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还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经典文化符号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17:58   64199   2
我记得好像是【。】句号的意思,不太确定。
就比如说《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其中对于竖排的单、双引号做了如下规定:
6.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6.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但【◎】没有解释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7:58:51
首先,援引一段中国文化研究院(标点符号的用法)的文字。其中并未提到中国古代和现代标点符号中会用到◎。下面是引用的文字:
究竟标点符号于何时面世呢?虽然至今还未有具体的资料可证实。但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已出现纪录语言停顿的「线条」了。在汉代,开始有「句读」的说法。「句」指语意已尽,需作较长停顿;「读」指语意未完,需作小停顿。直至东汉许慎编着的《说文解字》出现,开始出现类似标点的符号,分别是:「、」,表示文章中停顿的地方,类似现代的逗号;「V」字,表示分段的地方。但是,这两个符号并未盛行。到了宋代,刻书里出现了句读符号──圈(O)点(、)。「O」点于字旁,表示断句,相当于今日的句号;「、」微点于两字中间,表示要小停顿,相当于今日的逗号。直到明代,小说盛行在人名旁加「I」(单直线),地名旁则加「II」(双直线),可算是专名号的雏型。在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参考了外国新式标点,拟出 「,」一读之号、「」一句之号、「。」一节之号、「:」句断意连之号、「-」接上续下之号、「!」慨叹之号等10种标点符号。1917年,知识分子制订了一套「新式标点符号」。「五四」运动以后,在胡适、周作人、钱玄同、刘复等代表的「国语统一筹备会」致力推广下,「新式标点符号」颁行全国,分别为:句号、分号、冒号、点号、间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及书名号。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于1951年9月出版了《标点符号用法》,列出14种标点:句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重号(.)、专名号(__)、书名号(《》)。
另,力所能及能找到的关于◎符号的有意义的定义,只在机械工程体系中“形位公差”(形位公差_百度百科)概念中有涉及。◎符号是定位公差中的同轴度符号,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此外,◎符号在unicode中定义为圆圈的变种(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000.pdf),也没有别的含义。
综上。我对邀请很尽力的进行了研究,奈何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根本没有涉猎,只能堆砌一下聊表寸心。
补充一下,台版《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中也没有这个符号,“本修訂版之標點符號計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夾注號、問號、驚嘆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間隔號、連接號等十五種。其中,橫式「引號」改為「」『』,「連接號」為新增,「間隔號」為原「音界號」之改稱。”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7:58:52
中文中不用这个吧?日语中一般表示比更好的一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