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一下今年三月新鲜出炉的关于巨齿鲨灭绝的原因。作者还是位妹纸哦~
主要结论:全球气候逐步变冷不是巨齿鲨灭绝的主要原因。证据显示巨齿鲨数量的减少与海洋滤食鲸的种类锐减在时间late miocene上吻合。另外其他海洋竞争者的出现也带来了生存压力。见链接。
link: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bi.12754/abstract;jsessionid=611FED5F4A3B964ABB475140796E098D.f04t04
========================================================================
对知友提出的错误拼写做了小修改,增加了名词解释,感谢各位的宝贵意见!
=========================================================================
写在前面:
这篇回答涉及许多拉丁/英文专业生物名,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参看括号里的名词解释,或者 @湛卢 同学的回答。此外,如果有可靠的图片去说明某种生物是什么样子的,我一定会先“盗”来用着。但是不可靠的图片我就不贴上来了,免得给大家不对的印象。
另,大家的关注点别放在外语上,也别互喷,不然就离本答案的宗旨相去甚远了。
又另,这篇答案肯定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疑议欢迎来讨论。但是不要臆断某些特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如果大家喜欢类似的话题,也欢迎一并讨论。
==========================================================================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本人收集了megalodon的进化线的大部分样本。从中学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今天尝试回答一下。
诚实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为C. megalodon和以上大部分海洋霸主(Livyatan melvillei除外,后面会单独提到)并不生活在同一时代。这就好比你非要问NBA里面张伯伦和科比谁更厉害一样。即便生活在同一时代,这种比较有时候也非常困难,比如同时期的spinosaurus 和carcharodontosaurus, 尚且没有化石证据显示谁更厉害。当然,有一块spinosaurus的脊椎化石上的spine被折断,推断是carch弄断的,但也只是推断而已。另外一个难点是,题主提到的一些物种都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比如Pliosaurus funkei,2004年被发现时被称作Predator X,直到2012年才正式命名为P funkei,所以我们对这些巨兽知之甚少。
不过既然选择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有故事讲的。首先我们把这个问题限制一下,仅仅只考虑个体的战斗力,不考虑群体作战。
个体猎食者的“实力”也许要从四个方面来比较,即体型(力量),速度,武器(口腔和牙齿结构)和捕食习性。
1,体型
自然界里体型较小的猎食者一般会避开体型较大的猎食者(群体围困单兽除外),这是因为更大的体型意味着更大的力量,也就意味着更大的伤害输出。所以在比较哪种猎食者更厉害时,首先需要比较的就是体型。举个生活一点的例子,钓过鱼的盆友都知道,在水中鱼的体型越大,力量也越大。你钓一条十几斤的青鱼,没有半个小时外加一个大大的抄网你是搞不起来的。
很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megalodon的体型估计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我们对megalodon的形态几乎完全不知。不知道它有多长,有多重,不知道它的鳍有多大。因为鲨鱼是cartilage 骨骼结构,因此除了牙齿以外几乎没有别的痕迹保留下来(同一个体的其他化石鲜有保存,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在比利时发掘的个体样本包含150块脊椎,但体型偏小;1983年在丹麦发掘的部分个体样本包含20块脊椎,直径大很多;另 @湛卢 同学提到2006年在秘鲁发现完整的巨齿鲨话化石,但目前没看到任何可靠记录)。这其实也是我们在灭绝的鲨鱼的研究上所面临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拥有万计的鲨鱼牙齿化石,但光凭牙齿给不出其他的生理细节。所以目前对megalodon体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牙齿的形态大小和大白鲨的牙齿做比较,然后线性外推一个数据。但是这个外推值有多准确各位看官自行判断了。现在主流看法是大白鲨的祖宗和megalodon的祖宗在白垩纪时期(130Mya)就分家了。
在介绍megalodon的体型估计之前,我们先来罗列一下其他几种海洋霸主的体型估计。
Deinosuchus(恐鳄属,已灭绝的大型鳄鱼,白垩纪晚期), 12.0m,8.5t
Sarcosuchus(帝鳄属,已灭绝的大型鳄鱼,白垩纪早期), 12.0m,8.0t
Purussaurus(普鲁斯鳄属,已灭绝的大型鳄鱼,中新世), 12.5m,8.4t
Basilosaurus(龙王鲸属,已灭绝的海洋哺乳动物,现代鲸近亲,始新世晚期), 20.0m, ?t
Livyatan melvillei(梅尔维尔鲸种,已灭绝的抹香鲸,中新世), 17.5m, ?t
Ontocetus oxymycterus(?), ?m, ?t
Thalassomedon(海霸龙属,蛇颈龙目,白垩纪晚期), 12.0m, ?t
Temnodontosaurus(泰曼鱼龙属,已灭绝的鱼龙,侏罗纪早期), 12.0m, ?t
Cymbospondylus(杯椎鱼龙属,已灭绝的鱼龙,三叠纪中晚期), 10.0m, ?t
Mosasaurus hoffmanni(霍氏沧龙种,沧龙属,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白垩纪晚期), 18.0m, ?t
Tylosaurus(Mosasaurus)(海王龙属,沧龙科,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白垩纪晚期), 14.0m, ?t
Megalneusaurus(巨游龙属,上龙亚目,蛇颈龙目,侏罗纪晚期), 8.0m?, ?t
Pliosaurus funkei(冯氏上龙种,上龙属,蛇颈龙目,侏罗纪晚期), 13.0m, ?t
Kronosaurus(克柔龙属,上龙科,蛇颈龙目,白垩纪早期), 10.0m, ?t
然而,
megalodon(巨齿鲨,Carcharocles属,我相信是这个属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carcharodon属,中新世中期到上新世晚期), >16.0m, 60t
可以看出在长度方面超过megalodon的物种只有三个:Basilosaurus,Mosasaurus hoffmanni,和Livyatan melvillei。Ontocetus oxymycterus实在是找不到可靠的数据,没办法把它放进来比较了。对于接近megalodon长度的Tylosaurus和Pliosaurus funkei也可以加入讨论,放在第二梯队。而剩下的各路大神就收编入第三梯队了。
因为第三梯队的物种体型过于娇小(笑),我们可以认为他们不具备和megalodon唱同台戏的实力,可以忽略了。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Kronosaurus,绝壁是你畅游在白垩纪早期的大海里最不想碰到的物种,没有之一。见下图。侵删。
![]()
2,速度
对于海洋掠食者而言,游泳的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此方面,我们第一梯队的头号种子Basilosaurus就有些吃亏了。见下图。(侵删)
![]()
![]()
各位看官,瞧瞧这短小的四肢,蛇一样的造型,它是如何pulse water快速前进的?维基上形容它是如鳗鱼一样游泳。见下。(侵删)
![]()
不好意思上错图了。。。见下。。。(侵删)
![]()
我们再来看看Livyatan melvillei和Mosasaurus hoffmanni
起码人家四肢是拿来滑水用的,Basilosaurus的四肢是拿来卖萌的。(侵删)
![]()
![]()
第二梯队中,也有一位速度的佼佼者Pliosaurus funkei。
所以这一次比拼中,头号种子的位置让给了Livyatan melvillei。当然,我们确实不知道他们各自究竟能游多块,单从形态上来看,拥有超级流线型,巨大推进器的生物应该会快一些吧,例如下图。(侵删)
![]()
3,武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头骨长度。
Livyatan melvillei,3m
Mosasaurus hoffmanni,2.5m?
Pliosaurus funkei,2.5m
Basilosaurus,2m?
Tylosaurus,2m?
然而对于megalodon,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头有多大,我们只是根据牙齿的大小估计它的嘴有多大。见下。(侵删)
![]()
左图megalodon,右图Livyatan melvillei。
但是光是嘴大也不顶用,还要牙好。比如下面这张嘴,就不那么可怕。(侵删)
![]()
事实上我们需要来考察一下这几个物种的牙齿的特点。如果仅仅考虑牙齿的长度,Mosasaurus(hoffmanni和Tylosaurus)就吃老亏了。见下,一颗Mosasaur的牙齿标本。
![]()
特点就是土肥圆,萌萌哒。
而在这方面最有优势的还是Livyatan melvillei。据说最大的牙齿长达36厘米,是已知的生物里觅食功能牙的问鼎者。(象牙不属于觅食功能牙)但是,至于Livyatan melvillei的牙冠到底有多长就没有数据了。以此为对比,megalodon已知的最大标本只有19厘米。下图是一组megalodon的牙齿,最大的那颗16.3厘米长。
![]()
作为一个参考,考虑现代大白鲨的牙齿的普遍大小和图中左数第二个一样大。然而,图中右边第一颗牙比19厘米长的megalodon牙齿还要小一号。这已经是巨型牙齿了。想象一下,megalodon一张嘴里两百多颗这样的牙齿分成好几轮排布着。
其实牙齿的形态直接受到捕食习性的影响。可以说是饮食结构和捕食方式决定了捕食者牙齿的形态。所以如果不谈捕食习性光说牙齿形态谁最厉害就不靠谱了。因此我们淡化牙齿形态的比较,把重心放在后面的捕食习性的比较上。而且有关牙齿的形态可以专门写一篇megalodon的进化演变的,这里要扯的话就太远了。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除了嘴大,另一个可以比较的就是咬合力。
这又是一个玄而又玄的比较。而且很多研究很不靠谱。例如,维基上引用说Pliosaurus funkei的咬合力可以达到霸王龙的4倍。各位,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不信的。首先,你得要知道霸王龙的咬合力。而霸王龙的咬合力,也是猜的。况且,霸王龙作为半食腐动物,经常要处理鸟臀目恐龙的骨骼。你觉得是一张不咀嚼的嘴咬合力强,还是一张咀嚼骨头的嘴咬合力强?例如,斑鬣狗的咬合力,大于所有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熊科动物,以及大白鲨,但是斑鬣狗的体型实在是。。。好吧,我又扯开了。我只是想说,我们要相信可以相信的,对于不可信的,一定不要信。关于咬合力,我们也refer to捕食习惯上吧。
这一部分,我们并没有分出高下,因为各个物种之间的武器功能不同,差异太大。(写了一堆废话。。。)
4,捕食习性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你的对手决定你的地位。让我们看看一二梯队的队员们的对手的水平如何。
Livyatan melvillei:7-10m 大型海洋脊椎动物
Mosasaurus hoffmanni:鱼类,海龟,菊石,小型mosasaurus以及小型Pliosaurus
Pliosaurus funkei:鱼类,海洋爬行动物
Basilosaurus:鱼类,小型Dorudon
Tylosaurus:鱼类,小型mosasaurus,小型Pliosaurus,以及一些海鸟
然而,
megalodon:小中大型鲸类,大型海归
事实上megalodon对付大型鲸鱼的策略与现代大白鲨非常不同。化石证据显示,megalodon会攻击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胸腔或脊椎,造成骨骼碎裂损坏重要脏器与神经;或者攻击它们的肢体,使其迅速丧失行动能力。然而,现代大白鲨一般会避开骨骼坚硬的部位进行攻击。同时一些证据表明,megalodon同一时期的大白鲨会回避megalodon觅食的水域。
在这一回合中,唯一与megalodon享有类似对手的物种只剩下Livyatan melvillei了。
经过以上对比,Livyatan melvillei是在体型,速度,武器,和捕食习性上最接近megalodon的大型海洋掠食者。不知道这个答案回答了题主的问题没有。
最后,讨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Livyatan melvillei会和megalodon的实力最接近?其实答案我已经在最开始给出来了。megalodon被认为出现于15,000,000年之前,到2,600,000年前灭绝,而Livyatan melvillei被认为出现于13,000,000年之前,灭绝于12,000,000年之前。他俩共存了1,000,000年的时间。
你若问我他俩谁实力更强一些的话。。。
话说megalodon和Livyatan melvillei几乎同时出现,然后megalodon又在Livyatan melvillei灭绝后独自称霸了海洋9,400,000年,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