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如何融入当地?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的用户   2019-5-25 20:03   5693   5
不喝酒,不泡夜店
我吧,心里挺看不起夜店的,新生周也没去疯
感觉来了几个月了,还是接受不了他们这种生活方式
感觉没有存在感,好烦啊
舍不下脸和人尬聊,
不喜熬夜,早睡早起
是我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吗?
我太养生了?
好丧
需要建议
我不可能三年都这样过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03:28
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结交一些朋友,这样有很大几率可以找到志同道合喜欢养生的人哈,毕竟我感觉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
每个周末给自己安排一个出行计划,不管去图书馆还是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都是一个放松自己的好办法

3#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03:29
我的建议首先是不要为了融入而融入。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原本就不喜欢做某件事,就不要为了和其他人走近而勉强自己去做那件事。因为你不喜欢,你就很难去享受、很难去做你自己,你只能装。装不好,那别人会觉得你不是他们圈子的,你融入不了他们。装好了,他们好像接受你了,但也是暂时的。以后呢?每次都找你一起去做这种你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办?不能为了别人而一直勉强自己吧?
其次,你想一想你从小到大是怎么交朋友的,或者说你之前的好朋友是怎么交到的。我敢说十有八九是你们合得来、有话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球、玩游戏、看电影、旅游等等。有时候两个人甚至可以因为同样讨厌一个人、一件事而成为朋友。我大学是在国内念的,天南海北各个省份的同学都有。什么时候我觉得和别人在一起聊天特别开心、有种亲近感呢?比如几个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小学时看过哪些电视剧、动画片,如果我发现有人和我看过同样的电视剧、动画片,甚至我们喜欢里面的同一个人物,我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虽然我们过去十几年都不认识,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居然有相像的地方!好像有共同话题可以聊!
人总是会自然而然和自己有相似点的人靠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一个规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现在在国内念书,学校里只有少部分人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你在和他们交朋友的时候会有什么顾虑呢?如果是我,其中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交流障碍。这里不是单指语言能力,而是当我讲一个郭德纲最近的段子的时候,外国朋友可能Get不到我的点。我想吐槽国内电视剧对历史随意篡改的时候,他不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想到要和这样一个和我没有什么共同点在一起的人去做朋友,就觉得好累啊,我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我图个啥?聊天都聊不到一块。
对于英国人来说,和International Students交朋友也是这样。所以我的建议就是,用你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去交朋友。因为这是你了解的或者擅长的领域,你有热情也有知识去和他们聊天。这里可以分享一下我在UCL的念研究生的经历。我去UCL之前,已经在国内学了7年专业日语。来到UCL之后,为了交朋友,我报名了Japanese Evening Class,每周一节课。对我来说,课上教的内容我大二都基本学过了,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我在那里遇到了对日语学习特别感兴趣的英国小伙伴。认识了这个小伙伴之后,偶尔就会去他举办的小型的朋友聚会,在聚会上又遇到了其他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或者中国人,甚至还交到了日本朋友。来英国3年了,我想了想我的朋友圈,如果没有我最开始参加那个Evening Class,是不可能认识现在身边的朋友的。对日语或者日本文化很有热情就是我和这些朋友的相似点,就是联系我们之间的纽带。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肯定不容易,给自己一些时间,放平心态,慢慢熟悉这边的生活,走出宿舍交朋友。千万不要封闭自己,待在宿舍不出去、沉迷在虚拟世界里,或者把自己局限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成长嘛,都是伴随迷茫和痛苦的,积极一点,乐观一点,一切都会变好的。希望上面的一些建议能对你有用~
4#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03:30
酒吧喝喝cider就行了。
如果你想在英国留下来,否者也没必要大力是融入当地社会。因为你回国后这关系基本就凉了,其次也没有什么作用。
文化GAP很严重,不是一点点努力就能弥补的。
5#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03:31
一个人留学海外一定摆脱不了要与外国人和各种新鲜事物打交道,当我们从希斯罗机场走出踏上这片全新的领土时,意味着一段全新的旅程由此拉开,英国留学也是一个有更多机会认识世界的过程,异乡好居(Uhomes)这里来给大家写几条能融入当地的好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面对陌生人,学会真诚的微笑
在这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人群中穿行,总会有一种极强的生活气息悄悄扑面而来,我们总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打交道,比如超市收银员,商场导购,公共汽车司机等等等等,即便你每次都在同一个收银台结账或者都乘同一班车上学,某种程度上,他们依然是陌生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多微笑,多讲谢谢。
(二)多听老师的话,别让“自己”受伤
在外留学文化差异的不适应也会表现在师生关系的上,我们应当采取的做法是依师听话,这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老师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起到一种牵制作用,与老师相处总是不能太过于随便,首先要做到的是真诚友善,从社会关系来讲,师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所以一定要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尊重。









国外大学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普遍更严格一些,也非常注重大家的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这项能力,所以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是很重要的,上课时适当主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见面一定要提前预约,注意语言表达,认真完成作业一定要仔细阅读老师给的建议,如果对一位老师存有好感,可以在学期末最后一堂课送他一张感谢的贺卡,不要觉得进入数字时代以后贺卡就变成了十分老套的东西,因为总会有人对这种前篇一律的祝福短信产生厌烦心理,如果能送给他一张贺卡,不仅能勾起老师的怀旧情结,还能加深对你的好感度~~



(三)打破社交圈,友谊无国界
很多国内同学来到腐国以后,总会觉得要比往常更孤独了几分,出国后,离好友远了,离父母远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在周围同学谈笑风生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开口,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宅在家里看韩剧打游戏~~
孤独似乎是每个人成长必经之路,相信在大家的心里也十分渴望交到一个宝贵的朋友,学姐很多英国本地朋友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只喜欢跟中国人玩,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也表达了一部分事实,抛去文化差异,语言交流障碍和个人性格原因,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国学生喜欢广交朋友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友谊无国界,与一个人成为朋友的过程是一个彼此逐渐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互相了解,做出选择,收获友谊。

英国人也是十分喜欢热情和洒脱的人,他们很喜欢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白天边喝咖啡边聊,晚上边喝酒边聊,班上的同学经常周五下午扎堆儿往星巴克一窝,聊好几个小时,畅所欲言,有说不完的话,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不用简单句,也不降低语速,不特意克制口音,即便这样,仍然让人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语言交流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过程越久,交换的信息越多,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就越深入,英国人从来不劝酒,重大节日或者学期末通常有班级聚会,喝咖啡聊天变成了喝酒聊天,喝很多很多酒,说很多很多话,待得越久越发现全世界的人其实都差不多,有的人内敛谦虚,有的人热情洋溢,但只要每一个人都真实可爱,就很好。
(四)加入学校社团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校园当中,只有社团才是学生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融入当地文化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你可以尝试加入学校的各种社团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想想因为专业不同,性格迥异的小伙伴们因为共同的爱好加入同一个社团,建立一个新的小团体,想想是不是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说起社团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Fresher’s Day,英国的大学在新生正式开学之前,就会有一周Welcome Week这就相当于国内的迎新周,主要来认识一下学校的新事物和周围的环境,Welcome Week里面,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叫做Fresher’s Day(或是Freshers’ Fair),一般来说会持续1-2天。

6#
热心的回应  16级独孤 | 2019-5-25 20:03:32
坐标伦敦
我的感受是想和外国同学有个表面的交流 聊聊日常 影视 娱乐 八卦都不算难 (如果你觉得这也算融入的话)
但真正的融入 虽然方式有很多种 但绝大多数都要自己主动走出舒适圈才能实现 毕竟从小到大成长环境 教育方式 社会文化都差异太大了 感到有隔阂和代沟也是正常 就看你有没有毅力和勇气打破和跨越
最后想说 也没必要把去酒吧 蹦迪等等活动太“妖魔化”
它们真的只是一种表象而已
我就曾经戴着耳机去蹦迪 因为目的只是释放压力(第二人格) 所以不想被打扰 也不想和谁交流
没有那最核心的“想要融入”的渴望与期待 我们只会是舞池里的陈独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2080
帖子:644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