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真的到了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的地步了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03   6169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3: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去年,我们的店没有刷单,不仅没死,还做了3000w营业额,利润达到200w+。
在过去的一年(2020),我们团队操盘的3c类目的2家店,完全没S单,通过布局渠道、参与官方让利活动和海量推广预算,一家从零开始做了600w,微盈利,一家做了3000w营业额,实现利润200w+。


我们要想一下,到底是谁在说淘宝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
两种人,一种是不懂淘宝的新手掌柜,一种是不懂装懂的淘宝培训师,都是半路出家,五毛党。
他们本身就是淘宝创业的失败者,或者干脆就是一个新手,从淘宝大学学来的运营知识就开始教学了,从没有接触过像样的店铺,也没有有效实践经验,所以他们眼中淘宝就是S单。
你要是跟他说不S单可以做好淘宝,他会胸有成竹的嘲笑你不懂淘宝。
但这不是最大的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管什么类目,不管什么价位,不管什么产品,他们统一的运营思路就是刷单,在他们的影响下,新手眼中,“淘宝运营≈刷单”,造成了恶劣影响。
PS:有个掌柜跟我吐槽,某“大师”的培训课程售价3580,全部内容就是刷单,在这儿我就不曝光了,给他留点儿面子。

现在社区混迹的电商外行实在太多了,比如高赞的回答屁都没说清楚,还要装的很牛逼的样子。
首先,我就告诉你们他们外行在哪里。
所有的运营思路的开展一定离不开具体的品类,一定要搞清楚“品类信息,产品定位(定价、成本、毛利率等)、产品竞争力”这些基础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运营。


品类信息:确定是非标品还是标品,因为他们的玩法很可能大相径庭。
产品定价、成本:产品的定价和成本情况直接影响我们运营介入的手段和各手段的比重。


举个例子:
十几块的iphone数据线这种产品,头部的销量往往是5w+,旺季甚至达到10w+。
这类店铺产品差不多,大家基本上在头部的几家或者十几家就做好了选择,其他店没希望。
因此如果进场这样的类目,运营的核心思路是:冲击首页,做排名,占坑位,上规模。


而1000多块的家具的店铺, 往往是款式众多,不同人的需求不同,这种市场,头部可能销量也就几百,这类型的店铺运营的核心就是:
做差异化,实现某种程度稀缺(价格、款式、工艺......),越是稀缺,越是容易卖出。


你看十几块、几十块的数据线和1000多块的家具,他们的运营思路和侧重点,完全不同,你怎么能上来就谈怎么刷单,怎么提高排名,怎么做权重呢,典型的外行!!!


社区大部分的“专家”,比如某某......都是这路货。
在完全没有品类、价格等信息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运营,谈推广、S单思路,渠道玩法......
还告诉大家他之前操盘过1000w的店,简直就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


回到主题,我并没有说废话,列举品类信息和定价就是要区分运营思路,了解什么样的店铺要刷单,什么样的店铺刷单没用,能刷单的刷了有什么危害等等。




还是上面的案例,继续展开一下。
为什么我说十几块钱、几十块钱的数据线,是没有办法刷单的,请看数据:



这是一个新的手机终端的搜索数据,并没有记忆的情况下,前三名最低也有1.9w+付款。
价格有3.8的,也有30多的,他们的定位有差异,成本不同,圈层不同,都有自身的市场。
这给品类的突出的特征就是:产品同质化。
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大家的价格是差不多的,甚至很多时候背后的供应商都是同一家。
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分不出高下,那么下单做决策的因素只能:销量+价格。


这个类目只有头部有希望,“价格低”+“销量高”+“DSR比较好”的产品就能胜出。
这样的宝贝往往占据头部优质坑位,获得更多的流量扶持,良性循环,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后来者不容易进场。
就是说你要店铺做起来还要赚钱,那么就要做到头部去,那就要拼这个销量。


付款人数1.9w是什么概念呢?
为了好计算,我们姑且把1.9w单当成2w单。
如果刷单实现2w单销量,按照市场价,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2w*10=20w。
而这仅仅是一个月的,一般新品需要维持1-2个季度才能稳定。
即使批量S单成本可以降下来,比如降低到5元/单,1-2个季度费用也需要高达60w,这是一般的掌柜所不能承受的。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通过刷单来实现这个数据,你需要平均每天刷单600多单!!!
刷过单的人都知道这是啥意思,在一个没有基础的店铺刷600单还不被抓是天方夜谭。
总之这个当量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刷单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千万不要听那些“专家”告诉你的逃避稽查系统的思路,比如:
货比三家假聊天、下单前多搜索几家产品打标等等拉搜索权重和降低刷单风险的点。
只要刷单量到了一定规模,这些手段在智能算法加持的稽查系统面前不堪一击。


唯一能让刷单降低风险的就是:所有刷单的账号都是完全干净的,没有黑名单账号。
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刷单被抓的概率就很低了。
但是这是惊天阳谋,你知道也没用,谁能组织起来2w个干净的淘宝账号呢?
无利不起早,这是一个产业,有刷单的需求,就有刷手,只要是当了刷手就不可能只刷你的店。
就算你组织起来了2w个干净的账号,这个成本也是你承受不起的。


所以这一类店铺,刷单是完全没有操作性。
但是这些类目可以通过各类渠道以超低价让利的形式实现销量的爆发式增长。
比如:客单价35,渠道价5元,月跑量6w。

一单亏2-3块钱,既没有刷单被抓降权的风险,成本也比刷单低不少。
虽然淘客没有搜索权重,但是规模下可以带来坑位产出,这是有价值的,配合推广板块的搜索拉升、首页的拉升,时间一长,各项数据都会起来。
这种店操作简单,但是对于资源要求很高,一个是要有足够强势的供应链和足够资金规模。
1、足够强势供应链:
能够大批量发货而不出问题、产品的价格有足够竞争力,产品品控足够好、解决售后的能力不错。
2、足够的资金规模:
早期阶段推广费用可能非常高,不管是开车为主还是“车+荐”,还是“车+钻”组合,推广预算的规模都不会低,比如3c的早期投放分分钟就是50w+。
这两样才是能否开好店的根本,这一条把大量的小白卖家排除在外了,而运营本身是流程化的,并不是“专家”们说的那么邪乎。
PS:你看很多专家们写的运营细节,就仿佛整个淘宝的算法逻辑是他们开发的一样。



再来看,非标品。


非标品的特征就是小而美,不用冲排名,不用做坑位,只要解决差异化的产品即可。
这类型的产品往往用“S单”的思路可以带起来流量。
比如,还是上面说的:1000+客单价的家具。



此类目的典型特征是:
客单价总体较高,下单决策周期长,市场需求分散,所以一般销量也不高,客单价越高这个趋势越明显。
为了更清晰明了,我们选择同层客单价作为对比。


更具有参考性质,选择的客单价1000-1500之间,销量是算法分布,最低30,最高376。
具备千人千面差异化的典型特征,这是非标的最佳思路,那就是需求分散,产品各有特色。
这个类目,就具备某些“淘宝培训专家”的“刷单”玩法的特点。


原因很简单,这个区间,最高的销量不过376。
同样,我们如果要拿到这个价位区间的搜索流量,那就去强化搜索权重即可。
具体要强化搜索权重的点就是:点击率、收藏加购率、搜索支付转化率、UV价值。
PS:点击率是没有操作价值的,刷点击率得不偿失,不如好好做主图。
因此有操作空间的就是“收藏加购率、搜索支付转化率和UV价值”这三要素。
这三要素加总在一起,核心玩法就是控制合理收藏加购率和搜索支付转化率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UV价值。
同时把这个销量坑位拉到头部,这样才能见效,在这里销量目标就是:376。
如果说上面的2w单,想通过S单来实现坑位产出拉权重是天方夜谭,那么376单想通过S单来实现足够坑位产出,从而带动权重提升是可行的。
376单,平均到每天也就是十来单,这个当量足够小。
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干净的账号来操作,被稽查系统漏抓的概率就提高了很多,有操作性。
同时,这个销量所需付出的成本为:376*10=3760元。
也足够低,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这在这个类目来看,通过S单实现搜索权重短期拉升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有可能做到。


但是,我只说了短期做到搜索权重的拉升是没问题的,并没有说这样可以把款做起来。
非标品的操盘核心思路就是三个字:差异化。
非标品产品需求一定是非常分散的,比如家具,从材质上可以多需求:
面板材质:你喜欢岩板的,我喜欢大理石的、他喜欢亚克力的......
桌架材质:你喜欢实木桌架,我喜欢碳素钢......
实木材质:你喜欢黑胡桃,我喜欢樱桃木......
椅子框架:你喜欢铁艺,我喜欢实木......
......
而这些所有的细分排列组合一下,可以创造出几十个不同的产品。
而每个人的需求可能都不一样,这样的类目排名价值不高,差异化最为关键。
之所以非标品的总体销量不高,主要原因就是需求分散到各个不同的款了,而一家店铺不可能做全部的款,只能各显神通,你做几个款成了,我也做成了,大家都有生意。
如果你的产品不够好,解决不了受众的需求,排名再考前也没用,虽然别人看得到,但是别人不需要啊,所以就不会下单。
所以说做非标品,如果你的产品不够优秀,排名再牛也没用。
这类型的产品刷单的做法就是:掩耳盗铃。



产品本身不行的话,强行S单,排名冲到前面,造成一种产品很受欢迎的假象。
但是排名再好,也掩盖不了这个产品本身竞争力不强的事实,再怎么S单也无济于事,即使排名做上去了,短期流量涨起来了,真实转化也跟不上,最终还是会垮台。
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我相信今天还有一大帮新手掌柜在玩儿,还有一大帮外行淘宝运营在教大家玩儿,你想想这样的操盘能有效果吗?
真正什么样的产品有效果呢?当然是标品。
比如数据线,你的iphone数据线,我也的iphone数据线和他家的iphone数据线功能都是一样的。
既然是一样的,就没什么差异化,那么选择谁家的都差不多。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买家只看两点:销量+价格
具体就是选择“销量高、价格低、DSR也好”的产品就行了。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类目,只要做到头部去,你就有生意。
所以,这个类目只要你产品达标,能上头部排名,做到头部坑位,管你什么方法都行,当然通过S单把排名和坑位做起来也是可行的,完全没问题。
问题就是,标品类目的需求是中心化的,马太效应比较明显,销量都集中在头部,这个时候你要冲到头部去,那么付出的代价也比较高。
有多高,我前面列举了,数据线头部是2w销量,光成本就得2w*10=20w,即使说大批量S单成本可以降低,比如一单5元佣金,成本也需:2w*5=10w。
这是一个月得销量,一般一个款稳定下来,少则3个月,多则6个月,如果坚持3个月,那就是30w,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为关键的是,即使你不差钱,这种操作也无法实现,降权的概率是100%。


这就是刷单的悖论!!!
非标品,需求去中心化,头部得销量比较低,容易低成本、低风险得实现刷单做排名,拉流量,但是这种类目S单玩法是“掩耳盗铃”、“揠苗助长”,排名价值不高,产品本身款式好才是根本。
而标品呢,需求是中心化的,大家的款式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类目S单做排名理论上是有用的,但是因为中心化的恶性竞争,导致头部销量太高,要冲到头部门槛很高。
一方面成本非常高,更为重要的是根本无法实现,比如一个月刷2w单,相当于一天刷600单,这种玩法被抓降权的概率是100%。
所以洗洗睡吧,不管你是什么品类,要靠刷单实现运营目标是天方夜谭,一定不可能实现。
现实是,好好打磨产品,不靠刷单的店铺赚钱大把,运营思路上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如果你还听不懂,那就洗洗睡吧。
真正要做的还是做好产品,准备好资金,找到靠谱的运营,脚踏实地的去做。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3: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回答问题前,我分享一个坚持多年的观点:
千万不要轻易采纳一个“外行”、一个“失败者”的建议与观点,因为他们的建议与观点有效,那就不会是“外行”、更不会“失败”了。
但是,互联网“求知过程”危机四伏,我们得学会评估鉴别“作者”的真实性、评估他“答案/内容”中的含金量、再判断其可行性,然后从中思考、实践、学习、交流,如此循环,这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如果,你暂时不具备这种“逻辑思维能力”,那也请保持务实、理智,别侥幸、别浮躁,避免被忽悠。
就像主题问题“淘宝真的到了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的地步了吗”,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你怎么判断谁对谁错?
你可以不了解、也可以不懂,但切记:
但凡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的宣导“某某月入过万”、“轻松打造爆款”,然后“留个微信送视频(或加群)”的文章/回答,99%都是割韭菜的。
希望我的读者们,是具有清晰思路、明确目的去学习交流,而不是浮躁、侥幸的当了韭菜。
这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老卖家、创业者,我真没心情关心“谁刷死了没”又或“不刷死透了没”。这年头,素不相识的谁有功夫管谁死活。
毕竟,淘汰倒闭的、赚不到钱的又不是我、跟我没半毛钱关系。
是不是这个理?
退一万步讲:如果整个淘宝卖家中,少一批不敢刷单又频繁低价竞争的同行,那何止只是机会多了、轻松多了这么简单?而是“利润”更加可观、盈利周期更加稳定持续。
所以,爱谁谁、爱死不死。
如下图:我这个小众类目中,有很多卖家都没挺过双11,倒下一片、四处哀嚎;能活下来的卖家,几乎刷单不止、广告费不投、利润可观稳定。
如果是你,你会有心情管别人死活啊?有时候,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所以,我每次看到卖家哭丧个脸嚎“刷单会死”、“刷单降权”,我就开心。
哈哈,真的,打心底里那个爽啊,心想:
那些害怕刷的、屡次被抓的、道德高尚的、家里有矿的卖家们,千万别刷啊。这种见不得光、违背商业道德、导致人性丧失、又苦又累的苦差,千万别干。你们就开好店、上好产品,坐电脑旁干瞪着眼就行,让我来,我不累、我行的、扶我起来,我还可以再刷。
尽管“刷”,效果显著、性价比高、简单易懂,但终究只是“店铺运营”中很小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沉迷而忽略其他工作。否则,你永远做不大。
身为一个卖家、身为一名多领域的创业者、甚至身为一位自媒体创作者,我并非主张、提倡刷;而是身为平台经营者,在某类“特定处境中”,我们只能穷则思变、权衡利弊的找出最快、最适合、最具性价比的解决办法。
否则……
不刷,马云是你爹啊,他给你送流量啊?
不刷,你的脸显大啊,同行都让着你啊?
不刷,你爹是李刚啊,平台考核饶你啊?
不刷,你特么虎啊,恶意评价你肉搏啊?
不刷,新品零销量,你号召谁来捧场啊?
……
作为一家新淘宝店,要销售额没销售额、要单品销量没销量、要沉淀数据没数据,你就是家里有矿想花钱你都没地方花。
如下图:这是我上图产品的发展趋势图。

淘宝商品中,像我们这类客单偏高、品类特殊的新品,不刷真得活活饿死;要不,看着同行赚钱羡慕嫉妒恨死。
近些年,很多新进的卖家们把“这门生意”想的太过于“简单理想化”了。
觉得自己是厂家、或者渠道有点优势、又或认为有点闲钱、甚至还有人觉得产品天下无敌,自傲的认为:我在淘宝开个店,其实是给马云面子,我这么牛逼的产品/品牌,只要我低价促销搞几轮、随便刷一刷,那订单咔咔咔跟肾亏似的尿频尿急尿不尽,财源不断爽歪歪。
结果,一入淘宝深似海,懵逼了!
发现马云退休了,认干爹是几乎没戏了;于是,恶意低价干吧,发现自己那点价格优势还不如别人半个零头;然后,硬着头皮淘客血拼一把,亏的尿血还没效果;最终,哭丧个脸见人就嚎:千万别做淘宝啊,太特么难了;别刷啊,总是被抓;别开车啊,一个点击几块钱特别贵……
大哥、大姐,不是淘宝难,而是你做淘宝很难。就像有人打工、有人做老板,为什么做老板的不是你?就像做生意,有人亏、有人赚,为什么赚的那个不是你?
务实、清晰的认识自我,真的就那么难吗!
不懂、不行,那就多学、多看、多问、多摸索、多探讨、多交流;否则,真给你一次机会,该不行就是不行。四处怨天尤人、酸不溜秋的,穷不了别人更富不了自己。
聪明的、关注我的、常看我直播的粉丝,你得从下面这张图,好好找找规律。
我提示几点,请根据图文思考:
  • 刷之前,切记做好“新品上架前”所有铺垫工作;如定价、上架、标题关键词、主图、促销、详情页等等;这些将决定你后续开刷,会有多快爆发、爆发多大。
  • 平台七天下架周期,务必一定抓住七天数据为一进程、后续同比/环比递增;所有的数据积累、沉淀、核算,分为七天一进程、三十天一周期。
  • 市面所有关于“刷”的概念,无论是坑产、还是订单,都参考数据的“螺旋递增”;而这个递增,并不局限“订单”,还有时间赛马、销售额、收货。
  • 彻底打爆单品流量,并不只局限“搜索入口”,只是侧重这个入口保持增长而已,其他入口的成交累积的是单品权重。
  • 不要过多纠结千人千面、人群标签,对于“新品前期”而言,只要账号没问题,尽可量保持螺旋递增。
其他深入性技巧,移步我社区专栏,我会定期分享。
下图,为上述产品的“数据详情”,相信老手们看了就跟吃了玛咖似的,兴奋不已、肾功能顺畅无比。



有些杠精总纠结:天猫店容易爆发一些,C店没有活路。
大哥,一个天猫店,每年需要投入“押金+服务费”几万到十几万,压在平台动都不能动,还更没提其他的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则约束。如果这个情况下,所享受的“待遇”跟C店一个标准,你是喝多了、还是梦没醒啊?
让你花着买宝马的钱,骑着押金100小黄车,你乐意啊?
我发现社区有些人,问出的问题很没脑子。就是那种典型的投机取巧、占尽便宜、打惯了顺风战的群体,不想多投入、也不想吃一点亏、又想着待遇平等的最大程度薅羊毛。这都什么人都是。
虽说天猫优势强过于C店,但不代表C店完全没机会,在我粉丝社群中,有很多C店卖家都很稳定,至少几百个。
如:从零开始的C店,运作两个多月,稳定在金牌卖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每次分享时,我总会图文并茂、苦口婆心的传达一个信号: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得运用思维逻辑来看待问题,不要习惯于停留“表面”,学着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根源”,再一步步思考、理解“核心本质”,答案自然通透明亮。
[h1]比如:淘宝真的到了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的地步了吗?[/h1]这个论题,所包含的内容太大、也太深,一言两语说不清,我会尽可量讲透彻,希望读者们耐心、不懂的地方圈起来回复或评论,我会一一阐述。
关于“刷单的意义”。
刷单的意义,是根据店铺不同阶段的运营侧重点,通过模拟顾客消费行为,完成所需指标,促进店铺更好的、持续的良性运转。
请一定谨记:不同阶段的店铺,所侧重的指标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侧重点不一样,刷单的方式、技巧、力度也不一样。
比如,我在直播中举过例子:我某个月销100万的猫店,已具备了稳定的数据累积,在新品上架后我团队常用“坑产的方式”在搜索入口怼关键词的销售额,而那些月销售额不稳定、甚至持续三四天都没有订单的店铺能这种方式吗?肯定不行,风险极大。
如图:新品上架,开车交点保护费,上去就怼坑产。


而很多新手卖家,只看到某个大神激情慷慨、或者某篇干货,却没有从中务实思考“我和他到底在不在一条平行线”。
然后,心急的盲目采用这个大神的“店铺模型”所延伸的刷单方式,用在自己的新店新品上,很显然会九死一生。
有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你特么去大保健,不至于心急的在门口就脱光了走进去吧?
不用这么急吧,大哥。冬天了,别冻着,穿上好么。
关于“刷单的目的”。
当你了解到刷单的意义,是根据店铺不同阶段的运营侧重点而展开。那么,务实来看看自己店铺目前的状况、思考哪些可以同步做好、以刷单来辅助。
比如:
① 店铺信誉低、动态评分低等硬性指标
如果说单品就像我们“人本身”,那么“店铺指标”就像我们“家庭背景”;这些硬框架,不仅将导致顾客购买信心不足,也会影响单品在关键词搜索中的排名位置。所以,迫在眉睫、必须提升。
而痛苦的是:我有个读者,也晓得自己店铺信誉低,所以常自己琢磨去改善、去刷单。过了几个月跟我讲,做淘宝很难,做了快半年才四心,想死的心都有。
我很诧异,这跟逛了半年水会还不知道什么叫大保健一样,令我非常匪夷所思。我好奇一问,原来他这半年都在一个产品上一单一单的刷,被抓不计分、重新继续刷,如此循环……
我特么直接瞎了心,这就是愚公移山啊,错了,愚公做淘宝啊。这么个搞法,估计80岁大寿都还到不了一钻。
事实上,90%的新手卖家都是如此。
想要快速解决“店铺信誉低”,就得清晰的梳理店铺产品布局,比如哪些是主推的、哪些是辅助的、哪些是利润的、哪些是跑量做活动拉信誉的等等,每个产品线的价格定位、上下架卡位等等,都得参考市场消费份额、再根据运营侧重来规划产品的阶梯框架。—— 这叫店铺矩形布局,在我专栏有对应的文章。篇幅有限,本文不再细说。
其次,以上的产品框架梳理好以后,再做好产品间的关联搭配,最好一个单品搭配四个“赠品”(别放赠品类目,否则不计分),隔三差五就刷一单、同时引导真实顾客购买,从而加速信誉的提升。
如:我群内的粉丝店,三个多月从零到四钻,金牌卖家

若其中某个款有基础销量及评价,再丢到天天特价、或者淘金币、甚至站外的一些野鸡淘客网,目的就为了“拉信誉”、“拉店铺动态(动销率/转化率/层级等)”……
② 单品没有流量、没有转化、或差评太多、评分太低等
很多新手卖家,根本还不理解“为什么没有流量”、“为什么没有转化”深层次的逻辑时,盲目的通过刷来改变“没有流量/转化”的本质,这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
莫生气、莫叨唠,我脾气好,我是好男人,不能骂人……
来,我们一步步理解:单品没有流量、流量不稳定,以下针对“搜索流量”来阐述问题。
  • 因为店铺权重低(信誉/层级),导致单品权重低;
  • 单品上架前,没有认真调研市场消费份额、没有仔细分析对手,很多细节没有完善;如价格、权益、新品标、上架卡位等;
  • 综合上述,再以单品标题中关键词侧重点不够,导致排名极其靠后,失去曝光机会;
  • 主图不具备差异化价值,顾客点击性冷淡。
  • 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够,无法产生更多的真实订单,导致刷的多卖的少,跟不上对手的步伐。
OK,上述我通俗易懂的复述一遍。
什么是“流量/访客”?顾客搜索某个关键词,看到产品,被主图刺激产生点击行为,这两者结合、缺一不可就等于我们常说的:免费的自然搜索流量。
而直接影响“自然搜索流量”的原因是:标题关键词过于广泛,侧重点不够,导致“关键词”本身的数据积累不够,无法与其他商品竞争,排名靠后。其次,关键词本身的市场搜索数据太小,导致即便排名靠前,也没人点击。然后,主图影响点击率,即便关键词数据大、排名靠前,也将影响访客。
不止上述罗里吧嗦的,大家看懂了没有?所以,我从不推荐新手卖家去复制别人爆款的标题,这样跟炮灰区别不大。呃,错了,是连炮灰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了,如果你是标类产品,比如手机,人家苹果11卖一万多,你特么1000秒杀。大哥,秒杀的时候通知我一声,我一定买。
所以,对于一个新店、新品而言,本身数据就少,只能多维度的去“制造数据”。无论是新店的综合数据、还是主打款的综合数据。
避免某类小脑缺钙、大脑下垂的杠精,我说明一下:所谓的“店铺综合数据”,并非局限于店铺信誉、层级、动态评分,还有动销率、滞销率等等;“单品综合数据”的累积,也并非局限于“搜索入口成交的数据”。
太拗口了,关于《打爆新品搜索流量》一系列文章,去我专栏找吧,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毕竟,免费的啊,茶都没喝一口啊。
③ 为了官方活动指标
一般的卖家,还接触不到这个阶段。
我有三个天猫,在不同的子品类处于top20-30之间。几乎每个月2-3场聚划算、1-2场淘抢购、1-2场淘金币等活动,为了下一次优先上阵,只能完成活动坑产标准啊。哪怕是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节日”,也都有赛马制竞争。完不成,基本就凉凉了。
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一般的卖家接触不到。
而小卖家接触最多的,大都是站内的野鸡活动,像天天特价、某些特色活动、某类淘客活动等等,这些野鸡活动也有标准的啊,如销量、评价、动态评分等等,缺少哪一个都没资格报名。
关于“刷单的意义及目的”,我长篇短论叽叽歪歪算是讲的很琐碎了、很透彻了!!!
当我们都了解、理解刷单的来龙去脉,也务实的清楚自己店铺目前阶段所需侧重点在哪,无非就是选择“什么方式去刷单”。
互联网常见的很多刷单技巧,大都停留在表层的理论上,并没有细化到某个节点、细节上的实战。有时,我看到这些文章非常好笑、非常有趣。我敢断定,这些人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操盘过“年销售超5000万”的盘子,更不清楚“这个盘子”赚不赚钱,无非在这里打个工、那里当个跳板,四处拿着数据显摆嘚瑟、忽悠下一任老板。
所以啊,各位社区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永远看到的是数据精彩表面上的“繁华”。千万别被那么冠冕堂皇、伪装高大上的概念所吸引,什么黑搜、什么鬼搜、什么凌晨单等等,其实核心指标,来回就那么几个。
你想学好刷单?务实的理解这篇文章,再翻上去思考、研究我引导的那五点,好好琢磨。实在琢磨不出,别着急,上我专栏挨个挨个文章看,切莫贪功冒进。
如果,你只想通过“投机取巧”刷个单走捷径,那就别看了,我帮不了你。如果,你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环环相扣的逻辑考验、又能坚持繁琐的细节实践,真心推荐你好好学习我的专栏。
不敢说让你一夜致富、月入多少,但我自信,一定能帮你少走弯路、有所启发。
如果,你学了、看了、做了,还是没效果?卧槽,我在长沙的办公室,沏茶恭候!你来,我安排、妥妥的。
扯远了,我们再来探讨:不刷单,就是等死?
我接触过很多传统的老板、胆小的卖家、甚至唯物主义者,他们问我,除了刷单,真的就是等死了?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的回答是:不至于。
如果,你所在的品类处于“红海”,比如服饰鞋帽、化妆品、母婴、家电、家居等等热门行业,那你肯定会苦的一逼、痛苦非凡。
为什么?
不刷单,我们就得非常全面的、细心的、完整的优化很多工作,只有这些工作才能让我们战胜歪门邪道的玩法,当然,这些工作肯定会超出成本预算、个人综合能力、产品本质竞争力等等细节。
比如:
一个新品上架后,我们需要频繁的通过向老顾客派发优惠券、甚至白送,来完成基础数据的积累;同时,在整个淘宝搜索中,避免这个单品在数据积累过程太慢、太少,只能通过直通车来硬怼关键词,来提高单品成交机会。
问题来了:
  • 如果单品款式(或规格等)、价格、详情页等不具备绝对优势、甚至老顾客都没有,这就有点瞎了,只能勤快的跑站外发帖、直播扭屁股卖货、抖音耍宝卖货吧;
  • 根据上述,直通车硬怼,得看好自己两个腰子,别一上火就虚了。因为没有谁能保证直通车投入的费用绝对能产生订单、或盈利、甚至顾客会给予五分好评;
  • 承上启下,于是你只能在直通车不停的优化调整,然后根据数据再优化调整单品本身,日复一日、如此循环;
  • 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碰到哪个天杀的给你差评、或者恶意攻击,基本扑街,无法翻身。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特么每个店,在淡季每天广告费一两千、旺季每天四五千,除了旺季能赚点钱一点,淡季中基本数据漂亮内心苦涩。
在淡季,每周每月开会对我来说是种折磨。看着运营方案、财报数据等等文件,听着各负责人“皮笑肉不笑”那一通牛逼吹的,只有老板自己知道此时此刻有多痛苦。
相信我,一个也曾打过工混过职场的创业者心声。
如果不考虑平台的流量,坦白说更艰难。
有些朋友问,现在抖音、直播等等带货那么厉害,我可不可以做?
我回答他:在现有已具备精准流量的电商购物平台、在现有相当规范的市场及规则中,你都混不出个理所然;你还指望着,跑到“娱乐性”平台,从0积累粉丝,再转化粉丝薅羊毛,你能告诉我晚上你到底喝了多少喝成这样?
这就像你想去大保健,现有那么多已经成型的大小品牌洗浴中心你不去,非要跑到酒吧清吧门口摆瓶子、捡死鱼,你说这是不是作?
一篇内容仅是凤毛麟角,不足以体现我的专业,
不管你是新手想做淘宝,还是在淘宝开店的时候遇到难题,你都需要掌握更系统、全面的淘宝知识,才能让自己赚钱,不被骗。
干货太多,建议收藏。
[h1]拓展阅读,学习更多,绝无套路,只求一赞:[/h1]淘宝百万级卖家:一件代发白手开店,亏损200万后,深挖货源、精炼直通车、补单,天猫运营的弯路我都走过
淘宝/天猫新手运营:标题、主图、详情页,店铺流量、直通车推广、超级推荐、SD你不得不学的开店技巧。
不知道自己的产品行不行?直通车测图怎么操作?
新手要不要刷单?淘宝真的到了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的地步了吗?
淘宝补单怎么补,多少合适几单合适?
淘宝猜你喜欢怎么做?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3: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下永远不会没有难做的生意。
淘宝其实就是另一种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商场。
同样是先进场的吃肉,后进场的遭殃。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3:41 发帖IP地址来自
当然不是啦。
就像你没车没房没存款,就一定找不到女朋友吗?
不!
我们单身狗还是有其他出路的。
比如你长得帅、有才华、厨艺好……
也可以找得到女朋友。


淘宝开店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人说淘宝真的到了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的地步。
他们可能连shua单的意义都没有搞懂。
你以为就是多几个销量,触发羊群效应提高转化率?
这是后话。
做基础销量,最前端的目的,是欺骗搜索。
让淘宝平台认为你的产品是优质产品,从而给你排名,给你曝光,这样你才有卖货的机会。
更详细的搜索逻辑,我专门录了一节视频,可以参考:
[/url]

那如果你不想通过shua单的方式去累积基础销量提升曝光怎么办?
简单。
我们换一条路就是了。


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曝光和销量呢?
1、直通车。
直通车是通过付费买展现位置的工具。
按点击收费,你的出价越高,排名越靠前。
靠前到什么位置呢?
看这个图:

红色框的就是直通车的展现位置,只要的出价足够高,你就能排在这里。
说的再直接点,直通车就相当于是一个广告位,你的价钱高,你的产品就能在这个位置展现。
买家点一次你的主图,就扣一次费,扣多少跟你的出价有关,你出价3块钱,点一次就是3块钱,出价100块,那你……可能会破产。
所以有钱的,可以选择直通车这套路。


不过前期,我还是不太建议你直接开车。
因为没有基础销量,就算你排到第一位……
成交率还是很低,因为没什么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个投入产出,不划算。
具体参考: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60970031]照顾酱:直通车扫盲:淘宝新店什么时候开车最好



所以我们应该累积一些基础销量,再去做付费推广。
这个时候你可以用第二个方法:
2、淘宝客
淘宝客说白了就类似你发布佣金任务。
和进入直通车的方式一样,点击店铺后台的营销中心-我要推广-选择淘宝客:


你把自己的产品挂上去,设置好佣金,等人帮你推广,通过他分享的专属推广链接购买成交的订单,他都可以获得佣金。
不过,一般的产品,没有特别给力的价格,很少人会帮你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怎么我开了淘宝客一两个月都没人帮我推。
人家为什么要帮你推……
这个时候你可以来个9.9包邮,连续推一个月!

还有一种大淘客,有自己专属的资源。
就跟现在很火的薅羊毛群一样,其实就是大淘客的套路。
进去以后就是淘客在推产品,赚佣金。
看起来是去薅商家的羊毛,其实进去是被别人薅羊毛……
不过这类大淘客,要求更加严格,一是店铺信誉要求,二是产品要求。
新店一般不具备这些要求,所以基本上谈不了合作。
因为他们的服务费,也是比较高额的。


说到这,你会发现,
如果产品没有差异化,价格也不能有优势,还不想shua单……
还是别做淘宝了。

因为盘算下来,真特么是shua单最划算啊。



最后我也想问一下大家:
没房没车没存款,月收入2000,长得不帅,身高一米六,小学文化,怎么才可以追到刘亦菲?

[h1]关于照顾[/h1]我是照顾酱,一个90后电商创业者。
14年接触淘宝,从运营助理到电商公司老板,我花了六年时间,接下来我会将自己的从业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你也对电商创业感兴趣,我可以分享一份【店铺从0到1,五个阶段稳定出单】的实战视频给你:
照顾酱:淘宝运营从0到1实战干货,免费赠送!同时,你还可以从我的专栏里找到更多干货文章和有趣回答:
· 电商干货日记
希望可以让你少踩一些坑,少花一些冤枉钱。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03:42 发帖IP地址来自
问题挺尴尬,但是看到了还是想忍不住讲几句。
先说结论:真不是。


一、先说说sd的目的:
1、因为新店最开始是没有任何权重任何流量的,所以sd的目的是前期增加基础销量,打造店铺基础权重;
2、发展期和稳定期的sd,主要是为了提升店铺转化,如果店铺真实转化数据能够跟上,没有必须继续sd。

二、再说说运营方式:
1、投直通车推广:
直通车,顾名思义,就是做搜索推广用的,通过付费的方式抢占靠前的坑位,只要有人点击一下,就扣一次费用,淘宝官方按照点击进行收费!但是不建议新手初期使用直通车推广,因为这个时候的店铺是没有任何权重的。
2、做淘宝客推广:
简单来讲就是给自己的商品设置佣金比例,然后会有一群专门做淘客的帮忙推广。不管是针对大卖家、小卖家还是新手卖家,这样的方式都非常适用。因为淘宝客是按照成交进行收费,如果商品没有交易,不会有任何费用。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sd,开直通车,还是做淘宝客,店铺处于不同的阶段,卖家使用的方式应该都是不一样的!


我是毅哥,一个专注电商领域10年的创业人!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所触动,还请不要吝啬你的关注和小赞,这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知识拓展,阅读无悔!
一个人做淘宝店的步骤,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