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基本逻辑是这样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45   6835   5
07年懵懂入市,碰到大熊市,腰斩以后11年以后再入市,从最初的纯粹看技术图形到后期慢慢注重公司质地,感觉基本面(主要是稳定的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增长和看得懂的业务)选股,技术选时(长期均线多头排队,并伴随周线级别放量介入)好像找到了交易的圣杯,15年底整个股灾过后还有将近100%的收益率,12,13,14年在30%左右。(交易过的标的集中在银行股和消费股)但是16年整个资金的大幅回撤40%让自己对原先的交易方法产生了质疑和甚至否定。几个月来惶惶不可,感觉就像那句听到过很多道理还是做不好交易。自己对交易暂时的理解就是:复杂的多因子,可能是业绩增长或下降,隐含的政策性因素等等,造成了股票供需状况改变的结果,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股价的波动,原则上做投资或交易是需要找到最开始的因。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5:02
谢邀。我觉得股市赚钱靠的就是牛市或者震荡市,你说的12,13,14年属于震荡市,且创业板表现很好。为什么2016年会亏,是因为2016年下半年,整体市场表现不好。

所以我做股票的理念就是先关注大势,大势如果是牛市,什么技术分析都没啥用,闭着眼买就能赚钱。技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研究整个股市,从而发现大牛市。

所以我对于股票的操作方法就是,除非是大牛市(我以自己的技术分析来标准判断大牛市)来临,一般我不会把精力放在个股上,会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期货上,比较期货可以做多做空。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5:03
人类有个特长,是进化途中的大杀器,就是总结规律,这个特长让我们登顶食物链顶端。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特长也有个副作用,叫强行总结规律,在面对各种输入我们感官里的物质世界时我们总喜欢用归纳法去总结出所谓大道至简的规律来。
       这个副作用在交易里的表现就是人人都有一套自己对市场的看法,简单的依靠一两个技术指标,复杂点的就是技术指标基本面一锅煮,时髦点的再来点资金管理啥的。当然,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们会发现这些个规律不太灵,好吧,开始打补丁,再往锅里加点料,炖到后面锅里是啥自己都不清楚了。
        看不清了,神秘的就往道家佛经去了,深奥的就开始琢磨量子力学什么的,其实绕了一圈一直在原地打转。有时候人生观世界观这些东西是有决定性影响的。本科马哲里关于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这么讲的,矛盾是普遍的,这个放在交易上就是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普遍的,多不胜数。矛盾是分主次的,就是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有主次的。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是可以转化的,这个就是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变化的,发展的,以现有数据去预测未来就是刻舟求剑。马哲还讲,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那么你弄了一大套规律来妄图抓住那个涨的必然,是否想过偶然性呢。
         说到这里就该很清晰了,绕来绕去,本科生世界观就能解决的问题,后面其实就是找条具体的路的收尾工作了,祝早日入门。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5:04
不请自来。
因为题主没有说自己的交易系统是啥所以不能在技术方面去阐述(不过我觉得这不重要,因为我认为题主的问题并不在于技术层面)。
我认为题主目前面临问题的根源在于并不敬畏市场,做交易一定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
可能题主并不认可我的说法,先别急,让我慢慢阐述。
我认为交易的本质就是价格的变动,而交易逻辑则是顺应这种变动。
举个例子来讲:做交易就好比在海上航行一样,每一片海域所在的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也不同,换句话来讲就是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每一片海域都有相应的航行方法,你在之前盈利,只是因为你找到了其中一片海域的航行方法,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现在这些公司的状况跟过去一样么?现在的行业前景跟过去一样么?现在的交易者与之前的那批交易者是同一批人么?很明显这么一对比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市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有的人在通过了一片海域之后便会认为自己十分优秀,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已经征服了大自然,殊不知自然环境千变万化,假如换了一片海域那么他现在用的航行方法也许根本就没什么用,甚至同一片海域,他今天通过了,明天他再来,如果气候条件跟今天不同他可能也会过不去。所以一定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他们之所以能够通过一片海域并不是因为他征服了大自然,而是在大自然的框架内遵循着自然法则才收获了成功。
就好比交易者之所以能够依靠交易系统盈利并不是因为他战胜了市场,而是他遵循了当前市场的规则,顺应着当前的市场法则才开始盈利。但是很多交易者在开始盈利之后就觉得自己找到了所谓的交易圣杯,就开始形成了一个惯性的思维模式,总是觉得如果按照这么做的话就能够持续盈利。
我一直认为无论哪一种分析方法,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都只是一种观察市场的手段,市场的本质就是价格变动,不是基本面分析,更不是技术面分析,它们只是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做出的一种对于当下的总结,仅供参考,而不能被当作是绝对性的因素。我不知道题主是否陷入了这种思维误区,但我认识的很多交易者在他们学习了分析方法之后便开始本末倒置,总认为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当成一种寻找交易圣杯的捷径从而失去了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
你对自己的交易方法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是正确的,因为这说明你有着一名优秀交易者的直觉。
下面是我的猜想,如有得罪还望题主多多包涵。
其实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你入市的时候你的那些前辈们也一定遇到过,但为什么在一样的市场中,他们明明比你经验丰富可他们却一直亏损,而你却能够持续盈利。因为当时的你敬畏市场,有着灵活多变且谨慎的思维模式,你明白你是新人,所以要多看多学,也明白市场的残酷,所以要谨慎行事。而几年下来,你也成为了迷茫的前辈,现在有新人进来,就变成了一样的市场中你在亏损,他们却在盈利。
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态问题或者说思维模式的转变,新人在成为老司机之后思维模式就会变得有些僵化,做交易的时候总会按照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去做,可是市场在不断的变化啊。昨天的盈利和今天的盈利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个市场会变成你不认识的市场,如果你还按照过去的方式去做那么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我才说要敬畏市场,在市场面前,永远都要认为自己是新人,要多观察,多学习,因为市场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转变。
成功的交易者永远都是那些一直在不断学习的人,因为他们对市场有敬畏之心,不会因为盈利就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市场了,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交易者要不断地观察去适应市场的变化,还是那句话:你之所以能够盈利只是因为你顺应了当前市场的规则。市场改变了,规则也就改变了。
最后我想说:在市场中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交易圣杯,因为在交易之道中并不存在什么峰脊之巅,有的只是无尽海洋。交易者越想登峰造极,就越不见尽头。只有时时刻刻的敬畏市场,自己把自己当作一名新人,才能够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5:05
在高铁上,百无聊赖。就啰嗦一些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刀枪斧钺!
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也要万分清楚我们当下所做的事。
解决纷繁复杂的事,最好的办法是刀枪斧钺。
最残酷也最公平的自然法则,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汤武之道,逆取而顺守之。要把规则谙熟于心,了如指掌,发现规则之内的洼地。
不赚自己搞不懂的钱。
那些口吐莲花,能让你心里波动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骗子。
妖艳的女人,刺激但不实惠。
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要千刀万剐。


在这里不说那些故弄玄虚的话,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希望有缘人能看到。
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比如我们的家庭、工作、金钱、时间等等。不是说这些因素对我们的交易成功与否能加多少分,或减多少分。仅仅是你周围的环境和状态,能不能让你有一个宁静的状态致力于此。比如你父母妻子会不会认为你在“尝试一种不确定的冒险”?你在股市投入的精力会不会影响到你的“正业”?你手中有多少闲置资金(至少2年内不会因为别的事刚兑)?你有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我、矫正自我?等等。
然后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想干长的,还是干短的,还是想干票大的,亦或者是弄点小钱花花。但除非你抱有想在股市“弄风作浪”的心态,你是不会有多大作为的。
我们要明志,要敢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时刻告诉自己,要活下来,一定要活下来!穷尽一些办法也要活下来。5年10年20年,结局是不一样的。
股票交易的逻辑,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宽很泛的话题。还不如换成“我们怎么通过交易股票”增加个人财富。这样更好懂,也好说。
那我们怎么才能通过交易股票赚钱呢?
首先你要搞懂什么是股票,这也是最简单的,花些时间就能搞懂。在我们接受知识的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一定要把“概念”挖清、理透,这样你才能分出界限、关系,然后得出“逻辑”。我不知道这样表达能不能让人听懂。举个例子,股票最初的设计是一种股权信用凭证,拥有者的收益是红利。然后人们突然发现这玩意随着公司经营好坏高低,影响到了红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人们的预期的高低。这样就产生了交易。交易就要有价格,那价格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要有一个发行价,原理也是根据市场估值定出来的,然后进入流动阶段,是连续竞价出来的。那什么决定连续竞价?看多方和看空方期望、力量的大小。这是一般的逻辑,即使价格操纵者,运用的还是同一套原理。理解这些东西重要吗,我觉得重要,也是在市场中思考的基本功。提个问题,股票是商品吗?可能大众平常根本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超市里各种各样的商品,一件商品贵了便宜了,中学课本里说的最多的就是供需影响价格,股票就像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股价也受供需矛盾的影响。但是股票是商品吗?恐怕我们只有把它们背后的属性问题理清,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价格运行的机制。那么这就是价格运行机制的真谛吗?除此之外,就个股而言(抛却价格操纵行为),公司基本面、行业地位、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市场关注程度、行业政策等情况也会影响或决定价格走势,仅仅是这些因素所造成影响的上风下风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一个偏好、预期的问题。所以你要去研究公司的行业地位、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盈利能力、政策面等情况,判断(包括甄别真假)得出现阶段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以及高估程度和低估程度。
进入市场之前你还要吃透规则,从大的方面来说,比如A股为什么会呈现熊长牛短的规律现象?其实这是框架脆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跌和爹的问题。爹管的紧了,就得跌。爹管的松了,行情就上来了。还有就是爹的偏好问题,爹高兴了,想扶持儿子一把,那大小儿子都能雨露均沾,除非儿子特别不争气。再然后就是爹睁只眼闭只眼的问题。定义和标准是爹定的,最终解释权也在爹那里,你玩过火了,爹定你操纵价格。爹指望你光耀门庭兴我中华,你受别人欺负了,爹默许你自救护盘,再不济就让你国资伟哥托你一把。那有爹好不好呢,我认为至少现阶段是好的,爹也有爹的难处,爹得护犊子,这些众儿子还干不过隔壁大壮,生怕让人家欺负了。爹还得照顾家里的菜园子,定好了规矩,啥时候大儿子割,啥时候二儿子割,再然后是3儿子4儿子以及N儿子。爹也怕儿子们割的太狠,来年没啥吃的,所以爹还得站在一旁盯着菜园子。爹真难啊!
这些仅仅是规则的大面之一,需要你去揣测吃透。还有无数个小弯弯道道,需要你实地进去搞清楚。
比如我们喜欢看消息,利好我们兴奋,利空我们失落,并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判断。就消息而言,它有真假之分,更有轻重之分,也有对方刻意为之让你听到,也有对方无心为之,而却对你影响深刻。我称之为“喉舌”,我想告诉各位本质的是,这些喉舌在哪里?当然是在嘴里,它们不一天天的聒噪,它们能有饭吃?它们没有底线,也没有贞操,名J(牌头大点的,扣活好的)多则几万,街头J(牌头小的,随叫随到的),几千就能给你叫的很欢。但市场是离不开它们的,它们还是拥有很多拥趸的。那些大户深谙色令智昏的道理,他们不停的花钱雇来分给你们,其实他们早就瞄准了你口袋里铜板。这也是一种规则。不知道这些词语能不能让人理解。
然后再说说交易。书上看到的或者别人说的,有用的、没有的,有大用的、有小用的,有时候有用的、有时候没用的,你自己要学会去提取。但大部分都是胡说八道的。那些动不动就晒交易记录的,十有八九也是骗子,或者来这里找存在感的,反而是挣不多少钱的。
这一部分,如果时间允许,有人喜欢,我会多说一些。
就说说k线图吧,他们会说开盘价、收盘价、实体、上影线、下影线。高开怎么样、低开怎么样,有没有庄家通过收盘价骗线怎么怎么样。实体长代表什么,实体短又代表什么。又或者上影线长,庄家不愿拉升了或者在出货或者要反转下跌。再或者下影线长,有人在护盘云云。
这些都是屁话。你那些交易单上的利润就是这么来的?
真正的交易不是这样的。试问上影线(假如是日k线图)在四个小时内成交了多少,又集中在哪个部位?同样,实体和下影线又成交了多少,集中在哪个部位,有没有小结构,持续了多久?多长算长,多短算短?又或者是先走上影线还是下影线,又或者他们反复、纠结、幅度、力量如何?收盘后我们看到的k线,不是它直观展现的的那样,这些他们是告诉不了你的,又或者是他们压根不懂这些。
4.23(刀枪斧钺—价格篇)
价格因交投活动流动变化,变化有轻重缓急,一个速度问题。三种形态,↑—↓→。而无论哪种形态,价格对我们交易活动最核心的意义,起到了一个标记刻度。交易活动烈度大,在某个价格单元刻度上留下的筹码就多,反之则少。这也是每天盯盘,所要关注最核心的地方。如果你有至于在这行有番作为,那这一项是最基本的基本功。需要你留心,需要你去统计,需要你时刻心中有数。有了这一基本功,你就能估算出,主力的大概成本区,这是屠龙术,也是大道至简的方法。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复盘,当你查看成交记录时,你不用纠结到底是主动买,还是主动卖,也不用纠结它的笔数。你只需要看这笔成交的总量,跟向下几个段位,有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比如有一笔成交单子,量比上下变大,不管它撮合了几笔单子,核心在于价格有没有跳空。上跳,那肯定是主动买入,反之主动卖出。如果价格波动在正常单元范围,那你就不必过多注意。这就是价格的真髓。再比如在分时图上,下方红绿柱不管多长,看即时价格的变化,你就能感觉到多空力量的大小,也能知道背后操作者的真情还是假意。不管它是真情还是假意,它都要在此处留下代价,那就是在这个刻度上,留下了埋下了它的筹码。如果他拉升表演的次数越多,他后边总归是要处理这部分筹码的。至于在每个刻度上埋下了多少,这需要你跟踪观察,并结合其他技术,总归盘子就那么大,很多玩的过火的庄家,最终割了自己,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5:06
“交易逻辑”,喜欢这个词。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再刷一道基本功:
基本分析两大假设:供需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技术分析三大假设: 市场价格包容消化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历史会重演。
由此两者推出:供需决定价值指引价格,价格细化价值呈现供需。
似乎这就完了,但是在此之间还少了一个桥梁,一个链接价值和价格的通道!!!
“交易逻辑”,用‘逻辑’的思维阐述‘交易’。
基本分析是找到大量的宏观层面、行业背景、公司构造、财务状况等等的数据反映出供需的强弱推导价值的时空定位,这就是≯归纳法。
技术分析是不同价位的长期、中期、短期、当下价格根据以往的历史状况、形态变化、本身作用预测价格未来可能呈现的变化,这就是≮演绎法。
这就是硬币的两面,那硬币在哪?如何让不含银的硬币发出声响??为何银针试不出含有砒霜的御用羹汤???
透过现象看本质,股市波动归根结底是多结构多层次共同作用的产物,其运行趋势、形态和轨迹是一种多维度协同演化的历史进程;股市波动的行为表现,既不是传统经济学认为的线性、钟摆式的“机械运动”,也不是随机漫步理论认为的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而是一种特殊、非线性、复杂多变的“生命运动”,因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是“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