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各位都太厉害了,真的感觉一届比一届强,实在是自惭形秽。
先占个坑吧,毕竟关注这些问题好久了。
背景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
IBDP
HL: Mathematics, Physics, Economics (另外自己在尝试学习 Further Mathematics)
SL: English A Lang & Lit, Chinese A Lang & Lit, Computer Science
标化
托福:109
SAT:1530
奖项
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又问心无愧的奖项。
活动
待填坑。
梦校
斯坦福(遥不可及……)
杂想
废话和负能有点多……
很多人说 16、17 岁是个分水岭,我深有体会。
16 岁的我进入了 10 年级,幡然醒悟,发觉自己过去的几年完全挥霍过去了。曾经所谓的努力和优秀,也都显得微不足道。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10 年级后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 TechX,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些对我影响极其深刻的人,正如我在我博客里写的:这些优秀的人的眼界之宽广、思想之深刻、思维方式之独特是以前的我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 TechX 带给了我远超一个普通科技夏令营能带给我的东西——眼界。我感谢 TechX 给了让我从井里爬出来的机会,从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辽阔、更精彩、竞争也更激烈的世界。
在那之前,我一直活在一个泡沫里,这泡沫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也不想追究了。只能说,我之前的认知太过浅显和片面。
进入了 11 年级,升学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来越真实,同时眼界拓宽后带来的渺小感又加剧了这样的感受,这近似实质化的压力时常会让我斗志全无,然后陷入自我怀疑和不认同从而找不到动力和方向的恶性循环。
当然,我有时也会踌躇满志,有时还是会心灰意冷。
我并没有失去希望,只是现实的冰冷和竞争的激烈让我多少有些备受打击,但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好的。因此还是要继续努力的,毕竟不努力就只能剩下”如果当初“,若是努力了至少不会后悔,也不会辜负自己。
我也由衷地感谢一直鼓励我、激励我的人,是你们给了我动力和努力的目标。
要拼尽全力。
一不小心写了好多,有点太丧了……平常我没这么多负能的,可能以后会考虑删去一些。
最后以一句一位对我影响很深的人送给我的话结尾吧:You were born to be special, why bother being normal?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