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往不同的芯片或Soc上移植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的四大步骤 写得非常好
为什么需要交叉开发环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1: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很多限制,比如cpu主频相对较低,内存容量较小等,想想让几百MHZ主频的MCU去编译一个Linux kernel会让我们等的不耐烦,相对来说,pc机的速度更快,硬件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利用pc机进行开发会提高开发效率。
Linux设备驱动移植简介
> 使用insmod安装内核模块: insmod hello.ko
> 使用lsmod查看已安装内核模块: lsmod
到底什么是Cortex、ARMv8、arm架构、ARM指令集、soc?一文帮你梳理基础概念 这篇文章讲得很好,把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
ARM11芯片之后,也就是从ARMv7架构开始,ARM的命名方式有所改变。
新的处理器家族,改以Cortex命名,并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Cortex-A,Cortex-R,Cortex-M。
很巧合,又是这三个字母A、R、M。
Cortex-A系列(A:Application)
针对日益增长的消费娱乐和无线产品设计,用于具有高计算要求、运行丰富操作系统及提供交互媒体和图形体验的应用领域,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娱乐系统、数字电视,智能本、电子阅读器、家用网络、家用网关和其他各种产品。。
Cortex-R系列 (R:Real-time)
针对需要运行实时操作的系统应用,面向如汽车制动系统、动力传动解决方案、大容量存储控制器等深层嵌入式实时应用。
Cortex-M系列(M:Microcontroller)
该系列面向微控制器领域,主要针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如智能测量、人机接口设备、汽车和工业控制系统、家用电器、消费性产品和医疗器械等。
Cortex-SC系列(SC:SecurCore)
其实,除了上述三大系列之外,还有一个主打安全的Cortex-SC系列(SC:SecurCore),主要用于政府安全芯片。
arm 芯片型号 汇总 比较全面,A系列包括三星、苹果的芯片(Apple A7, A8, A8X, A9, A9X, A10, A10X, A11, A12)
树莓派使用的CPU是Cortex A系列的
LINUX移植——内核移植(一) 根据 平台的CPU架构(ARM/x86)和自己的文件目录 在linux内核源码的Makefile文件中修改参数 来配置
BootLoader与MCU启动过程 另写一篇关于MCU的启动文件之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