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式出国留学是否有意义?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29   6171   10
我是一名大一普通二本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时就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想换一个生活环境。现在大一需要学业规划,我想先在国内考研,之后去英国留学继续考研深造,不知道这个梦想能否实现。但是现在有一个考虑,就是发现中国发展潜力很大,当前国际形式出国留学是否弊大于利,出国留学是否有意义成为我现在的一个很大的疑问。不知哪位大佬能解答。。。万分感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家里不缺钱的话,当然出国留学去呀。
不知道你说的意义是什么,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影响你出国吗?出国难道你不回来发展了吗?假如你要建立所谓的人脉,本科不是在国内读的么?
趁年轻的时候,出去看看闯闯,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多结识些优秀的朋友,怎么会没有意义?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于那种对留学抱有长期“执念”的同学,咱们一般都是这样建议的:先了解留学,有条件就去。但其实在了解留学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留学,最终理智地放弃了留学。也就是说虽然抱有强烈的出国留学愿望,但适不适合出国留学是另一回事。

一、你是否适合留学
1、基本条件——你的家庭条件足够支撑你留学吗?
没钱就很难留学,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很多抱有留学梦的同学都因为经济条件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便他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硕士留学和博士留学不一样,很难拿全奖,而且即使是博士留学,仍然需要一些资金投入。
如果你家庭条件足以支撑自己留学,那就满足了留学最基本的条件。请继续往下看。

2、你的专业适合出国留学吗?
有的专业适合出国深造,有的专业出国留学也许并非是最佳选择。我们做决定就是要考虑性价比,看值不值。以审计这个专业为例,它本来就是从会计这个专业分出来的,因此也可说在就业上,审计和会计有很多共同点。就业面很宽,很多同学把四大作为就业首选目标。但国内四大的大体情况是里面的审计其实是以本科生为主,相比起硕士学历,CPA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所以——
1)如果你的目标是在国内就业的话,考证可能比读硕更重要。但考虑到审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长久之计,在四大里面做到partner的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最后基本上都是跳槽到别的行业(券商或者PE之类的),所以读研(包括出国读研)仍然是值得考虑的选项。你可以把四大作为跳板,将来进入金融业。其他行业也无非是企业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或者进银行之类,硕士学历的收益可能没你想象的高。
2)如果打算留在国外就业,留学几乎就是必经的途径。就业一定要早作准备,争取留在当地。

二、有没有必要读两个硕士
国内硕士毕业之后再申请英国的硕士,其实并不划算,尤其是你学的仍然是同一个专业。你完全可以本科毕业直接申请英国的硕士,这样可以节约两年时间。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你是专业尖子,有潜力进入国外本专业一流学府深造,那出去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只是增长见识,拿个普通甚至野鸡文凭回国,你会发现留学经历某种角度来讲对你是减分项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7 发帖IP地址来自
留学是为了国富民强

中国人出国留学,若从1847年容闳赴美算起,至今已有168年历史;若从1872年清政府正式选派官费留美的幼童算起,也足足长达143年。

百年来,中国留学者从涓涓细流演变成今日洪涛巨浪场面,而那些跌宕起伏的留洋经历,无不掩映着岁月变迁的痕迹。





20世纪初,中华大地上曾掀起一股留学热潮。
那时候的中国人对本国制度和文化开始丧失信心,进而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敬仰之情,而这种敬仰很快转化为对留洋归国者的崇拜。






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留学是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捷径,留学生更是未来中国的希望,由此可见这批肩负重任的海外学子社会地位之高。
他们虽出自名门巨贾、书香门第,但大多品性优良、艰苦好学,且于胸中暗藏报国之志。

现在留学还有什么用

留学人数连年增长。
2016年3月,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1978年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404.21万,年均增长率19.06%。根据《2016留学趋势特别报告》显示,在2016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仍然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





美国《2015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4至2015学年,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304,040 人,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向美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小留学生已占据留美市场主体地位。

留学生负面新闻频发。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留学生,本科阶段开始前往国外读书。
尚未完全形成的三观,巨大的孤独感以及对于是非的不成熟判断,导致很多悲剧发生。
遣送归国的案例层出不穷,有的因为成绩太差出勤率过低,有的因为考试作弊严重抄袭,更有甚者因为吸毒、杀人等极度恶性事件被管制。
关于留学生负面新闻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海归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回国发展。
报告预计,2017年的归国人数将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可数据还显示,53.8%的海归因思维方式的冲突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

很多人开始质疑,留学有什么用?


留学学的到底是什么?





恕我直言,那些花着家里的钱换个地方混日子的人;
那些明知自己一无所学,却引以为豪的人;
那些眼高手低,自我麻痹还看不清现实的人;
那些回国以后好高骛远、喜欢跳槽、盲目自信和团队协作能力差的人;

……
你们,才是这个问题最应该被质疑的对象。

那现在留学学的到底是什么?

出国留学,实质上是“被迫”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另外,根据研究表明双语者具有更高的同理心,能够为他人的处境着想,

弱化自我中心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帮助他们看待事物时不迷信于一种观点,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在国外高校的学习,留学生拥有了比内地毕业生更加开放、多元的视野,接触到国际最前端的学术成果。

很多国外教育看似一时达不到“就业”“应试”的功利目的,但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个体的成长,提升学生更综合的能力和素质。

留学,不光是多学习一门语言,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更是培养全新思维方式的途径,了解世界的深刻与复杂。

旅行或许可以快速浏览精髓,但要转变认知的角度,你必须在国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一段时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所处的环境不改变,人真的很难改变审视世界的角度。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鸡汤太多,我就不接着往下灌了。

留学越来越成为验证一个人是否平庸的过滤器了,让优秀的人更优秀,平庸的人更为平庸。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二十年前海归受重视是因为出国的大多都是优秀的人才,靠着公费出国甚至奖学金出国,这两年海归被唾弃是因为出国门槛降低了,出国的大部队混杂了更多国内的loser。说白了,不是说出国的经历没意义,而是出国的人层次降下来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本土学校认可程度增加,未来loser比例会进一步加大。出国的人目的不同,如果是想通过学习在国外工作定居,那这种趋势没影响。如果想回国就业就要想办法在海归大军中向hr证明你是优秀的,比如名校毕业,比如优秀的工作实习经历,而往往好的学校好好工作实习是挂钩的。结论就是有好学校offer就去,一般学校不如在国内奋斗积累工作经验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29 发帖IP地址来自
出国前搞清楚自己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拿文凭、攒经验、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不同方式的教育、转行\/升职需要、被留学...不同的人留学有不同的目的。
对于自愿出国、以在不同程度提升自己为目的的人来说,为什么要出国学习、为什么去这个学校学这个专业、我的目标是什么、有怎样的规划来达到这些目标...好好思考下这些问题,可能思考的过程带给自己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怎样做选择的痛苦,但最终搞清楚目的之后,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回头看看,记得提醒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就能减少一点迷茫。
申请学校\/专业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倒推:想要毕业以后做管理咨询的工作——挑着看了几家知名咨询公司的招聘要求及各种面经中介绍的做咨询必备的skill set——查哪些专业能帮助自己积累这些skill set (即看专业、综合排名靠前的那几所院校、那几个专业的curriculum)——根据综合结果定专业和学校。
除了学习这件重要的事之外我以为,出国接受教育的意义绝不仅是上课考试拿毕业证。网络的发达和国内很多高校的资源让”听国外教授讲课、接受最新的学科资讯“等都有可能在国内就能实现。自己如果真想学,在哪都学习知识。
我信奉的是生命不能活的更长,但能活的更多。于是,【能给你人生经历抹上一笔色彩】是我认为的‘留学的意义‘,而这笔色彩怎么抹,基本靠自己的心态、心智和行动来决定。

偏见源于无知,无知加剧偏见。这是我出国最深的感悟。
为什么有时候非洲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比较强势?为什么很多出过国的中国人说话爱中英结合?为什么希腊人做事很casual,为什么印巴人的英语口音会导致很多英语流利程度并不如他们的(中国)人反而嘲笑他们...
很多事如果你不做深入了解仅凭主观印象或人云亦云就很容易导致偏见,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一件事及其它存在的原因,你才会知道真相,进而发现自己的偏见是由于多么的无知而导致的。
上学的时候我班里一个非洲同学看不起印度同学,觉得他们不爱干净,当面斥责他们做饭时把厨房弄脏。但真正深入了解、见过他们做饭的方式后才能明白,这个酷爱用调料的民族在做饭时不把那么多粉料不小心洒在桌子和地上是多么地难以做到。而清扫的时候确实不容易100%打扫干净。
同样,很多欧洲人觉得中国人做饭油烟大、中国人聚堆不爱跟外国人交往、中国人在group work的时候不愿意发言。
也有不少中国人歧视印度人,叫他们阿三,对我来说这是很刺耳的称呼。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种族的人有资格去歧视另一个种族。为什么要用道听途说或一些表面的东西把自己的双眼蒙蔽从而失去发现优秀和美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be open minded太重要,以谦逊的态度面对一些已知、未知,用包容心接受不同,否则你会因为偏见而错过很多美好。
Be independent
很多事需要自己独自处理。吃饭学习买东西出行这些小事就不用说了。更多的可能是面对困难挫折时需要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消化,自己承担。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出国留学的一种是天赋很高学习很好出去深造在专业方面能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另一种是学习很渣家里条件又好送出去完成学历回来安排工作或者接班家族产业。这两种人在中国都不多。

所以绝大多数还是在国内踏踏实实一路考上去毕业后留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中坚力量!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审计这行不好干啊,太苦。二本出身去四大可能有点难吧,考证、出国读研、加澳移民,我估计你是不想回来的。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当然有意义了,花着老子的钱,又不受老子的管,去吧骚年,你会不想回来的。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出国留学,倒是可以锻炼口语,开阔眼界,说不定回国会用到。
至于潜力。。。如今北上广满大街的海龟,你的竞争对手太多。”当初把留学的钱用来买房子,现在都赚翻了” 这样的话类似的新闻,相信你自己不是没有听过。
想把留学当做逆袭。说点难听的,二本留学英国能有啥好学校?(神壕把我当屁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