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19版《倚天屠龙记》的光明顶之战?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54   17976   5
排难解纷当六强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4:20
这版《倚天屠龙记》的光明顶一战我是相当喜欢的。大体符合原著,节奏感也不错,我个人尤其喜欢电视剧里对张无忌智退何太冲夫妇的那段改编。
因为原著的这段情节相当重口:
张无忌避了数剑,眼见何氏夫妇每一招都求同归于尽,显是难以善罢,心念一动,身子略蹲,左手在地下抓起了一块泥土,一面闪避剑招,一面将泥土和着掌心中的汗水,捏成了两粒小小丸药。但见何太冲从左攻到,班淑娴剑自右至,他发步急冲,抢到鲜于通尸体之旁,假意在他怀里掏摸两下,转过身来,双掌分击两人。这一下使上了六七成力,何氏夫妇只觉胸口窒闷,气塞难当,不禁张口呼气。张无忌手一扬,两粒泥丸分别打进两人口中,乘着那股强烈的气流,冲入了咽喉。

毕竟很多人喜欢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剧,而这“生咽汗泥丸”的场景改成何氏夫妇“口中被打入花瓣”,算是一个不违背原著精神,却又兼顾观众感受的精彩改编了。




特别喜欢这段的张无忌,特意截图了。


当然,要问这段有没有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当然也有。
第一点, 也是有很多人提到的一点就是,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张无忌的内心冲突
原来在这一瞬之间,他已克制了胸中怒气,心道:“倘若我打死打伤了六大派中任谁一人,我便成为六大派的敌人,就此不能作居间的调人。武林中这场凶杀,再也不能化解,岂不是正好堕入成昆这奸贼的计中?不管他们如何骂我辱我、打我伤我,甚至侮辱我父母、义父,我定当忍耐到底,这才是真正为父母及义父复仇雪恨之道。”他想通了这节,便放下圆音,缓缓说道:“圆音大师,你的眼睛不是张五侠打瞎的,不必如此记恨。何况你们那日去到武当山上,逼得张五侠夫妇自尽身死,什么冤仇也该化解了。大师是出家人,慈悲为怀,何必对旧事如此念念不忘?”

这段如果没有,就展现不出张无忌的境界,也让观众难以理解他后续的行为。其实,想表现张无忌心态,用一段内心直白就行了,不知道后期能不能补上。


第二点,是配乐
原著里光明顶上张无忌调和六大派和明教的矛盾这段可以说是全书最热血的章节,期间张无忌率遇危机,却一一从容化解,赢得干净漂亮。这样爽快激情的情节应该配上足够热血的音乐,但在看这段的时候总觉得配乐差了一口气,希望后期能在这方面改进一下。


第三点,就是关于周芷若剑刺张无忌这件事的表现角度。
周芷若刺张无忌的这一剑,因为戏剧性极强,不少影视版本都会放大这一情节,着力描写。这一版《倚天屠龙记》也不例外,一剑刺出,开始放回忆,各种慢镜头,以及配乐及时响起。
不过这一版《倚天》犯了之前的版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误把光明顶上周芷若的这一剑当作“断情之剑”。
我在腾讯视频看这一段的时候,弹幕特别多,大多数评论都有这么一个观点“周芷若这一剑断送了她和张无忌的缘分”。然而按照原著的逻辑,这一剑其实是周芷若对张无忌的“缘起”之剑


这点要解释起来稍微费点劲,得从这一剑的实质说起。按电视剧里表现的逻辑,周芷若刺这一剑是在师门压力下,经过痛苦挣扎和极度犹豫才刺出的。但在书里,其实这是一个不过脑子的习惯性操作而已:
这八年多时日之中,师父的一言一动,于她便如是天经地义一般,从未生过半点违拗的念头,这时听到师父蓦地大喝,仓促间无暇细想,顺手接过倚天剑,手起剑出,便向张无忌胸口刺去
张无忌却决计不信她竟会向自己下手,全没闪避,一瞬之间,剑尖已抵胸口,他大惊之下,待要躲让,却已不及。周芷若手腕发抖,心想:“难道我便刺死了他?”迷迷糊糊之中手腕微侧,长剑略偏,嗤的一声轻响,倚天剑已从张无忌右胸透入。

按书中的逻辑,周芷若刺这一剑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只是习惯性地“师父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更有趣的是,这一剑刺把张无忌捅伤后,她才开始觉得张无忌从此在她心中难以被抹去了。
宋青书自见周芷若后,眼光难有片刻离开她身上,虽常自抑制,不敢多看,以免给人认作轻薄之徒,但周芷若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无不瞧得清清楚楚,心下明白:“她这一剑刺了之后,不论这小子死也好,活也好,再也不能从她心上抹去了。

也就是说,原著中周芷若是因为捅了张无忌才爱上张无忌的。还有,关于这一剑,张无忌本人不太在意,也没怎么生气。而周芷若本人确认了这一点后,是非常高兴地离开了光明顶。
周芷若低着头走了几步,终于忍不住向张无忌望去。张无忌却也正自目送她离去。两人目光相接,周芷若苍白的脸颊匕飞了一阵红晕,眼光中似说:“我刺得你如此重伤,当真万分的过意不去,你可要好好保重。”张无忌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微微点了点头。周芷若登时满脸喜色,神采飞扬,随即回过头去,加快脚步,远远去了。

19版《倚天》把这一剑理解成了悲情断情之剑进行刻画,从戏剧性角度来看也无可厚非,不过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种改动会影响很多观众对人物的理解。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4:21
     先贴一段原著文字,出处是第二十章《与子共穴相扶将》的最后一段,承接这段文字的,就是《倚天屠龙记》的第一个大高潮,第二十一章《排难解纷难当六强》。
“ 哪知张无忌举着禅杖的手并不落下,似乎心中有甚么事难以决定,但见他脸色渐转慈和,慢慢的将圆音放了下来。
原来在这一瞬间,他已克制了胸中的怒气,心道:“倘若我打死打伤了六大派中任谁一人,我便成为六大派的敌人,就此不能作居间的调人。武林中这场凶杀,再也不能化解,那岂不是正好堕入成昆这奸贼的计中?不管他们如何骂我辱我、打我伤我,我定当忍耐到底,这才是真正为父母及义父复仇雪恨之道。”他想通了这节,便即放下圆音,缓缓说道:“圆音大师,你的眼睛不是张五侠打瞎的,不必如此记恨。何况张五侠已自刎身死,甚么冤仇也该化解了。大师是出家人,四大皆空,何必对旧事如此念念不忘?”
  圆音死里逃生,呆呆的瞧着张无忌,说不出话来,见他将自己禅杖递了过来,自然而然的伸手接过,低头退开,隐隐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满怀怨愤,未免也有不是。少林诸高僧、武当诸侠听了张无忌这几句话,都不由得暗暗点头。”
     为什么要贴这段呢?概因我个人觉得,作为金庸著作中最为热血也最为经典的剧情之一,光明顶独战六派这一段情节,大家看到了张无忌扮猪吃虎,大杀四方,一人之力打服六大门派,救明教于存亡之际。却少有人看到“排难解纷”这四个字,其实是排在“当六强”前面的。
    在与六大派的较量中,张无忌在实力碾压的情况下并未真正伤害对方任何一人(鲜于通是被自己的毒药反噬,并且死于铁琴先生夫妇的误杀,而且即使活下来,鲜于通回到华山也不会有善终);
    他还以德报怨,治好崆峒三老的内伤和断骨,阻止因龙爪手被破而欲自残的空性,无意中帮华山派破了多年的悬案,清理了门户;
     他还向各派澄清与明教之间的过节与误会,揭露成昆的阴谋(虽然当时没起效果,但之后对明教与正派大和解,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
    面对当年这些参与了张三丰百岁寿宴,与他的父母之死多多少少沾着因果的名门正派,张无忌没有选择报复泄愤,而是作出上述举动,其实早在我贴出的原文中,就已定下了基调。所以这一个小片段,在19版中被忽略掉了,其实是非常遗憾的。
说了那么多,现在开始正式复盘。19版光明顶之战,堪称史上最还原原著的一版,很多书中细节,都一一得到呈现。接下来我尝试分段进行自己的评价和解析:
ROUND1.  鹰王车轮战
     这一段还原了与张四比掌力,与莫七比剑并且放了莫七一马,鹰爪废掉唐文亮四肢几战,好评;
    将殷天正中剑瞬间制住莫七时的的台词“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去掉了,换成了意味深长的摇头,这个改动是挺好的,考虑到了大部分观众的文化水平,毕竟连“心仪”二字的用法都不清楚的观众,要懂这八个字还是挺困难的;
     之后忽略掉了宋大给鹰王疗伤,然后又隔空对招这段,可以理解,毕竟这段不好呈现,并且事无巨细都拍出来的话,会严重影响节奏;

ROUND 2 无忌出场,VS崆峒二老

先用无忌下场图片镇下场子,这个镜头的构图,随便PS一下就可以用作壁纸了。
这一段基本还原原著,没太多好说的。省去了背七伤拳谱并现场断树演示的情节,个人觉得省略得好,原著里就因为这个,张无忌险些把戏演砸了。
ROUND 3  VS空性龙爪手
      张无忌被抓破手臂,前期猥琐流窜,后期克隆龙爪手,招招后发先至,赢了之后又阻止空性自残,大赞龙爪手给少林寺找台阶下;这段除了动作设计夸张了点,基本也算是还原;

ROUND 4  VS 华山派
   揭穿鲜于通真面目,这一段很惊喜,没想到会拍出来。
   华山二老找场子,MVP段落,演员外型气质都很还原,前一秒气凝山岳,下一秒就变逗逼,看的时候笑死我了,与电影版的华山二老比起来,这一对多了可爱天真,少了下流猥琐,仿佛从书中走出一般;

ROUND 5 VS 正反两仪
  这一轮张无忌梅枝对双刀双剑(张无忌,你还敢说你不会装逼?)初期被压制,在周芷若提醒下逆袭,西华子和华山二老插科打诨,何太冲夫妇误杀鲜于通,被喂假蛊毒,基本都拍出来了,好评。

   ROUND 6 VS峨眉派
这一段动作戏拍的不好,应该批评。
我又忍不住贴原文了
”这几下交手,当真是兔起鹘落,迅捷无伦,一刹那之间,灭绝师太连攻了八下快招,招招是致命的凌厉毒着。张无忌在劣势之下一一化解,连续八次的死中求活、连续八次的死里逃生。攻是攻得精巧无比,避也避得诡异之极。在这一瞬时刻之中,人人的心都似要从胸腔中跳了出来。实不能信这几下竟是人力之所能,攻如天神行法,闪似鬼魅变形,就像雷震电掣,虽然过去已久,兀自余威迫人”
这段原文相当精彩,之后张无忌忌惮灭绝的倚天剑,采取逃跑战术,这才有了峨眉众弟子围住张无忌,这里丁敏君的那句台词“周师妹,拦不拦在你,让不让在你”,剧中也还原了。
可惜的是,剧中呈现出来的动作戏,走了一个奇怪的仙侠飞天流风格,对原文中灭绝的压迫感,张无忌“踩在剑尖上跳舞”的凶险紧张,没有丝毫的体现,我也懒得截图了。


尾声:周芷若剑刺张无忌
    原著中这是电光火石间发生的事,周芷若可以说是出于对灭绝指令的条件反射刺出的剑,本来躲开小学鸡周芷若的这一剑,对于刚团灭峨眉全派的张无忌来说不是难事,结果张无忌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拉周芷若下水,周芷若真是摘不干净了,心里有苦说不出;
不出意外的,剧中把这段戏改慢了,其实也很好理解,原著那样的确没法拍。同时我要马后炮的说一下,我看剧之前就猜想刺中张无忌时,肯定会加一些过往二人剧情的闪回画面,结果不出所料。
这段戏里,祝绪丹表现中规中矩,典型的古偶苦情路线,倒也不出戏;
原著里张无忌被刺中后,“脸上神色极为古怪”。这里的神色古怪是什么意思?也许有惊讶,有伤心,也有对周芷若的怜惜,还有一点点的眷恋? 我一直觉得这个”古怪的神色”很不好演,大眼仔在这里分解成了强撑痛苦和对周芷若微笑摇头安慰两个表情,我也不好评价,感觉没演出我心目中的效果,但也不算出戏。




      余韵:打脸宋青书,认亲
       这一段很多人都吐槽了,认亲认得太快了点,殷六的”你是无忌么?”,张无忌的“殷六叔,我时时想念你”这两句词儿花不了2秒的时间,却能极大的丰富情感,编剧居然脑子抽抽给删掉了,只能评价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来整个大战光明顶的段落,我可以打7.5的高分的,因为这个匆忙的结局,又得扣掉0.5分。


最后随便吐槽和点评几点,想到哪就说到哪
1. 如我开头所说,删掉了张无忌放过圆音的情节,对张无忌的动机缺少了铺垫;
    2. 19版目前对小昭真是弱化的厉害,小昭在观战时在场下的许多小细节都没有呈现;
    3.观战时明教众人的戏少了点,少了杨逍认出乾坤大挪移的细节,以及众人指点张无忌对战灭绝的窍门这段;对不熟悉原著的观众也不太友好了;
4.打扒宋青书那段拍的简单了,没体现原著中宋青书那种“作茧自缚”,自打自脸的丢人模样;
5.殷六初见杨不悔时的震惊没有了,杨不悔的经典台词“我叫杨不悔,妈妈说:这件事她永远也不后悔”被删掉了一半;虽然减少了对殷六的一万点暴击伤害,但于事无补,反而少了些韵味;没有了杨不悔和纪晓芙长得很相似这一点,不知道后面的殷杨恋该怎么演;
6.六派撤退被删掉了,少了张无忌与周芷若的对视;
7.宋青书在张无忌对战五派的过程中,一半的时间在看场上战况,一半的时间在偷看周芷若,像不像学校里的优等生在篮球赛场下偷看隔壁班的校花,而校花却全身贯注的看着篮球场上大出风头的转学生的场景?
6.  很多人吐槽大眼仔演技差,全场一个表情,没气势。
    我想给他辩解一下,首先他的外型和身高是适合张无忌这个人物的,少年感也有。
    至于演技,的确是很青涩,但大多时候并不出戏,例如在戏中他看鹰王时,眼神中是带着亲近和对亲情的渴望的,而对峙鲜于通时表情又体现出愤怒和鄙视,对阵其他高手时则有些谦逊又努力想装装逼的感觉(原著里张无忌就是想通过装逼,速战速决把各派高手打服的),其实也都表现的不错,大家真没必要太过苛责。
   当然最后被逼着接任教主那,表现得有些不太好,这个也得实话实说。
    附上张无忌看鹰王的剧照一张,眼神里还是有些东西的。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4:22
这个问题总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上,而且说“还原度高”的答案挺多,好奇心驱使之下,看了新倚天光明顶大战这一段。
已经十几年没看过任何武侠剧,更早些年看过的也快忘光了,所以要综合对比各种版本给出客观评价怕是不能,单纯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由于是选择性观赏,根据原著“排难解纷当六强”是第21回,直接尝试点击第21集,然后欣喜的发现,自己蒙对了……
————————————————————
最有感觉的一点:张无忌施展“乾坤大挪移”时,用把整个镜头翻转过来这种带有特定仪式感的画面来呈现,挺有感觉。

就为了再度体验这种感觉,我肯定还会关注“百尺高塔任回翔”剧情,看张无忌是如何用“乾坤大挪移”实现高塔接人的?
————————————————————
今天抽空补上了30-31集“百尺高塔任回翔”剧情,跳塔时并没用上镜头颠倒的效果(脑补用镜头框住塔,再把镜头颠倒过来,让塔顶在最下面,可就太好玩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顺路发个广告:
如何用金庸小說的人物排出108天罡地煞?我对张无忌的评价,正是源于这段剧情:
天雄星,托塔天王,张无忌
简评:百尺高塔,任尔回翔,挪移乾坤,呼翕九阳。
————————————————————
最遗憾的一点,张无忌抱着不伤人的目的出手,在剧中没体现出来。
哪知张无忌举着禅杖的手并不落下,似乎心中大有疑难,没法决定。但见他脸色渐转慈和,慢慢地放下了圆音。原来在这一瞬之间,他已克制了胸中怒气,心道:“倘若我打死打伤了六大派中任谁一人,我便成为六大派的敌人,就此不能作居间的调人。武林中这场凶杀,再也不能化解,岂不是正好堕入成昆这奸贼的计中?不管他们如何骂我辱我、打我伤我,甚至侮辱我父母、义父,我定当忍耐到底,这才是真正为父母及义父复仇雪恨之道。”——倚,20回
这个点出不来,观众就不知道张无忌是要排难解纷、而不是要靠武力打服六大派。
所以非常有必要保留“释圆音”的戏份。
退一步,剧中没有圆音、至少有西华子,即便不增加演员,稍微嫁接一下,改成张无忌宽恕西华子时的内心独白,也算顺理成章吧?
————————————————————
从原文控的角度,再抓几个细节:
打宗维侠(剧中似乎没自报姓名?)之前,张无忌指出他的三处内伤隐患:
张无忌不答他问话,却道:“宗前辈请试按肩头云门穴,是否有轻微隐痛?云门穴属肺,那是肺脉伤了。你上臂青灵穴是否时时麻痒难当?青灵穴属心,那是心脉伤了。你腿上五里穴是否每逢阴雨,便即酸痛?五里穴属肝,那是肝脉伤了。你越练下去,这些征象便越厉害,再练得八九年,不免全身瘫痪。” ——倚,21回

而宗维侠相应的动作就太随意,尤其是当张无忌说“五里穴”时,他下意识去拍胳膊,误差太大。
————————————————————
成昆的尸体出场。剧中省略张无忌亲手检验尸体的动作,给“蝶谷医仙”传人留够面子,算是合理改动。
张无忌走到这堆尸首之前,只见有一具尸体脸颊凹陷、双目翻挺,果然便是投入少林后法名圆真的混元霹雳手成昆,俯身探他鼻息,触手处脸上肌肉冰凉,已死去多时。——倚,21回
但这一版的虚竹,啊不对,这一版的成昆,实在是太年轻了……
圆真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衲今日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倚,19回
接下来是对战空性:

龙爪手一亮相,我脑中不由自主就闪过了这段原文:
拳术的爪法,大路分为龙爪、虎爪、鹰爪三种。龙爪是四指并拢,拇指伸展,腕节屈向手心;虎爪是五指各自分开,第二、第三指骨向手心弯曲;鹰爪是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四指向手心弯曲。三种爪法各有所长,以龙爪功最为深奥难练。——飞,14回
回过头去再看殷天正鹰爪功的手型,似乎也不对呢……

我并不苛求剧中演员每个动作都要和书中一模一样,但至少这类专业术语,既然表现了,最好还是能符合原著吧。类似于一根大石柱子飞来飞去的场面,明显脱离原著,反而不必深究了。
————————————————————
华山二老从造型、表情到语言都挺搞笑,先点个赞。

剧中如果能在“兵刃撤手!”之后,多加几秒钟镜头,把高老者想扔刀却咋也仍不出去的过程也加上,会不会“笑”果更好一点?
班淑娴叫道:“兵刃撒手!”何太冲脱手力甩,长剑远远掷出。高老者也跟着松手放刀,以擒拿手向张无忌后颈抓去。五指一紧,掌中多了一件硬物,却是自己的钢刀,原来给张无忌抢过来递回他手中。高老者道:“我不用兵刃!”使劲掷下。张无忌斜身抓住,又已送在他手里。接连数次,高老者始终没法将兵刃抛掷脱手,惊骇之余,自己想想也觉古怪,哈哈大笑,说道:“他妈的,臭小子当真邪门!” ——倚,22回
————————————————————
以上,只是一个原著细节控的随看随想。
可能我不太适合看电视剧,更适合自己看书、边看边脑补吧。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4:23
对原著基本还原,武打戏我觉得还可以的,但是希望再细致一些,最燃的是左使和明教众人一起念明教教训的时候。我都恨不得去成为明教一员了。光明顶大战我更喜欢09倚天,可能动作的细节更细腻些,新倚天人物心理刻画有点少了。其实无忌哥哥扮演者还可以,没有那么遭,起码我看着不出戏。
新增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878397/answer/624772473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54:24
更新,关于有些朋友说的史上最好,和其他剧比较,我承认主要看的是94马景涛,01吴启华,03苏有朋三个,前两个次数少印象不深,没看过梁朝伟版,为了答题看了邓超版的节选。所以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史上最好之类的话,我是从我个人角度,在看这部剧时的想法。
至于其他版本拍的好不好,这不是我这道题该回答的。我在回答中只列出了03版光明顶,孰优孰劣一看自明没必要多说。回到我开始的话,没必要为了吹一个就骂一个。

写在前面的话,我觉得吧,社区一直是以理性为标榜的,我们讨论的是这部电视剧的质量和观影效果,你觉得好那么好在哪里有什么优点;你觉得不好坏在哪里有什么缺点。自己认为的原因是什么,证据有哪些,既然社区有这个平台,咱就平台的规矩来合理评价,不敢说每个人都绝对客观专业,至少保持理性和有逻辑的讨论。如果别人夸两句你就说水军,别人骂两句你就说喷子,那还讨论啥?大家拿起键盘直接开干多好?
新剧和老剧比较,是要考虑年代考虑成本考虑市场情况考虑技术进步,多种因素,实在没必要为了吹一个就骂一个。如果我说出我认为这部剧有哪些缺点就是收了钱,话说谁给我钱呢?反过来如果我一个劲的夸,是不是主创人员还要给我钱?
无脑黑的都是傻X。但因为有无脑黑的所以之后凡是说问题讲不好的都一概不听,不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吗?


先上结论:19版《倚天屠龙记》的光明顶之战总体上成功,有缺点,优点大于缺点,缺点正是这部剧到现在为止一直有的问题。
首先光明顶之战这一段在原著中的地位很高,我的看法是转折性的一段。
除了前两回不算,在此战之前,金庸先生用了18回的内容一直在铺垫一件事:江湖纷争。
从争夺屠龙刀到张翠山身死只是在铺垫,除了争刀后面也有明教和正派的仇恨;张无忌治病开始明教和正派之争就正式上了台面,作者一直在铺垫一直在介绍六大派和明教的仇恨、六大派和张无忌的关系;如果按照六大派的划分,出去屠龙刀的问题,包括:
少林——和张翠山(殷素素)龙门镖局圆音——谢逊空见
崆峒——谢逊七伤拳——二老三老和殷天正也有仇
昆仑——杨逍——何太冲张无忌
华山——鲜于通胡青羊——薛公远张无忌——白垣是后面爆出来的现在不知道
武当、峨眉两派作为主角团描写关系还在后面。
从20回《与子共穴相扶将》开始,21回《排难解纷难当六强》全篇,22回《群雄归心约三章》收尾,大约两章半的内容都在讲光明顶大战,而解决方法也是在前面铺垫后一一对应的:
崆峒——谢逊七伤拳,六派中和明教明面上的仇恨最轻,解决方法是嫁祸成昆,同时张无忌救人施恩,这部分最轻松;
昆仑——何太冲张无忌,杨逍那个没法清,所以单独给何太冲加了一场山中狼的戏,只为表明何太冲的人性这种人为不为师父报仇两说,然后假中毒威逼,不再争斗;
华山——鲜于通胡青羊,这部分铺垫也多,鲜于通薛公远前面的表现就注定了如果其他门派可以和解,华山就必须死几个人。高矮老者的武功可能是为了和昆仑双剑临时组合而硬凑的设定,但这两个人物必须存在,因为没有这两个人华山不能收场。
这三派相对配角,崆峒仇恨最浅——解决主要矛盾,然后施恩
昆仑仇恨较深——突出人物性格,然后威逼
华山仇恨最浅——首恶伏诛,然后诙谐收场
这三个解决方法怎么换都不行,以上三个是总结之前的铺垫
少林——张翠山殷素素已死,张无忌擒圆音加劝说——谢逊毕竟不在现场,这样少林已经没有直接可现场解决的仇恨,所以只能直接打。而谢逊和空见的仇恨是最后5回的伏笔。
峨眉,没法解决,灭绝师太的人设和性格注定明教和峨眉的仇恨不能解决,才能引出万安寺的托孤
武当,不用解决,回自己家还有啥矛盾?然后宋青书的剧情引出后面丐帮故事。
六大派结束后,基本上明教和正派的关系就结束了,明教和元朝廷的矛盾成为之后的重点(这样才能引出敏敏),同时引出丐帮、少林寺的两次江湖纷争,而之前的昆仑、崆峒、华山就不再有篇章。
所以,光明顶之战决不仅仅是一场武力征服(虽然你必须打服人家才能让人家听你讲道理),但这部分既是对之前剧情的总结,又是对之后剧情的开端,如果仅仅表现武力便处于下品了。
最近被重新提出的03版在处理这部分就是只突出了武力,对战为
昆仑何太冲和西华子双剑合璧(不演山中狼这场戏很正常,毕竟单独把苏习之詹春这种只有一场戏的角色演出来划不来,舍去班淑娴留下西华子也当是省钱了,何太冲的性格基本没了,只是打完了就完了)
崆峒五老一起打拳,昆仑那俩还多少有个名字,崆峒这五个啥都没有,一起上去打拳,一起打在苏有朋身上然后开始转圈圈,然后五个人一起飞了,完了
少林没有圆音的梯云纵改为一拳超人,把空性的角色砍了空闻龙爪手对战,这段多少还有点打斗;
华山鲜于通发了一枚丧门钉,青羊白垣两老人啥都没有,发了一枚钉子被反弹,然后就下场了;
峨眉灭绝倚天剑,经提醒没有周芷若帮助。。。不对啊,昆仑华山联手的戏份都没有了,周芷若帮助个啥?既然没她帮助,灭绝让她动手个啥?
武当宋青书,这段没啥说的。最绝的是,五侠认亲,殷六一跑,宋大来了句你俩去看看,然后俞二张四就跑了,就跑了,就跑了,我理解这样可能是为了省下两个演员的钱。。。话说03版倚天屠龙电视剧俞二张四能记得住有啥戏份吗?
然后让我们来看19版,按照顺序
先是鹰王对武当诸侠,把鹰王自“小女死后不再动刀剑”向教众借铁棍删除了,虽然还原了鹰王双棍,但既然鹰王之前一直用了白虹剑那这回儿换铁棍就没那么气质了。鹰王和张四莫七宋大的很多对话删除,换成了更为直白劝退,不知道是编剧语言功力不够还是担心观众理解不了。删除和宋远桥一战能理解,因为这一战太意识流了,除了给张无忌装逼的机会其他的很难表现,所以不演也好;评论提醒删除了俞二和宗维侠的对话,二侠的戏份基本没了。。。
张无忌和少林圆音,这段全删了,其他答案提到了这绝对是一处败笔,因为张无忌的六个派的关系先是个人杀父杀母的仇恨,然后才是明教和正派的仇恨;擒拿圆音这部分实际是张无忌化解自己的恩怨,没有表现出来直接到化解明教恩怨显得张无忌面对仇人实在太淡定太平静了,太遗憾了。
崆峒,基本还原原著,该有的都有,缺点是省去了七伤拳人身五行那一段估计是怕观众听不懂?其实这段听不懂没关系撑个场子也是好的。
少林,仅仅和空性对战,该有的都有,缺点是省去了部分打斗比如张无忌在空中盘旋(估计是场地不够),省去了“捕风捉影”“抚琴鼓瑟”等八式连环的精彩对决,估计是没钱了
华山,神奇的基本还原原著,鹰蛇生死搏那缺心眼的玩意没就没了,改为铁扇打斗也挺好;高矮老人神还原,缺点是前面在蝴蝶谷我快进看的,好像没看到胡青羊的故事,是不是我看漏了?

话说演高老人的演员是《侠客行》中的展飞,好多年过去了。
昆仑,基本还原原著,山中狼那段我说了价值单一所以省去就省略了,所以何太冲的性格表现不多,但最后落脚假中毒也算圆上了。双剑双刀的对决算是符合原著了,最后周芷若帮忙也是原著描写。缺点是既然假中毒了,最后张无忌还没醒那俩咋就下山了,心这么大?


峨眉,没啥问题,给芷若加戏略多可能是为了突出张周的情感,比较大的问题是,师太整个光明顶之战好像没用过几次倚天剑,咋一直是拂尘?

武当,宋青书打斗有点快,这段主要是铺垫后面宋青书情绪变化。但是之后又加了一场宋远桥父子吵架的戏,所以对表现宋青书没啥问题。
最后武当相认,这段其他答案也提到了,问题是节奏太快,情绪烘托不够。十年未见的兄弟骨肉搞得和隔壁村的二狗一样,七侠脸谱化太严重,情绪性格基本一致化,没特色了。杨不悔和殷梨亭见面这段情绪也不够

武当七侠的戏份是基本每部倚天屠龙电视剧都有问题,原著中七个人各有特色缺一不可,电视剧一是不好表现这么多人怕观众记不住,二是可能也有成本问题。。。一般13567的戏实在不能省,动也只能拿24动刀了。按照现在的戏份,最后少林寺大战肯定还是父子局,俞二侠应该没啥镜头了。这次光明顶大战给了张四莫七一些戏份,但感觉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突出角色。
此外,这段制作简陋的地方也挺多,比如龙套

比如远景特效

台词依旧怪怪的



总体上这段优点很明显,是几部《倚天屠龙记》中最符合原著的,大体的框架基本都有了,对昆仑、崆峒、华山几派描写到位,已经很不容易了。
缺点是这部剧一直都有的问题:
1.台词太莫名其妙,层次太浅
2.武打场面,自己明白就行,授人以糖不如授人以屎再以糖。
3.演员表演拖沓,但剧情进展仓促,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说清。其实这个是重要问题
百度了一下这部《倚天屠龙记》于2018年1月20日在横店开机,于同年6月14日杀青,11月8日首发海报和预告片,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不清楚这个速度是快是慢,但只从效果看,这部剧在制作上是比较仓促的,很多细节没有,很多台词经不起推敲,打斗场景开始的慢动作现在修改后效果上去了但部分又影响节奏,各方表现不到位导致人物一定脸谱化,情绪渲染远不到位。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金庸的小说背景、场景、环境铺垫天下第一,很多东西要靠旁白、心理来交待。改编金庸剧如果完全符合原著,基本上讲不清楚因为电视剧不可能不断的来旁白和心理活动(还记得新版《红楼梦》一个劲读原著当旁白吗);反之,如果不按照原著来演,那只能重新表现,要么魔改(83版《射雕》,于承惠计春华的《侠客行》,吴越的《连城诀》),要么进展仓促。(于正的几部金庸剧,我不太认为那是金庸剧,所以不列举)
这部剧现在就是这个问题, @亦知墨 大佬在剧组工作更了解情况。比如在正式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怎么样?杀青后后期制作怎么样?50集电视剧6个月拍摄时间差不多,但既然剧组在外景取景上下了不少功夫,对应的进展可能也挺紧张。
当然这是以金庸原著的标准在衡量,和原著对比是所有的金庸剧都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抛开金庸的招牌,这部电视剧作为一部武侠剧的存在是合格的。交待的东西细节不到位有限一定程度上是金庸原著是在交待背景上炉火纯青了,但小说和电视剧表现不同,小说看到铺垫伏笔还能往回翻,电视剧,,,其实也可以倒带看但很少有人这么做。从观众角度更直观更简单的表述方式比层层铺垫明了的多。如果不是原著党一点点要求,换做一个没看过原著只看电视剧的观众来看,一部武侠剧该有的都有,基本没啥大问题。
当然精益求精还是更好的,如果制作更精细点,效果会更好的



最后,是不是因为杨逍人气高了,光明顶大战给了杨逍很多镜头,有些镜头能理解,有些镜头纯粹为了吐槽而吐槽,杨左使快成捧哏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