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糖瘾系列:[/h1]为什么吃面包会上瘾?吃甜食上瘾的人戒掉甜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怎么戒掉糖瘾?导言
![]()
![]()
你热爱面食吗?当你嚼着包子馒头面包烧饼薯条牛肉面粽子葱油饼煎饼果子驴肉火烧意大利面发糕窝窝头法棍三明治的时候,那种唇齿间让你欲罢不能的滋味,会不会吃完一顿还想再吃?
其实,这种对食物的偏爱程度,并不是人人都相同。
就在最近,有一群科学家发现了人们舌头上与生俱来的「味觉」敏感度,可能决定了碳水化合物对你味蕾的刺激程度,从而影响了你是否会多吃碳水,甚至决定了你将来是否会长小肚腩和啤酒肚……
舔舔舌头,再摸摸我的小肚皮,委屈地熏疼记几~
![]()
[h1]目录[/h1]你的舌头是怎么「尝」味道的?
为什么要研究味觉?
公认的五种味觉是什么?
神秘的第六种味觉
「碳水味」敏感,腰围更粗!
戒不掉碳水瘾,怎么办?
4个步骤戒掉碳水瘾
[h1]你的舌头是怎么「尝」味道的?[/h1]我们的舌头是由无数个味乳突(papillae)组成的,而这些小乳突上面又分布着好多味蕾(taste bud),味蕾上有味蕾细胞(taste bud cell),味蕾细胞上面又分布着各种味觉感受器(receptor protein)。
当食物中的分子与咱们的味觉感受器结合之后,把这个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我们就会感觉「尝」到了味道。
![]()
[h1]为什么要研究味觉?[/h1]之所以科学家们要研究味觉,是因为原始人和动物都是靠味觉选择吃什么,从而在野外维持生存的。
![]()
换句话说,味觉决定了人类的生理和行为,比如对食物的喜好,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营养摄入。所以这对营养学和人类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h1]公认的五种味觉是什么?[/h1]目前,科学界公认的人类味觉只有五种:甜、苦、酸、咸、鲜。它们的食物来源和进化意义总结在下图:
![]()
[h1]神秘的第六味觉[/h1]在以上的五种味道之外,科学界还有许多其他味道的猜想,正在研究中,比如油腻味、钙味、涩味、金属味、清凉味、麻味等等。其中有一种新味道——淀粉味,最近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
其实,早在2016年10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食品研究者林珠渊(Juyun Lim)就发表了相关论文。她发现,堵住舌头上「甜味」接收器的情况下,人类还能够尝出「淀粉的味道」,这说明人类舌头上有专门针对淀粉的味蕾!
这种所谓的「第六味觉」,对咱们有什么意义呢?
[h1]「碳水味」敏感,腰围更粗![/h1]就在上个月,《营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报道了一篇研究,指出人类也许不仅能尝出「复杂碳水化合物」,而且对碳水敏感度高的人群,腰围更粗。
实验对象:
34个成人
实验方法:
给参与者吃不同浓度的复杂碳水溶液,来测试人们对碳水的味觉敏感度。(注:实验者用的复杂碳水是麦芽糊精和低聚果糖,因为它们经常在加工淀粉类食物中出现,比如饼干、面包。)
实验结果:
对复杂碳水化合物更敏感味觉的人,腰围同时也更粗。
![]()
研究意义:
该研究表明,基因可能决定了你对复杂碳水的味觉敏感度,越敏感就越享受碳水,潜意识地就会吃更多的碳水,于是腰围也更粗。
需要更多研究:
「淀粉味」或「碳水味」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确定它的味觉感受器。究竟碳水是否能抢到「第六味觉」这个「奖杯」,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h1]戒不掉碳水瘾,怎么办?[/h1]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碳水化合物是极好的食物来源,因为它能迅速储存为体脂肪。所以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下,快速发现碳水化合物能帮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相反,在今天这个物质充沛的年代,对碳水味道更敏感的人,会更胖!真是细思极恐呢!所以如果你恰好也钟爱碳水化合物,应该怎么戒?
第一步:明白吃太多碳水的坏处
- 肥胖、难以控制食欲
-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 甘油三酯增加、身体炎症
- ……
之前的文章讲过,酮学们可以戳这里复习。
第二步:明白你为啥依赖碳水化合物
对大部分人来说,除了与生俱来舌头上的味蕾之外,钟爱碳水可能是因为你的血糖不平衡。如图:
![]()
第三步:如何减少对碳水的渴望?
明白了第二步的原理,解决方法就很清晰了。关键词:
平!衡!血!糖!
平衡血糖,就能减少对碳水的渴望,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从饮食中去除精制碳水化合物,每餐多吃一些健康的油脂和蛋白质,你的血糖就不会再过山车。给身体一段时间调节,一般过个几周,你对碳水化合物的欲望也会逐渐减少。
当然,平衡血糖并不代表一定要严格的生酮饮食,即使是低GI低碳水的饮食也会有很大帮助哦!平衡血糖的具体的方法以前讲过很多,可以戳这里回顾。
举个栗子,师姐也是面食控,遗传我爸和我爷爷的,包子面条面包一天不吃就馋得慌。但是当我开始低碳饮食几周后,对碳水的欲望就明显减少了,路过面包店再也不会移不开眼了,敲感人!
第四步:最差的情况——「糖上瘾」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碳水依赖,比如总是戒不掉垃圾食品,即使在生酮饮食中你也频繁地爆碳水,完全控制不住寄几……那么你可能是:糖上瘾!
![]()
这年头,谁还没个瘾呢?烟瘾、毒瘾、酒瘾、游戏瘾、剁手瘾、刷手机瘾……
糖上瘾和烟瘾类似,并不是简单的饮食或激素问题,而是大脑中枢已经形成上瘾症(addiction)了。
当你摄入糖,大脑的奖赏中枢会分泌多巴胺(dopamine),让你产生短暂的满足感。当这种行为重复多次,大脑的「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就会不断强化吃糖的行为,让它变成一种难以戒掉的「习惯」。
![]()
在你的一生中,「神经可塑性」可以帮你建立很多习惯,其中大部分的习惯都是良好的、对人类进化有用的:比如小孩通过重复练习,学会走路、用筷子、游泳、滑雪等。
然而糖上瘾,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饮食习惯深深的印在了大脑的结构中,让你的大脑和身体持续的期待和要求糖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快乐。
至于如何解决糖上瘾,这是个太大的话题了,所以先挖个坑,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师姐接下来再详细写。
[h1]总结[/h1]最后,来个清单总结今天的内容:
1、我们的味觉在潜意识地影响我们的食物选择,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2、科学家们发现了「淀粉味/碳水味」可能是人类第六味觉,你的特殊味蕾可能会导致你喜欢面包、米饭、面条等复杂碳水化合物。
3、研究发现对复杂碳水敏感的味蕾的人,腰围更粗。
4、钟爱碳水坏处多多,想要减少对碳水的渴望,平衡血糖很关键。
5、最严重的碳水依赖——糖上瘾。篇幅有限,这里先挖个坑吧。( _)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酱紫,感谢大家耐心的阅读。记得给你身边那个离不开面包的姑娘也科普一下啊!
——爱你们的师姐
2017年11月17日
参考:
① Low, J. Y., Lacy, K. E., Mcbride, R. L., & Keast, R. S. (2017). Carbohydrate Taste Sensi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Starch Intake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dul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doi:10.3945/jn.117.254078
② Lapis, T. J., Penner, M. H., & Lim, J. (2016). Humans Can Taste Glucose Oligomers Independent of the hT1R2/hT1R3 Sweet Taste Receptor. Chemical Senses, 41(9), 755-762. doi:10.1093/chemse/bjw0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