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46亿!中石化子公司"黑天鹅"真相来了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屋   2019-1-26 01:05   3933   0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还记得去年12月27日中国石化股价的那一场闪崩吗?


当天,中石化这个巨无霸的股价瞬间跳水,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中石化暴跌近7%,收报5.25元/股,A股市值没了460亿,创年内第二大跌幅。H股大跌4.68%。






当日午间,路透社发布消息称,中石化已暂停两名高管的交易业务。(两人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党委书记,该公司负责为中石化对冲风险。)消息灵通人士周四表示,该公司在遭受亏损后,已知悉此事。


随后,中石化官方证实该消息,其旗下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两高管被停职的消息属实。中石化方面表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因工作原因停职,由副总经理陈岗主持行政工作。目前,该公司各项工作运行正常。


与此同时,网络传闻说此次涉及的亏损金额巨大,但目前消息无法证实。






2019年1月4日中国石化发公告称,正评估联合石化产生损失的影响,外部审计师已开始驻场审计。中国石化表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全资子公司联合石化套期保值业务出现财务指标异常,在某些原油交易过程中因油价下跌产生部分损失。


到了今天,2019年1月25日,从下属企业联合石化被爆出期货操作陷巨亏后近一个月,中国石化终于给出了最终的亏损数字。




01
中石化:对国际油价走势判断失误
联合石化2018年经营亏损约46.5亿元


中石化今天公告称,联合石化是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及石化产品贸易业务,为本公司所属炼油企业采购进口原油。


本公司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联合石化套期保值业 务出现财务指标异常。


经核查,联合石化在采购进口原油过程中,由于对国际油价走势判断失误,部分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策略失当,造成某些场内原油套期保值业 务的期货端在油价下跌过程中产生损失。


2018年联合石化经营亏损约人民币46.5亿元; 同期,与国际标杆油价相比,联合石化为本公司所属炼油企业采购进口原油实货节省成本约人民币64亿元。






中国石化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联合石化套期保值业务出现财务指标异常后,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对主要负责人停职处理,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同时,已责令联合石化深刻接受此次事件教训,加强市场研判,提高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能力,完善有关制度,严格执行纪律。并要求全系统企业举一反三,强化合规经营意识,识别防范风险,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中国石化表示,无论任何人有任何违规活动,都将依规严肃处理。




02
国资委首次回应:这是一件大事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联合石化被爆出期货操作巨亏后,国资委首次做出回应。“这是一件大事。”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向记者表示,“这种风险在于,内部的管控体系建立后要严格执行。”


另一位国资委人士表示,“风险管控一直在执行。”


“未来国资委在这方面的风险管控会加大。” 彭华岗向记者表示。


在2019年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2018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彭华岗表示,2019年国资委的主要工作,要有六个“强化”措施来确保实现国企效益的稳步增长。


第一就是“要强化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认真梳理、排查各类风险点,综合研判各种条件的变化,做好沙盘推演和压力测试,提前准备、提前防范,防止各类风险叠加共振,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


当记者向彭华岗问及,“2019年是否会出台新的风险管控措施”时,彭华岗向记者表示:“我们会根据新的情况,出台一些新的管控措施,很多方面都会有。”


资料显示,联合石化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经营范围包括四大板块,即原油贸易、成品油贸易、LNG贸易及仓储物流等国际石油贸易业务。


由于对原有期货价格的错误预估,联合石化出现巨大亏损。2018年第四季度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布伦特油价从86美元/桶跌至52美元/桶,跌幅40%左右。




03
中国石化四季度净利润仅24亿元


稍早中国石化发布业绩快报,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623.86亿,同比增长22.04%。此前中国石化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99.8亿元,同比增长56.3%,第三季度净利润183.8亿元。


据此测算,中国石化四季度净利润仅24亿元。








04
合理利用方能发挥衍生工具功能


据期货日报报道,在著名期货专家、经济学教授常清表示,联合石化原油期货亏损事件在深层次上更暴露出我国国企、央企的体制问题。“从体制上看,联合石化做套期保值,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再做出方案,走公司领导批准的流程,但联合石化此次借用公司名目,不进入国内公开市场,而是做场外期权,就略过了体制,很可能走上了投机的道路。而当管理者不结合自身公司经营情况就进行所谓套期保值,很容易给企业、甚至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在此次中石化“黑天鹅”事件中,有传言称,zero collar(零成本期权)策略是罪魁祸首。据传,中石化在买入原油看涨期权的同时又卖出了原油看跌期权,而最终原油行情大跌,买入的原油看涨期权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卖出的看跌期权却发生了巨额亏损。


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就可以帮助企业披荆斩棘,用不好就会让企业元气大伤。


“从好的一面来说,实体企业可以通过衍生品上的套期保值操作锁定价格,将现货端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转移出去,从而聚焦主业经营,提升企业效率,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且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交割所涉及仓单业务,能够给相关企业提供一个新的业务来源,有利于提高企业期现结合程度和风险管理水平。”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表示,同时,以现货为标的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往往能够提高相关现货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相关现货企业的经营效率。


许丹良认为,企业在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时,要做到严格按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进行操作,杜绝发生衍生品头寸超过现货头寸的投机行为。同时,要正确把握套保操作的头寸规模,为对冲现货端风险而在期货或期权市场上建立相应仓位规模时,须与现货端风险敞口的规模相一致且期货期权对应的现货标的与现货实物一致或高度相关。


而企业选择何种衍生工具,如何操作交易,则取决于企业相关专业团队对市场的认识和判断。在中石化事件中,联合石化的高层管理者对市场行情的误判是造成最终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说明企业对市场走向的准确把握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在我国一些大企业内部,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缺乏相应的期货专业知识,也没有专业的研发队伍。同时,我国的石油公司对市场的关注甚少,在参与交易过程中大多是追涨杀跌,对原油价格变化的规律性了解不够。”常清说。


对此,常清建议,我国实体企业参与套保可以先在国内的期货市场将人才和专业团队培养起来,力求对市场信息有一个充分和准确的把握。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2478
帖子:257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