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家产供独生女出国留学,女儿却嫁老外拒绝回国,是不是不孝?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30   5059   10
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少了,是不是 不孝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3 发帖IP地址来自
半夜看到这么多人争论不休,我心里对有些论调很不舒服。我说个自己的故事吧。手机打字,见谅。

       08年开始我在加拿大待了五年多,这五年多学费加生活费加买车及各种花销花了我妈200万多,12年的时候我应我妈要求回国帮她打理生意,帮她处理一些琐事纠纷。(我在加拿大一个月可以挣到税后合着人民币3万多,在国外我过的很舒坦,也很自由。)
        当时我的心理是十分不情愿的,我觉得我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我不应该把我的未来捆绑在中国,捆绑在所谓的我妈的利益观点上(即便我是单亲家庭独生子女)。
        刚回来的头几个月,雾霾让我没日没夜地咳嗽,每天开车堵在路上面对着各种不守规则的汽车,电动车,三轮满腔怒火。我在加拿大五年多,开车按喇叭的时候也没超过十次。回来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小时按十次,仍然躲不过不长眼的电动车往车上蹭。经常性出现肠胃问题,在外面吃饭肠胃容易起反应。
        我心里的怨气很快就完全转移到了我母亲的身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对我母亲态度很冰冷,说话没点好气儿。
        后来,我对我一国外同学(回国比我早,也是家里叫回来的)抱怨自己的处境时候,她十分不客气的数落了我。“你在国外开好车,住高档公寓,你妈这么些年单身一个人工作赚钱让你衣食无忧的长大了,现在她老了,公司和家里出问题了,你他妈的居然还抱怨你的应尽义务。你当年享受的时候怎么不义正言辞地拒绝接受高档的物质和留学基础呢?加拿大能年入10万刀就算前1%水平,你就算年薪十万交完税剩下不到7加币万,就你这消费水平一年能剩下1万刀么?还你妈那200多万合着40万加币不算利息还几十年能还完?你妈前两年拿着200万多买两套房子,现在都他妈能成600万了,让你上学有鸡毛用?你待在国外是舒服,就算你在国外,凭你自己赚够首付,能买个什么样的屁房子?阿姨到时候不还得拿个一二百万支援你?你妈没别的孩子,跟着你去一个没同学,没朋友,语言,饮食不通的地方。她快乐么?国内这破环境,破医疗陪护,破养老院,你忍心一个人在外面潇洒,让她老年孤独终老?你做人不能太自私。”
       被同学骂完,我终于开始正视那些被我刻意忽略的事实。既来之则安之,我渐渐让自己重新适应中国的环境。
        后来,我那要强的妈妈得了乳腺癌中晚期。我开始了陪病号的艰辛历程,陪她做化疗,手术期间陪床,陪她做放疗。生死攸关的病痛让她性情变化很大,头发眉毛甚至睫毛都渐渐掉光,她经常性情绪失控,也不愿意找陪护(根本不是钱的事儿,就是不愿意见外人)。我成了照顾母亲的主力军(我母亲兄妹四人,我母亲二十多年前远离家乡工作。我外公外婆年近90,二舅一家全家移民国外,我妈还有个工作狂大哥,除了周末很少会来)大半年时间里我除了忙公司里的大小事和生意,每天做家务,给她想办法做饭,被她病痛不舒服了来回没事儿找事儿骂的我一大老爷们都能掉了眼泪,她恢复理智的时候有次和我说:“你从小就不在我身边,我一直把你放在姥姥身边,这么多年我一个人忙赚钱没法带着你在身边,到你成年了对你要求过于苛刻。儿子,这些年对你的内心感受多有忽略和亏欠,让你从小生活的很没有安全感。妈妈感觉特别对不住你。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我现在就想能常看看你,我这想法很自私,请你见谅。”听着这话,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所以每次给她做完晚饭再出去应酬完如果不到夜里我还要再回去看看她才能再回家。医生和我说心情好,癌症才容易康复延长生存期。

手机打字太累,半夜三点半了。等等再写吧……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4 发帖IP地址来自
答案这么明显的问题,你们在争论一些什么啊。没问你们有没有权指责,没问你们合不合法,也没问要不要尽孝,就是问这种情况是不是不孝。
全部家产供独生女出国留学,女儿嫁老外拒绝回国,在国外安家立业,接国内父母漂洋过海,远离雾霾,子孙满堂,坐享清福。
这样就不是不孝。
全部家产供独生女出国留学,女儿嫁老外拒绝回国,拒绝负担父母养老费用,不回家看望父母。
这样就是不孝。
孝不孝顺跟是不是女儿没有直接关系,跟回不回国没直接关系,跟嫁不嫁老外没直接关系,就看是否关心父母、赡养父母啊。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5 发帖IP地址来自
题目描述的不清晰,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得出什么明确的观点,至少不是黑白对立的武断回答




1.不许嫁老外,回国就近找个人嫁了就行。
可是这样算干涉子女婚姻自由,多少感觉有些不好,毕竟子女不是父母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

2.可以嫁给老外,但你得回国定居,还得和父母住在一起(附近),能常看到。
要回国定居肯定是一家子都回中国,否则这婚姻是不大可能维持得了的,问题是这女方出国留学意味着语言方面是没问题的,对这个国家的环境已经比较适应了,而男方贸然回到中国工作就是个问题了,还有一个就是将来教育问题,当然这里有信息太少,不好具体分析。
不过,既然强调回国,那么多半还是要求“就近”定居的,子女是否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就因人而异了。更何况,上了年纪的人多半不愿搬离原来的环境,这意味着你很可能要回到家乡附近定居,这是否会束缚你的个人发展是需要考虑的,这还牵扯到你未来子女的生长和教育环境,不是你脑子一热就可以无视的。

3.可以不回国定居,但要常回家看看。
这个要求是不过分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题目既然描述为“ 全部家产供独生女”,那么就是特意强调了这个家庭的巨大付出,隐含的意思就是作为孩子也要付出与之匹配的回报,那么多半不会满足于常回家看看这种情况了。

其实这道题有些标题党,隐含的信息太少了,还在有限的信息中有着明显的个人倾向,所以这道题其实是自带节奏的。
父母对女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父母是否习惯于过多干涉甚至操纵子女的生活?女儿是不想回国(不愿尽赡养义务),还是说仅仅是因为在国外组建了家庭所以不愿回国定居?
什么都不知道,就吵翻了天,真是够无聊的。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去年年底,陪着舅妈坐了16个小时的飞机去看望在美国留学的弟弟~
然后有趣的事发生了,半个月的行程,舅妈看到什么都要把美国夸一遍,而弟弟却毫不犹豫地指出美国的问题。
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一次“争吵”,大意就是舅妈觉得弟弟应该留在美国,美国遍地是黄金;而弟弟和我认为美国也不是十全十美,回国发展更好~这次争论不欢而散,隔天我们又开始讨论是去是留的问题。
经过一番美帝是好是坏的争论之后,大家终于亮出了底牌。
舅妈说,其实谁都想儿女承欢膝下,可是又觉得如果因为自己想要孩子的陪伴而束缚孩子那就太自私了,莫不如装作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让孩子有更广阔的天地。知道父母是孩子的软肋,与其为难孩子,不如主动成全。
弟弟说,因为了解妈妈是重亲情的人,所以也明白父母做出的妥协与牺牲。正是因为有成全孩子的父母,所以弟弟选择成为成全父母的孩子。自己不在乎多吸雾霾,如果自己的光鲜亮丽是建立在全家人牺牲之上的,自己不会真正的快乐。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孝顺不孝顺,看看自己就知道了~

我出国之前父母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移民拿身份嫁给外国人之类的,好像出国就是“鸡犬升天”的捷径,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很多......说实话我当时很反感,因为父母没有在国外长期生活过,对外国的美好印象都是停留在亲朋好友的道听途说,但是和父母针锋相对又不太好,所以我只是笑而不语~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我出国不到半年的时间,我爸天天给我灌输人要知足常乐,有吃有喝无病无灾就很好了,国外也不一定好,天津就不错,离家近高校多,blablabla......
而且天天关注新闻,哪哪流行疾病了,哪哪暴恐了,哪哪车祸了,仿佛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不留神就回不去了......
我觉得很是搞笑,之前说国外月亮圆的是父母,现在说国外不好的还是父母~而且他们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很容易导致许多不一致:上一秒还说国内食品不安全还是国外好,下一秒就说国外安检不过关还是国内好~
父母之爱子女,总想给子女最好的,可惜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总是要选择放弃......既然当初选择让孩子远走高飞,就要想到孩子可能回不来,等孩子飞走了再想把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是荒谬的~一个独立的自由人怎会甘心被束缚?
我相信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也相信有些父母还是爱自己多一点。别总是把子女当孩子,毕竟子女有长大的时候,不可能总是言听计从;也别总把父母当大人,毕竟他们偶尔也会任性,他们的矛盾主要源于对子女的过分关爱。
人类真是矛盾又有趣......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7 发帖IP地址来自
鉴于现在的政治正确,孩子养到18岁之后孩子包括衣食住行的每一笔花销最好都让孩子打个借条,利息就按银行贷款走就行,孩子将来想远离我把钱还我就可以了。

花爹妈钱的时候潇洒的很,榨干爹妈之后开始谈人权人格自由,还要不要点脸了。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8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高票答案,有一点和双方都不一样的观点,说说我的看法吧。
利益相关:在北美n年,已回家乡;大女儿美国籍,计划是将来大学一定是出去的,老二将生在中国,但不打算在国内读大学。
先说我爹那一代,我以前就在小社区上夸过我爹,活到老学到老。我爹搞科研,看论文,所以英语阅读还不错,口语比较抱歉,即使这样,来美国看我,一个人在外面逛街甚至旅游都没有问题。我爹不怕生,遇到不会说的就打手势,会说的就说,也不怕人家笑话他口音。我爹对现代科技很敏感,什么最新的技术都玩得来。就这些来说,他算是上世纪40年代生人里头很少见的了。可他不可能常年在美国生活。我的亲叔叔,老三届重点大学英语计算机两个研究生学位,去过很多国家,适应力很强,但也只不过在北美买了房每年过去陪女儿住几个月,要真的一辈子住在北美,也受不了。我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肯定有一些老人对新的环境适应不错,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需不需要子女回国,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陪孩子在国外,长期的话内心是很孤独的;自己在国内,子女也不能放心。

我们说养老不能靠子女。是的,经济上可以不靠,真有个头疼脑热自己扛扛也能过去,但是如果是摔倒在路边没有人扶呢,如果是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家没人看到呢?我自己的祖母,夜里起夜滑了一跤腿摔骨折,愣是在地上疼了几个小时天亮了才被发现,住院以后一个多月就去世了。我的外祖母活到九十多岁,还能每天自己下楼买菜,每天去附近的书店看书,但是饭已经做不动了,全靠我最小的姨妈(跟她住同一个小区)每天给她送饭过去,雇保姆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一个干巴老太太,心又善,你根本不知道保姆到底有没有尽责。没有足够的监管。像年轻人带孩子一样,三岁以前幼儿园不收,保姆和小托班没有熟人介绍也根本不敢放心,不靠家人靠谁呢?我经历了在美国和中国截然不同的带娃生活才明白,一个大环境对坚持内心那些美好的信念有多重要,没有大环境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说要给孩子自由,要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从西方学来的好的东西。可是我国的体制尚不健全,很多地方你不靠亲人不靠人情,就没人可以依靠。养老院?大城市的似乎还好,小一点地方的养老院,你去考察看看,还舍不舍得把老人送过去。何况即使在美国,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仍然是年青一代生了娃老人会去帮忙看几周,看到能送day care为止,老一代也不会住的离子女太远,有点意外子女也能赶得过来。在美国孩子年满18就赶出家门从此不再依靠彼此,很大程度是国人的想象。
再说我自己,或者说说我们这一代人。小社区上很多人都认为,我有了孩子,我一定给她自由,让她去飞等等。可你要怎么贯彻?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我对孩子的依赖感是很强的,也许等他们出去了,我巴不得跟出去天天躲在树后面看他们。我不能成为他们的累赘。所以首先英语不能放下,如果我想去美国(或者其他他们定居的地方)生活,我可能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给他们打电话过来帮把手,但我要靠自己的能力在那里工作生活。如果说子女和我们是两条直线,成年以后他们不想和我们有太多交点,那我们就和他们当两条平行线,但你不能说他们是条线,你就是个点。你一边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一边又自己停滞不前,满足于自己就是个点的现状。如果他们去德国法国西班牙?嗯,如果我真的打算跟去,那我就自己学好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我们上一代外语普遍不好,那是因为没有条件,我爹和我叔这样的老三届算是幸运儿,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么幸运的。可是我们这一代已经没有这样的理由。
除了英语,另一个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适应力,80后生活的环境已经可以把自己逼成一个global citizen。如果你除了日常的工作,连门都不想出,想到旅游就累,想到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项目、一群新的合作伙伴就打怵,那要怎么适应未来在国外生活又不想给子女的生活带来影响的局面?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留在国内。这个一方面取决于体制到时候能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如果进步不大,那你仍然要面临摔断腿或者突发脑溢血在家没人发现、或者家人通过监控发现了、打了120,但一时订不上机票赶不回来心急如焚的情况(这种情况真不少见,甚至每个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到了一定年龄,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如果体制进步很大,你在国内生活的很从容,你仍然可能会发现子女和你的三观离得越来越远,即使你和你的伴侣感情很亲密,也一直认为夫妻之间的感情应胜于亲子之间,你还是会感到孤独,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所以你仍然要学好英语、保持全球视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出门看看,千万别让自己停下来。作为父母这条线,你不管身在何处,只要你的心和视野一直保持着和子女的共同进步,保持和他们平行而不是作为一个点停滞不前,这个dilemma总有办法解决的。80后90后生在一个很好的时代,应该有能力为自己的不停进步寻找足够的资源。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9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角度都很好,我也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谈谈这件事。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以后也要留在外地,我是不是也不孝?

我是独生女,工薪家庭,爸妈对我抱有厚望,送我去学钢琴,学书法,希望我有朝一日大器有成,以前我爸常说,养你一个等于养别人家三个。
后来我考上二本,虽然不好,但是对于爸妈没上过大学的人,觉得很开心了,今年毕业考研失败,我打算再考一年,家里也很支持。

以上是大过程。
再说说我作为被付出者的感受。

我很爱我爸妈,但是说实话,我厌恶他们,真的。
我没有童年,童年没有周末。从小妈妈对我非常严格,小则辱骂,重则动手,因为弹错一节曲子挨耳光是常有的事。
        妈妈对爸爸对朋友家人,都是很温柔很好的人,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回忆小时候的时光,

妈妈从来不笑,从来不夸奖我,总是说你不行,不如别人,你看那个姐姐,你看你干妹妹,你好意思给人家当姐姐吗?

经历的时候不觉得,现在真的很心酸很心疼自己,在外人看来爸妈为我付出了一切,花了很多心血,但是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条狗,每天围着我妈摇尾乞怜,做尽她让我做的事情,只希望得到她的认可,只希望她抱抱我。

但是从来没有,从来没有,我妈从来不夸我。她总说你有多差,让我和你爸有多失望,有一次她骂我,骂的很难听,我就说你能不能别说这么难听的话。我妈走进来一脸自豪的说,我就是要用这种话刺激你,不然你不知道什么。

直到现在我做错事情了她还是会说,就你这幅样子还想干嘛干嘛(都是我告诉她我想做的事),别丢人了!

我爸爸也是一样,不拿我当人看,不和我交流,对他来说我只是一个宠物,小时候有次我在看电视,我爸爸躺在沙发上,然后他叫我名字让我过来,很正常的没有生气的说,我弯腰过去听,我爸爸突然脸色一变,说xx你就是猪。我立马愣住,我爸爸又跟了一句,你就是个猪。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很多很多事,一想到我就想哭,就很心疼小时候的自己,别人欺负自己就算了,为什么口口声声说爱我最多的父母一直有意给我这么多伤害?!诚然,每个人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可能我曾经的确让他们很失望,我脑子里理解他们,用心理学分析他们这样的原因,心里面,恨他们,从心底里恨。

现在我一个人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上学,二战可能会回家复习,因为这样成本低,爸妈花的少,我不是孝顺,我是尽可能的想少落他们话柄。但是还是要考出来,以后也一定不会回家。我妈一直很伤心,觉得很舍不得,以前的事情我说过,一说就开始吵,后来也不说了,也是怕他们内疚,,但是要我回去绝对不可能。

我一想到家乡,就心情焦躁,那里生我养我,我却从没有得到过归属感,哪怕是现在我还是一直在找寻内心的归属与安全感。

这么多年,还算是幸福的一家人,起码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我承认确实有过很多幸福时光,我爸妈也很爱我,但是这些伤害,真的也是去不掉了。

当然还有家里和姥姥,奶奶两边亲人的事,从小就纷争不断,一直到现在,承受痛苦却不能解决,真的是受够。

家乡发展确实不如外面,但是这两年搞旅游发展速度也快了,但我不回去,绝对不是因为外面多好,嫌弃家乡,而是心里的痛苦压的我受不了,我想在外面重新开始我的生活,远离伤害我的人。

我想说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经历过什么,你也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更不知道他心中的苦与乐。仅凭几句话你就能断定这真的是个父慈子不孝,子女白眼狼不知恩图报的故事?在不知道真相之前,永远不要妄加揣测别人,这是学会尊重他人的第一步。

最后,奉劝各位父母,对自己的儿女用点脑子用点心,孩子是礼物,不是玩具,是你求着孩子来的,不是人家哭着喊着要当你孩子。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我很奇怪的是:
为什么不抨击那些逼父母卖了二三线房子凑首付买一线婚房,然后还让老人背井离乡吸霾带孙子辈当保姆的那些看似孝顺的儿女们?!
还有那些宣传中忙忙碌碌一年难得回家一趟、甚至忙到过门而不入的劳模先进们,好些可是把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当成正面宣传材料的哦!
我乎现在双标的真是厉害!
一众不知道是不是V的喷子在此大搞道德评价带节奏,甚少有提出合理建议的。
我宁愿认为当事人的父母其实更多是从老一辈观念出发担心女儿的跨国婚姻不够牢固、后面万一出现问题女儿独自一人在外吃亏。以资助了学费就棒打鸳鸯罔顾子女终身幸福的老人真心少见。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31 发帖IP地址来自
稍微偏个题。
要耗尽家财才能出国的话还是别出国了,尤其出国读本科,这都是有钱人家干的事。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32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妈家里有4个孩子,我妈老小,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出生在农村。后来我妈读大学认识了我爸就定居到了城市里,先后她的姐姐也都定居在了这个城市,还剩下舅舅一个人在老家。虽然现在我妈老家离我们家开车只要45分钟路程,但是最早是要自行车转公交车转长途巴士转公交车转走路去一趟怎么也得要大半天,童年记忆里一年只有过年时会回乡下看看外公外婆。后来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一些,房子也宽敞,我妈和阿姨们时不时会把外公外婆接来住上十天半个月也算尽尽孝吧,但是我外婆外公非常不习惯住城市,他们习惯了每天起来就可以坐门口和串门的人唠嗑八卦晒太阳,每天还可以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现在外公外婆已经很老了,都八十多了,时不时会患点小毛小病,在必要时也会接到城市里来住院,费用全包。他们现在需要更多亲人的关心,我和我表哥表姐们也都成年,于是我妈妈和阿姨们回乡下的频率高了很多,几乎是每个月都会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老年人抠门儿,给多少钱也不花等着你们买秋衣秋裤毛衣毛裤),带点高级品啥的,每年每个人几万块大红包肯定不能少。我阿姨还盘算着找人少的时候推个轮椅带二老去迪士尼转转。
你们觉得我妈和我阿姨们孝顺吗?
我的点是,当初我妈妈和阿姨们在城市里定居和我们现在在国外定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子女只要身处外地,在自己年轻孩子还小的情况下本身就很少能抽出多少时间来陪伴父母,而健康的家长在50-70岁之间还是很活络的,虽然是中老年人但还不到需要人全天候陪伴的程度,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兴趣圈。退休了的生活安排不应该是孩子的责任,应该是每个人自己应该学会处理的事。我也想过等我爸妈70多80多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关心时我也可能会常回国,但是在这之前我还会有30年自己的人生,等我活到我爸妈现在的年纪的时候再考虑这些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