同类型1500多只灵活配置基金中排名前5%。
谈及下阶段具体投资策略时,张慧表示,前期蓝筹白马股和小盘题材股走势极度分化,部分白马股有一定泡沫,而部分小盘成长股已凸显投资价值。目前,华泰柏瑞创新升级主要配置绩优成长股和具有消费升级特征的品牌消费概念股,持仓平均市盈率为2017年24倍,预期未来下行风险可控。

公募上半年大盘点:规模突破10万亿 QDII业绩最好
2017-07-03 07:28:03 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已来到了7月,2017年正式进入下半年。上半年的基金排名赛也落下帷幕,无论好坏,都成过去。
不过,看到各家基金悉数交出的2017中段考成绩单,《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还是着实吓了一跳:今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净值竟然翻了一倍多!当然,不用说也知道,这是因为巨额赎回了。
抛开涨势“惊悚”的基金不看,今年上半年,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达7.22%;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规模篇:公募规模首破10万亿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4355只。其中,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00只的基金公司共有9家,博时基金以186只基金领跑。
今年1~6月,共发行基金551只(以成立日计算),其中,3月发行数量最多,达到了178只,刚刚过去的6月则发行了94只,共募集610亿份。上半年的发行谷底来自4月,全月发行基金数量仅58只。
值得注意的是,全行业内公募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突破了10万亿元。天弘基金以15186亿元继续蝉联公募资产规模首位,工银瑞信和易方达分列第二、三名。
业绩篇:整体排名十分“惊悚”
记者还注意到,截至6月底,货币基金的总规模高达5.3万亿元,可谓撑起公募规模的“半壁江山”。看完上述公募基金市场的整体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各家基金上半年的业绩情况,记者发现,若只看TOP10,那么这个排名是没办法排的。
为什么?这是因为排名上半年净值增长TOP10的基金中,根据Wind资讯数据,有4只增幅都超过90%。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这“惊悚”的画风来自于另一个重要原因——多只基金净值增长的背后,大概率都是因为单个交易日的飙升。
例如记者之前在《这只基金单日净值暴涨75.9%!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一文中提到过的,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冠亚军中融新经济A、鹏华弘达A,年内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123.43%和114.75%;还有交银丰享收益A、华富元鑫A也都是曾提及的。他们业绩增长的原因,很大概率就是我们之前多次提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套路:大额赎回引发的净值飙升。
不看“惊悚”版净值TOP1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炼出了“脱水”版排名。看看抛开大额赎回等因素后,各家基金在今年“脱水”中考成绩单表现如何?
不难发现,在剔除赎回引发净值飙升的基金后,上半年净值增长TOP10中,指数型基金占据相当比重,尤其是前四席被指数型基金悉数包揽。
普通股票型基金:消费类受益A股行情
具体来看,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易方达消费行业排名第一,上半年净值增长率达34.74%,远超同类其他基金。
有趣的是,紧随其后的排名第二至第五名竞争就颇为激烈了,彼此之间的净值增长率差距甚至要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消费类相关行业基金表现亮眼。例如排名靠前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嘉实新消费、消费红利、安信消费医药。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美的集团、五粮液(000858,股吧)等今年风生水起的个股,几乎都是他们的高频重仓股。
混合型基金:抱团“占座”前三
在混合型基金的排名中,记者发现有同家基金公司的多只基金抱团“占座”情况。
例如,东证资管旗下的东方红沪港深等4只基金都出现在TOP10。特别是东方红沪港深、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东方红中国优势3只基金一起“瓜分”完前三甲席位。
指数型基金:收获“喝酒”行情
前面已经提到,指数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净值增长“脱水版”TOP10中,占据了四席。
A股一向有“喝酒”行情的说法,从上半年基金市场来看,或许也称得上“喝酒”行情。“脱水”版TOP10中,酒类相关的基金占据3个,招商中证白酒B、国泰国证食品饮料B、鹏华中证酒B。这其实正与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密切相关,白酒类等大消费板块都表现抢眼,五粮液、泸州老窖(000568,股吧)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都突破50%,以及接连创出新高赚足眼球的贵州茅台(600519,股吧)。
QDII基金:平均收益领涨全部基金
QDII基金今年以来一直是公募界的香饽饽。得益于美国和香港股市的良好表现,QDII基金以平均7.22%的收益率成功登顶,不过首尾业绩表现较为分化。
其中,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以29.55%的收益率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和嘉实全球互联网美元现汇,涨幅分别录得25%以上。
债券基金:1469只债基实现正收益
债券型基金方面,在上半年共有1469只债基实现正收益。不过近来,与货基规模不断攀升形成对比的,正是债券基金发行的低迷局面。

产品资讯
华夏恒生ETF回报达40%
2017-07-03 07:11:59 来源: 三湘都市报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资本市场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部分券商发布报告指出,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投资者可关注中央的“惠港大礼包”,如有相关政策利好或成为港股短期催化剂,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投资港股的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内地首只跟踪恒生指数的ETF基金——华夏恒生ETF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已取得了40.30%的总回报。另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华夏恒生ETF今年以来累计回报达15.33%。


其它量化资讯
分级B低溢价率或助扭转困局
2017年06月30日00:59 中国证券报
市场抱团取暖行为加剧,板块间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与此同时,在监管继续强化的背景下,分级基金低门槛优势不再,这也导致分级基金暂时被边缘化,加之近期市场分化行情亦难以出现分级基金投资热情,分级B场内规模及场内成交金额均大幅萎缩。但是在溢价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一旦风格切换来临,通过二级市场买进的中小盘风格分级B将会在获取市场反弹带来的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后市预期转变下溢价率提升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步入“寒冬”
近期股指震荡上行,分级B面临的下折风险有所下降,多数板块距离下折仍有一定的空间。而随着场内交易量的不断萎缩,其流动性风险值得投资者关注。
据Wind数据统计,分级新规实施以来,分级B场内规模及场内成交金额均大幅萎缩。截至6月26日,分级B总规模为453.74亿份,较新规实施前的629.76亿份下降28%。其中,券商B规模缩水30.38亿份,至89.40亿份,医药B、银行B规模缩水均超过6亿份,降幅居前。上周分级B总体周成交额为46.43亿元,较新规实施前一周的103.58亿元下降55%。新规实施后,随着对分级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监管的强化,分级低门槛的优势不再,这也导致了分级基金暂时被边缘化。
新规实施以来,分级基金份额不断缩水,迷你分级基金转型已成市场常态。同时,批量分级基金合同到期自动转型,存量的分级基金数量和规模持续缩水,分级基金已然步入“寒冬”。然而从长期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门槛的提高会使得分级基金的投资者更加大客户化和机构化,这样一来,将促进分级基金发展的规范化。龙头基金公司和分级基金产品则会体现出先发优势,强者恒强。
低溢价率或带来超额收益
在场内规模及成交额大幅下降的同时,分级B的整体折价率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可统计的130只分级B的整体溢价率由-0.13%下降至-3.76%。B份额的折溢价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预期,当市场预期B份额所跟踪指数上涨时,B份额溢价率上升,反之则下降。不同风格B份额的折溢价率波动差异,能够反映出市场板块热点所在。分析人士称,目前,跟踪大盘风格指数的B份额平均溢价率较高,而中小盘风格B份额平均溢价率相对更低,这也是目前分化行情对投资预期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分级B溢价率转负,且不断走低,一方面体现出投资者对市场后市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随着溢价率持续走低,分级B的投资价值也正逐步显现。而在前些年中,分级B在市场中一直表现活跃,每每遇到市场反弹行情,总是作为反弹急先锋。然而分级B反弹区间的二级市场涨幅往往不如其净值涨幅,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导致分级B维持高溢价率,而高溢价率已经提前透支了部分反弹收益。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处于底部区间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分级B溢价率已经转负,尤其是中小盘风格的分级B平均溢价率相对更低,这就给博反弹资金提供了一个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一旦风格切换来临,通过二级市场买进中小盘风格的分级B,将在获取市场反弹带来的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后市预期转变下溢价率提升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211
帖子:184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