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其可怪也欤的其是撒意思啊.有的教科书上给的解释是代词这. 有的给的是难道的意思?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22 04:37   20989   3
分享到 :
0 人收藏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04:37:08
这两解释都错了,不知是哪本教科书,如果是比较权威的那种,建议给出具体的书名,让大家避坑,不要买,特别是解释为「这」的那本。
「其可怪也欤」的「其」,是表示估量、揣度的语气副词。若和疑问词「乎」「欤」搭配,来表达委婉推测语气。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与之)说话而不厌倦的人,恐怕是颜回吧?
回到题目,「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个句子中的「」已经表示出主观的惊讶色彩,故「其可怪也欤」表达的理性义正是「可怪」。
和「其……也欤(与)」有着相近用法的,有「其……与」「无乃……与」:
孝悌也者,为仁之本?——《论语·学而》

求,无乃尔是过?——《论语·季氏》
也能和疑问语气助词「乎」搭配,有「其……乎」「其……也乎」「无乃……乎」「其无乃……也乎」:
始作俑者,无後?——《孟子·梁惠王上》

也乎?——《申鉴·杂言下》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论语·雍也》

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以上只是列一些简单的,还有一些类型没列出来,可在阅读中自行发现和引申。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04:37:09
副词,表示强调。




先说一下为什么不能是代词。
“可怪”的“可”前面通常是动作的受事。比如“能食”是指人能吃,“可食”指的是食物能被人吃。这种情况看似很适合用代词,但代词与代词还是不同的。“其”作代词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作领属代词,后面要接某物,这里很显然不合适;第二种是作指示代词,也基本不单用,需要加名词,例如“其人”,但是最重要的是,其作指示代词是远指不是近指,要翻译成“那”,这里是不合适的;第三种是普通的人称代词,但这里很明显不是指人,而是指现象,所以也不合适。因此,“其”不可能是代词。
如果要用代词,只能是近指的指示代词,可以用“此”或“是”。不过“此”一般不单独做主语。




再说一下副词,副词“其”有很多意思,比如表揣测,表祈使,表时间,表反诘等等。你说的“难道”就是表反诘。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是表强调。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一个“今”字,提起了前后的对比,“乃”译为“竟”,“乃”和“反”共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对比意味。这说明后面的要放狠话了,不再是彬彬有礼地,试探性地批评了,而是要强调观点了。
我们之前说了,“可”的主语是受事,实际上在这句话里省略了,主语应该是“这种情况(反不能及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被“什么”呢?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是可以被“认为奇怪”。所以这个“怪”是意动用法,“怪这种情况”就是“认为这种情况奇怪”,“这种情况可怪”就是“这种情况可以被认为奇怪”。
“欤”在这里译为“啊”“呀”“啦”之类的。
那么,这段话翻译完就是这样:“现在他们的才智竟然反倒不能赶得上(这些人),(这种情况)X可以被认为奇怪啦/啊/呀!”在这段话中,凭语感,请问X应该换成什么?
我想一般人都会填入“实在是太”“真是”“确实是”之类的话吧。这就叫表强调,翻译成什么可以稍微灵活一些处理,但是这里一定是非常强烈的情感。
顺便说一下,韩愈的性格极其刚烈,很喜欢人。他在很多文章中都有这种直抒胸臆的强调。比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是表反诘,第二个“其”是表强调。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04:37:10
上下文和出处希望能写清楚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