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态势来源于战略决策,而战略决策具有路径依赖,什么路径的依赖?
国初形势
明朝立国的合法性在哪?
“胡运既终”
不管怎么说,这个“胡运”是必须终结的,很多人说老朱搞得什么不征之国是没进取心,你要搞清楚,不征不是谁都不征,是“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而“胡运”也不是那么容易打掉的
![]()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北元在真正的被打成两块,而且就算是分成了两块,遇到重大事件也都是打出“大元”的旗号。也先那么跋扈,在议和问题上也是和脱脱不花一同决定并认为自己属于“大元”
论体量,论正统,论上层建筑的完整性,怎么也比明末漠南那帮臭鱼烂虾强吧
所以,明初确立的政权合法性就是“终胡运”,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往后明朝的外交弹性
![]()
这都还不提大宋给后世士大夫留下的心里创伤
所以对于今后明朝的战略决策来说,国初两代雄主对北征的执着形成了路径依赖,往后的大萌朝堂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
1·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2·防守
若是以降伏作为最终目的,结局只可能将蒙古各部拆分,将其纳入羁縻卫所的体系中来。所谓的顺义王那是为了大家好做生意,你要真想把各部拆了,不好意思,只有肉体消灭。
况且明初朱棣又不是没有用封王这种手段招抚蒙古贵族,郭骥先是招抚马哈木封其为顺宁王,后脚跑到鞑靼招抚转眼就丢了性命。
所以战争几乎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这就有一个问题,有能力一劳永逸消灭蒙古势力的两代君主貌似加起来有近五十年的时间。但光是把北元打分裂就花了朱元璋后半辈子的时间。真正有外部客观条件的是永乐帝,靖难四年把华北民生打烂了,朱棣就只好把国初朱元璋在塞外攒下的卫所迁了不少回来,顶着巨大的民力耗损搞个北征,结果发现不管是鞑靼还是瓦剌都被朱元璋这个疯老头吓着了。朱棣第一次北征刚走到胪朐河本失雅里和阿鲁台一个往东跑一个往西跑。
朱棣是追过兀古尔扎河(克鲁伦河以北地区)一直追到斡难河才追上本失雅里
追阿鲁台一直追到斡难河东北的飞云壑
![]()
随便找的图,看个意思后来和马哈木在忽兰忽失温交战的过程大家也清楚,明军没有打出一个战果辉煌的歼灭战,但马哈木还是成功从土剌河退走。
这两次第一次阿鲁台精锐丧尽,第二次马哈木元气大伤,但问题不在于士兵被杀伤了多少。而是对蒙古上层贵族进行摧毁性打击,做不到这些,你是没法和他在草原上打游击的。
甚至于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征阿鲁台一听到风声立马北逃,明军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在应昌和阔滦海子之间晃悠,你让他追,茫茫瀚海你往哪追?
所以他最后一次北征的时候说:古王者制夷狄之患, 驱之而已, 不穷追也。且今孽虏所有无几, 茫茫广漠之地, 譬如求一粟于沧海, 可必得耶?吾宁失有罪, 不欲重劳将士。朕志定矣! 班师的路上就死了
你以为他屈服于“驱之而已, 不穷追也”的理论了?屁,他做梦都想把阿鲁台杨了。
但是他做不到啊,只要阿鲁台有腿能跑,他就永远追不到,很现实。
努尔哈赤有这种困扰吗?
没有啊,那时候的蒙古都碎成什么样了
皇太极怎么说的:
![]()
![]()
当然别被他骗了,被征服的是漠南蒙古,其实说征服也不太恰当,人家入关以后就和满洲太君穿一条裤子了,当然比汉狗的地位高
西北的卫拉特、叶儿羌,西藏的顾实汗,北部的喀尔喀并不算完全掌控,但要换朱元璋/朱棣来,看见这样的蒙古怕不是做梦都能笑醒。
而且后来的葛二蛋有兀鲁斯、鄂托克这种行政机构,不是随随便便拔腿就跑的,而且人家虽然建构齐全,但其实力除了康麻子粉喜欢吹以外我真没觉得这货跟马哈木有啥可比性。
青海的和硕特这些比漠南蒙古还容易拉拢
后金很奇怪,单论建州女真,他身上你可以同时找到汉化和蒙古化的痕迹,特别是对于他的上层建筑来说和蒙古打交道是家常便饭,这就给了他们一个优势——在不动摇上层建筑的情况下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区域势力整合
且不说建州女真如何如何,海西女真从嘉靖朝就和南下的左翼蒙古交往,海西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向土蛮部纳贡,其中便有较早于“小黄台吉”通婚的哈达部,直到万历朝哈达部势微叶赫部才逐渐上位。
科尔沁很早就和叶赫部和建州部互通交往,努尔哈赤又经巴约特部牵头和喀尔喀五部交好,科尔沁的明安台吉甚至把女儿嫁给努尔哈赤
人家就是不停的拉拢周边蒙古势力起家的,和朱元璋接的摊子不一样
虽然我一直很反感民族压迫铁庄稼那一套,但不得不承认在客观情况下用军事强权捏合出一个“八旗”凌驾于所有世俗势力之上是后金的最优解
不接受,但我理解
所以皇太极可以在势力壮大之时把察哈尔部的敖汉、奈曼、兀鲁特逼到他那一方,对于后金来说就是多把手一起抢东西,而不是像明朝要面临着迁移、安置、封爵、设卫等等一系列急需支付的成本。
这两者在相当程度上不具有对比性
而且林丹汉为避后金锋芒西迁又撞上右翼蒙古,等于是转头打了一场内战,然后喀喇沁诸部与土默特部被淦了转头投降后金
且不说“清朝几十年就解决”不是本位面的历史这种槽点(准噶尔都打到乾隆朝才平定),把明清二者对比,就像是你的上司把一个身材魁梧的混混头子撂倒了。你作为他的小弟叫上混混头子的小弟一起把你的上司撂倒了,顺带收拾了一帮不服从你的小弟。
然后旁人纷纷夸你除暴安良,比你上司好多了
我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