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暑期科研有哪些技巧?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3 09:40   7146   5
主要的困惑在于:
1.怎样通过电邮与教授建立联系?这一过程与其他套磁、联络过程的沟通技巧有何区别?需要附上自己的简历和作品等吗?
2.应该在什么时间点用到非正式的人脉关系?是在发邮件前,还是在初次联络未得到回复时?
3.其他有用的技巧和经验
谢谢各位!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40:55
找暑期科研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找国内的导师让他给你推荐认识的国外的教授,一种是自己申请。国内导师推荐的话会比较轻松,这也就需要自己平时多和导师沟通,增进关系。尤其是那种实验室导师,下面我分享一部分我们Admitwrite留学的学员的申请总结,其中就有很多关系暑期科研的技巧。

————————————————————————————————————————
我这里重点说下找暑期科研的事情,主要的作用还是丰富自己的简历,更重要的是还有机会拿到比较好的推荐信。

暑期科研一般都是大三下学期,2-4月份的样子,找科研的途径一般都是直接去学校官网找相关lab里Faculty的名单,然后你就可以准备一个一个给教授发邮件申请了。不过这种方法有时候还是要看人品,或者说变数太多。在我接触到这个平台之前,我是打算实习和科研一起申请的,那段时间一直在刷leetcode。之后接触到Admitwrite这个平台,给我匹配的申请导师是几大CS神校之一的Master。他跟我如果是就业考虑的话,找实习比科研好一点,申请的话科研会更直接。因为我当时都还没准备好,所以听取建议先问了实验室的导师,看看能不能推荐他认识的美国这边的教授。虽然我跟实验室的导师接触比较多,但对于“找关系”这种事情还是比较迟钝的。不过申请导师对这点非常强调。结果我问我的实验室导师的时候,他还很惊讶地说你怎么这个时候才问……好吧。导师还是很高兴地给我推荐了他CMU读博时候的导师,事实证明,这个暑期科研的机会对于后来我的申请的重要性比我想象的要大。这里我也自我反思一下,虽然我平时看上去比较活跃,但某些时候却比较古板,这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

另外说一下很多人纠结的找科研还是找实习的问题,根据我的申请导师的说法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对于申请而言,科研更加重要。不过还是得还是看项目的技术含量,有成果是最好的。像MSRA这种实习技术含量高,跟科研就没区别了(不过我没试过)。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科研,就放弃了找实习的想法。

暑期科研如果是自己投申请的话,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多,不过时间长短也不太一样,有的比较长(我知道的有套到宾大教授的intern要半年时间)。另外我听我的申请导师说如果是自己申请的话,多投是有必要的。不过要把每个教授最近的paper、project都比较仔细地看一遍,然后再提一些建议或者问题确实比较难,如果实在觉得太费劲也可以强调自己不要钱(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确实是有效的)。

暑期科研我建议还是尽可能多待一段时间,特别那些想要在这个时候发paper的同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教授面前刷脸,让他记住你,为后面的要推荐信做铺垫。大家也不要觉得暑期科研是申请到才开始的,其实在申请之前你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划和准备。记住,多和带你的导师交流,反馈你做了什么,怎么想的,有什么计划。这些既可以加深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也是他以后为你写推荐信的素材。

—————————————————————————————————————————


另外不同级别的教授套磁成功的概率不一样,一般来来说AP,助教级别的教授往往会面临学术论文压力,需要人手做科研,那么套磁成功的概率就更高。只要邮件沟通得当,获得暑期科研的机会就比较大。

套磁信建议分四段来写:
第一段:言简意赅、表明来意
我是谁,我给您发邮件是请求您允许我在20XX年暑期能到您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实习。

第二段:简单介绍自己
我在什么学校,学了什么专业,成绩怎么样,我做过哪些科研项目。

第三段:简单谈谈你对教授的了解
我觉得您在某个领域很牛逼,我看过您的那篇paper,里面的方法让我觉得很牛逼,我很希望能够在这个暑期到您的实验室学习。恳请您给我机会,这将对我的学术发展很有帮助。

第四段:再次请求给个机会,说明附了简历求教授看看,并表达感谢。
3#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40:56
先说自己知道的,也期待有更多大牛的回答。这里默认你说的是申请国外的暑期科研。大家在关注暑研时,应该首先明确一点,就是暑研的申请成功率总体上来说是偏低的,要有心理准备,其次,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暑研。申请是一个求的总分最高的过程。你的GPA的得分加你的IBT的得分,加你的GRE的得分,加你的实习的得分等等,最终形成一个总分。申请是看总分的,建议,在保证硬件背景,保证其他方面的背景没有硬伤的情况下,再集中精力去做暑研。
1.很多国外学校是有这种暑期科研的项目开设的。如果你的本科学校还不错,可以多关注下学校的教务处的网站,不同学校可能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这种暑期科研的项目,很多都是跟中国特定的一些学校合作的,只要跟你们学校有合作,那你们学校的官网上肯定就会有相关的公告,报名方式之类的,所以多关注着。去年我有3个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出去。坦白来说,对于那些来自比较靠前的学校,同时成绩又比较好的学生,这样的机会,应该完全不愁找。不过,这类机会通常都是要求非常高,这倒是真的。
2.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公开申请的途径外,内推也很重要。比如自己国内的导师在国外的学术界有一定的人脉,可以请他们帮着问一下,然后在套磁时,首先就告诉对方,你是xxx的学生。这个途径能不能行,要看你导师的海外人脉。
3.有些实验室或者教授会有RA的需求,因为暑期,很多研究生不愿呆在实验室。如果你将要面临申请,你肯定对自己是有个定位的对吧,那么接下来就把定位降一个档次,去上学校的官网去看,有些实验室或者教授如果招人,他会直接在上面有相关的信息。如果没写招人,也没关系,海套。大致的看一下教授的情况,快速地筛选出一批教授,一个学校建议一次就选一个。之后,完成第一封套磁信的写作,因为现在还不确定这个教授是否要人,因此套磁信以我为主就好。之后根据教授的反馈,再进行针对性的套磁。海套的目的在于快速定位那些能够提供暑期科研机会的教授。今年,我有2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拿到暑研的机会,证明了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4.如果是国内的暑期科研机会,应该会有很多可以直接面谈的机会吧,比如直接去实验室里找教授,或者去相关的学术会议上去找教授。国外暑期科研的寻找也可以参考这一点,只不过成本高了点。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申请暑研的细节,欢迎关注下面的课程,我会手把手教你准备申请和套磁: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000003303148198
4#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40:57
已经找到暑期科研,这么重要的问题怎么没人答。我知道的经验是:
1.通过一些现成的平台,我目前只知道加拿大的mitacs,一些教授把自己的项目挂在上面,学生申请,mitacs官方出钱。我就是通过这个来的,我当时被mitacs官方拒了,后来我把自己的成绩单和cv单独发给教授,教授也同意了,当然这样就变成自费了,但其实三个月真的不贵,不超过2w人民币就可以活得很好,这是因为面向实验室,不用向学校交大笔注册费。值得注意的是,当教授把自己的项目挂上平台就意味着他有找暑期科研生的打算,这种时候如果自己条件不错就容易中
2.网站搜,这种时候借助套磁经验,为了避免盲目,在教授的网页上仔细搜索有没有欢迎本科生一类的话,如果有的话也容易成功。这种方法是最主流的方法,自己联系教授容易联系到非常厉害的教授,可以选择的面非常广,只要用心找,坚持发邮件最后一定可以找到的。我认识的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同学都发了20加封邮件,good luck!


结尾附上在加拿大暑期科研的玩乐照片~



5#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40:58
[h1]I. 海外暑研申请第一步:导师筛选[/h1]也就是你所问的“怎么通过电邮和教授建立联系”的前一个步骤:确定你要和谁联系套磁。
虽然说暑研的最大价值是科学研究,然而大部分学生依然是奔着推荐信去的,因此,就要合理的选择自己的导师。
[h2]暑研申请一般都是大海捞针一样的筛选,但是筛选的过程依然有方法可寻,这里我推荐的方法是 :[/h2]A. 对于自己本身对科研有比较深入了解的学生,并确定自己想攻读的方向,那么可以:
1. 先从自己领域的方向,列出这几年来活跃于圈内的大牛,可参考这几年知名杂志和数据库论文索引;
2. 列出3-10所与自己申请目标相符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里选择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教授,每个学校可以选择3-10个左右。(或可听取师兄师姐推荐);
3. 深入了解各个实验室,从以上列表中筛选出自己的套磁目标。


B. 对于自己本身对科研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太多主见,对未来方向不太有主意的学生,那么可以:
1. 列出3-10所自己将来想要申请的target和dream的学校,并在这些学校里选择出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教授,每个学校可以列3-10个左右(或可听取师兄师姐的推荐);
2. 深入了解各个实验室,从以上列表中筛选出自己的套磁目标;
对于怎么筛选已经列出来的目标实验室,需要借助专业导师和主导师的一些意见 (参考附件Excel)。
[h2]一般而言,我会根据这几个因素来判断对方实验室是不是值得套磁:[/h2]1) 实验室近2年的活跃度以及文章质量。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索引查到,而且大部分教授的网站上都会列上最新的publication.如果一个曾经很辉煌的实验室然而现在已经慢慢淡却了科研热情,文章数量质量近年有所下降,这样的实验室我一般不会考虑
2) 实验室规模和人员组成。
对于本科生而言,需要认清的一个现实是,本科生在lab里一般一定会处于一个实验室食物链的底层,所以并不是说一个实验室的资源丰富,就一定可以福泽到本科生,所以一般通过实验室的人员组成和规模,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实验室的本科生能拿到什么样的资源,而实验室人员组成大部分时候可以从实验室网站上获得。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很牛的教授,他们实验室如果规模庞大(15人以上),人员组成大部分都是 Postdoc.,很多 technician没有或者非常少PhD学生,那本科生进去几乎很难有容身之地。
如果一个实验室,规模在5-15人,一半以上都是PhD学生,2,3个postdoc,没有或者少量technician,这种实验室一般会比较有可能分配给本科生一些资源。
另外,可以考察一下这个实验室目前或者曾经是否有过中国学生,若无中国学生,可以考察一下实验室人种是否够多样化。
如果一个实验室的人员名单里,清一色一种肤色的人(除非都是中国人),或者以美国native人员为主,这种实验室一般可能对国际学生不会太友好。一般可以优先考虑中国学生多的实验室。
3)校友和connection的力量。
中国大部分名牌大学都会有一些海外的校友做到教授,除清北复交外,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浙大,中大等都有不少校友在海外做到教授。所以如果学生自己是比较好的大学毕业,可以优先考虑寻找自己的校友教授,一般碰到校友,教授都会格外的感到亲切和友好。
另外,自己熟悉的教授的海外导师也是非常好的connection ,比如自己院系老板,院系主任曾经留学的导师,或者有多名自己的师兄师姐在海外攻读的实验室,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可以找到直系的推荐,这种情况下,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4)其他因素考量。
如果以上条件下依然筛选不出合适的教授,还可以重点考虑中国教授,中国教授对中国学生一般都是非常友好的。
其次,我会重点推荐AP(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一般比较年轻有活力,手上活多,实验室人少,这种实验室资源一般相对丰富。
[h1]II. 海外暑研申请第二步:暑研陶瓷信[/h1]暑研的套磁和申请套磁是很类似的,只不过把申请学校项目换成申请具体某个实验室,具体参考“棕榈大道套磁指南”。
这里的套磁策略和申请套磁的策略略有不同的是,第一封邮件,可以不那么“精致”,要不然海套第一批工作量实在太大。但是也不要太模板,好歹要了解一下对方教授的方向和文章。这里举一个栗子:
Dear Professor (),
I am XXX,a senior student XXX who is applying for a Ph.D. program this year. I am sponsored by our department and I am fascinated by your research. May I ask whether there is any internship opportunity in your lab around summer 2018.
I read your papers XXXX, and your research on XXX excited me a lot. Specifically, I am interested in XXXXXX. (大方向,比较好替换的). I am a student interested in xxx (和教授一个方向) with solid background both in course work and in lab. I gained XXX GPA and ranked top x% in our department. In addition, I have two research experiences. One is XXXXX, while another one is XXXXX. I want to devote my life to XXX area (教授的方向) which fits your research direction very much.
I believe I am a great candidate to your lab. Attachment is my resume and it would be my great honor if I could work with you from this summer. My reference is Professor XX (自己推荐人的邮箱).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offering me an intern to your lab.
Thanks for very much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yours,
以上。其他套磁的技巧等可以查看我以前的文章。
6#
知乎可爱用户  11级专家 | 2019-4-13 09:40:59
刚好最近在研究暑研(考虑申请明年的暑研...),收集了非常多的有用的资料。现在对海外科研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就分享给大家吧。
(第一次写干货类的小社区回答....)
一般而言,申请一份海外暑期科研项目有以下几种路径:
  • 科研导师内推/学长引荐:
一般很多理工科学生的老师在国外往往会有很多合作者或者熟识的老师,所以你可以与你的老师沟通你的意向,寻求帮助,联系内推。也可以请求学长学姐向教授推荐。(我身边有人就是这样找到暑研的)
  • 参加讲座/学术会议当面套辞
如果有机会参加国外教授在国内的学术讲座,可以在结束后当面向教授询问是否可以招你进组。(可能需要你厚着脸皮哈哈哈)
  • 自主发邮件套辞
在各大高校官网了解项目信息以及教授的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然后主动给教授发邮件。
  • 官方渠道
自己申请国外的项目,走正常的申请流程。
  • 学校合作项目
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海外科研合作项目,可以关注学校的外事处网站,通过学校申请。
首先来讲一讲官方的项目,即通过自己的学校或者直接通过对方的学校申请海外科研项目。
对许多同学而言,这是更直接地申请到海外科研的方式,但是常常缺乏充分的信息,比如我最开始只知道ucla csst的项目,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到这些官方项目,还会突然发现自己错过了ddl。
很巧的是前几天get了一份非常全面的暑研官方项目清单,罗列了20+的项目,然后会发现其实有非常多的机会去申请暑期科研。


为了回答这个题,我对这份资料做了一个总结,希望能够解答许多人的疑惑吧(其实就是把自己感觉比较有用的信息放在这里啦,至少可以让像我一样的申请小白对海外科研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啦):
[h1]1.项目类型[/h1]第一类是,国内很多高校的学生均可申请的:如UCLA CSST,这个可能是比较热门的项目,竞争也比较激烈(面试进300-350人最终录取90人左右)UCLA有20所合作高校的名单,但是据说非这二十所高校的学生也有机会申请。
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可能竞争稍微没那么激烈的比如MITACS,每年在国内双一流大学中选派200个本科生去加拿大的各个实验室做科研。美国诺特丹大学暑期科研项目(iSURE) 也是未限制高校,大家都可以申请的。
这类项目可以直接去这个项目的官网上看申请要求和时间,也基本上可以直接通过对方网站申请。有一些学校的外事处也会挂出相应的项目,需要先走学校的流程。
第二种是和国内某几所高校合作的项目,比如Stanford UGVR在大陆只面向清北和中科大。第三种是学校内部单独的项目,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暑期科研学者项目。这些项目多关注学校外事处网站就好了。
当然,可能有些项目和你的学校有合作,但是你的学校没有把项目挂出来,你可以主动和外事处联系。
[h1]2.申请时间[/h1]从我拿到的这份资料来看(里面有每个项目上一年的ddl),每个项目官方项目的申请的战线还是拉的非常长的..基本上从每年的9月可以开始申请,有些项目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还可以申请。
申请时间在1月、3月、4月的项目最多,大家可以给自己有意向的项目排一个时间表,可以提前准备好下一轮的申请。(千万不要错过ddl啦,有些项目错过了就没有了..因为很多要求是大三的同学,比如我就错过了MITACS的申请了qwq)
[h1]3.项目内容[/h1]其实在不了解暑期科研之前也没有想过居然有那么多项目可以选择,虽然大部分是理工科的。
一些项目是给你列出可选择的科研项目的清单,让学生进行选择(MITACS好像是这样的)。另一些则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室(比如UCLA)
而且我发现其实一些项目也招收文科社科学生的。但可能想要去做海外科研的文科生还蛮少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机会…因为申请者少所以竞争也小哈哈)
我目前看到的,可以招收文科学生的有MITACS(毕竟上千个项目啊)。UCLA也指出欢迎非 stem 专业的学生,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等,所以部分文科的同学也是有机会的。
[h1]4.如何申请[/h1]首先来说一下基本的流程吧。
虽然各个项目流程还是略有差别,但是基本上你先看自己的学校有没有挂出这个项目,如果有的话就跟着学校的流程走,给学校提交申请后,可能会再要求你去对方网站上填写资料、提交推荐信个人陈述等。如果学校没有挂出这个项目,对方网站上可以直接申请的话,也可以直接通过对方网站申请。
一般申请都需要1-3封推荐信,一封个人陈述,还需要提交自己的研究计划。


再来说一下项目最基本的要求吧。
大部分项目要求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当然有些项目是要求二年级或者不限年级。
英语成绩,这个也是因项目而异了,目前看到的对托福要求最高的是95分,最低的是72分(日本的安进学者项目),雅思最高的是要求,最低是5.5分。也有项目不要求英语成绩。
绩点的话,明确有要求的,最高的是要3.5,最低的是3.0,还有一些项目没有绩点的硬性要求。
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吧
[h1]5.项目费用[/h1]官方的项目的收费其实差异也蛮大的啦,也是很多同学会比较关注的点,我也大概列举一下啦。
有些项目可能费用高达9000美元还不含机票,有些项目可能每个月还会给你几千块的补助。
MITACS非常良心啦,对被录取人员,国家留学基金将向留学人员提供 3 个月的奖学金生活费(1500 加元/ 月)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签证申请费。Mitacs 将承担留学人员实习期间外方高校收取的学生管理费、医疗保险费等。 反正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了。
UCLA入选学生将获得 CSST 奖学金,以支付学费、课程注册费及研究培训费,学生将自付在 美期间的食宿费、境外保险费、签证费、国际旅费等约 4 万元人民币。
美国诺特丹大学暑期科研项目费用为4000 美元,包括在美期间的项目学费、食宿费、医疗保险费等。 但是签证、机票什么的还是需要自费。
这样列举好像也列不完..我直接在评论区把这份清单分享给大家了,里面还蛮详细的…(有ddl、项目要求、合作学校、专业要求、项目费用,还有申请的网址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通过官方渠道申请海外科研项目的一些经验了,可能比较适合那些对海外科研还不太了解的同学。
再来说说套磁吧,就是给教授发邮件,这样的经验贴大家应该也看过一些了。就这里简单聊一聊啦(如果有别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里问我)
我们觉得套磁很难,是因为国外教授对于招收海外实习生可能常常有一定的顾虑,比如你在国外的身份、保险、生活、安全等,也不是每一个教授都有暑假招国外实习生的习惯,所以你的咨询邮件可能会石沉大海。所以如果能找到有招收海外实习生的历史的教授,可以提高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你也可以看看哪些高校在招收中国学生,甚至可以找到具体的项目具体的导师。所以知道官方项目有哪些也会对你有帮助。
套磁也没有想象中困难,每年依然有很多的学生通过邮件套磁申请到了暑期科研项目。


关于套磁,也可以看看我另一个回答的分享:
怎么不通过学校个人申请美国高校暑期科研交流?算是第一次在小社区上认真写回答啦,可能是因为在研究海外暑研的时候还是有非常多的心得体会的,特别想要记录一下,顺便完成一下自己「认真写小社区答案」的小目标哈哈哈。
这些内容很多来自我从一个留学机构BeBeyond那里,拿到的一份总结了20+官方海外科研项目的资料中总结的(非常详细且有用),本来之前是直接分享给大家的,现在还是觉得大家直接去这个公众号后台领取吧(我很喜欢这个机构BeBeyond也顺便借回答安利给大家,因为它是一个给了我很多启发的与众不同的留学机构)。
公众号后台回复“暑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