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好好爱一个人,你需要学会「成熟的爱」。
主动付出爱与关心是一种成熟的心理品质,因为这意味着克服了自恋,即承认没有人是单方面为我服务的,为了得到好的关系,就必须在关系里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低调的态度拉平了彼此的关系,对方会感到被尊重,自然会放下身段平等相处。
弗洛姆区分了成熟的爱与不成熟的爱。不成熟的爱所表达的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成熟的爱所表达的是:「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背后充满着依赖、控制、剥削和自恋的需要,而成熟的爱则对应着关心、尊重、责任、认识的心理品质。我们先来看看不成熟爱背后的需要。
第一,过度依赖
过度依赖非常好理解,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或许你可能也经历过。
有一位奶奶对她的孙子照顾得非常细致,穿衣、吃饭、上厕所、刷牙洗脸、睡觉,从小到大,奶奶就像是孙子的保姆。照顾的这么好真的对孩子好吗?孩子虽然脾气不错,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后却非常自卑,因为同龄人都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而他完全不会。由于在竞争中落后了,孩子变得更为退缩了,经常沉浸于漫画书中自娱自乐,拒绝与人交往。
我们不否认奶奶对孙子的爱,但我们看到,奶奶与孙子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关系,奶奶非常依赖孙子的陪伴,孙子也依赖奶奶的照顾。这段充满着依赖的关系却阻碍了孙子的独立和自律,导致在之后的竞争中落败。
第二,控制
控制,出现的场景非常多。
一位尽心尽责的父亲对孩子的照顾非常多,但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孩子痛苦的发现,当自己的成绩下降时,爸爸像变了一个人,从之前的热情和幽默,马上变成之后的冷淡和疏远。孩子长期生活在父亲这种两极的态度间,压力非常大。他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确实,成绩非常好,但他越来越不会放松,也难以跟周围人建立轻松友爱的关系。
如果你说父亲不爱孩子,一定会唤起他强烈的愤怒。不过,如果去分析一下他爱的行为,你会发现,他只是一味地想要塑造孩子,让孩子成长为他所期望的形象。这是一种控制多于爱的关系,并不尊重和体谅孩子本来的样子,往往会带来诸多的情感伤害。
第三,自恋
过于考虑自己的利益,忽略别人的需要,往往会破坏关系。
快要开会了,一位女职员匆匆走进会议室,她看到有一个空位子便准备坐下来,此时,旁边的一位男领导当着众人的面,用手指了指她,直接了当地说:「你不要坐这里」。确实,这个位子是留给其他人的,女职员当时并不知情,但男领导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无情地伤害了她。
这位自以为是的领导以类似的方式得罪过很多人。他自以为能力很强想法很多,但一直困惑于为什么周围人跟他不亲近,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拔。他所不知道的是,由于过于自恋而缺少尊重人的态度,他经常性地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周围人当然会避之唯恐不及。
如何让周围的人靠近自己,让自己感受到爱呢?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爱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可获得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成熟的爱基于健康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关心、尊重、责任、认识。
第一,关心
关心,说来容易,做来难。
因为与男友的一次冲突,女生 A 在办公室里哭了起来,旁边的男同事看到了就问她怎么了,她说只是一件小事。男同事继续问:「那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女生说:「你就当没事一样,让我哭一会就成。」男同事知趣的不说话了。
一位班级团支书组织一次班会活动,没想到搞得很失败,她非常伤心。心理委员知道了,就发动全班的班委发短信去安慰团支书。心理委员本以为团支书会得到安慰,没想到团支书非常生气地对她说:「我的事不要你管!」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