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iPhone 付费软件是一元,不是 0.99?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16   6843   5
为什么 iPhone 付费软件是一元,不是 0.99,不是1.99,不是9.99,而是整数偏多?有什么经济学原理,心理学原因吗?为什么与市场的标价不同呢?未来会变成小数九毛九趋势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6:49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
在洛杉矶,经常可以看到99 Cents店,其中大部分小商品卖0.99美元,贵一点的商品的标价也是X.99美元;但是实际上结账时,这些商品的单价显示的是0.9999999……美元,最后其实就是收1美元了(当然,还要加税)。
作为对比,国内类似这种小商品店的定价方式通常是“一元店”或者“两元店”,很少见到有小店标价是“九毛九店”的


当我们控制住了实际售价(99美分店最后付款其实是1美元,也就是说,理性消费者应当“预期”到他们其实去的是1 dollar店)都是整数时,销售策略的差异只能由策略提高的销售额的不同来解释:换言之,在美国,同样是1美元的商品,标0.99美元能比标1美元吸引更多的顾客,而在中国,同样是1元钱的商品,标0.99元并不能比标1元吸引到更多的顾客。(而不是由于“1美分很值钱,1分钱不值钱”——也就是说,我不太认同比较汇率(其实想说的是购买力吧?)的那个答案)
那么,顾客为什么会表现出这种不同的需求曲线呢?我赞同现有答案所指出的,在于携带或使用零钱是否方便这一点上。
美国的信用卡支付非常普及,通常不需要携带零钱,反正都是刷卡;
而国内在过去现金支付更为常见,即使随着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现金支付也仍占有相当的比例,虽然大家很会算,但是携带大量零钱并不方便;
此外,别忘了美国还有小费文化……7-11和星巴克的收银台都会摆一个硕大的tip jar,就算你没有用信用卡而是用了现金,你也不需要担心零钱不便携;
再如上面某匿名答主所指出的,最初App Store在国内采用充值的模式,充值只能充整数而不能充零钱,这导致在App Store中使用零钱非常不方便,于是也让App定价倾向于整数。


还没完:如何验证这一点呢?我再来说一个现象:
我在洛杉矶参加了一次USC夜市和两次626夜市,USC这边是需要先购买代金券,626夜市则是现场要求cash-only,前者是根本不可能使用零钱(没有50美分的代金券),后者是携带零钱很不方便,这两种约束都导致了,现场的定价方式都是整数价格——别忘了,加州可是有至少9%(根据地区不同,从9.25%~9.75%不等)的消费税的,所以实际上现场商家定的价格是“整数/(1+税率)”,保证加了税之后的价格恰好是整数(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有些商家非常忠实地打了小票……)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6: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回答这个问题前拜托先了解一下App store在其他国家的行情吧…
首先,App store美元价格都是x.99或者x.49。上图证明一下:





我觉得原因是国内小件物品摆脱现金支付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而美国虽然没有支付宝这么方便的东西但他们一直比较喜欢刷信用卡,当然偶尔也有现金交易要不然我一堆零钱哪儿来的。过若干年国内更进一步习惯用电子消费了话估计许多小件的定价也不会是整数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pp store的定价。你看国内大件物品定价会有1999或者4998这样的数字,那是因为知道你肯定不会付现金。

现在也许是中国市场没回过味来,感觉将来应该会改成x.99元这样的价格的。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6:51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些题主也说出来了,美国app很多都是X.99的。

其实,美国很多东西也是x99的,包括衣服,食品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论美国中国很多东西都是x99标价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心理陷阱,比如699让顾客以为是600多而不是700多,心里有一点小开心,比标价700还赚了一点啊。这个说法十多年前就有了,我也一直相信。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一次我在网上买了点东西,正好有优惠券可以减免,忽然就我就懵逼了,然后恍然大悟。优惠券是满200减50,然而那个店里标价都是169,199,299的,并没有低于50的东西。我一下子明白了,标价199而不是200,看似顾客赚了一块钱,然而为了凑足200减免的门槛,又不得不再买一件,最终要么以199全价购买,要么买两件大概300多再减免50。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所谓心理陷阱是这样的啊,让你忍不住剁手的欲望也要多买一件。想想我这么些年都没发现,厉害,厉害!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6:52 发帖IP地址来自
各个国家和地区习惯不同,XX9美元和X.X9美元本来就是美国价格标签的使用习惯,且因另付消费税的原因使得总金额通常不是整数,刷卡支付的普及使得找零不是太头痛的事情;
国内长久以来习惯现金支付,在可以还价的场合习惯略去零头或加个添头凑整来避免找零,随着网络支持的普及(现在手机支付的普及已超过了美国),商家定价个位数非零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常见,尤其是XX8这种带发财寓意的价格。
来张美国超市商品的标签图:

再来两张美国大华超市(华人超市)的图片:






可看到还有很多69美分、65美分之类的标签。
去其它场合消费如咖啡店、饭店、购物中心,价格标签也差不多类似,大件物品价格标签后面带XX9或X99美元,小件物品带X.99或X.X9美元。
这些都是不含税价格,不同的州消费税率不一样,如加州为9.5%,去收银台结账时收银机会自动把税加上,显示个总金额,即使你只买一件99美元的商品,实际要付的钱是108.41美元,所以99美元价格标签的作用只在于购买时让你觉得没超过100美元,而不是结帐时让你少找零。
另外,我看到所有的商店都是自动收银机,甚至款式都一模一样,你可以拉信用卡,也可以付现金。信用卡嘛显示多少钱刷多少,现金支付则是你给收银员一个整数,她在收银机上输入,然后按上面提示给你一堆零钱,如1美元纸币、25/10/5/1美分硬币。在网上经常看到中国人笑话美国人数学不好,你要付9.2美元,给她10.2美元,人家就傻眼了:为啥给我这么多?中国人也傻眼了:你直接找我一美元不就好了吗?


回到中国市场上来,中国市场上的商品基本就是含税价(大宗商品除外,如买车、买房)。且长久以来习惯使用现金消费,在可以还价的场合习惯性地略去零头或再加个添头来避免找零。比如你去菜场买菜或水果店买水果,老板熟练地进行口头计算,这把菜多少钱,算你几块,那袋水果多少钱,几毛钱不要啦,最后你给个整数就行了。或者再加你点其它东西,你凑个整好吧?消费者也乐得答应了。
就算你买较大件商品,如去电脑城买电脑,商家标价4199元,通常也可以侃价弄成个XX00或XX50这种价格,或者推销你再买点电脑附件,如鼠标、屏幕膜、键盘膜之类的,再给你打个“优惠”价,变成XXX0这种价格了,自然是十元的整数倍。
在网店或大商场、大超市这种不讲价的地方,以上招数通常不太好使了,但因为支付宝、微信这种支付手段的普及,现金支付用得越来越少,找零不再是头痛的事。而商家也越来越喜欢尾数带8字的价格,如X68这种,或者XX手机主打1799、1999、2499这种招数。


苹果APP store进国内采用国人习惯的价格标签方式就不奇怪了。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6:53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与心理学什么的都没有关系。纯粹是历史原因。

欧美的appstore是直接扣信用卡,因而什么定价都无所谓。

而appstore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是靠买卡充值的,50RMB一张卡,如果卡是50RMB,那么定价就自然都会往50RMB能恰好用完的方式去靠。那时大多数app是6元。50的卡必然会剩2元,后来慢慢就得有2元1元的app了,毕竟充50只能花48导致的民怨很大。

所以答案是:当初appstore在中国的50元买卡充值机制决定了定价必须是整数,不然导致余额小数用不完,消费者意见很大。

要想全面的变成0.99这种标价,除非将充值机制完全取消,全面改成直接扣信用卡机制。否则,只要充值机制还存在,0.99这种标价都会让人不想购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