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ystem Ph.D.@SJTU 答主已经收下UMich offer啦~
GPA:3.84/4.3, GRE: 168+157+4.0, TOEFL: 108 (S:22...)
科研:一篇非顶会一作,1个一作在投,2个已完成项目(论文in preparation),滑铁卢暑研 (MITACS项目)
DIY申请,没申四大(菜and没有四大情怀。。),纯Ph.D.申了美国14个+加拿大2个
Rej: UW, UT-Austin, Brown, Harvard, UIUC, Columbia
Offer: UMich, Cornell, Wisconsin, Gatech, Waterloo, Duke, Rice (拒了Maryland, UCSD,Toronto的poi联系)
------------------------------------------- 分割线 ------------------------------------------------
经验:Ph.D.申请中介帮助不大(同学们的反馈都是:几万块钱买生气+拖文书+各种抄模板+跟你说些显而易见的经验+网申都不能帮你好好搞定)。作为Ph.D.申请者来说,如果自己不能在写PS的过程中,把自己在本科期间的科研有个清醒的认识and能够明确好自己未来想读什么,已经注定是一个失败的申请。我自己在写PS的时候花了1个多月写了初稿+花了1个月慢慢从结构语法方面进行修改。然后选校选导师从7月去暑研开始一直选到12月3号彻底交完所有申请。中介1周之内帮你把你用中文写下的科研经历整理成英文,套套模板,所谓的专业团队同时进行着几十个同学的文书写作,其中的功夫,以及你申请的结果就是可想而知了。
下面就从 申请时间线+各个文书的书写以及英语的准备+面试的准备和套磁 几个方面来尽力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吧~
1)可以申请的学位:MSc , Meng, Ph.D. (美帝基本上Master无奖学金,Meng是课程为基础的master时长大概1-2年适合工作导向的同学。MSc是科研为导向的Master,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奖学金,但是只有UIUC, Wisconsin, 以及加拿大几所学校有提供这个学位,但是如果你想读Ph.D.的话建议直接申请Ph.D.而不是MSc项目。Ph.D.一般是5-6年,全奖博士,and多大今年不提供国际生的MSc的funding,老师一般会建议你直接转Ph.D.)
2)可以申请的学期: Fall, Spring(一般大家都是Fall, Spring很多学校不提供学位...)
3)申请的地方:美国,加拿大(自从去了Waterloo暑研之后深深爱上加拿大。。。),新加坡,香港 (各个学校的专排综排可以在–http://csrankings.org/或者USNews里面看),欧洲(CS的话ETH和EPFL也很不错)
4)time line:
(1)美国加拿大新加坡Ph.D.: 7-10月暑研,选校,做个人网站->10月-12.15网申材料的准备->12.25-1.30面试->2-4月等待offer
(2)美国Master:7-10月实习->10-1.15网申材料的准备->2-4月等待offer (同一个学校能否同时申Ph.D.和master,或者是master的多个项目,要看好官网的说明)
(3)香港的Ph.D.申请的ddl第一轮比较早,新加坡的MS的ddl比较晚(+/-一个月左右)
#上面给的time line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点,具体的网申时间大家一定要自己到学校的官网看好and用excel记录好
5)选校以及申请文书的整理归类
这个申请季我专门做了一个excel表格(very helpful and important!!!): Sheet1 (记录想去的学校,想去的老师,老师的research interest, 老师是否有中国学生,老师的风格), Sheet2(记录申请的学校ddl, 小秘联系方式,PS要求,三维最低要求,GT送分链接,网申系统链接,自己当前的进展,脑子容易进水的同学最好记下每个学校的登陆用户名and密码。。。), Sheet3(记录自己不同学校用的不同推荐人的组合and推荐人推荐信的上传情况)。每个学校的文书用一个文件夹整理好,title可以为学校名字+申请ddl+申请注意事项之类的。
6)各类文书的准备:
(1)CV: CV由education, public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 awards, teaching experience, side projects, skills & service组成
Education 一般写你的本科or硕士学校,每个学校的major and overall GPA(scale 4.0);暑研or交流的学校;以及GT成绩(有人喜欢把major courses的成绩写进去,个人觉得非转专业申请没这个必要,GT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可以在这儿加GT成绩)
Publication 注意书写格式的准确,会议的录用率or 会议名前面的IEEE/ACM能够体现你会议的分量,展现你的科研水平,double blind的在审论文最好不要写名字。
Research experience 写2-4个科研经验,以latex的itemized+动词的ed形式写你在这个project做了什么(大家写法不同,但是总之简单明了就好啦,如果是Publication很多的大神,好像这个part也不是非常重要?)
Service大家做过什么extended reviewer之类的可以写写,志愿者or社团领导之类的不是很重要的大家考虑一下会不会喧宾夺主然后适当加就好啦(个人觉得不是很重要)
对了记得加上github和personal website的链接,CV最好用LaTeX写然后注意一下排版and缩进,尽量好看and简明易懂看起来舒服~
(2)PS,一般是1000 words左右,大概架构就是:第一段写喜欢的领域and why(可以让看到你PS的老师迅速决定你跟他是否match),第二到四五段写research experience,倒数第二段写why phd,最后一段写why this school+professor you want to work with。
给几个挺有用的链接吧:
1) http://www.cs.cmu.edu/~pavlo/blog/2015/10/how-to-write-a-bad-statement-for-a-computer-science-phd-admissions-application.html
2) 还有CMU一个教授写的关于怎么进行PS写作的链接。。找不到了。。过几天补上
3) http://www.eugenewu.net/apply.html
补充:PS一定要找native speaker修改一下,做到error free非常重要。比起找tb或者是国内的中介,不但冒着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特别贵(几千)。所以推荐一下fiverr(吹爆!!!强推!!!)这个众包网站,在这上面找些国外的编辑or文科生native speaker帮你过一下语法错误,2天之内给你的话,5刀可以搞定你的PS语法错误还有用词不准确之类的。
(3) RL:网申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你在系统上填写老师的title,名字,学校和邮箱然后系统会给老师发送邮件,邮件里面有个链接然后老师可以点进去给你打分+上传推荐信。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有4个推荐人(防止关键时刻被鸽推荐信),最好是你跟他做过科研的老师,最好提前1个月以上联系导师跟他说推荐信的事情。
7)网申系统的填写
double check!!一般不脑残就不会填错啦,就是写写个人信息,上传CV,PS,成绩单(中英文正反面),填写推荐人,交钱,大概是这样子(完全不用靠中介!!!但是自己看清楚网站的说明)记得GRE和托福的送分(大概预留10天),有些学校need交纸质成绩单(比如UMich, UCLA, USC,但是很少,自己看好,可以几个同学合并一份快递寄比较省钱。。。大概预留10天)
8)面试
我是每个面试都好好准备的,最好做个10-20分钟的slides来introduce自己的工作,这样子可以获得面试的主导权,不至于被老师问哭。。。and有些面试会要求你review论文提出看法,就try thinking critically!!
9)英语
越早搞定越好!网申最早的ddl大概是12月1日,起码最后一次T/G要在11月之前考完。但是TOEFL有两年的有效期,可以先G再T。然后TOEFL最好一定要100+不然有点麻烦。。口语的话不强求,不过24(UIUC获得TA的必须条件),26(Washington不参加英语考试的必须条件)。 GRE的话Verbal 155, Writing 3.5算是合格的分数吧,起码不会在申请的时候拖后腿。英语成绩不过关的话,万一直接被小秘刷下来就凉凉。。。
托福的备考:
大概1-3个月都是比较合适的准备时间,备考的顺序一定是:先报名!!!然后进行备考,不然分分钟被自己懒死。
托福第一个part是60min的reading,3篇文章。reading对中国学生们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基本的单词掌握好,把自己容易错的题型看看想想就够啦,大部分同学都能27+。第二个part是listening,听力的时候电脑屏幕会有小黑板写出key words,所以不要盯着草稿纸or发呆,看看屏幕上的key words我觉得有些帮助的。备考的话就是多听,多刷TPO。第三个part是speaking,感觉说话有条理and keep speaking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推荐两个微博:Serene蘑菇,吴奇老师的脱口秀。里面有些示范,跟着整理一下模板然后跟读一下我觉得有些帮助(虽然自己考了22..TvT)。第四个part写作包含两篇文章,第一个就是全靠听力+套模板就够了,第二个的话考过GRE再来考就非常容易,然后一定要注意语法and打字错误不要太多,多元化自己的句型,用精准的词汇都是提分的关键。托福我觉得是英语能力的考试,自己准备ojbk,我是考了3次。。。第一次去了浙大考场(八仙桌无隔板的面对面口语考场也是醉了。。)96分,然后后来暑研考了一次(VIP环境,没人一个小隔间)108,然后最后为了口语裸考了一次103...然后得出的经验就是。。能有在国外考场考试的机会可以多试试,因为能把相互干扰减到最小。然后别太紧张,托福就是英语能力的考试,能力到了的话,备考很轻松,看到别的小朋友轻松考到xxx分心理也要平衡一些。努力多积累单词多听多写。出国英语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关于GRE的备考,“不看3次《再要你命3000》==裸考”,反正就是单词背背背,机经刷刷刷非常重要,单词不能只背1次,3-5次比较好。要是想省时间的话,背背机经词汇(1100词左右) 什么的也ok。然后作文的话,非常推荐kmf的作文网课,因为GRE的作文相当套路。。Argument有固定的7种错误,Issue怎么进行思路的扩展之类的,看看网课特别棒。机经一定要看,重复率挺高的,我应该遇到3道左右的verbal原题。对了!GRE的作文是有固定题库的,100多的argument+100多的issue题目,推荐一本非常有用的教材《GRE作文大讲堂》,里面关于题库的每一道题都有中文解读,看起来又快又方便!我是把所有的题目的中文解读都看了。。。考试的时候写起来也很快很得心应手了(虽然也只是4.0...)
if大家需要机经&&我自己写的作文网课的笔记的话评论处||私信给我邮箱我发过去~
10)套磁
套磁我大概套了Harvard, UMich, Maryland, Cornell的4位老师给了回复说会后续syc up,UCSD和UW的老师说自己管不了申请,然后Gatech, Duke的老师是在committee开始审核的时候说要面试一下。所以套磁还是有些作用哒~
Ph.D.的话不要海套,起码你要做到尊重老师。把老师的personal webpage和project website还有大概1-2个论文扫一下。。然后套磁信的构成就是(第一段:老师我对您的xxx研究非常感兴趣+为啥感兴趣,第二段:我做过啥+我跟您如何match,第三段:您今年收学生吗)最后附上CV和个人网站。我大概一天只能发1-2个套磁信,回复率也很低。。整个申请季大概套磁了10个老师,但是回复了的老师很多都收到了面试。。
套磁的作用并不是让老师直接support你的申请:套磁唯二的作用就是问老师今年收人否,防止老师不收人然后你做了无用功;以及然老师留意到你的申请,在关键时刻能捞你一把。然后就是每个学校最好只套一个老师。
11) 暑研+加拿大
我暑研是参加了csc和加拿大mitacs合办的一个项目,为期3个月,大概要提前一年申请,大二暑假申请,大三暑假出去。csc会全额报销保险,往返机票,每个月1500CAD生活费,无强制回国服务期,你再回加拿大读ms或者phd能够得到1.5wCAD的奖学金。每个985学校都有参与这个项目的资格,需要的是托福95+,国内导师推荐信,比较麻烦的是需要公证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好处是去top学校进实验室能够直接做项目的机会(csc全额资助)。心动不如行动!!(见知友对MITACS的评价:参加加拿大Mitacs本科生暑期科研实习项目是怎样的体验?)
申请的过程大概是 通过本校的选拔->通过csc的初选->通过老师的配对
然后我挺lucky的就是去waterloo收我的老师非常棒(所以选择暑研的老师也非常重要,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老师的学术能力,还有实验室同学对老师的评价,以及老师能不能有合适的project给你做并且给予你足够的关注,以及老师是否愿意给你写一封比较中肯的推荐信,虽然我是盲选然后碰到很棒的老师。。),把我当一个graduate student来对待。保证每周至少2-3次的meeting,独立完成项目。在实验室的生活中也是跟phd和ms们一样有自己的小地方,交流,一起吃饭,一起讨论问题也让我收获非常多。还有就是暑研我抓住套磁(面套一定要准备好怎么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就尴尬了一下orzz)的机会,跟心仪的老师讨论后加入了他的seminar然后跟graduate students们(一个班8个人)一起看论文,写review,课上跟老师讨论,不仅仅能够增加老师对你的印象,也能有所收获,加深对某个领域的理解,get到非常重要的技能。暑研需要的就是推荐信,如果你去的是非常想去的学校,那就争取拿return offer。为了好的推荐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说到努力工作,GAU(给SJTU申请的小伙伴们强推!!!!)的小麦就跟我们说,努力3个月,轻松后几年。抓住暑研的机会努力干活展现自己,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把时间花在social或者旅游上,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毕竟不是走公费项目暑研3个月至少5.6w)。然后我这三个月就提前一半时间完成了老板的任务,最后做了两个项目,然后同时看论文写review,跟着graduate students们上了2个月的课。不仅有所收获,应该从老板那儿拿的推荐信也不差吧~因为老板只给了6个美帝的推荐信,我有好几个学校也是用的任课老师的推荐信,但是事实证明应该也不差(没有老板推荐信的收了Gatech,Duke, Columbia的面试)。没有海外研究经历的同学也不用担心!不论在国内实验室,还是在企业,还是出国暑研,重要的是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充实自己的经历,真正学到一些东西。Waterloo暑研让我真的爱上了加拿大,爱上这里超级nice的加拿大人。Waterloo的Database group和SE,Toronto的AI, theory也能够达到美国top10学校的水平,而且加拿大很多学校会为MS学生提供funding,所以在申请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加拿大的学校,会远比美国的一些top30-50的学校是更好的选择。加拿大工作实习的机会也是非常棒的,Google,微软以及美国硅谷的一些公司有些老师都会有比较好的connection,去美国实习的机会也是非常丰富的!而且重要的是加拿大的枫叶卡(PR不是国籍)贼好拿!!基本上phd毕业或者MS毕业工作1-2年就可以拿到了。拥有加拿大的PR可以去很多国家免签证,然后无限次出入美国,好像现在还有新西兰加拿大几个国家的PR通用政策?从这个方面考虑,在加拿大的top school读书也非常棒!
后面会陆陆续续补充!!!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有啥问题也欢迎提问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