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文中反映赴中国留学现象?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30   5535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以后有钱了,就让某个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山东大学)为我背书,创建一个世界大学排名,把diversity当作减分项,以杜绝这种为了diversity而搞diversity的行为,同时刷掉一批小城市国家的“国际著名大学”,比如说基本被中国大陆居民占领的一部分(注意,是一部分)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学,以及Master项目基本被中国大陆居民占领的澳大利亚一部分大学,你们说吼不吼啊?

你们清华的同学自己讲,用“短平快”提高大学排名搞刷榜的做法,真的大丈夫?你觉得是因为diversity而提高刷榜带来的口碑提升多,还是因为搞diversity而涉嫌故意刷榜,让西方记者搞个“大新闻”给人带来的印象分减少的多呢?

就拿清华大学来说,作为世界第二强工业国的最强工程大学,就算不搞刷榜,导致排名掉了10名,它本身的地位就会降低吗?最优秀的中国人可以就不读清华了?Northeastern University年年搞刷榜,从USNews的100名开外,刷到了现在的39名,就真的会有更多人选择Northeastern而不选择那些39-100名之间的优秀公立大学?

提出这个想法的领导请问问自己,清华大学的水平,是依靠这些USnews,Times,还有一些更野鸡的什么Q什么S的排行榜所背书的吗?还是靠自己养活的这些教授、本科生和PhD们的水平所背书的呢?你非要说国际声誉的话,如果哪个国际友人选择就读亚洲的大学,所依据的是什么Q什么S的排名而不是认认真真地做点research搞清楚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和长短,那我觉得这种国际友人也没有必要来清华大学读书,直接申请一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这种,感受diversity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挺好的,没有必要来北京边吸雾霾边被特奖虐得失去了自信。

如果想提高垃圾排行榜的排名,给国际生群发offer的吃相毕竟太难看。我给你们个建议:搞个秘密计划,聘请NEU的校长Richard Freeland当顾问,牵头成立一个“清华大学国际形象提升工作小组”,暗中把能改革的都改革掉,比如把电路这种课拆分成19个人的小section,每个系开10个section,然后10个section在同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换汤不换药,然后去卡塔尔逼捐一笔钱建个新校区,去湾区校友资助一笔钱建个新校区,招有祖国情怀的生物化学和machine learning的phd来当faculty(我比清华校长还聪明系列。。。。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2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有人还在为这种荒唐的政策辩护,真是醉了。
大学的diversity,应该是录取标准公平,不歧视黑人等少数族裔、不歧视女性、不歧视残疾人、不歧视非基督徒,使得大学中出现diversity。但是diversity被美国人玩坏了,从社会公正的结果 变成了 评价标准。并没有充分证据显示 对diversity的追求会提升教育的水准。
中国一方面讲三个自信,讲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却要跪舔这种西方糟粕中的糟粕。而美国大学的学术自由、无行政等级、重视教学等等精髓却没有被中国人学到。
即便美国大学把diversity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人家也只是讲究针对国内种族的diversity,并没有跪舔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录取标准只高不低。
美加英澳大学国际学生多,是因为人家学校好,外国人心甘情愿交高昂的学费去学习。国际学生多,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中国非要反过来。本该搞好教学科研,吸引国际学生。却通过降低标准来吸引国际学生,来拟合国际上的大学评价指标。就相当于几十年前评价国力强大的指标是钢铁产量,为了这个指标,不是全面发展工业,而是用土炉大炼钢铁来拟合这个指标,就好像钢铁产量世界第三,我们就真成了世界强国。
即便靠增加国籍学生比例大幅提高清华在US News之类的排名,清华就真的成了世界一流?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在包装上加一半洋文,质量就产生了本质的飞越?呵呵。即便清华在世界上排三四百,中国高中生也都想进。而US News之类的排名是给歪果仁看的。不管清华国际排名多少,只要录取标准低,在别人眼里就是烂校。最简单的道理,如果阿玛尼全都卖优衣库的价,土豪还会不会穿?问题来了,如此提高排名意义何在?无非就是一次新的大炼钢铁。
政策的引导方向就是“外国国籍好,中国国籍贱”。按照教育部规定,中国人拿个柬埔寨国籍4年,在柬埔寨住2年,就可以用歪果仁的身份当国际学生,还能贡献“国际学生数量”。《十年寒窗不如外国国籍》,并不是夸大其词。中国学生想进清华有多困难,哪个中国人心里没数?而清华的韩国人,大都是被韩国、美欧名校挑剩下的。清华和KAIST是同一个档次的学校,但是韩国人进这两个学校的难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国情不一样。鉴于中国的教育资源,中国也配像欧美一样招国际学生?美国教育资源富足,美国人只要交得起学费,肯定有个像样的大学上;即便如此,依然有多余的教育资源。英国搞教育产业化,本国不是人人都有钱上大学,于是就指望多收国际学生赚钱。就像是别人家粮食吃不完,卖给邻居,结果是双赢。而咱家孩子还饿肚子呢,家长还要把粮食拿出去卖掉。
一个主要的洗地理由就是国际学生学费高好几倍。随便去问个中国人,告诉他每年交20万学费,上一本线就进清华,你看他干不干。家长就算把房子卖了再加贷款也不会犹豫。钱根部就不是问题。清华这样的学校最缺的是一流的教授,最不缺的就是钱。
另一个洗地的理由就是国际学生名额固定,不占中国学生资源。主人把肉吃了,让一群仆人去抢骨头;你告诉我主人没有占仆人的资源。我是浙大毕业的,我举个浙大的栗子。我中国人挤三人间、四人间,阴暗潮湿,衣服发霉。洋大人住高级公寓,单人间,厨卫一应俱全。你告诉我洋大人没有占浙大有限的住宿资源?把这些高大的留学生公寓拿出来,浙大学生住宿条件可以大幅改善。别拿租金说事儿。一个月一千的租金,我绝对交得起,我绝对心甘情愿去交;可惜交多少钱人家也不让我住。
并不是清华一家得了这种跪舔外国学生的软骨病。中国大学都一样。没必要洗地,洗也洗不白;当然,要是您家孩子有了外国国籍,就当我这句话没说,您慢慢洗。

========
啊对了还有你们担心的买国籍的事,别说是新政策上台后了,就在以往学校也是很不喜欢这些的,北大也是。现在换政策反而好筛选这一批人。让换国籍的中国人考笔试容易啊,进面试一般没问题,不过现在倒是可以面试资格都不给你。
同样的外国国籍,更好的成绩,只是因为你长了中国人的脸,于是就过不了面试了。说这话的这位小朋友,如果这事是真的,说明什么?以前无非就是国籍歧视;现在好了,直接上种族歧视。反正目的是刷榜,与其招洋垃圾,还不如招愿意学习的假洋鬼子。
有些人很好滴把矛头从制定政策的人转移到了假洋鬼子。清华用很低的标准招歪果仁,不管是招真洋人还是假洋鬼子,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在自毁招牌,都是在逆向歧视,都是在创造不公平,都是对不起中国的纳税人。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止清北,中日韩三国的顶级学府里都夹杂着很多来自邻国的学渣,连老牌强国法德俄的好大学想招揽留学生都只能放低标准。如果自己家的学生是万里挑一,那外国人能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就不错了。原因很简单,这些大学的影响力、情怀附加分仅限于本国。印度理工国内地位比清北还高,可有几个中国人去那就学?就算学成归国找工作,社会认可度也着实堪忧,不一定比211强。以此类推,这些大学的国外学生相对本国学生,难免要掉档。
作为本国的顶级学府,生源质量无与伦比,为什么却要自降身份招收外国学渣呢?不知道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的道理么?
表面看来是为了提高国际影响力,@韩迪 指出这是为了提高大学排名,当下流行的排名指标里国际学生很重要。这些排名的作用何在?打广告,慕名而来的留学生能带来高额学费,没钱办什么学?君不见可怜的俄罗斯大学在失去国家资金后成了什么样子。
让人不由想起那个“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专利,一流公司卖标准”的说法。众所周知美苏英法德等老牌帝国的顶级大学各有千秋,世界排名无从谈起。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留学成为一笔大生意。掌控话语权的英美量身定做标准照顾自家人,如果乌龟排动物肯定是活得久算赢,绝对不比跑步速度。什么英媒排名则剑桥世界第一、港大亚洲第一;美媒排名则哈佛世界第一、东大亚洲第一的段子老生常谈。英语影响力大范围广容易招收外国留学生远胜法德俄,所以大学评比中留学生就是重要加分项,没奈何,各国大学也只能硬着头皮招收起相对较差的留学生,连口嫌体直的德国人都不得不开始迎合美英标准,拼凑起所谓的顶级大学。
但对中国来说,情况又有不同。中国大学靠的是政府拨款,能从政府处要pian到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你的大学取得了多少成就刷了多少政绩。政绩不只是发了多少论文取得多少成果,也包括大学排名的上升。既然美国人说留学生多能加分,那咱就招留学生,清北还算逼格高的,某些地方专门砸钱请留学生,比如“补贴外国留学生9万”就是教育先进?_腾讯网
类似的荒唐现象还有武书连等人的国内大学排名,其标准里“全国学科排名”很重要,于是关于学科排名的PY交易此起彼伏,也不乏大学故意标新立异“创造”新学科——全国就这一个学科,可不是你第一么。
其实连学生自己都门儿清,某大学在排行榜上过高了,学生们会编段子自黑。学校乃至教育部领导见识不可能还赶不上学生,然而大学领导还在执着的刷分只求在排行榜上好看点多骗点学生和钱。好在教育部出手,“双一流”的评比可谓制止了这股歪风。
武书连骗不了肉食者,QS、THE还可以,说好的“四个自信”毕竟是长远目标,有些人他就是看见欧美老爷腿就打颤,金杯银杯不如洋大人的口碑。然而洋大人的节操并没有高到哪去,QS、THE有影响力软文费足够,USNEWS草创的世界排名让国内高校整体大跃进,甚至把清华排到了MIT前面,都是生意。
只要英美依然把“国际化”作为标准,除非中南海拨乱反正,短时间内国人学霸怕是只能看着歪果学渣亵渎自己的圣地了。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高中北京某国际学校,新加坡籍,学alevel的(sat/ap也都考过)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的,但是看了一些回答我只想说,某些答主您在装什么外宾啊
某些清华的朋友,贵校的本科外籍留学生普遍都是什么学术水平你们真的心里没个底?
贵校面对外籍学生时的骨气到底是不是和面对来自山东河南这些地区的人才一样足,你们自己心里当真不清楚?
为了排名增加diversity?你们去打听打听没有国籍(单独招生)的华侨华人的入学条件,会更让你们惊讶的。
当初我外公查出癌症,为了在国内多陪我外公几年,我想过留在国内
清华、复旦我都打过电话的,我学理工科,不是乱七八糟的专业,对于非中国护照的,要求就是4个B!那个老师亲口跟我说“4个B就可以了”
这是3年以内的事情,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查证
招生处对外宣传挺爱说大话,你去跟那些完全不收中国护照的国际学校打听,你问那些外国老师Tsinghua到底难不难进你就懂了
4个B是什么水准?
你清学子天天在小社区上黑的英国top10,最烂的学科,要求也是需要全A顶多只能1个B的。
你清学子天天在小社区自比美国top30(逻辑是因为高考比他差的都轻松进了top30,所以top30“生源不好”,所以清北比top30值得去,never give a fxxk about 美国人压根没听说过什么叫高考),美国大学其实也承认alevel成绩的,但让人知道你考了4个B基本上你就去中部州立大学玩儿吧。

“申请条件而已,不代表考到就允许入学”
——现在我可算知道为什么清华大学不肯在国际生招生页面直接写分数要求,反而委婉地要求私谈了,原来是为了避免您这种爱校人士受到刺激?
原来贵校这么狡猾,设置如此低的分数条件是为了故意耍留学生的?要不要给贵校颁个“专坑外国学子申请费”奖?
在五道口待过的即使不想明白也应该明白,五道口之所以会成为韩国首都,而不是美国首都英国首都,不就是因为和无数中国学子万里迢迢穿过大半个地球去上你不同,人欧美发达国家的天才,除非特殊使命需求,否则根本不会稀罕来你“国际化的”大清花好么?
当然,这也是必然经历的阶段,毕竟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某些西方价值观里很看重的东西在中国甚至是没有合法的立足之地的,即使是真喜欢亚洲文化的外国人,前面还有一个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在挡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一个时态是未来时的决心和“战略”
这个新闻标题也起的的确有煽动+挑事的意思

=====Subjective Views的分割线(据海淀群众反映内容“很酸很伤感情”,建议来自五道口且笃信贵校如今真的艳压G5 ETH 赶超TOP20的小社区爱校人士就别看了)========
但是说真的,我最近刷多了小社区,我现在还是挺喜欢看到这种新闻的。。。
因为我发现很多清北的学生,尤其是硕博士依然还是清北的同学。。。
眼看是奔三的人了,在贵乎这个圈子里却依然还留恋着18岁那年的谢师宴的豪情。最可怕的是自己为了那点母校荣誉感愿意一直豪下去就算了,还怂恿年轻的学弟学妹陪你一起豪。是欺负他们有墙上不了谷歌还是英语不够好上不了quora?
还是欺负外国人也好留学生也好一般不稀罕来http://zhihu.com陪你们玩互捧大脚&党同伐异?
——“牛剑其实特别水,我哥儿们当年高考比我差40分的都申上了,保本校研吧”
——“EPFL是什么啊,有我清华工科厉害么?我们系高考每个省只收一两个的”
——“曼大物理是什么?和曼大商学院一样是个人就能进吧?好意思和我北大物理系相提并论?只有高考状元才能进我们系的”
——“我985本科,高考全省前100,硕士去个帝国理工LSE会不会给自己履历留污点?”
——“欧美大学教育已经产业化了,你去看看多少中国人,都是骗钱的,文凭直接扔纸篓里”
有些人对高考情深义重的程度简直让我这种从来没有高考概念的外国银吓哭,百年之后你们的那块小石碑上是不是也要腾个地方刻上那个数字?
每次看到这种答案,我都怀疑方教授的这堵墙,其实不止是一堵墙,不止是局域网这么简单,它其实是个虫洞,虫洞里其实是另一个时空。也非常感激王小川先生搞了个高仿+这几年四六级高考英语又要闹改革,中国学生的英语可能要更烂了。不然这飞一般的自信整天在小社区上抱抱团吹吹水就算了,要是去外网in English的艳压我等海外二三本,真的不知道被吓到的是谁。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of desert~
论科系有钱程度比不过欧美大学,论教学内容艰深程度比不过俄罗斯大学,校友人脉圈(贵校出过很多President?可是你考公了么?你会喝酒么?毕业生平均起薪是多少?)也没欧美大学广,100年没憋出一个诺奖一个菲尔茨,最可怕的是还莫名其妙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社会主义好的学校,在我们这种外国“三本学渣”眼里,本来就不是什么圣地
别怪清华领导没底线,本来不需要北京户口的外国人才肯来就是给你面子。
某些人自己扪心自问,要是你们生下来就是美国人英国人,要posh有藤校文理学院,要物美价廉有各种 institute,要混文凭有各种state u,真想求知的话,亲手发展甚至创建那门学科的老师可能就在你们国内的某所大学任教。。。
你没事花几千刀坐飞机来五道口你干嘛?就为了跟一群“高考考得好”的“成功人士”天天在小社区上吹牛比抱大腿?享受下快20岁的人了大学不许你在自己住的地方用电脑,还天天逼着你跑步顺便吸几口霾的东亚特色big baby养成方式?还是看了几眼上交大的大学排名,就决定到天都看不清的海淀,去那个“政治正确”重于学术自由的校园,从此过着天天范强才能刷Google scholar的自由自在的学术生活?
某些把清北作为跳板出了国的成功人士,你们学校的孩子能吃苦会吃苦就了不起?
在你们整天在中文网站用中文抱怨这边本科生如何水 如何三本的时候,也请先审视自己同届其他学生的处境吧。拿你这个1%和随机挑选的碎催比对大家对你自己都是一种不尊重

——天赋异禀但是家境平庸以前家里还被外人&自家人连续打劫过 的小明,用攒了三年的工资给自己的梦中情人小丽买了台iPhone作生日礼物,梦中情人笑着说谢谢,给了小明13块钱打的回宿舍。小明攥着这13块钱,回忆起这三年的努力,泪流满面觉得这辈子没爱错人。
万万没想到小丽其实回家就用那台iPhone给城里住的“要是高考只能考上三本”的小王在微信上写了三封情书然后被拉黑。
——我可以体会评论里又开始控制不住去艳压其他大学的某些人的悲怆,这种unbalance的确是蛮怨念的,但这就是事实。

利益相关:
我家里也有亲戚在清华工作过的
不要说我是故意黑谁,我只是觉得比起真正的笨蛋,自欺欺人的聪明人更让人觉得惋惜。
还有再说一个常识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国际普及程度本来就不同,但对于需要提交托福成绩alevel成绩ap sat成绩的外国大学(简而言之,非骗钱性质的正经大学),招中国学生时的标准根本就不低于本国学生,反而是大大的高于本国学生
中国学生之所以多,不是学校没底线,是因为中国学生会考试,尤其会数理化考试,有的学校招生时比较透明,没有歧视如此而已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考托福也未必能上110,对于美国人来说Sat上2200,alevel全A 也是高分
===============================================================
评论区不光出现爱校人士,爱果人士也出现了,不愧海淀“Red Brick U”。
最后补充一次,我提诺贝尔菲尔茨只是随便说个指标,诺奖菲尔茨数量不一定代表学校的学术水平,但说真的国内大学可能由于领导年龄层问题,每次看相关新闻总是给我一种亩产10w斤时代好大喜功的感觉,结果喜了这么多年功劳最大最有经验价值的诺贝尔奖却至今没到手,这难道不是一个嘲点。
“清华拿不到诺奖还不是拜你们外国列强所赐”
“在最该发展的时候被你们的炮火轰开了”
——这种催人泪下的话请你们留着回家自己嚼吧就好了,别拿出来说了 。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你弱你有理,中国历史上也是侵略过别的国家的,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的很多事都没办法写进人教版历史书里的。而且打仗和科研差没有关系,正常情况下战争反而是会催化科技发展。苏联打仗解体一样没落下也被西方国家视为眼中钉,45年以后人家整个国家的男人都差点死绝了。
最关键的,这甩锅的本事是必修的某概课上老师教的么?——中国当年那批最有价值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到底是死在战场上的多,还是栽在其他地方的多,为什么一些学者明明可以做第一人,明明可以“为国争光”却移民,我看某些朋友坐标还是国内,有IP track的吧?说多了你们没准又要被“指导员”叫去指导思想了,我为你们好,我也不说了

还有别一提欧美教育就说人家贵族教育 阶级固化,大家都天天看环球社论?21世纪的中国人居然整天敢说其他国家社会阶级固化严重?知道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美国人都是出自高学历家庭么?因为出自那些家庭的人父母本来就看重教育,有很多美国人,他们祖上可能从华盛顿时代就是做面包当牧师的,他们那个文盲国家的教育界流行的是"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and liberal ",有的白人学生家境优越脑瓜天才结果大学直接进神学院侍奉上帝去了,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美好tradition,很多人即使一辈子到死都不知道人是从猴子变的他们也过得也很知足。
申请大学的时候,你要是有校友关系自然是有加成,可是如果你要是全家没一个上过大学的就指望你一个提高智商水平了一样有buff加成。
美国大学学费是贵,但是有种东西叫贷款,很多美国人身上都背着贷款,美国私立大学对国际生一毛不拔,对本国的优秀学生其实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本国人本科完全有几率拿奖学金。美国还有非常优秀的很多公立大学,很多大三转学top20几率非常高的社区大学,如果你真想上大学想投资自己不愁没路。
比起穷人不上大学,更可悲的难道不是穷人曾经被哄着上大学很有用结果其实上完大学也没用?
之前那篇流传甚广考上985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微信文章,虽然写得很丧,但我想很多985精英其实明白,说的明明就是那80%人的事实。我母亲以前在国内工作过,她手底下的秘书第一学历最低也是南大的,我没在国内上过大学,但我觉得我能了解一点大多数人的普遍生存情况。

以前学校有个博弈论的老师,来过中国,我去听过他讲座,他说中国高考的制度存在的目的,就是让一群人相信自己真的可以靠高考改变自己一个人的命运,从而就这么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至于个人命运究竟如何,在他们真正相信之后其实就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在我这个外人看来,这也是为什么清北被国内某些人民疯狂地捧这么高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存在了很久很久的事实曝出来某些人居然觉得无法接受。
大家其实都知道班上确实有那种非常有天分可是就是不擅长高考或者很偏科竞赛又失利或者把高考搞砸了从此只能一生庸碌的人才,大家心里都明白高考制度其实可能并不是那么科学,可是大家又真的不想承认自己是被牺牲的。
所以很多人一看到这么多“家里有钱”“吃祖上”的“学渣”,轻松迈进了985毕业生可能都不一定迈进的学校的大门,就整天拿个高考成绩抓着不放,说那是差生专科生集结地,整天群嘲攻击(多大仇?你的母校是你爱的母校,他们的母校就不是母校?)。不为别的,就因为否定了当年那个压根就没出现在自己试卷上的选项,心里多少会舒服点。
某些人也可以阴阳怪气骂我,也可以继续你们的拉帮结派去BBS去微博拉人来骂我,我不会再删了,也不会回应了。
某些人跟我说我过多少赞应该取消匿名,我上小社区平时只点赞专业收藏专业问题回答,我匿名不是“怕”(为什么要“怕”?如今在小社区说两句实话都要“怕”了?),只是讨厌被人艾特来艾特去,我也知道底下肯定有回答要和我争,我并不想看,我回复这个问题只是说点某些喜欢抱团取暖的人一直都不爱听的实话
我更不在乎什么赞,我不会像某些985精英小社区大V,在网上说几句真心话居然还要花钱给自己买赞给自己撑底气(为了凑到你当年高考成绩单上的那个数么?
就像这一纸招生简章,事实就是事实,时代会记住一切。
不说了,赶due去了,希望不管一本三本,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整天在小社区裸眼鉴3本的985同学,天天带着985赶英超美 傲立世界教育之巅的爱校人士,你们可以继续浪费时间继续洗,等这事的风头过了继续再拿所谓高考成绩所谓入学条件 不留余力地在小社区拔高清北本科搞臭海外本科(这再可笑其实也是你们中国人自己内部的事),继续说QS USN排名不算事( 看了几眼其他的答案这件事最大的受益其实者不是移民公司,是QS大学榜,很多惯黑QS的985的大神们终于愿意临时承认  总是偏心少有奖学金的英国大学而不是全奖请你来美国的美国大学的QS排行榜的合法性了 ) 我的母校由于每年本科都有意控制招的中国面孔数量,目前还没被你们盯上,虽然感觉也快了,不过我是不想陪你们玩了。
至于是真在国内三本读专科的同学,希望你们不要被贵乎这种“他牛比所以他放个【哔——】都牛比,他GPA比你高工资比你高所以大家都得听他的”的风气影响到
你如果真的是一个热爱知识尊重知识的人,我相信上天是不会辜负你的,即使你没有去成什么硅谷华尔街给人打工,你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更有营养的人。
毕竟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出门不需要报学校大名的牛人才是真牛人:)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来答。
第一个方面:这折射了什么乱象?
答:逆向民族主义,回答完毕。
第二个方面:这件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刷榜。
要想建设世界流大学,就要至少先把国际排名刷上去。我们知道,掌握国际排名话语权的的排名机构是讲英语的,而决定国际排名的重要参数就是国际化程度。其中,来的最快的就是提高留学生数量。
当然,这些留学生当中固然有一些借机回国刷帽子的有钱有权的假洋鬼子;但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主体还是真洋鬼子。这确实是短期内迅速提升国际排名的有效方法。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不如国内考生的问题,毕竟上国之臣下国之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赢之前,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做与白人平等的美梦。
至于有些人说的黑人,拜托你光看人家黑,你知道人家有多赵吗?黑赵黑赵,赵黑赵黑的。
至于有些人说“有权有势的假洋鬼子降低清华含金量”的问题,我奉劝一句:
有些勃学基本盘啊,别上了清华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人家有钱完成这一系列操作,早就不可能跟你在一个位面上竞争了。
真正跟你同台竞争的,是那些跟你家一样穷,拿着普通985、211、一本二本的同学。屌丝对屌丝,咱的奴隶地位早就坐稳了,是不会受啥威胁的,放心。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严格来说,除了英美之外都存在这个问题,各国顶尖学府对留学生放水。道理也很简单,对国际学生缺乏足够吸引力,因为除了英美之外,顶尖学府带来的学位溢价一旦出了本国势力范围就大打折扣。当然,有些国家因为没有真正的顶尖学府,不在本答案讨论的范围之内,比如说德国,虽然学校都很好,但实力相对平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top1或者top2.
法国的巴黎综合理工,俄罗斯的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韩国的首尔大学,朝鲜的金日成综合大学,哪个不是有一帮比本国学生差不少的留学生。就算是中国人作为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群体之一,到了综合理工这种地方比法国同学还是有差距的,不管是家境还是能力(当然能去综合理工的中国人水平完爆我,也完爆伦敦这个野鸡理工大部分人,不吹不黑)。当然,有些国家因为政策原因,并不存在顶尖大学,各校水平比较平均,比如德国、荷兰等,也有很多好大学但这些大学实力平均,学生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这里就不讨论了。
大学招生的门槛,其实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由于目前很多大学追求国际化和多元化(盲目追求当然是不对的,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对学校和对学生成长都是有利的),所以大学是愿意招一部分国际学生的,但留学生如果愿意来的少,那么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供过于求,自然录取难度就降低了。
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就转换成了,为什么留学生对去英美之外的顶尖学府意愿没有那么强呢?简单的说就是学位溢价的地域性问题。每年天朝这么多人考清华北大,日本这么多人挤破头往东京大学,法国人最优秀的没出国反而拼命挤到综合理工,难道大家意味这些人读大学是为了好好搞学术?别的不说,本朝的清华和法国的综合理工,虽然都是理工院校,却都培养了不少政治家……说白了,上至优秀学生,下至普通学渣,大部分读大学也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程。那么,既然目的这么现实,选大学也就很现实了。
大学能为我们提供的前程保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基于自身的实力(比如学术水平,综合素质等),二是基于学校的能力(学位的光环,校友网络)。前者而言,顶尖和一流大学的差别其实没有这么大,比如说学数学,同样一个学生,在北师大读四年数学,水平就真的会比在清华读四年数学要差很多吗?我看不至于。但后者的差别就天差地别了,也正是后者而非前者,吸引本国人民拼命往顶尖大学里面挤。但这种吸引力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很弱的。中国人从东京大学毕业找工作,能和日本人一样吗?法国哪怕是蓝领工人的子女,从综合理工出来照样有较大机会走向人生巅峰,但中国留学生出来混个富裕中产也就到头了如果在法国生活的话。留学生在留学目的国工作生活,面临的不便和劣势远非一个学位就能填平。至于说学生回到本国,这种溢价就减弱得更多了,你在美帝找工作你说你是清华毕业的,除了华人老板以外哪个雇主会觉得你这个学校超级了不起?虽然都是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学位证,但带来的收益是不一样的,自然吸引程度也就是不一样的。当然,考虑到留学生为了汉语付出的巨大努力的话,收益其实就更低了。
至于说为什么英美的顶尖大学依然是本国公民比外国人容易,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学位溢价是全球性的,不管在哪个国家,哈佛或者剑桥的学位都能让人对你另眼相看。英国主要靠历史地位,美国则主要靠国力强盛。小社区大部分留学的网友都是留学英美的,所以自然会感觉很不爽,凭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去其他国家留学而本国的顶尖高校外面那群渣渣想来就来。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天朝目前国力衰微啊。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想说的都有人说了,该洗该黑的也都说了,我就不发表我的观点了。

我说说diversity这事儿。
中国大学在diversity这块儿其实吃亏很严重。
我在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参观的时候,注意到NUS的diversity非常高,外籍学生和外籍教授非常多。
但是NUS招个印尼学生和马来西亚学生可是都算外籍的。

这是什么概念?
新加坡当年就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后来分出去的。
新加坡和印尼之间距离近到,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抱怨印尼烧秸秆的雾霾飘到新加坡来了。
类比一下,北京可是被河北省整个环绕的,新闻报道成天说河北的雾霾飘到北京或者北京的雾霾飘到河北。
也就是说,清华北大要是招个河北的学生,搁在NUS就可以算国际学生了。招个天津的教授,搁在NUS就可以算外籍教授了。
反过来,清华北大就算招个海南或者西藏的学生,那可还是本国学生,不算外宾的。
这哪儿说理去。
(当然,NUS本身的硬实力也很强,但是国际排名里面看到像这种外籍学生、外籍教授占比的排名NUS排那么高,实在觉得有些……)


所以中国的大学,硬要去凑国际标准的diversity,有时候是真的吃力又不讨好。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8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们不也是一群二本渣转学跑到东大去镀金so easy so happy,日本高中生看到气不气?首尔大学考个二外收拾收拾也就直接去了,韩国人要不要搞个rally抗议一下?一群东亚混子互相刷学历还彼此看不起,谁稀罕谁啊?

记住,清华永远不是因为学校好而难进,而是因为难进而成为顶尖。没有那些top的本科生,就你那几栋不见人烟的破楼、和学生抢一作的老混子、校门口牛肉面最多两片牛肉的黑店,以及隔三差五出个分尸投毒大新闻的环境,就这核心竞争力,对高层次的外国人有啥吸引力。学习差的黑皮去州立大学打炮嗑药了,学习好的直接UCB、MIT和图灵奖得主谈笑风生,清华是什么,有左宗棠鸡卖么?

另外那啥,我说,还真别看不上什么刷学历的人,你鄙视他是你没眼界,或者是你自己没这个机会嫉妒的,他们上的,可是人生快车道。

就我读的北美十八本UCI,就有很多考不取一本乃至二本的大陆学生来这边读本科。拿我做TA的一节课举例,第一节课我就发现有两个华人女生连求导都不会,这在国内估计要被鄙视死了直接被老师放弃了吧,然而经过四年的学习,这些高考语境下的loser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受到了很好的学术训练,去UIUC、UCB等等都大有人在,比读了清华的还成功,有的也出了很好的成果拿了教职,某种程度上,这种对于非出类拔萃者的成功教育才能称为教学,清华的存在,只能说是考试天才收容所。这些读不了二本的同学要是在国内的大学培养体系下,估计也就是打几年游戏虚度光阴,发奋点也就是啃那种过时了的阿猫考研书坐自习室一整天做着无意义的努力吧,对比一下,谁是loser,昭昭然矣。

所以,有这鄙视的功夫不如努力做好自己吧,不管六本还是八十六本,保持终生学习,或者终生投机。哪天你做传销做到马云这个份上,也就没人说你是骗子了,反而会把你举在神坛,脑门上刻两个字:天才。

利益相关:考不上清华and去清华玩被拒之门外的失败人士。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文章内容和标题描述有问题,取消笔试是海外高校招国际学生的常见方式,这样改革是向国际看齐,故这篇文章的论调有失偏颇。

不过清华应该是在力求提高国际学生比例,这点应该是大家很关心的,我也想额外说两句。

国内很多高校,对于国际学生比例这个指标都颇为重视,这点评论区也有人指出。各个学校肯定也有苦衷,因为不这么做,一个指标不行,那国际排名就上不去。

不过在我看来,提高国际学生比例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结果,而非原因。

现阶段国际学生报考热情不足,本质上还是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够。对此,我认为应当努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而非简单粗暴地降低标准。

如果为了一个好看的数字就这么干,感觉就是个变相的移民广告。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30:20 发帖IP地址来自
类似的问题早都在小社区说过好多回了。说白了,根本问题不在于清华招生是不是放水,有没有在刷榜搞小动作,而在于中国不是发达国家,对外国精英缺乏吸引力,同理上个月斯坦福也决定无限期终止向北大派东亚研究项目的本科交换生,因为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少。这两件事情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一个匿名的清真问题“阿訇是个什么样的阶层”。某贫困回民家庭过节的时候杀了家里仅有的羊换钱做油香给阿訇上供,没想到前脚走后脚阿訇儿子就出门把油香扔水沟了。穷人家的几个孩子含着泪把没糟践的几个油香赶紧捞上来合着泪水吃了。这俩故事是不是很像?天朝人稀罕清华稀罕得跟什么似的,可对老外来讲,清华是什么?能吃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