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怎么办,是病么?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39   5903   5
我都二十岁了,是女生,可是还是很爱哭,很多时候提到一些父母的事情,或者一些柔软的话题,就会忍不住的掉眼泪。有时候觉得这样不太好,心理太脆弱,而且很多时候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没法表达,可是实在抑制不住怎么办。是我太敏感了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0:00
叮咚~!一个曾经的爱哭鬼前来报到~
题主你好~当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提问的时候,我就被吸引到了,所以前来答题~
实不相瞒,我曾经也是一个标准的爱哭星人,爱哭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小时候,文具丢了哭,被老师批评了哭,作业忘了带哭,和小朋友玩游戏输了也哭;
成年了之后,依然是个爱哭鬼,例如看到影视剧中感人的情节会时常流眼泪(我至今记得前几年看一部印度电影《超级巨星》哭干了我的一包纸巾);看到微博上一些感人的消息(或者像是题主所说的那种“柔软的话”)也会哭;有一次和别人发生争执时,还没说话眼泪就已经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并直接导致那次吵架发挥失常,随后越想越气又被自己气哭一次)。
这么仔细回忆后,我发现我的爱哭程度和题主你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讲真,我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爱哭了(或者说想哭的时候能够控制住自己一点了),但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爱哭是一种病之类的,顶多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够坚强。所以在看到题主你的提问,除了勾起了我对曾经“没出息的自己”的回忆之外,我也好奇为什么有的人天生会比其他人爱哭?是我们天生泪腺发达?还是我们真的没有别人坚强?
因此下面我会通过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从我们为什么会哭、哭泣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哭泣这三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题主以及其他像我们一样的爱哭星人有所帮助~

[h1]一、我们为什么会哭[/h1]在题主的问题里,哭大多指的是情绪性哭泣(emotional crying),这种哭泣通常被认为是我们的内心感受通过流泪的方式来表达的一种外在体现。这种哭泣形式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独有的情绪表现形式。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的哭泣可以作为一种高级的沟通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类生存与繁殖的可能性。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哭泣往往是我们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情绪是人类生存机制的一部分,它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产生联结,而这种联结可以促使人类之间产生合作行为,从而增加人类生存的可能性。尽管从生理上来说,哭泣能够起到润滑眼睛的作用——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我们进化过程中,它获得了新的含义——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标志。哭泣能够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得益于人类泪腺系统的进化和充分发展。因此,有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祖先在泪腺和掌管感觉与表达深层情感的大脑区域之间,进化出了神经元连接;并且随着人类彼此之间沟通和联结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生理上的联结也增加了人类的繁殖和生存的几率。
最终所有人都因为情感原因而获得了流泪的能力。这种情况只有在人类拥有高度发达的哭泣系统(crying system)时才会发生,这种系统使人们不仅能够产生作为润滑作用的泪水,还能产生更加丰富的的可能会溢出眼眶并掉落的泪水。随着这种机制的充分发展,镜像神经元能够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情绪时发射信号,心理理论使我们能够采取他人的视角来思考,心理时间旅行使我们有能力提前思考,共情能力使我们在看到别人的痛苦时感同身受,以上种种心理活动发生时与情绪和泪腺相关的颅神经都会发射信号,最终导致眼泪的产生。(以上这些内容来自于Michael Trimble的《Why humans like to cry: Tragedy, evolution and the brain》一书,我选取了部分有关内容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通过上述这些理论可以知道,我们之所以会哭,从纵向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化的结果,从横向上而言则是多种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并没有一个理论来研究为什么有的人(比如说我)天生似乎就比别人更爱哭,但是基于上述理论,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是因为我们天生具有更强的心理能力,我们能够更多地去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共情能力更强),也更加能够推测到他人的心理世界的状态(心理理论能力更强),因此我们也更容易激活与情感性哭泣有关的神经信号,从而产生哭泣的行为。

[h1]二、当我们在哭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h1]1.哭泣可能会使我们产生更多的快乐
尽管哭泣通常会被看作是一种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但是有研究表明情绪性哭泣(emotional crying)通常会给人带来愉悦感。William Frey(1985)对331名成年人进行了一次关于情绪哭泣的研究,结果显示85%的女性和73%的男性在哭泣后感觉会更好。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哭泣具有积极意义,尽管人们会把失落感当做哭泣的触发因素,但哭过之后人们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感觉更好。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有研究者发现,在情感性泪水中富含更多种类的蛋白质以及更高浓度的钾和锰,同时还富含激素,比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人在承受压力时释放的一种激素)和催乳素(Prolactin,能够控制泪腺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因此,研究者推测,哭泣时流下的眼泪能带走人体内的过多激素,使人们从生理和心理上恢复平衡。


2.哭泣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哭泣具有沟通和社交的功能。有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很难用语言来定义和描述的,而哭泣可以和笑容一样,成为语言的一种代替品,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创造一种即时化的反应。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复杂的,就如同书中所说的那样“千般滋味,涌上心头”,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这些感受,而这时候眼泪就抢先一步代替了我们的声带,帮助我们去表达我们内心复杂的情感。就像在咨询室里,有的来访者在还未想好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哽咽、泪如雨下或是嚎啕大哭,这是一种信号,使得咨询师能够更好地贴近来访者。“眼泪把真实的情感与人类的大脑区域结合了起来,它帮助我们表达从心底涌现出的难以抑制的感情,而这种情感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这是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这也是哭泣的情感作用的最好表达。


3.哭泣更能够给我们带来力量
不知道题主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在因为某些事情(例如一次失败的经历)大哭一场,洗一把脸,好好休整一下之后,发现自己似乎又像充了电一般干劲十足。哭泣虽然看上去是一种脆弱的表现,实际上它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虽然在关于哭泣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研究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果,但是有研究者推测,哭泣可能帮助人们重启情绪的开关,在流泪中逐渐地释放压力,并使得情绪慢慢得以镇静。因此在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压力时,放任自己哭一场,可能会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h1]三、我不想那么爱哭,咋办啊?[/h1]在这一部分,我会更加基于我个人的经验来提供一些建议,曾经同为爱哭星人,相信我的建议能够对题主有一定的参考性。


1.眼泪不是你想收就能收的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情感性哭泣既是一种进化中习得的生理反应,也是多种心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哭了”就真的能够控制住眼泪的。我曾经有过这种体会,越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哭,要坚强”,结果哭的越发难以控制。所以,我认为想要改变自己爱哭的习惯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压抑自己,而是去接纳
谈到接纳,可能很多朋友都觉得已经听腻了。但真正要做到接纳是需要很长时间,接纳代表一种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为什么我会在自己想哭的时候压抑自己,可能是因为我认为哭泣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会有一种羞耻感,而在这种想法和感受的背后,还有我更加深层的信念在作祟,认为哭泣就代表自己很没用,而这种认为自己没用的想法才是我真正想要压抑和回避的部分。这种深层的核心信念与我们的人格特质、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互动以及经历的一系列过往都有关系,它往往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因此我们会去下意识地包裹住自己,让自己不去触碰自己的这种核心信念。(我觉得题主你能够主动去正视自己爱哭的习惯,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此想要做到接纳,需要我们去感受和理解自己在哭泣的背后内心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对于自我的想法,这也是我会在第二点说到的。


2.学会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有的时候一些感动的泪水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盈且柔软,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泪水来自于我们心里的一些不够合理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去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就很重要了,因此题主你可以试着使用思维记录表(类似于下图)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看清哭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这里以我小伙伴的亲身体会举例)



思维记录表是认知行为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行为究竟来自于哪些想法和情绪,并由此慢慢地做出改变。题主你不妨按照我举的例子试着记录一下,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你会逐渐有所改变。


3.一些小的tips
当我们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很想哭,但是外界环境(例如在公司、教室、大街上)暂时不允许我们哭泣,怎么办呢?下面几条是我亲测有用的小办法:
(1)转移注意力:这是我试过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想一些其他的事情(不一定非要是开心的事,也可以是即将要做的事情、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甚至是周围的树木花鸟之类的),虽然刚开始会很难,但是试过几次之后你会习惯性地在想哭的时候就开始想其他的事情,自然就没有那么容易落泪啦。
(2)深呼吸:这个方法我觉得一般般有用,例如在刚开始有想哭的情绪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一旦开始大哭了就没什么作用了。
(3)平日里多运动、多健身:身体上的强壮也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力量感,所以不如试着适当的运动,自己逐渐找回对身体的掌控感。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啦~希望能对题主你和其他一些回答里一样爱哭的小朋友们有所帮助~
Ps:以前在我知道自己要去看一部感人的电影的时候,我会带上一副墨镜出门,这样在我看过电影哭过之后我会把墨镜戴上,这样走在街上别人就看不出来不会看到我哭泣过……


本文作者:高梦琪,简单心理实习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硕士。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详戳↓↓↓
高梦琪 蚌埠市 性少数咨询 成人咨询 在线心理咨询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http://jdxinli.cn/2ukmmb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0:01
作为一个刚才还在床上躺着默默流了一晚上眼泪的人,我想告诉你,爱哭的确是一种病,一种心理疾病。
   有人提到说爱哭可能是因为童年缺爱容易感到委屈,我不能更赞同了。中国父母似乎都有一种独特的育儿之道,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童年回忆吧,“还哭,那就再打,看你还敢不敢继续哭”。在这种压抑下,会更容易感到委屈。更大的危害是,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爱他们的。类似于这种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爱他们的童年回忆还有很多,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或者是在非独家庭中对另一个孩子的偏爱,又或者是常常被父母拿来与别人比较突出自己的不足。这些童年的记忆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种子,在他们成年之后,有的可能外向,可能乐观,但是那种经常感到缺爱、委屈、没有安全感的感受都会让他们很容易流下眼泪。
    我一直觉得决定自己爱哭的因素都是童年形成的。成年后引发你想哭的事情几乎都是你童年那些不好的回忆的射影。一直到现在,即使我哭的时候能清楚的意识到我是因为什么而哭,我依然不会去调节自己的情绪,索性让它继续留着眼泪。甚至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在我哭的时候,就越是要回想那些不好的回忆,仿佛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我知道我心里的某个部位伤得很重,但我就是要拿那些痛苦的回忆作利器,用力去扎那个伤口,看看我能伤害自己多深。
   如果不用别的事情打断自己的这种状态,你会一直处于一种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并且在这段时间,你会丧失大部分的社交能力与外界隔离,从而产生一种更坏的感受——孤独感。
    如我上文所说,一般由于这种童年阴影而导致爱哭的人是不会倾向于在众人面前掉眼泪的。因为让他们哭的原因大多数都有一个不愿被提起的回忆。
     说一个不太积极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眼里,爱哭不被视为一种病,因此也没有什么人有要治疗的想法。也许,找一个懂你的伴侣可能会让你好过一点,起码,你在哭的时候他能给你一个肩膀,好弥补你心中缺爱的感觉。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0:02
不是。

能保持柔软敏感的心境,并能毫无负担地表达情绪与伤感,您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您只是幸运罢了。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0:03
谢谢邀请。
一、哭通常是很好的心理宣泄方式
哭通常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宣泄的方式。你想想,如果正在遭遇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例如亲人去世),作为亲人却冷漠毫无表情(自己控制不哭,要求自己要坚强),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甚至有点变态呢?很多心理问题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压抑直至爆发出来。

所以哭的行为是很正常的,甚至大多数时候是值得鼓励的,只要你在哭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强行压抑自己想哭的冲动可能反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却受人们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

二、为什么哭会这么困扰我
你的困扰可能是在于爱哭,爱哭说明哭得很频繁,有点超过普通人的范畴。甚至给你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情绪总不会出错,只是你的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你的行为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因为你一直在控制“哭”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情绪。我明明难过得要死,却要压抑自己不要哭。

三、探索有效的行为方法
那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呢?这就需要你自己去调整去探索了,通常你可以先试试了解一下自己想哭的时候内心的想法,当你想哭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想到了什么?”从负面的经验中找出正面的意义。这样讲有点太抽象,我与你分享一个具体的方法。


方法千千万,我只例举其一,权当引玉之砖,其他的需要你自己探索。

李中莹在他的书中有分享过的方法“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是指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们加诸上去的。
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赋予这块石头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会给你什么启示?
也许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里面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使自我因而有所提升。
意义换框法的语言模式是把“因为X所以Y”改写为“X所以Z(不是Y),因为....”其中Z是一些正面的元素。
方法:把句子中的“果”改为它的反义词,再把句首的“因为”放到最后,然后反复思考如何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六个不同的版本以上,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一句。
例:我的朋友责骂我,误会我,所以让我很生气、伤心。
改为:我的朋友责骂我,所以我勇敢面对,因为它使我学会冷静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
它使我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完善自我。
它使我能更早地成功。
它使我不再沉迷自己的自以为是。
它使我要证明别人不能左右我的情绪。
它使我要努力做到更好,赢得更多地人的喜欢,给别人机会。
它使我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知错就改。
它使我学会谅解、宽恕,不斤斤计较。
它使我学会将来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它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不被困难打倒。
它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你未必每句都接受,但是总有一两句会给你一种合情合理,或者一种“啊!对了!”的感觉。
  你会接受这个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内心都追寻不同的价值,而每个框带出的价值亦有所不同。那些你会接受的框,就是能够满足你内心追求的价值,所以你会接受。
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强度,并发现自己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同时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它使我们认识到,人际间的矛盾和冲突大都源于误会,它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模式。它更使我们体验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它使我们增加了一项宝贵的人生体验,使我们更好地帮助自己获得成长。
现在写上一个有关你的因果式限制性信念:
  因为(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开不同的框把上述的信念改写: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一种简单的换框法,就是直接向自己问这个问题:
  “如果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会是什么价值?”
  怎样?觉得不错吧!你不可能看完这篇换框法的介绍后,就立即变成换框法大师。因为你需要时间养成这个习惯。
  用NLP的术语,你需要在大脑内建立一个换框法的行为程式,就有如你需要时间学习如何踏单车一样。
  我相信你已明白换框法的道理,你决心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改变你的命运,你的人生亦将会有如那部747飞机一样真正起飞。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0:04
哭了一晚上,感觉眼球和脑袋都要爆掉,睡不着才来找社区,不管有没有人看,我就是要说。
本以为小时候哭是因为人弱小,后来才发现对我来说那是治不好的病是天性。它要流的时候他妈的就像人有三急不是主观意志可以控制的。不是一个不坚强的人,就是天生敏感。因此一直被嫌弃。奋力改过,没有办法。既然没人接受,我就做全世界唯一包容自己的人,唯一认同眼泪不等于脆弱的人。
为了亲爱的受不了半点委屈的自己,拒绝真实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带上一面具依然有模有样混社会。自己的时候就让眼泪任意流,反正没人会责怪。
只想说一句,麻痹我就爱哭怎么了
以上原答案
2019年7月
三年半过去,被生活按在地下摩擦后成长了不止一点点,间歇性上社区总有人点赞感觉挺不好意思,因为原答案语气里多少带了年幼清纯的倔强。
写答案是2016年,22岁,我人生一个大分岔路口。当时的我自己计划出国留学,拿着父母的钱自己找中介办手续。可是家里人担心年幼的我被骗,因为除了高额的服务费,签证过程还不停给中介打钱。于是他们轮流找我讲话,而敏感自尊的我受不了他们的质疑和否定,况且他们还是我的家里人,我觉得按道理应该最了解我的能力,对我最有信心。我想大概跟Scarlett答主说的一样,我从小特容易感觉委屈,每次哭的时候还要受到责备,(我家人粗暴地认为哭是不好行为,会哭衰大人们,从来不理我为什么哭,会强制我收声不许哭下去)那就是双倍的委屈。
有个童年阴影,我每次觉得大人说得不对,委屈得哭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家里人说你你都受不了以后你要怎么出社会面对更大的委屈,外面的人说话更难听巴拉巴拉。加上我从小就是讨好家长型人格,导致成年的我习惯性隐忍,整个成长过程不敢表达自我,过得不算开心。每次哭他们都说,哭哭哭我养你教你你有什么好委屈的,说你都是为你好,为了让你更坚强。天知道我那时也就十岁八岁。然后我只能思考,到底我要怎么做才符合他们口味,他们才不去责备我。直到我现在工作都是这么绑手绑脚小心翼翼。
我还每次都思考,我到底为什么哭,我到底在委屈啥。我觉得更多的是伤心。伤心的是最亲近的人误会我,他们好像也不想也了解我。伤心的是我总拿出真心而对方不是,原来这就是人间规则。
我的爱哭还表现在情感感知敏感上,可能简单一句话就让我联想到很长一段时间的不顺遂,或者简单一句话就能带来巨大的感动,觉得爱来之不易。同时一旦陷入这种或悲伤或委屈的情绪中完全无法抽身,因此总是要哭到脑爆都停不下来。
22岁那一年出国了,去年毕业,刚过了26岁生日的我拿了绿卡,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时自己在质疑声中做的规划都实现了,也有了成果。可是已经不像小时候总是证明对错。希望中国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多一分关爱,多一点聆听,少一点压制。小孩还是很有思想的。而我失去的童言无忌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