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朱大勇实名举报正校长梁樑?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的用户   2019-5-25 20:41   4793   5
Time Line
事件最新进展:8月5日
朱大勇副校长回应坚称校长梁樑的报奖材料是假的,并表示自己可以放弃行政职务,做一名普通教师,并会永远留在合工大。









事件最新进展:8月4日晚上
合肥工业大学官网发布公告称举报内容不实


事件最新进展:8月4日

梁樑表示确有举报一事,但举报内容不实


















文字太多,就发了截图。。。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41:11
本来不想发长文,后来,感觉还是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比较好。
       我做过学生工作,15年本科毕业。工大培养了我,昨天早上看到消息,很痛心。
       我只一次会议上和梁校长近距离接触过。没见过朱校长,但是,关系比较好的工大老师和朱校长关系比较亲密。
       毕业这一年,也正是梁校长上任这一年,常常关注学校的动态。我感觉,北门关闭,教室关闭什么的,对学校总体发展来说,问题不是很大。真正想出门、想学习的同学,还是有办法的。学校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结构、教学、科研这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众所周知,工大是分山头的。如果从工大土著中上位一个副校长做校长,不利于山头的平衡。梁校长本科安徽工学院(97年回归工大,车辆食品等专业原来在工学院),硕士在工大,又一直在合肥工作,由他做校长确实比较合适。作为工大校友,他爱工大是不可置疑的。网上流传他怎么上位。如果真是那样,对工大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可以获取国家更多的支持。
       2015教学计划增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这个计划是梁校长做副校长分管教学的时候,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一个班那么多人,工大的老师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查平时作业的抄袭,对于课堂表现,老师们也只能记得某几个同学。实施起来确实不太合适。
      拆分机汽学院的事。习惯了“”机汽学院“”的车辆、热动、制冷的校友,突然成了交通的校友,交通的老师、学生也不熟悉。身份认同上会感觉比较尴尬。梁校长拆分机汽也是为了平衡山头,从此,工大再没有一个超级大院。注意到,新的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书记和院长都是安徽工学院的人,梁校长本科在工学院,还在安工当过老师。流传说汽交的书记石琴是梁的老婆,这一点,我从没听其他老师提过,真伪不可知,有可能是有人在黑他。梁校长刚到工大,根基不稳,如果培养自己嫡系的话,新的汽车交通学院明显是很好的选择。对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有没有影响,这个不好说。一个学科在两个学院,评估什么的这些行政事务确实不大方便,车辆的老师也没有以前和机械那边的老师合作方便。但是,作为汽车行业特色型高校,有自己的汽车学院,也更方便汽车学科的发展。汽车和交通两个学科,原来是机汽学院的车辆与交通工程系,本来就在一起。而且,车辆和交通的研究方向,一些老师也是重合的。此事最后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再说宣城校区。我个人的话,绝对反对宣城的缩招。合肥本部经过若干年的扩招,11级招了7000人,扩招的坏处大家都知道。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其他211/985一年招生人数,工大的师生比绝对很低。建了宣城校区,合肥缩招2000,减轻了合肥的压力;宣城作为新学校,聘请新老师,增加了全校的师生比。宣城校区年轻,是个有活力的地方。有人抱怨宣城的一些专业没有实验设备,应该放在合肥。问题是①放在了合肥,你们的分数不够,你就上不了这个专业,解决了实验设备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与你无关了②选择进入新的学校,总会有失有得,新校区就是需要一步步完善的。工大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很多同学的毕业设计就是在合肥校区做的。现在和宣城市关系搞成这样子,确实非常不好,是个双输的局面。
       至于那个奖,呵呵了。中国这种奖配额的因素占的比较大。说什么教改,我在工大四年,这所谓的教改几年,根本没感到什么变化。所谓的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一个奖,不会怎么影响学校的格局。毕竟来工大时间太短,真感觉梁校长要这个奖是个不明智的选择。
       最近,学校要把实验设备划分到具体老师的名下。提出这个管理模式,才是真正的大变革。避免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刁难老师、学生,不给做实验。老师们也能有更大的责任心去维护实验设备,使用设备。这个事情给点赞。
       那次和梁校长开会,真的感觉,梁校长说话有些犀利,也能看出,他确实想让工大有一个大变革的雄心。但是,如此雷厉风行的做法,肯定不利于学校的稳定,也容易引起学校大部分人的反感。迟早出问题。但没想到问题出的这么严重,来的这么快。
       朱校长是军人出身,难免有些耿直,体制的中庸和馄饨,是不喜欢这样的。无论这件事最后上级部门怎么处理,对朱校长都是不利的。我敬佩朱校长的勇气,他做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操守。不过,朱校长也不怕。作为土木专家,朱校长即使不做官,到社会上一样能挣很多钱。
       很多人担心这件事对双一流的影响,这个是不必的。“双一流“指的是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一流高校能够入选的,就北清科复交那几所学校,工大想都不用想。一流学科的话,就会抛开学校因素,工大的管理、地质、仪器、机械等几个强势学科,进一流学科还是不成问题的。作为排名60多位的学校,一流学科不摸秃头的底气我们还是很足的。
        总之,对于梁校长,我还是充满期待;对于朱校长,我充满敬佩。大家都是工大人,工大校友,发展理念不同的话,还是慢慢沟通的好。怀念大学四年,在徐校长的带领下,上下一心,虽然也有一些不愉快,但每年我们都能拿到很多成就。
        11年陈刚事件,领导能迅速平息事件,对工大影响很小。希望校领导和上级领导能够像11年,迅速平息这个事件。工大真经不起折腾了。
       我爱工大,希望工大越来越好。
3#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41:12
ps,突然想到两则大勇哥轶事,分享一下。
1.以前教我们的某老师说过,有一次深夜在宣区行政楼临时加班到凌晨两点,路过大勇哥的办公室,发现居然还亮着灯。一看,大勇哥还在看书。原来是平时工作太忙,只能趁晚上搞学术。也许这不是常态,只是特例,但是这种治学态度确实让人敬佩。
2.大勇哥在宣区的时候,会亲自给土木的本科生上课,而且讲的特别好。我遇见过的每个土木的学生,都对大勇哥非常尊敬。
遇到这种校长,确实是工大之幸。

——————————————————————————

看到大量小号匿名回答,我也匿名吧。
我先说说大勇哥。朱大勇人真的很好,也来我们的课堂上蹭过课,一点架子没有,新来的老师还以为他是教务办的走错门了。领导接待日上同学反映给朱校长的问题,大部分第二天就能解决,有的甚至上午反映下午解决。大勇哥在工大包括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这么多年的名声可不是白来的,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长。

但是我想说,梁梁在任期间虽然很短,但是确实做了不少事情,论能力,真的很强。解决了不少很多年没人解决的事情,动了许多很多年没人敢动的蛋糕。

拆分专业,宣区缩招,这都动了多少人的蛋糕!要知道,宣区有些专业留在宣城,根本没法做实验啊,这还怎么学!还有改进排课,这都是小事,但是改革起来一点都不容易。这不算政绩,但确确实实影响无数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看出来,梁梁校长确实是想把一所大学办好的。

还有一事,梁梁准备把宣区所有保安全部撤换,工资+1000,招退伍军人。原因是现在的保安年龄都比较大,而且在宣城熟人多,经常会碍于面子,放熟人进学校。这得牵涉到多少人,敢做,就已经很了不起。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有些老师和教授,因为在合肥没能把握住机遇,现在都把人生的最后一搏放在宣区了,准备在宣区熬到宣区五大系独立建院,能得到一官半职。我说这个并不是喷这些老师,甚至,这些老师中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我非常非常敬佩的人,确实是因为机遇问题,没能在合肥校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只是想说,宣城校区的蛋糕是很大的,每一点改革,都会牵动很多人的利益,每一个主动要去动、敢去动这块蛋糕,而不为自己谋私利的人,我都会认为,至少他的动机是高尚的。

老师们想在宣区获得更大的发现空间,获取更多的学术教学资源甚至权力资源,这本身都没有错,人嘛,终究是要向上走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些老师们的人生理想,是否会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权益为代价呢?比如,为了在宣区以后有机会独立建院,把在宣区无法做实验的专业也强留下来;比如,为了提高独立建院的可能,搞出了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这种坑学生的专业。我不会认为,这是这些老师们怀揣着恶意做出的决定,但是人一旦与所做的决定有了利益关系,便会不自觉的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这是人之常情,我理解,但是这时候需要一个清醒的人,去动这块蛋糕,去改变这一切。

再说排课,工大的教务办可能是整个学校最垃圾最没效率最没有服务精神的部门,但是梁梁校长上任之后,教务的靠谱性直线上升。提升教务水平,是个没法算进政绩的事情,请问之前有人做过吗?

大勇哥真是个非常好的校长,梁梁也是个很有魄力的人。
希望大家在评价的时候,不要带上感情色彩,尤其是不要因为断电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原因(断电政策确实傻逼,但是因为断电就要把校长撸掉的话,很多985就要没校长了),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法通过一件事两件事的道听途说,就给人扣上一个“人品不好”的大帽子。我们用四年的时间,可能都无法断定身边一位同学的人品,怎么就能因为几句道听途说,断定一个可能连面都没见过的人的人品呢?
我认为是,只要梁梁没有为自己谋私利,我都支持他,哪怕他沽了名钓了誉。要知道,有时候沽名钓誉还真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在合工大这种积弊难返的学校,是时候来一任能力极强的铁血校长、明星校长,破除阻力,改革一波了。改革是有阵痛的,为了我的母校,我愿意忍。

我觉得朱校长这次可能是冲动了——因为在学校未来发展上的意见不和,加上梁梁校长改革方式方法上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了推进改革,强行把宣区管委会主任从朱校长换成吴玉程,可能事前事后又没有好好沟通和安抚),导致了大勇哥的一次冲动的行为。因为如果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思考,你杀不死人,就不要亮出刀子。朱校长这次放出举报信,内容的严重程度是远远不足以把梁校长从位子上拉下来的。之所以还要举报,可能,真的有冲动的成分在里面。不管怎样,没有像官场里写匿名信背后搞小动作,朱校长真的配的上名字里的大勇二字。

另外,朱大勇校长特地等到招生结束才发举报信,也是用心良苦啊。朱校长,不管这是真的也好,是误会也好,你在工大学子心中,永远是一座山!

以上是随随便便的胡乱分析,只希望这一切都是误会,愿HFUT越来越好!

将相和,天下兴。

宣区一名学子留。



为了证明我是宣区学生,下面分享一下工大最新校训:

墙体脱落,
请勿靠近,
注意安全!


4#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41:13
首先声明,以下所有内容都基于朱大勇副校长对梁樑校长的公开举报信,据此做出分析与推测,本人不保证举报信所述内容是否属实。如有不实消息,与本人无关。

朱校长写出这样的举报信,表明学校高层已经公开翻脸,面临的就是领导之间的选边站队。

梁校长从13年12月从中科大来到合工大,1月7日担任副校长,于15年7月接任校长,自然根基不稳。但是上任以后马上进行人事变动。因为校长并没有任免二三把手的权力,所以高层的人员职位等级没有变化。可是经过人事调整后,原领导分管的领域都已经变化,相对的权力和说话分量也发生了改变。

据举报信内容所述,梁校长申报“杰出校长奖”的报奖材料的不实引起了其他几名高层领导的不满。

具举报信所言,“众所周知,自2015年底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同志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至今,全校师生极为震惊,社会與论哗然,学校声誉受到极大损害。”
自然,学生是不懂其中关系的。但既然这么写,就说明对于此事,校教师干部当中存在很大的不同意见。比方说2015年12月就有教师在头条新闻吧针对此事发帖。为此,梁校长特意召开了会议解释此事,称参与奖项的申报,是根据安徽教育厅的建议。
而举报信中称,“安徽省教育厅让我校参加推选活动并没有错,但指定梁樑申报“杰出校长奖”是子乌虚有,因为申报时根本没有“杰出校长奖”说法,只是校长类,通过评选后,前二十名才获杰出校长奖”

梁校长参与奖项申报是在梁校长作为校长两个月后申请的。作为校长自然有申请奖项的权利。但根据举报信内容,报奖材料存在弄虚作假。
比如夸大事实,把“实施几天的新教育教学体系”称为“几年的改革实践”。
又比如“侵吞他人成果”,将毕业生质量优异与各科研项目获奖归功自己所有。按举报信所述,梁校长申报时刚来不久,其主张的教学改革才刚刚开始实施,各科研获奖项是在梁校长没来合工大之前就取得的。因此报奖材料中所含的各成果不属于梁校长而属于前任领导班子。
又比如拿之前在中科大时的研究成果充数,将其作为自己在合工大校长任上的成果上报。

因此,据举报信所说,“梁樑作为校长,他侵占了徐枞魏校长的成果,作为副校长,他侵占了洪天求副校长、朱大勇副校长、张效英副书记的成果”,即将“集体成果”作为“个人成果”上报获奖,获奖后又召开会议,称其荣誉是集体荣誉企图混淆事实。

且不论举报信内容是否属实,具内容表明在二人矛盾激化之初,朱校长并非是孤立无援的,一旦这封举报信发出,朱校长和梁校长二人均不可能都全身而退,必定有一方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在朱校长信中称,梁樑校长以权谋私,“将本来按政策和法律规定应该公开招标的教学管理系统改为直接委托给自己关系密切的安徽中科大擎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此事因为“我在校长办公会的会前与会上据理激烈反对才作罢”。
因为此事最终“作罢”,并不构成既成事实,仅仅作为一种方案的讨论,自然无法对梁校长照成任何实质性损害。相反,这种说法还会授人以柄,毕竟暂无任何证据表明,此事背后存在钱权交易。

举报信中的另外一点,是举报梁校长罔顾校内民主,一意孤行。例如,强行将一级学科拆分,胡乱合并。类似的事情,并无明确的标准来量化如此划分是否合理。倘若将来发展状况好,此举则为“力排众议”,倘若发展状况差,才是“一意孤行”。一把手做出决断,如果不是出现重大偏差,否则没人会追究其决断过程中是否民主这一事实。


我们综合分析来看,朱副校长此举,势必要与梁校长鱼死网破。但这封举报信,虽然读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想靠一封信整倒梁校长,恐怕可能很小。究其所说所有事情,唯一可能使梁校长受到处分的,就是在奖项申报上弄虚作假。此事一旦作实,梁校长履历将留下不可抹去的污点,势必影响他之后的前途。
但是,报奖材料是学校相关部门整理的,梁校长完全可以称,在评奖方面,自己为了避嫌,所以没有看评奖材料。就算出现问题,也是负责评奖,写报奖材料的人的问题。顶多把这个荣誉撤销掉,息事宁人。

正常的职场或者官场斗争,是很少双方老帅直接披挂相见的。朱副校长完全可以指使亲信闹事,自己躲在暗处,背后支持。但是二人矛盾已经完全激化,他亲自以自己的名义写了校内公开举报信,势必鱼死网破。

这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朱副校长在斗争后期,已经孤立无援。因为一旦弄虚作假事情确认,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要受到牵连,比如学校宣传部门,报奖材料准备的单位,教育部的相关审核部门,都要受到影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如此行事的,毕竟就算撤掉这个荣誉,也颁不到自己头上。
朱副校长后期和梁校长矛盾激化,高层人人皆知。因此在7月8日朱副校长离开学校参加抗洪救灾时,没有向梁樑校长请假,而是事先给党委袁自煌书记发过短信,又向党政办提交了书面申请。
而袁书记的做法是,以“请假不到位为由,在校内会议上大肆指责我不遵守纪律”,并且在常委会纪要上,划去了朱副校长的名字。
这释放了一个信息,袁书记并不偏袒朱副校长,朱副校长举报行政一把手此举并没有得到党委一把手的支持。
因此看来,朱副校长之后凶多吉少,已经成为了高层领导班子的重点打击对象。可能最后朱副校长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只能一心一意干他的学术研究,在行政方面,是不可能有别的奢望了。

第二种可能:众多二把手早已对梁校长不满已久,派朱副校长作为先锋,做出头鸟举报梁校长,其余二把手背后运作。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如果是这种情况,其余副校长,副书记会纷纷发声,声援朱副校长。倘若一个领导班子内,各领导联名上书举报一把手,那梁校长必定吃不了兜着走,高层关系再硬,也难以压下来了。
因此,党委一把手袁书记的表态至关重要。这会决定大量骑墙派的意见。
至于终究是哪种情况,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谈谈宣城校区的前途。
梁校长是有头脑的人,首先没有表态宣城校区的未来定位。先通过缩招,慢慢改变,最后变成既成事实,谁也无法阻止。
关于未来定位,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彻底放弃宣城校区,最终沦为三本院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一旦做出这种决定,势必引发群体事件,宣城市政府也绝对不会同意,因此这种可能是0。

第二种可能:逐渐放弃宣城校区的建设,将宣城校区与本部割裂开来。将差的专业移过来,舍小保大,确保本部的建设。这种情况将会损害全体宣城校区包括已经毕业的和还在就读的学生的权益,对宣城也是非常大的伤害。

第三种可能:逐渐缩小宣城校区与本部的差距,经过专业调整,最终达到合并招生代码的目的,宣城校区将作为一个校区,不再打有明确的宣城烙印。
这种情况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相当于捡了便宜,和合肥校区学生地位完全平等。
而对于就读的学生来说,好坏参半。好处是将来不会再因为出身受到歧视,坏处是对学业会造成影响,毕竟师资力量的撤走,实验项目的不便,会严重影响当前就读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
而对于宣城政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合肥宣城校区人员流动起来,宣城将难以留住人才,宣城校区的建设对宣城来说将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宣城政府会全力阻止这样的行为,因此宣城政府与合工大关系破裂,上告省委,中央,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因此,学生们最好还是先不要选边站队,不要被人当枪使。在不明确具体事实的时候,最好不要强出头。君不闻秋后算账乎?
当然对于宣城校区来说,朱副校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朱副校长的威信是高于梁校长的,在学生中的声誉也是比较好的,这是事实。

【本文仅仅是我个人基于朱副校长公开信的推测】,并无鼓动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大家看完我这篇文章是什么想法,与我无关。本文禁止转载传播。胡乱传播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被证明举报信内容不实,本人不负任何责任。另外评论中请不要选边站队,你支持与否请另开回答讨论。

——————————————————————————
分割线
合肥工业大学官网2016.8.4【情况通报】
7月20日,学校纪委和学术委员会接到朱大勇同志《关于梁樑同志弄虚作假申报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的校内公开举报》,学校高度重视,立即针对举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是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是该活动评选的奖项之一。我校经推荐参加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优秀校长奖项评选,梁樑作为校长,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评选是职务行为。参评申报材料中未发现有虚假内容。
举报材料中关于教学管理系统招标、宣城校区招生调整、校内学院学科调整等问题均与事实不符。
感谢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社会各界对学校长期的关心、厚爱,希望今后一如既往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建设与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新闻中心
2016年8月4日

那么以上明确了。猜测也出结果了。
就我个人来看,《举报信》内容人人都看了,读来除了那个招标没有确切证据之外,别的好像也并没有哪里明显“均与事实不符”。
我认为,如此轻描淡写处理的话,这个事可能不会这么轻易完的。
同样,拭目以待吧。

昨天这个时候,微博等新闻上还搜不到任何消息。一度有过,后来消失了。相信宣传部门做过运作。如今事情闹大了,上了各大媒体新闻的头条。由于学校的声明比较含糊,网上的舆论也比较乱。应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高级别的部门会介入进来。
但是无论如何,除非梁校长比朱副校长说的还要更“恶贯满盈”,否则无论调查结果是什么样子的,朱副校长的前途都堪忧了。

出于对“维稳”的要求,注定朱副校长不会受到上级的喜爱。倘若最后高级审查部门仍然证明了梁校长压根没有问题,那朱副校长应该会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离开工大了。否则等待他的,可不是安安静静搞学术了。倘若朱副校长身上不干净,那么接下来面临的就是锒铛入狱或者下岗回家。倘若两袖清风一清二白,那也再难以再认认真真搞学术了。毕竟有11年闹的轰轰烈烈的某争议较大的C姓老师的前车之鉴。

至于梁校长,坊间传闻在高层是有人的。传闻自然真伪难断,这跟被举报一事关系也不大。不过就算是这样,如果再高的审查机关得出结论,比如“报奖材料确有部分虚构”,恐怕梁校长也得先歇那么几天,或者换个别的地方,避避风头了。

不管怎么样,起码现在的官方的论调是,被举报的各项罪名都是子虚乌有。这就够了。在更高的监察部门介入之前,学生们还是应该暂时相信官方的说法。毕竟到底人家有没有问题,真的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还是声明,上述说法本人不保证事实真伪,就是简简单单的个人看法。哪里说的不对,在评论里骂我就是了。我一条都不删的。

这真是一趟浑水啊。
5#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41:14
我是合工大一位快要退休的教师,关于这次副校长朱大勇举报校长梁樑造假获奖的事,我也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梁樑2014年1月7日从中科大管理学院院长职务调入合工大担任副校长,2015年7月31日任校长,一年半就被突击提拔为工大校长,是不符合中共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的,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对照上述条例,梁也不满足该条例关于破格提拔干部的相关规定。很多教师和干部是反对梁担任校长的,主要原因是其担任副校长时间只有一年半,岗位锻炼得远远不够,且担任副校长一年多时间里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业绩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提拔他将难以服众。果不其然,梁自担任校长以来,其个人表现和提出的诸多管理举措足以说明其掌管如此一所大学的能力是不够的,也印证了学校教职工担心的理由。
首先,其行事风格专横,与副校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糟糕,足见其不具备团结带领班子的能力和胸怀,朱大勇副校长能实名举报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其次,其考虑自己得失过多,这次“杰出校长奖”荣誉是在其担任校长50天时就申报的,令人难以置信,负面影响极大,不管其如何辩驳,不管学校党委如何袒护他,都经不起推敲;徐枞巍同志担任11年校长却没有为自己拿过一个荣誉和一个科研项目,这一对比让全校师生更看低梁的为人。
再者,在宣城校区办学的改革上,学校与宣城市政府闹得矛盾重重,学校对宣城市政府的来函协商要求等不理不睬,显得过于傲慢和自负,也足以说明梁在协调地方政府的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宣城市政府花费数十亿打造的宣城校区,其办学的相关改变本身就不是合工大一家能独立决定的事情,应按照市校双方协议执行或再协商,正是梁的一意孤行导致宣城市政府为此上告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对合工大名誉造成了极大损害,想必也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不满。
梁在校内管理上也是问题多多。梁主导下重新制定的教师考核办法基本是搞个“一刀切”,不考虑职称差异,唯论文至上,不考虑获奖和专著等成果,教师们为此闹得沸沸扬扬,按照这个办法,今年的考核大部分教师将难以称职,这样考核下来又有何意义和作用,根本就是缺乏对学校教师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的表现,也足以说明其高高在上地管理着学校。制定的所谓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计划自2015年9月实施以来,已经显现出非常多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将平时成绩提得过高,结果导致抄作业的学生比做作业的学生最终成绩还高,因为老师很难辨别出谁是抄作业的,这种背离客观实际的教学计划,导致许多优秀学生因此怨气较大,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梁还一意孤行,将中科大的做法直接套用给合工大,比如要求实施本科小班教学的做法是根本不顾工大的实际情况,要知道合工大的本科生是中科大的四倍多,而教师数量和中科大基本差不多,这样的师生比怎么能实施小班教学呢?校园一些管理措施也在没有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情况下,决策随意,强制封锁学校北门的做法暂且不论是否考虑到师生切身利益,如果以为校园管理是靠锁校门就能够万事大吉,那无疑是对管理的讽刺。
梁担任校长之后,在校内干部任用调整中许多做法令人匪夷所思。比如直接提拔其学生为某学院院长,也似乎没什么不合理,他的这位被提为院长的学生,二本院校毕业,能力等等且不敢恭维,其教授职称也只不过是恰恰在梁来合工大之后顺利评上;问题的重点是,在此之前他的这位学生根本没有担任过学院行政职务,无论怎么说都不具备管理学院的经验,却直接当了院长,如此的巧合难免不令全校师生对其之间的关系产生过多的联想。按照党的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存在夫妻关系的双方不得在同一单位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想必这一条例的目的在于杜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公权私用、徇私情,然而梁在担任校长之后,全然不顾什么党的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在干部调整过程中,依然执意坚持让其老婆担任某学院的党委书记,敢于公然违背党的条例,是胆量?还是霸道?更为夸张的是学校某研究院的一位管理人员,没有正规的全日制大学学历,也没有任何科研能力,居然被提拔为该院副院长,让人大跌眼镜!难怪这位副院长和梁家的私交关系能在全校教职工中成为公开的秘密。这种任人唯亲的咄咄怪事,在合工大已是议论纷纷,自私和专权的一面昭然若揭,而梁却依然我行我素。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举报之风,对合工大影响是非常负面的,作为合工大的一位老职工,我看着也确实心痛。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梁樑的身上,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反思!
6#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41:15
朱大勇校长是一位很能干很务实的校长,主管宣区的时候经常在七点多上课之前在校园里碰到他,他这次的发声应该也有为了宣区着想的考虑,宣区在其他领导眼中只是个甩不掉的包袱,但朱校长主管教学,这里在他眼中一样是一群学生,他不能让高层的决策和交易影响到学生的利益。梁校长上台后可能因为他的反对意见把他调回本部了,但是他在宣区的名声绝对很清白很正直。其他领导都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但朱大勇校长在宣区的几年却让人感觉到了他衰老的很快,希望朱校长保重吧,好人一生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2080
帖子:644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