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合工大一位快要退休的教师,关于这次副校长朱大勇举报校长梁樑造假获奖的事,我也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梁樑2014年1月7日从中科大管理学院院长职务调入合工大担任副校长,2015年7月31日任校长,一年半就被突击提拔为工大校长,是不符合中共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的,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对照上述条例,梁也不满足该条例关于破格提拔干部的相关规定。很多教师和干部是反对梁担任校长的,主要原因是其担任副校长时间只有一年半,岗位锻炼得远远不够,且担任副校长一年多时间里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业绩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提拔他将难以服众。果不其然,梁自担任校长以来,其个人表现和提出的诸多管理举措足以说明其掌管如此一所大学的能力是不够的,也印证了学校教职工担心的理由。
首先,其行事风格专横,与副校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糟糕,足见其不具备团结带领班子的能力和胸怀,朱大勇副校长能实名举报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其次,其考虑自己得失过多,这次“杰出校长奖”荣誉是在其担任校长50天时就申报的,令人难以置信,负面影响极大,不管其如何辩驳,不管学校党委如何袒护他,都经不起推敲;徐枞巍同志担任11年校长却没有为自己拿过一个荣誉和一个科研项目,这一对比让全校师生更看低梁的为人。
再者,在宣城校区办学的改革上,学校与宣城市政府闹得矛盾重重,学校对宣城市政府的来函协商要求等不理不睬,显得过于傲慢和自负,也足以说明梁在协调地方政府的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宣城市政府花费数十亿打造的宣城校区,其办学的相关改变本身就不是合工大一家能独立决定的事情,应按照市校双方协议执行或再协商,正是梁的一意孤行导致宣城市政府为此上告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对合工大名誉造成了极大损害,想必也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不满。
梁在校内管理上也是问题多多。梁主导下重新制定的教师考核办法基本是搞个“一刀切”,不考虑职称差异,唯论文至上,不考虑获奖和专著等成果,教师们为此闹得沸沸扬扬,按照这个办法,今年的考核大部分教师将难以称职,这样考核下来又有何意义和作用,根本就是缺乏对学校教师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的表现,也足以说明其高高在上地管理着学校。制定的所谓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计划自2015年9月实施以来,已经显现出非常多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将平时成绩提得过高,结果导致抄作业的学生比做作业的学生最终成绩还高,因为老师很难辨别出谁是抄作业的,这种背离客观实际的教学计划,导致许多优秀学生因此怨气较大,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梁还一意孤行,将中科大的做法直接套用给合工大,比如要求实施本科小班教学的做法是根本不顾工大的实际情况,要知道合工大的本科生是中科大的四倍多,而教师数量和中科大基本差不多,这样的师生比怎么能实施小班教学呢?校园一些管理措施也在没有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情况下,决策随意,强制封锁学校北门的做法暂且不论是否考虑到师生切身利益,如果以为校园管理是靠锁校门就能够万事大吉,那无疑是对管理的讽刺。
梁担任校长之后,在校内干部任用调整中许多做法令人匪夷所思。比如直接提拔其学生为某学院院长,也似乎没什么不合理,他的这位被提为院长的学生,二本院校毕业,能力等等且不敢恭维,其教授职称也只不过是恰恰在梁来合工大之后顺利评上;问题的重点是,在此之前他的这位学生根本没有担任过学院行政职务,无论怎么说都不具备管理学院的经验,却直接当了院长,如此的巧合难免不令全校师生对其之间的关系产生过多的联想。按照党的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存在夫妻关系的双方不得在同一单位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想必这一条例的目的在于杜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公权私用、徇私情,然而梁在担任校长之后,全然不顾什么党的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在干部调整过程中,依然执意坚持让其老婆担任某学院的党委书记,敢于公然违背党的条例,是胆量?还是霸道?更为夸张的是学校某研究院的一位管理人员,没有正规的全日制大学学历,也没有任何科研能力,居然被提拔为该院副院长,让人大跌眼镜!难怪这位副院长和梁家的私交关系能在全校教职工中成为公开的秘密。这种任人唯亲的咄咄怪事,在合工大已是议论纷纷,自私和专权的一面昭然若揭,而梁却依然我行我素。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举报之风,对合工大影响是非常负面的,作为合工大的一位老职工,我看着也确实心痛。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梁樑的身上,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