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别?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04   11463   5
别总是拿懒惰勤奋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解释,要知道二本三本的学生数量也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因为不勤奋而到了一个更差的位置。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4:17 发帖IP地址来自
由于自己是专科生所以可耻的匿名了
(对,自卑本人没错了)
除本校同学,我玩的不管哪个朋友圈子,最菜的那个人,都是我|ω`)
所以就略微知道各个层次大学生的生活



﹌﹌﹌﹌﹌﹌﹌﹌﹌﹌﹌﹌﹌﹌﹌﹌﹌﹌﹌
先从三本 专科说起吧


总体来说我觉得考三本的同学大都和我所在专科院校的学生没什么差,同样差点儿的二本也适用
混吃等死(大多数,没说所有人)
游戏 打球 谈恋爱 化妆品 衣服 包包等等等等
反正都比学习重要
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甚至突击都免了
混毕业就行了
并不知道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也不清楚毕业之后会面临什么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care
天天去泡图书馆的,都是异类
“你这么努力,怎么还来我们学校啊?”
“天天看书,最后不也跟我考的差不多吗?”
“装什么爱学习啊,做作”
……
面对以上
爸爸我真想怼回去
“高考考差了,现在我就是想学习怎么着你了?”
“老师重点都画了,你还考不到和我一样的分那我也是服你”
“我学习怎么了?吃你家饭啃你家书了?你不学习你还骄傲了???”
……
但是爸爸不想跟你们浪费时间
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就是怂(_))





好点的二本和差点儿的一本


大都有个要考研的意识
知道自己并没有很优秀
所以要努力
玩也玩,但是也没有太过分






普通985 211院校


学业方面大家更偏向争取保研
和教育资源也是有关系的吧
毕竟差点儿的学校也没那么多保研机会
泡图书馆是日常
娱乐活动相比我们要更加高端和专注



名校


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
清北复交浙科南
C9  华五 双一流
其他的不太清楚
但是对于科大人的生活
算是比较深入了
UST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他们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学习是第一要务
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这种学习态度是我在其他圈子很少能见到的
然而科大人并不都是死学习
什么样的学生都有
该疯出去疯,可是人家学习就是好
因为在该学习的时候,他们一刻也没有落下


我ex的宿舍曾经在饭馆儿等位子的时候刷刷掏出书本复习
(没有作秀的意思,考试周,但是大家又馋,要排三小时的队,所以大家都不想浪费这个时间)
他们宿舍也基本没有十一点前回宿舍的人
周末的时候,校园里行人很少,因为都在建筑物里学习
泡图书馆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没有人会嘲笑你的努力
这里的努力都会被认可

﹌﹌﹌﹌﹌﹌﹌﹌﹌﹌﹌﹌﹌﹌﹌﹌﹌﹌﹌
很感谢遇见了前任,遇见了科大
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和未来的规划


在学校里得过各种奖和荣誉还拿了两项国奖
大家对我的态度很有意思
觉得我不一般同时又看不惯我泡图书馆
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另类和轻微的不合群
但在我获得小小成功时又主动来找我玩


后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一些运气
笔试面试双第一考上了本市最好的医院
笔试第一跟我的努力肯定脱不了关系
说运气是因为那家医院很多年没有招过专科生,好巧不巧,今年就招了这么两个人


这家医院全省前十,我去面试的时候,满礼堂的人,本科生真的不算什么,研究生一堆,博士也不少
听说我考上这家医院的很多人说我这个姑娘真的是命好,考上本科想进这个单位也是难事啊
只有我自己知道,越努力越幸运
其实我考其他的小医院也都进了面试
只有能力够了,才能抓住机会。


以我这样的学历,是末等人,进了这个单位,一定还有更多的挫折与挑战等着我,现在的努力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在准备成考,然后考研




以后忙起来怕是要卸社区了(_)
﹌﹌﹌﹌﹌﹌﹌﹌﹌﹌﹌﹌﹌﹌﹌﹌﹌﹌﹌
以上是我对身边人的总结
由于本人眼界尚浅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我也希望能多学习


愿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4: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你是一位三本的同学,想要体会一下二本一本的大学里上学时什么感觉,我有两个建议给你:


1、去下载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Coursera等这类公开课软件,
我先随便推荐几个我看过感觉比较好的课程:
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网易)
斯坦福大学创业公开课(网易)
浙江大学:管理学(MOOC)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网易)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网易)
国立台湾大学公开课:爱情社会学(网易)
北京大学公开课:影片赏析(网易)
可汗大学的一些数理课程(网易)
(不仅仅是这些仅举例,基本所有网课的百度云资源我都有,可以私信向我要)


我印象中有一个二本的小朋友给我的回馈是,他们的老师在课堂用四十分钟讲清楚一句话,而这些最优秀的老师能用四十分钟给你给你构建一个全新的理念并且让你不觉枯燥。


这些课程能够真实的让你感觉到学校老师教育带来的明显差距,而在线教育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产物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的阶级沟壑),如果你在初中,我推荐你去优酷搜索一下你们专业的课程,在高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这类软件上进行公开课学习了。
(初中高中学校不太好的小朋友可以私聊我,之前想做过教育培训,所以我曾系统的筛选出各科目最好的课程)


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是决定你未来的最关键因素,只要每天成长一点点,你就会成为最优秀的人之一,其实变得优秀,变得有竞争力,没有那么的辛苦,重要的是找到好的渠道和学习方式。
从不同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你需要锻炼的。




2、来好的大学逛一逛
清北这边都是可以让学子进校的,前些日子回去的时候好像不让游客进,但是学生进肯定没有问题的。你可以去这些学校看一看,来看看,你大概就能明白一个基础设施完全,校园广阔,学生氛围和态度优良的大学能够给你带来的影响。
能够决定一个人性格和发展的不过是基因和环境,有些东西是可以克服的,而有些东西却很难克服,比如一个集体图书馆学习到深夜的宿舍团体,一个可以跟你分享探讨个人经验价值观理念的团体,一个愿意与你去做一些大胆尝试,实践创业的团体。
和开很大声音通宵打游戏让你无法入眠的宿舍对你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每天忙忙碌碌的组织社团,办一个晚会赞助都拉不到,需要在教室举办,每天为手下有几个人管理洋洋自得,我觉得这种人可以称作自暴自弃。
多去外面社会走走看看有一个大眼界,多去跟学识渊博的人交流去学习他们的成长途径和价值理念,对你有很多帮助。


如果不能够改变环境,还希望你可以脱离环境,如何脱离?
搬家交友看网课,眼罩耳塞图书馆。




3、最后贴几个留言
普二本大学的感受:如果说差距体现在哪里,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经常迎接各大领导检阅,书柜上不让放书,垃圾箱不让有垃圾,床上不让躺睡午觉,领导早八点视察,辅导员七点检查,班长六点通知。这些老师,辅导员,用尽全力去浪费学生的时间,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以及规章的建议,一律呵斥回去,当然也是了,这些老师本来就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他们会努力让你们变得比他们差,好让你们听她的话。


Top 2小姐姐讲两句曾经的感受:大三时曾跑去外地其他学校找姐姐蹭课,不是三本,也是个211,非985。不知道是那节课的老师不负责还是什么,根本就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念书,辅导员一节课下来点了四次名,恐怕学生跑掉。然而老司机们依旧有成功逃掉的。回想我们上课,老师从不念书,都是系统讲授知识,书都是老师本人写的,相当于作者在给你讲他是怎么想的,中间会穿插各种老师自己的经历、故事等等。点名也没有这么严重,而且经常500人的教室,塞了600人,地上都是,大课老师一学期能点两三次名差不多了。不能说所有课都那么引人入胜,但是绝大多数都并不惹人犯困,只要听,就不会让人听不进。但是那天去那所学校真心让人听不进,不怕水平有差距,就怕老师不用心,照着念书的老师绝对没有多用心。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4: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平庸的三本学生来回答一个。

先自我介绍一下,某三本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勉强过四级的英语水平,大学四年的全都是混过去的,专业知识因为对这个专业还算有点热情,所以也还过得去,有过几次运营类的实习,但跟本专业不相关,现在正在惆怅就业问题。绝对算得上普通了。

我认识一些读一本的朋友,但是没有读二本的(或许有但我不知道) 为了能更直观的看出差距,我把我自己和一位读浙大的朋友对比一下吧(为什么不拿清华做对比呢?因为我不认识读清华的!)

浙大君跟我是初中同学,刚到学校的时候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没穿校服,被班主任命令回家穿好校服再回学校,两个人因此相识。 初中的时候,一个班大概80人,浙大君一直是班上前三名,我一直是四十多名。

他每天学习,我每天写完作业看电视。 正是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学习不单单是写完作业就完事,还要主动复习预习什么的!但是我还是没复习,因为影响我看电视。

中考,浙大君考了全市前几名。我因为一些原因复读了一年。 高中,在同一个学校,他在实验班(整个年级28个班,1个尖子班,10个重点班,剩下的普通班)我在普通班。他大我一个年级。

高三,他与清华相差10分失之交臂上了浙大。
我平时考试总分700多我考300多,突然醒悟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要跟身边这些快快乐乐去蓝翔了,于是粪发涂墙一个学期(后面一个学期因为抢别人女朋友抢不到无心向学)分数提到500多,上了广东省内一个三本。

大一,他说硬技术才能赚钱,于是选了计算机专业,四六级全过,闲的蛋疼去学小提琴,德语什么的。
我怕辛苦,选了个觉得好混日子的管理类专业,刚到学校,雄心勃勃,想着拿奖学金,学多一门外语什么的。

大二,他没事编程做实验,约个炮,拉拉小提琴什么的。
我混了一年,四级没过,找了个兼职,开始学着养活自己,末了找了个女朋友。

大三,他还在学编程,我还在混日子,狗屎运的过了个四级。

大四,他大我一级,毕业进了阿里巴巴,月薪10几k,我目前还没毕业,为了找一个互联网HR工作磕破了头。

前几个月在杭州跟他见了一面,依旧很富有人格魅力,依旧让我崇拜。我在想找工作的事情,他已经在准备创业的事了。

如果要说他跟我最大的不同,抛开出身,性格等不谈的话,我觉得是做正确的事情的能力。

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利的,并能够贯彻始终的去做下去。
我知道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利的,但我总是半途而废。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4:20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个段子
一本学校:
我:我下午得去趟图书馆,考研的时间快到了,我还得再复习下
室友: 我下午也得去哎,虽然现在保研了,但导师让我帮他查些资料,一起去吧
二本学校:
我:我下午得去趟图书馆,考研的时间快到了,我还得再复习下
室友:又要去图书馆啦??牛逼啊,我都不知道明年毕业能找啥工作哎  将来发达了,记得罩着我啊
三本学校:
我:我下午得去趟图书馆,考研的时间快到了,我还得再复习下
室友: 去毛线啊,你看我们院一年有几个人能考上研的,白费那功夫干嘛?? 晚上10点,我在老树网吧组团开黑,你去不去? 隔壁班有几个妹子会过来,有看上的可以去要下微信
大部分一本、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时都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无悔的度过这四年,但一年以后80%的学生都沉沦了,沉沦的概率:一本三本
更高的学历有更大的概率享受更好的待遇,这在毕业求职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我曾是江西南昌的一所农林类二本院校的本科生,毕业时为了能找份好工作,每天早上8点起床,穿着在学校商业街定制的廉价西装,手里捧着在食堂用3块钱买来的2个包子,书包里放了30份个人简历,挤着240公交到1.5 km外号称江西最好的财经类大学参加校园招聘会。
但每次都被面试官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我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学历不够”。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广州银行来到这所学校招人,本校学生只做了1分钟自我介绍就被通知下午去复试。而我足足说了半个小时,最后面试官只回了我一句:“算了吧,早点回去”... 学历大过天,是我那时最深刻的体会。
几年后的今天,我业余时间为在校生做互联网公司内推、职业规划,认识了牛津、北大、清华、浙大、人大、港大、港中文等多个一流高校的学生。
最大的体会是2020年了,高学历带来的优势依然巨大。
前两天腾讯春招,投递的学生有80%以上至少是211学历。内推携程的人告诉我,携程只招收985、211或者是世界top300的学生。


如果你的学校很好,那就好好珍惜它所带来的光环,毕竟是靠着十年寒窗得来的,轻易浪费掉就太可惜了。
如果你的学校很普通甚至是很差,这应该是你自我成长的动力而不是自我放弃、自我堕落的理由和借口。
若结局非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夏目友人帐》,与君共勉!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互联网大厂内推信息,职业规划技巧。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4: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毕业后就在做营销这种“低门槛”的行当,所以身边人从一本到三本的同事都有。试着回答下,有偏颇之处,还望指出:
1.校友的差别
一本大学,有成熟的校友会体系,有各地的校友群,有校友嘉年华,有校友企业的内部推荐,有校友奖学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校友间也会相互提携,共同促进。
二本大学,也会有校友会,但大部分为民间的,也会有同学会,但大多是非官方的,也会互相提携,但大多限定于同院同专业同区域的,声势不大。
三本大学,则少之又少,几近为零。
单论个人,普通学校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但是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和更大量的人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本大学的校友,发展最好,深造最多,收入最高;二本次之;三本再次。
一本的学生毕业后,还有一定的学校荣誉感,他们深知自己还有母校的支持,而三本学生,背后则几乎空无一人。
2.自制力的差别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娱乐,都有抑郁的时候,都会迷茫,一本的学生如此,三本的学生亦然。普通人,玩着玩着就会堕落,而优秀的那类人,玩着玩着就会意识到自己不该堕落。
我的清华好基友也喜欢玩Dota,但考试前绝对不会玩,我的学渣室友也喜欢逃课,但考试前绝对会通宵,但二本三本学生的挂科率,蛮高的。
3. 自信心的差别
平心而论,单从本科毕业的程度看,一本、二本、三本的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掌握,都可以少到忽略不计。
但是,越是好学校毕业的人,就越有优越感,越有自信,越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服输,并展现出高出一般人的水平,这些并不是能力的差别,而是自信带来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从最初的忽微,很可能演变为一两年后的巨大。
4.找工作的差别
学校越好,越容易找工作,越容易跨行。
今天跟一个中山大学的朋友吃饭,她告诉我自己来北京后投了三份简历,最后都要了她,在京东与头条间,选择了繁华区域的头条。我本科毕业时大概投了5份简历,全部进入复试,最后选择了钱最多的地产,过关斩将拿到Offer,去年不想做地产了,又通过社区找到现在的老大,直接从地产跳到了汽车广告,可我本科的专业,是兽医。
今年过年回家,和几个高中同学吃饭,一本的大多还在读博,或在国外,或在一二线,二本的大多在老家做公务员、混在企事业单位,三本的人则不少赋闲在家,或自己做着些小买卖。
最后强调下,我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是二本三本毕业,但在工作上都非常出色。我的前老大和现老大,同样不是名校毕业,但全是我非常尊重的存在。
毕业都毕业了,一本的光环该拿掉了,三本的不自信也应被实力取代。毕业后的对比,是人与人,非校与校。如果你毕业都三年了,还张嘴闭嘴问对方的学校,只能说你的实力,在校友平均线以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