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为音乐宁痴狂

论坛 期权论坛 区块链     
失落星辰1895   2018-11-19 23:47   4599   0
            
看惯了传统励志片先抑后扬的剧情模式,以为《爆裂鼓手》这部电影依旧是大同小异的结局。
然而出乎意料,这是一部反鸡汤励志片。
“爆裂”两个字就已经为整部电影紧凑激昂的剧情发展和针锋相对的人物关系埋下了最好的伏笔。
“我宁愿酗酒吸毒,34岁就家破人亡,成为别人餐桌上的话题,也不要腰缠万贯满面红光的活到90岁,但没人记得我!”
这是男主安德鲁在家庭晚餐的时候,面对不看好他能成为一名顶级鼓手而轻视他的人所做出的回应,这也表明了安德鲁的人生态度。
为音乐,宁痴狂。
以为得到了导师弗莱彻的赏识而自信地向心仪的姑娘提出约会,又会因为弗莱彻的嘲讽和打击而向女孩提出分手,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拼命练习双倍摇摆,即使出了车祸也要坚持作为核心鼓手的出场。虽然还是搞砸了,虽然电影迟迟没有我们期待的华丽逆袭。
但是安德鲁已经尽力了。甚至是近乎病态般的努力,放弃了本可以享受的休息时间,脑海里都是击鼓的节奏声,练习得大汗淋漓,练习得受伤流血。
所以,最后把和音乐和鼓手有关的一切都放进门口垃圾桶的时候,尽管很失落,但也应该也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吧。
毕竟导师弗莱彻真的很操蛋。
他想教出他的一个查理帕克(著名音乐家),可是却要以更多个未被发掘的查理帕克作为牺牲。没有梦想支撑没有天赋的平常人根本无法忍受他整天的咆哮和满嘴的咒骂。



“英语中,再没有哪两个词比‘不错’更害人的了。”
这是弗莱彻在酒吧偶遇安德鲁时说的话,正因如此他坚持了自己一贯的魔鬼执教方式,从他撒谎他的学生因为车祸而死而非抑郁症自杀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教育的极端一面。是自私,是偏执,还是严师出高徒的必然。
如果当时他说“做的不错,回去好好休息吧”,而不是“糟透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那一场史上最牛逼的独奏了?
弗莱彻这种执教方式的好坏,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值得回味的是电影最后站在舞台后台的父亲望着灯光下的安德鲁时露出的眼神,还有坐在暗处观众席上的嘉宾们不露脸不作声的气氛。
这是一场属于爆裂鼓手的独奏。
是一份关于梦想的自我救赎。
也是一次人性教育的探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