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读书怎么提高GPA?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3 09:58   8413   5
小学时移民来的美国,英语水平得过且过语法一直都会搞混所以SAT最后也只有1900进了UCSC。刚上大一感觉课程都挺简单的,但总是拿不到95以上的成绩。我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学习上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是电影传媒专业的所以很想转去UCLA 求大神指导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58:44
“哇塞,你的课时好少啊!”这个评论,经常出现在我晒课表的朋友圈底下。也难怪,相比起从前朝八晚九,每隔十分钟都被课堂铃声催着跑去教室的高中时期,大学的课表似乎显得中气不足。然而平均每天只有三节课的我,和大家一样,顶着黑眼圈在凌晨2点依旧灯火通明的图书馆里,被各类assignment和reading折腾的手忙脚乱,周末更是全部奉献给了接踵而来的paper和exam。这种不输于毕业班强度的学习生活,让我逐渐意识到:美国的学习时间,不只是课堂上。选课的自由制度,意味着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所有的授课,从那一刻起,都是以100%课前课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换句话来说,教授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指引者,而不是单纯的内容提供者。我们需要完成最基础的准备工作,才能理解含金量极高的授课内容。而以下这几项就是我们可以好好利用的东西了。

Syllabus(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就好像教授的代言词一样,讲述了这门课的由来,存在的理由,授课的偏好,以及对我们来说及其重要的grading和schedule。每一个教授都有不一样的侧重点,如果participation占的grading比例超过百分之十的话,说明这是具有交流性质的课程,代表了你需要做好课内互动的准备。比较内向的同学,我建议坐前排,这样可以让教授充分注意到你的参与程度,而不是坐在后桌默默地记笔记,结果被忽略。如果team project占了很大比例,作为国际生,你可能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得到其他组员的认可,因为往往你会发现当融入一个临时组成的小组,当地学生的社交能力往往大于我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主动提出观点和组织meeting。成为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团队项目中得分的切入点之一。此外,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任何比重较大的exam和assignment,为日后提前准备留有充分时间。
除了grading外, schedule也是每日必看的。教授一般不会用课上的黄金时间去一遍遍提醒已经呈现给你的课时安排,所以每一个deadline, exam 甚至是放假安排,都是需要你自主去检查和完成,尤其是在还没有课友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所有的deadline。另外你还会发现,比起assignment,教授更乐衷于标出当天的授课内容和涉及到的阅读,这是因为阅读是你跟上授课进度的前提。美国的课堂是十分讲究效率的,教授往往用一节课就讲完了一章的内容,相比起高中时期国内老师一字一句的讲解,这里的进度光靠临时的被动吸收是不够的。此外,教授会定期抽查你完成阅读的情况,同过提问和pop quiz(抽考)等不定的方式,来随机判定你的学习情况,这会直接关系到GPA的起点。

Outline for readings & take notes (阅读大纲|笔记)

所谓的阅读,并不是囫囵吞枣的完成任务。最高效的阅读是take notes,记下你所阅读过的重点,制作上课时使用的outline。教授提到你所读过的内容时,你会在回忆的同时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纠正你原来有所偏颇的理解。我建议在每个main point之后留下一些空间,这样你可以从容的将你想补充或者纠正的内容即时的记录,对课后的复习和吸收都是很好的铺垫。有部分同学可能会比较抗拒长篇阅读,因为有些课的阅读量确实有点负荷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但是只有长期的阅读习惯,才会让我们的思维摆脱从英文翻译到中文,中文再通过英语表达的迂回方式,即直接用英文思考和交流。同时,在制作outline的同时,记得带着问题去课堂,督促自己至少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让单一的阅读成为更主动的思考,在加深记忆的同时,让知识点脱离书面,做到美国大学一向要求的apply your knowledge to real life的标准。
教授上课的方式有很多种,往往会使用PPT或video等电子设备,也有纯讲座的课。不同的课记笔记都很重要,但方式却各有千秋。电脑上记笔记优点是,打字速度快,有更多的时间去听教授讲解的内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课是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并且使用电脑确实会让你是不是得分心,跳出来的email,某个神秘的链接,都可能是让你错过一个考点的罪魁祸首。对于有PPT的课堂,我建议在所提供的PPT上直接改动,因为当教授假定你能够看到他所讲的内容时,他的讲解速度可能会超过你纯记笔记的速度。对于纯讲座的课,我很推荐手动记笔记,基本上是听到哪里记到哪里,因为你不知道哪一部分会是重点,记录的时候可以下意识的加深理解,并且百分之百的专注在讲座上 。

Interaction & Group study & Office Hour(互动|小组学习|办公室面谈)

除了记笔记,不要忘记和教授的互动。首先,让教授对你留有起码的印象(适用于小班),当你回答了第一次问题,教授往后会和你有更多的互动,根据你的回答,会给你的积极程度做一个基本的评估。不过反之,这意味着不要随意缺席,因为教授会下意识寻找互动较多的学生。互动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让你更专注,当你有参与感的时候,你会更加投入到课堂。在研讨性质的课上,礼让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有时候适当的插入并且反驳别人的观点,都会体现出你的投入。所以,如果举手没有效果,那就试着直接开口说话吧。

对于学习,孤军奋战从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你可以在课后主动邀请课友一起去图书馆里学习,不仅能在考试前相互鼓励,也能从对方身上取长补短。在Group study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保证双方都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提升,而不是相互偷懒,或者单方面的依赖另一方。此外,Group meet也是得到意外小道消息的重要渠道。至于那些双方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应该去利用教授的office hour (有些时候需要appointment),有些教授甚至会给你泡上一杯咖啡,慢慢的给你讲解那些你疏漏的点。尤其到了paper和assignment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去教授那里check in 一下,避免重大的跑题和理解错误。
3#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58:45
我本科在UCLA念的,為了想申請PhD必须要冲GPA,虽然最后也不是学霸GPA,但是最后也让我申上了藤校全奖phD。作为一个读起来觉得很不轻松的人,我有一些小小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吧。
1. Optimize your schedule
你的课程选择是很flexible的,每个学期选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work load是不是力所能及。比如如果有一堂英文写作,你就不要再跑去搭配一堂 reading/writing heavy的GE。如果有两堂课都是非常重 project的,看看能不能错开排。有时候一些很tough的课可以暑假拿掉(如果开的话),你可以只专注于拿这一堂,而且暑假的版本往往会稍微简单一些。但是暑假千万不要拿太多,因为课很密集。建议拿一堂难的或者一堂较难加一堂简单的。
2. Study Buddy
选一个study buddy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选谁很重要。通常不要去选那个班上成绩最好的。因为那个人要不是天才就是基础很好,做什么都很快,做完了就跑去玩了。这只会让你更加焦虑也得不到什么帮助。你要找一个比你更用功比你自制力更好却成绩跟你不相上下的人。周末他总去图书馆你就也不好意思不去,作业他总是提前写完你也不好意思总问他,考试他总是两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所以你也不会拖拉。我当年的study buddy跟我两个人从班上中等的位置一起爬到了最前面。我们都自认为自己不聪明所以一直都很努力,现在她在MIT读master :).
3. Office hour
我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基础不好,总是跟不上。后来我发现一招每次都管用,那就是所有的office hour你都出现!不仅仅是出现,你总有问题可以问!因为我想问问题,所以我总是把作业提前看过或者做完。上课的notes也是全部圈圈点点搞一大堆问题出来让教授或者TA来回答。教授被我烦得每次看到我就开始笑。有几堂课我就这样越考越好最后拿了A。还有一些明显看出来是我自己考得普通,可能是教授觉得我太勤快,本来A-的成绩他最后也都给了A。
4.  Stay ahead
UC的quater system很可怕,很容易就掉队。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刚开始的三个星期你要特别努力。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下星期一才 due的作业,你这星期四就写完!这样office hour的时候你就有很多问题可以问,而且同学也会来问你。不要给他们抄啦,但是你可以教他们!教人其实是提高自己实力和信心的很好的方法。通过教别人你其实巩固和梳理了知识。

希望可以帮到你吧,自己曾经也迷茫害怕过,GPA真的是很难冲但是我觉得努力的人最终都会有回报的!加油!
4#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58:46
我长久以来一直信奉一个观点:不是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成为学霸的。好了,同意这句话的可以给我点赞了(开玩笑的)。

同样的,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如果只看重结果,在不突破道德底线的情况下总是有捷径的。(这里注意,说的是结果,也就是题主想要的”高分“。)

好了,开始说说在不违反道德要求以及学校honor code的情况下如何刷GPA吧。(注:本答案仅适合美国大学,一般专业,文科、商科为主,不能覆盖所有专业所有学校)

1. 努力学习
把这个放第一点是为了保证政治正确的,毕竟Gary在这里教你的不是如何作弊,只是如何拿高分,所以必要的努力是不可少的。

2. 在选课前调查清楚哪些课程、哪些教授容易给分
所谓知己知彼,调查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http://myedu.com 一个是http://ratemyprofessors.com
第一个网站很神,通过不知道的方法统计出来基本大多数美国大学的每个教授的每门课的平均分数情况。对于选课,十分推荐这个网站。曾经跟本科的几个教授讨论过这个网站,他们纷纷表示这个网站的数据和真实情况差不多。至于ratemyprofessors是一个老牌网站了,主要是学生们对于老师的评价。不过这个网站的主观性比较大,又因为文化上的差异会对中国留学生造成一定困扰,尤其是英语还不那么溜到的新留学生来说。

举个例子,rate上如果有很多学生说这个老师很有趣、接地气、五星好评,那么你就应该慎重了。因为这个教授很可能属于侃大山类型的。一节课bb 90%的时间,无板书、无ppt,课程参与分数占的比例大,对于美国学生当然有趣幽默,但是对于部分留学生来说,这种课基本等于自学,难拿高分。相反,如果你看到有人抱怨这个老师无聊、笔记太多、考试太难,那么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这类的课更容易取得高分。

3. 向学长要某门课的教学大纲研究
这点也很重要,syllabus上一般都会标明老师的教学重点以及分数比重分配。然后按照自己擅长的类型来选择课程,比如我比较擅长写作,teamwork,presentation,那么我一般会选择考试分数占比重小的,如果出勤算分就更好了,因为我很少迟到。但若是你属于那种独行侠,不爱teamwork,不喜欢课上发言,那么选择考试比重大的肯定更容易拿分。

4. 课不要安排的太满
很多留学生可能为了早点毕业或者某些原因非要把课程排的非常满,其实这样是既不利于获得新知识、也不利于取得每门课的高分、最糟糕的是没有时间去体验美国生活了。

5. 有些不重要的课请果断选online的
美国本科有一些课程类型是必须要选的,但是可选内容又极其无聊,对于这种课一般来说online的分数比在课堂拿容易,但也不尽然。还是结合方法2来研究。

6. 做好预习
又回到政治正确的部分了,预习真的很重要。作为英语说得还没有那么溜到的留学生来说,如果不做预习,那么上课的时候,你的大部分精力都会集中在听取新知识而不是了解已经预习过的知识。这两者区别是非常大的。而且预习往往能提高上课的参与率。

7. 上课刷刷存在感
能互动尽量多互动,多多push自己一下,百利无害。多刷存在感还有利于帮助实现方案6、7

8. 下课多去跟教授搭讪混脸熟
有事没事多跟教授聊聊,混个脸熟,对于一些主观批分的作业或者论文,教授肯定会有人情因素在里面,对不对?而且混脸熟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分数。美国教授往往有自己的一些私人网络,比如某大公司高管之类的,所以偶尔会有一些就业、活动、比赛的机会,跟教授混的熟绝对没害处。哪怕是当练习口语咯,这种身份的人来国内教口语一小时不要好几千?另外,当你申请研究生或者博士的时候,说不定哪个教授就能帮你一把呢。

9. 考前复习
这就是混脸熟的好处了,教授往往都有office time,考试前多去蹭蹭,打听一下考点,然后有重点的复习。一般情况教授的嘴真的蛮松的~

10. 分数太低怎么办?找教授求个情呗。
你看,混脸熟的好处多吧。跟教授说说自己不是英语母语,这个学期有多么用功,但是刚来贵宝地还不是很适应,希望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升学、找工作、申请奖学金等等。这个方法对于考C升B能有用,对于离线零点几分往上升个档也有用。不过还是有次被教授吐槽过”你都是A-了,干吗非要要一个A“ - -...

以上十条方法是帮助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同学锦上添花的(比如3.3突破3.5,3.5直达3.8,但是如何达到3.9、4.0,那还是要靠天分吧...),而不是帮助深陷泥潭的同学雪中送炭的。美国本科课程难度都不是很大,排除智力因素,2.8甚至3.0以下都是很不应该的。对于这种问题,唯有放下娱乐活动,多泡泡图书馆才是王道

好了,又到了广告时间:获取更多北美动态、了解更多北美文化、掌握更多北美生活常识,请关注——我在美国(微信号:wozaius)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http://weixin.qq.com/r/kEkwKCrEYHcfrW5L9xyC (二维码自动识别)
5#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58:47
中文不够好写不出来,直接写英文, 如果大家想知道的话,主要讲讲你们应该对理科和文科不同的策略 。


STEM: Get as much help as possible
Problem sets are a fixture of college STEM classes. Every week or two weeks,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complete a number of problems corresponding to course material. If you attend class regularly and are lucky, you may find yourself completing these problem sets quickly. If you miss classes or simply have a tough professor, you will encounter more difficulty. A single problem may then take days to work out.
In the latter case, you should not feel obligated to suffer through problems on your own. Rather, put your ego to the side and get help. In college, your time is limited due to other courses, extracurriculars and social life. It would simply be a waste of time to not take the quickest (but still honest!) route to completing assignments. Use your professor,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classmates all as resources, to get tips or delegate problems. In this way,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f your assignments. will drop dramatically.

Example of a typical college STEM problem set


Humanities: Read efficiently
US college courses require lots of reading every week, which correspond to exam and essay questions. For example, a typical undergraduate-level humanities or social science weekly assignment might look something like this:
Session 4, 2/3/16: Gender and Sexuality: Theoretical Approaches
● Hill Collins, P. (2008). Black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 Black Feminist 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pp. 251-271.
● Jagose, A. (1997). Queer. In Queer Theory: An Introduction, 72-100.
● Anzaldúa, G. (2009). To(o) Queer the Writer: Loca, Escritora, y Chicana. In The Gloria Anzaldúa Reader, 163-175.


And, though these particular readings sum up to less than 100 pages, they are all academic, dense and use very specific vocabulary.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fast track to reading efficiently. You must simply read a lot. And expose yourself to different genres. Once you feel comfortable reading everything from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academic articles to biographies, you will find exams and assignments quite easy, because you will have expanded your vocabulary and grasped patterns in writing styles. This is to say, you may initially find readings difficult, especially if you are unaccustomed to such high volume; if you push through these challenges, you will later find success.
6#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58:48
依赖http://pickaprof.com和ratemyprofessors.com, 搞全A是很轻松的, 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尽量选A率高的(同一门课A率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很变态A率才20%,遇到好的A率50%的课你要是还没拿A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和“高A率”老师搞好关系很重要,总之选课是门艺术,遇到必选课只有一个变态老师的,就要考虑是不是这学期非选不可,也可以赌一下看看下学期再选(当然如果轮到更变态的老师也是有可能的)
PS:终极秘籍,一些令人头疼且耗费大量时间的课(特指English/Government/Psychology这些偏门自选课,可以上社区学校做transfer credit,一来省学费,二来transfer课一般是不算作GPA统计的,只算学分,这样pass就好了,没必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上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