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56   5883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6:57
[转]
有人大清早就去了自习室,直到熄灯才回来;
有人整天宅在宿舍里玩游戏,熬到半夜中午才起;
有人在学生会社团工作很出色,为人行事各种通达;
有人善于人事广交好友,人脉遍及学校各个角落;
有人收获了爱情,每天从早到晚,眼里只有一个人;
有人热爱运动,运动场上永远少不了他的身影;
有人找兼职赚钱,为此受了不少磨练;
有人喜欢旅行,翘课,哪怕没钱,也风雨无阻;
有人静心做科研项目,白天黑夜,完全忘我;
有人随波逐流,永远跟着大军,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周末休息再上课;
有人追求着旁人眼中“错误”的东西义无反顾,但却觉得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一次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是错的;
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沉默,有人幸福;
这就是大学,每个人做着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对与错。
谁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是非曲直的标尺;
谁都有为自己伸张正义的自由和理由;
谁都有自己的人生准则和方向;
谁都可以犯错,据说这里摔得不会很疼;
谁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身份地位完全平等因为你们都是学生;
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对的。

因为以前定义对错的你的老师和家长在你上大学以后已经不怎么管你了。

谁都可以随时堕落和振作,你有大把的时间做这些事情。

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这是大学!

一辈子的路很长,谁都说不清楚,多年以后,这各式各样的人中不见得谁混的一定比谁差。

整天泡自习室的人也许成了教授;
翘课做兼职的人也许成了公司老总;
宅在宿舍玩游戏的人也许进了知名游戏公司做高级工程师;
出去旅行的人也许单反玩的很溜成了摄影家;
收获爱情的人也许此生和爱的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无论怎样?只要这是他们定义的幸福,他们就是幸福的!


生活没有三六九等,梦想也一样。
只要你做的是你的梦想中要做的事,
你就是站在属于你自己的巅峰上,这也就够了。

百万家产不一定就比清贫小农快乐,
快乐从来没有等级之分,
而快乐,恰恰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可以拼的爹,
没有聪颖的天资,
更别谈平步青云的出身,天纵英才的基因;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
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
在苦苦挣扎中碌碌无为,
在漫漫浮生中寻找希望和方向,
那就请你珍惜在这里的时光!珍惜这里的人们,珍惜这里受过的伤,珍惜这里的梦想!

在这里,你没资格说不,因为这里是大学,而你什么也不是。


你问我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告诉你。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十几年后我早已忘记了我在大学里学过的课程,考过的试卷。但是我却依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在那四年里,有什么东西,转化成了血肉,留在了我的身体里——可能是做人的道理、可能是纯洁的爱情、也可能是青春的记忆......

你觉得曹雪芹写红楼梦所讽刺的社会现实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却觉得今儿个家里老母猪又下了两只崽儿着实令人兴奋。网上、现实中,有太多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了。如下图,上大学或者说是读更多的书接受高等教育并不能帮你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是学识涵养和眼界这种东西,是很难靠不读书获得的。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6:58
我说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个人感觉吧,姑且当做日记留得以后看看。
       生在江苏,可以说刚开始进入高中就是为了高考。那时候我16岁,贪玩,以至于来不及思考什么是理想,所以考上一所好大学自然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人生目标。高三时学业沉重实在难以融入学习氛围,对高考心生怨念,想不通在这个靠能力靠人情的社会上一个天天追求不挂科的大学有什么用。于是,我的志愿填了一所离家近的学校,专业是任性的应用物理。
       大学生活和想象中的一样,唯一不同是,因为我只是一所普通本一学校的物理专业学生,并且实际接触物理后发现这是噩梦实在不是我等凡人所能钻研下去的,找个好工作这种事大概不会和怎么上大学没什么关系了,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坎坷学渣路。
       我说了,我只是个普通人,贪玩。大一,我毫不犹豫的玩了一年lol。这一年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发泄,一种对教育制度的怨恨,把高三所受的精神上的压力发泄一空,然而释放完了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得,只觉得更加空虚。当时班里分三类人,一种是钟爱物理学习研究的的人。入学有一个考试,成绩优秀者会被选去“长望班”,我们学校虽是普通本科,但是气象类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长望班正是集本校优势资源于一身的“快班”。而本专业一个我到至今仍然十分敬佩的学霸,通过重重选拔,在签协议的时候放弃了,理由很简单,气象有什么意思?我要学物理!他就是这类热爱物理的学生的代表。
       第二类人,被调剂到本专业。这些人对于这个专业是发自内心的不满,很多人都打算转专业。最后,就是如我一样,草草选择了物理专业才发现本科物理不是科普,是数学。至于我为什么不考虑转专业,理由很简单,首先我真的想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不知道自己想转什么专业,对于未来毫无规划。
大二,事情变得不一样了。该转专业的都转走了,只剩下爱物理的学霸和迷茫的学渣。要说我有什么进步,嗯,学会打篮球了算不算?大二,我为了第二年开始的院内举办的篮球比赛认真准备了一年。学霸们的学业则依旧红红火火。
而如今,大三已经过了一半了。我已经着手准备考研了。我说不出来大一和大二的事情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事业而言有什么直接意义,因为很明显我是在浪费青春,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对不起父母之类,不过我对此不以为然。
        这两年的玩乐并非毫无意义。大一时昏天黑地的游戏让我明白了,电子游戏只是娱乐,当你像高中时一样期盼的终日玩耍时才会发现,生活中只有游戏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而言是一件多么可悲无聊的事。大二对于篮球不懈的练习,与其说是热爱体育不如说是为了空虚的精神找了一个依托,除了让我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自己对于喜欢和认定了的事物有着多么强烈的求胜欲和坚持,在陌生的运动中,我发现了自己性格中冷静理智的一面,也发现了自己思虑过多不够果断的缺点。
       对于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的我来说,真的够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年必然的迷茫甚至是荒废,我不会有考研这个明确的目标,不会这么快就选定自己想考的专业,不会有信心坚持到最后。
       中国教育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所以大学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在经历了两年半的大学生活之后,我想,大学未必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有的人会在其中收获社会经验,收获爱情,甚至早早的收获了事业,这都是你看得到的。对我来说,大学却让我认清自己,找到了目标,补了在16岁就该确立的理想,养成了健身的好习惯,掐指一算,竟然还来得及收拾收拾心情准备考研,真的已经很满足了。
       大学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你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成长。住着1500一年的宿舍,吃着并不贵的食堂,不用直接面对社会压力。学习可以心无旁骛,创业不会有孤注一掷的负担,犯错了却只因仍身在大学中就感到安心。
       除了找个好工作,我想这就是大学的意义。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6:59
你学习一般,考上了现在的这所学校,成绩不算好,拿不到奖学金,上课不听讲,上自习不规律,考试靠突击,同学帮一把的话也能每科考到七八十分,但是与优秀总有很大距离。
你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员工,你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费是每月一千二,没事下下馆子,一个月添件衣服,想买台相机,咬咬牙才能买双自己喜欢的鞋。
你几乎没有特长,不会弹吉他,不会弹钢琴,不会跳舞,不会画画,想学摄影却不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想上台演出却没信心,学校晚会比赛的时候,你经常是站在台下围观的人群里的一员,你与聚光灯环绕的舞台几乎绝缘。
你长相一般,不算英俊或者不算美丽,身材不算臃肿但也没什么肌肉或者没什么曲线,平时只是稍稍打扮一下,看上去并不出众,只能算整洁,与人擦肩而过是对方不会多留意你一眼。你的感情也是一般,有时候会遇见自己心仪的那个人,但是总抓不住机会,眨眼间那个人就被其他人俘获,你就开始伤心、抱怨,但是几天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心上人,就这样看着一个个心上人走过,直到你毕业,与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发展。
总之,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就和周围的千万个普通人一样。
你不甘心拿不到奖学金,看见别人得奖学金的时候你会说那完全是突击的结果,于是你开始上自习,不过你只坚持了一星期。
你不甘心自己的父辈平平,于是你批评讽刺自己周围的“官二代”、“富二代”,立志要努力学习争取成功,也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你的热情持续了一个星期。
你不甘心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于是你开始学弹吉他、买滑轮鞋、借来摄影方面的书籍,你对着镜子微笑着说:“你是最棒的。” 这份虚假的信心维持了一个星期。
你不甘心自己没有伴侣,你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删掉电脑里的偶像剧肥皂剧,你收拾起床上的懒人桌,把零食袋子统统扔掉,然后洗了个澡并且修饰了一下自己,你往发型上喷了啫喱水,好让自己看起来很精神,你怀揣着一本成功学的书决定出去走走,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状态,你稀稀拉拉地坚持了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之后,你还是和周围千万个人一样,你还是和一星期前的自己一样。
你逛网络论坛,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应该局限在学校里教室里,应该享受生活。” 于是你相信了,你觉得二十岁的你就应该“随心所欲”,享受“人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就应该“快乐地去恋爱”“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现在的你,用着父母的血汗钱,用着名牌包、穿着名牌跑鞋、骑着捷安特山地车、用着佳能牌的相机和苹果牌的手机,还经常去星巴克喝喝咖啡体验一下小资情调······
那么,请允许我猜测一下你的未来——
在大四将要结束时,你考研落榜。你风风火火的参加校园招聘会,很多公司你都看不上,嫌他们不是体制内单位、平台窄、规模小,直到毕业,你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你收拾好行李回到老家,父母让你试着参加各种招聘考试或者参加当地的应聘会,你不去,因为你觉得那些工作太简单了,不适合你,你应该去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可是,当你去那些你看得上的公司应聘时,你的竞争对手太多了,而且都不差,你表现平平,理所当然地被拒之门外······
现在的你,也许还在上大学,也许和恋人恩恩爱爱,每天黏在一起,午饭晚饭一起去吃,晚自习后还会一起在操场散步。你们讨论起未来,最后的结论总是:不要想得太多,认真过好现在就好。 不幸运的话,几个月后,你们就分手了,你凄凄惨惨戚戚,反复问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幸运的话,你们会一直恋爱到毕业,最终,你绝得自己不够优秀没能力去对方所在的城市读研或者工作,所以你们带着不舍和悔恨分手了。
现实很残酷,至此,你信了。
现在的你喜欢刷微博,你会全力支持那些你赞同的观点,你会激励否定那些你反对的观点。你爱憎分明,看起来很有正义感。你觉得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你可能从来不会去想一个问题:你的观点,来自哪里?其实,它们绝大部分来自网络,它们已经蚕食了你的判断力。
现在,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二十岁的你,有什么资本。
你只是千千万万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少了你,地球还是一样会转。
我敢打赌,一定很久没人和你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了吧?
你知道“责任”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吗?
当你谈论飞翔的时候,你是不是忘记了地心引力的存在?
现在的你,如果还是放纵着自己的懒惰与幼稚,虚度着光阴,那么,你就虚度去吧。反正我已经过了二十岁的年纪,我还有未来,我得直奔向前了,不陪你了。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7:00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龙应台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7:01
写论文写到一半,才思枯竭,上社区恰巧看见这个问题,怒答一发,顺便缓解下现在的焦躁。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讲几个小事。
前几个月,考研大军算是正式解脱,室友也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那天和他吃夜宵,侃大山,他说:妈的,终于考上研了。我们导师说了,现在研究生出来工资起码6k!!
哥哥喷了他一脸啤酒。你考研就为了比本科生多一两千的工资?室友听完陷入沉默。哥哥继续教育道:你考研,花了一年的时间,中途不能lol,不能出去浪,每天早起晚归的,好不容易从百万考研大军中厮杀出一条血路,然后又是两年半的光阴,以你的智商,估计两年半还未必能毕业。苦熬三年,你终于出来了,你28岁了,然后高兴自己比24岁的小伙子多了一两千的工资,你的志向呢?!!!既然考研,就请你好好地做学术研究,如果有机会,麻烦把博士也读了,待在学校里搞学术,教育学生,不要再去车间和年轻人拼精力了。(室友是学机械的,入学的时候就已经21岁了,出来的工作有很大概率是混车间)室友笑笑:我也就这么一提嘛~

本人初高中上的学校非常不错,初中是当地教育局直属的某实验中学,高中是当地市里前三的学校,搞军事化教育。一次坐公交去学校,售票员阿姨问我哪里下,我说XX高中,车里几个阿姨惊叹,哎呀,好学生就是好学生,整个人都是读书气。很可惜,高中堕落,大学上的很一般。

说完这两件事,接下来就开始强灌鸡汤,正式答题了。
(1)平台。上大学,尤其是本科,较之专科和职高很大的不同就是平台不同。我有很多朋友是浙大的,读本的,读研的,甚至在读博的。所以经常会去浙大逛逛,还有几次因为考试去了。回来后闷闷不乐,感叹,那才是大学啊!
先不说浙大的环境有多么偶像剧,单凭它的学术氛围就让人羡慕不已了。走在校园里,四处是奔波图书馆、实验室的学生,不经意便和满头银发的老教授撞个满怀。而且你可能也不会意识到对方或许是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高中室友在浙大读书,说晚上浙大的寝室依旧是灯火通明。我嘲讽他们到了大学还不能从高考的压抑中释放,其实是十分羡慕他们努力上进的精神,以及依靠这样的精神营造出的良好的学术环境的。
再说的现实些,一所大学带给你的平台远不止学术环境而已,还能让你接触到你所学专业领域的佼佼者,这些或许对你日后的工作有帮助,至少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经验可以给你的学习带来完全不同的启发。
有些在考研中遇到挫折,然后打算放弃的朋友找到我,问我该去考研还是工作。我总会劝他考研,我说:当你去读研了,你所面对的平台是不一样的,你所处领域的先锋人物和你交流,行业的佼佼者和你攀谈。或许大家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得出这个相同结论的切入点,分析高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是你该去学习的。而这些东西,是你的本科给不了你的,当然对于提问者而言,你大学能给你的这个平台是高中给不了你的。

(2)内涵。我喜欢说一个读书人就该要有读书人的样子。大学,看起来不就是选了个专业,然后再继续好好研习这个专业知识,日后依赖这个专业出去找个对口的工作,浑浑噩噩地度过此生。其实不然!我今年大四,可是已经在外实习一年了,我渐渐发现,当然在我面试第一份工作,公司老板也就是这样和我说的,你学校教你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是适用的,但是你会发现你80%以上的技能与知识是在工作中学到的。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好像很多大学生出来,工作能力貌似还不如专科生或者高中生。
所以企图依靠大学来学一门好手艺,是痴心妄想。大学,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多的应该是素质教育。一个大学生,学完大学出来后,面对事物应该是保持着专业的冷静,客观,理性的。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这个社会非常缺乏的。比如一个热门新闻出来,舆论总是跟着记者走,可是你又有几次会选择冷静下来考虑下双方的立场和苦衷呢?我很喜欢社区,是因为社区中尚且有许多这样的客观冷静的人在回答问题。
大学的教育应该培养出这样的素质。你或许要说老师上课并没有这样教,这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啊。不然,当你背负这大学生的名头,当你以读书人自居,你用高素质人才来要求自己的时候,你会慢慢将自己这方面的素养体现出来。
有个老新闻,一对小情侣去吃饭,隔壁桌的流氓对那个女生出言不逊,男的拉着女生离开,女的说他没骨气,连自己女人都保护不了。男的一怒之下跑回餐厅和那群小流氓一番搏斗,终于被乱刀捅死。说实话,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会拉着对象离开,因为我明确意识到自己打不过那群流氓。可是我会生气嘛?当然,我生气,我恨,但我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然后去高级的餐厅,离他们远点,甚至说让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我们,没有机会去调戏我的对象。不过高级餐厅就没有流氓了嘛?有,但是少很多,有能力出入高级餐厅的人,多少会刻意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即便是黑帮大佬。
大学教育能让你更清晰地看见你这样努力变优秀的希望。同时,大学也就是一家高级餐厅,让里面的人都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3)眼界。有一次去一所职高参观,旁听了他们的课,是类似于思想教育的课。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我们要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社会上认为我们职高学生就是比普高的学生差劲?我忘记那个老师是怎么回答的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学生说的是事实。这个社会就是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只是分等级的标准略不相同罢了。有些是依据财富,有依据你的学识,有依据你的权利等等。不过,你的抱怨能改变这样的现象吗?至少目前来说不太可能。现实些,你要做的是,让你自己努力的挤上上流。
挤上上流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身边人的羡慕与嫉妒,更重要的是挤上上流能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让你有见识。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和别人交谈能侃侃而谈,他自信,他充满着魅力。

我在初中的时候产生过非常严重的厌学心理,我觉得我不一定要读书,我可以去开网吧,开超市,我可以去亲戚的公司。但是那只是过日子,而不是生活。

最后送你一段龙应台的话,原文记不住了,大致意思如此:我要你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有意义,让你有尊严的工作。开小卖部,卖早点或许都能有很高的收入,但是那只是谋生。你读书,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工作,能给予你充足时间的工作。你喜欢那份工作,那么它就变得有意义,它给予了你充足的时间,那么你就变得有尊严。而有意义和有尊严的工作,会让你快乐。大学亦是如此,它可以让你以后有相比于没读大学的人更多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