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校女大学生,计划留学,不知是否需要?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29   6509   10
本人二本读食品专业,计划研究生转专业读人力资源,去法国或美国。
个人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自己本身也比较喜欢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但一个爸爸的朋友(在加拿大和美国和中国开了几家公司)给我的建议是在国内自学人力资源,没有必要出国学习,因为可能会面临很多我想象不到的问题。
现在雅思在学中,想知道作为女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学习和在国外学习有什么异同。到底怎样更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05 发帖IP地址来自
别说话,听故事:   
        村里头有家馒头铺,是老李家的,门前挂着一面布旗,写着大大的“李”字。
        老李是这家馒头铺的老板,今年50岁了。
        老李的父亲早年给别人家当过伙夫,蒸了一手好馒头,把这手艺传给了老李。老李人也机灵,年轻时的他从父亲手里接过蒸笼,经过这么些年发展赚了这么间铺子,在村里倒也衣食无忧,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眼看老李的儿子小李也二十了,老李准备把手艺传给而小李,让他把铺子继续好好经营下去。于是他把小李叫到跟前。
       "小李,跟爹去厨房,从今天起我要把咱家的蒸馒头的手艺一点一点教给你,以后……"
       “爹,我不要跟您学手艺。”小李站在他爹面前,低着头喃喃地说。
       老李瞪大了眼睛,有点吃惊“不跟爹学手艺你想干嘛?”
       “爹,我看书上说外面好吃的东西很多,我想去学做满汉全席。”
       “小李,去外面找师傅学哪有爹亲自教你的好?”
       “可是爹,我真的不想一辈子只会蒸馒头。”小李说着抬起了头,直视着老李。
       老李被说的有点哑口无言,他明白小李的想法,他也曾经年轻过,但是……他想起了自己的爹,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忽然间有点兴趣索然,转过身去,挥了挥手让小李出去。
        小李似乎还想说点什么,刚张开嘴却发现老头已径直往里屋去了。

        小李还是如愿以偿地去了村外,到距离村子很遥远的镇上去学习做满汉全席。临走那天,老李没有来送他,还在馒头铺里做着馒头。他思忖着要不要新收一个徒弟,来做手艺的接班人,这“李记”还得继续下去啊。

       四年多后,小李回来了,据说不止学会做满汉全席,还会做更好吃的馒头。
       回来那天全村的人挤到老李家来看这位归来的李家儿子。老李于是请客大宴村民。他真的很高兴,儿子终于回来了,还学有所成。他在酒桌上喝了许多,还带着小李一桌一桌敬酒,笑得满面通红。
       宴毕,他带着小李到后厨指着一正在忙碌的姑娘道:
       “这是爹给你找的媳妇,武家姑娘,咱家的手艺都传给她了,以后她帮着你一起经营好咱家的铺子。”
       小李虽然喝的也有点醉,却一下就明白了自家爹心里的打算。看那姑娘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过来拜礼,心里有点好笑有点反感爹的擅作主张,却也没说什么。
       老李继续说着什么,小李一个字也没听到,心思早就跑到了村中的张家饭馆去了,原来他回来时张家老板就许诺他一个大厨的位置,张家饭馆可是村里最大的饭馆啊。想到这儿,他嘴角不由得笑了笑。

       小李没有接他父亲的班继续经营着馒头铺,却跑到了张家饭馆去做大厨,这在村里可是一件大新闻,有人说他有出息,有人说他糊涂。老李得知后气得摔了杯子,却也对这个儿子无可奈何,只得随他去了。

      小李上任大厨后,发现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做得没有精致菜肴,没有满汉全席,全是家常小菜,随便做过饭的人都会做那么一两道,他有点傻眼了,当然他也会做,可是,这不是他想做得事情啊,他外出四年学习不是为了回来就做这些厨师都会做得菜啊!于是他去找张老板。
      “张老板,您请我来是做什么的呢?”
      “当然是做大厨做菜啊。”
      “可您是村里最大的饭馆啊,不应该只做这些家常菜啊!那叫我来的意义在哪里呢?”
       “小李啊,你还年轻,这些家常菜都是基础,不要好高骛远啊。”张老板轻描淡写地回应着。
      “可……我也没见厨房里其他师傅做些其他精致的菜啊?”
      “所以,不是请你来嘛!要不你先做套满汉全席来给大家开开眼?”
      “行啊,我需要鲍鱼、鸡脯、大虾、龙须菜、海参、冬笋、冬菇、葱姜末、兔肉、鸡蛋、胡萝卜………这二十种材料,先做个两三道菜你们先尝尝看。”
       张老板听得有点傻眼,吃吃地说:“这、这些材、材料村里很多都没有啊!”
        “那好办,去外面买呗。”小李满不在乎地说道。
        “去买是可以买,可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山高路远的,成本实在太高,成本高这售价就高,村民哪有那么多闲钱来吃这些东西啊,尝次鲜还可以,不能作为平常菜啊。”
       “那怎么办?”小李也有点傻眼了,他学了那么多回来不是为了光想不做的啊。
       “那这事先放一放吧,听说你还学会怎么做更好吃的馒头,要不你先做做看?”
       “好吧。”小李只得妥协。

        小李馒头做了出来后,张老板请了很多人来品尝这新式馒头。众人吃之前把小李狠狠夸了一遍,吃完却又都默不出声了,还不约而同放下了手中的馒头。良久有位长者迟疑的说道:
       “小李,你这馒头是不是……嗯,有点太甜了?”
       “不会啊,我在外面学的就是这样的啊。”还没说完拿起一个自己吃了一口,“您看,挺好吃的啊。”
       众人笑了笑,没有说话,默默地把手中馒头吃完,然后离开了。发问的长者吃完后站起身,对着张老板摇了摇头,叹口气走了。
       张老板看在眼里,默不说话。

       没过多久,小李离开了张家饭馆,回到家里。又没过多久,村里便有许多关于小李的说法,有说他出去学了四年多屁都没学到一点,有的说他味觉出了问题真是可怜,有的说他是银枪蜡头,总之什么样的说法都有。
      小李回家之后很伤心,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他有点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出去学习这四年,他不解,他纳闷,他把自己锁在屋里,谁都不理。
      老李看着小李从风光无限地回村,到现在灰溜溜地回家,心里也很是感慨。他来到小李屋前,隔着房门沉默地站了一会,开口说道:
      “小李子,你没有错,村民也没有错。”屋内没有反应,他继续说着。
      “错不在于人,而在于位置。这事其实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你看你爹我,还有你那媳妇武氏,凭着这馒头手艺,做起这李记铺子,我们不会做满汉全席,不会做你做的那种馒头,但是我们知道村民的口味啊,我们知道村民能买的起什么,我们也知道村里的食材能做些什么……”
      老李话没说完,房门打开了,小李从屋里走了出来。坐在门前石阶上。老李愣了愣,也做到他身边。
       “当年你要出去学习,爹不想让你去,爹是觉得没有太大用处,可你的愿望是‘不想一辈子只会蒸馒头’,所以爹放你出去。到现在你这愿望难道没有满足吗?既然满足你又何必失落?”
      “孩子。”老李继续说道,“乡间有屠狗术和屠龙术,你学哪个?”
      “自然是屠龙术。”小李想也不想说道。
      老李笑了笑:“可乡间狗常有,而龙没有。学屠狗术足以温饱全家,学屠龙术反而无用,落得凄凄惨惨,你可明白?”
       小李似有所悟,说道:“爹,我明白了,我从明天起就和您还有媳妇学蒸馒头,好好经营好”李记“。”
       老李欣慰的笑了笑,
       突然起身,怒斥道:“你明白个屁!”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原地发愣的小李。

这故事有两版本结局。

【普通而多数版】
         后来小李随着父亲和媳妇重新学习蒸馒头,了解村民的口味,并用自己所学进一步改善了蒸馒头的办法,于是”李记“馒头铺在村里更受欢迎,家家户户都到李记来买馒头。小李挣了钱,又雇佣了几个伙计帮他干活,生意越做越大,有一天他脑子抽筋将闲钱投资到农田上和房地产上,又过了几年,房价、地价上涨,小李,哦不,要称为老李了,资产翻了好几番,又投资了其他产业,从此老小李再也没有做过满汉全席和馒头了,甚至连厨房都没有进过。
         哦,对了,人家现在玩的叫资本。

【励志而少数版】
         小李被他爹莫名其妙骂了一句,又病怏怏地把自己锁到房里,老李也再没有去看他。
         过了一个月,京城皇宫张榜告示:找民间大厨进宫做膳。
         村中只有小李会做些不一样的菜,于是村长死马当活马医,叫小李打起精神去报名。皇宫食材应有尽有,皇室族人口味自是与村中粗人不同,小李的一套满汉全席加上自己发明的独到馒头,为他赢得了极大荣誉,被留在宫中做御厨。小李做得饭菜很合皇太子口味,每日必要小李亲做御膳。小李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宫内大大小小内宦极力巴结他,外臣也常常与皇子借用这位大厨到府中做膳。又过了几年,皇太子登基,小李,哦不,要称为老李了,一下子成了皇帝最喜爱的大厨,人脉更是遍布大臣,每日到处闲逛,给宫里后辈讲讲课,到民间讲讲课,顺便收收课时费,拜师送礼的人在家门口排成了一条龙,有事徒弟做,没事收徒弟。从此老小李再也没有做过满汉全席和馒头了,甚至连厨房都没有进过。
        哦,对了,人家现在玩的叫关系。

乡间狗常有,而龙没有。屠狗术以温饱,屠龙术以寻龙。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06 发帖IP地址来自
人力资源本质是资源管理,现国内公认人资教材中的管理办法均来源于国外的经验。
然而国内企业市场化运作不足30年,30年前国内没有私企,因此国内人资现状是要么没有标准化人资体系,要么体系照搬已经得到历史验证的计划经济那一套。包括现有的大型民企,无一例外。
况且人资中很重要的模块,员工关系(劳务纠纷处理),国内国外依照的法律以及秩序完全不同。
因此国内跟国外所谓的人资就现阶段而言压根不是一个东西。
你想做HR这块,挺好,但要记住,国内学的国外用不了,国外学的国内也玩不转。

国外我不懂,就国内而言,HR比起理论来说更吃操作饭。
211人资本科的人事助理我带过,非本专业的专科生我也带过。
说实话,只要本人虚心好学,我只用花最多4小时就能教会徒弟能够顺利操作一个模块。
如果有一定悟性,花3个月时间带,也能带出一个粗通各模块的人事专员。
学校学到的理论什么的,在国内可以更快上手不假,但也仅限于此了。

所以我很赞同 @KKromi讲的故事,想必应该是相当专业的HR从业者,值得我学习。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上观点:有条件,有条件建议出国深造。

简单自我介绍,小弟本科会计专业毕业,毕业后果断抛弃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世界100强金融行业HRBP,快工作一年;学习不行考不上研,暂计划于明年读在职研究生人力资源方向。仅以我浅薄的社会阅历,我的看法是我赞成您深造。主要理由是,国内人力资源的环境并不好,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未来确实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人力资源的发展本来就是由外边引入来的。学习先进的管理水平没有什么不好。

1.环境上:国内的环境确实还很一般,除非是大型的外资及股份制企业。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但普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真不高。很多企业把“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然而还是处于在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比如人力规划就是算算人工成本,算算定额;招聘就是根据用人部门需求,反馈>招募>用人;培训就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举例:深圳某20几年的大型私企,培训就是买商业学院的系统,自我学习然后考核。没有分析过需求,部门和员工也是为了完成要求和指标而受教;绩效薪酬就是算工资和福利;员工关系更是流于形式)

人力资源应该由以往的人事工作,上升到更多是战略的角度对公司进行规划、管理。有维度、有梯度。企业需要由业务部门带来直接的收入。国内更多的大中小企业老板对职能部门都是看轻的。除了老板会盯紧财务部门,对其他后勤职能部门态度冷淡。一方面,很多领导都是业务做的好上位,自然还是重视业务队伍。另一方面,有高层坐上去后会懂得思考与管理,即使ta不是学人资的,但依然成为了人资专家。足以见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国外的环境有多好我不知道,但人家是经历了发展磨合到研究到分析的,起步早了几条街。国内排名前列的公司,管理模式借鉴西方,高管团队很多都是外资优秀的管理人士。


2.人力资源管理,是实操性非常强的工作。据我了解,硕士有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不知道国外是否也是如此。就用于实际工作而言,个人觉得学术方面可能不太适用。面试过不少硕士的哥哥姐姐,他们都很优秀专业懂好多,但感觉不接地气。

然后是思考和心态上,题主两个专业跨度比较大。记得我的老师说:做HR要先有一种死的心态。当然夸张了,HR工作不难,但又确实是比较繁杂。好像什么都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确实是可以在国内自学,但是如果真的想清楚了做这一行,尤其是做企业里的HR,在好的环境里能学习到更优秀的东西。

3.令尊的朋友跨国企业家肯定有丰富的阅历和管理经验。相信能给到你不少的建议,但看您描述是说面临很多不能想像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否是说出国学习和生活等各种方面的综合考量呢?而且有一点重要的是,您出国留学几年后,国内的东西很多又不太了解了。同时就工作而言,可能未来这几年,人力资源的发展也并没有那么快。所以学成是留在海外内还是回来?如果学有所成回来,在国内的环境中还是无法派太多的用场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

所以对于未来,是不是选择更为确定的现在?要自己思考清楚。毕竟,人家的都是参考,自己要想明白想清楚。而且,作HR更要对自己有良好的人生规划。也只有自己选的路,才会拼命去负责

加油,共勉!





不说了,该加班了。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本在读。在考雅思的漫漫长路上。却不知为何坚定地走着人资的道路(目前为止是如此)。就好像有个内心的声音告诉着你,这是一条适合的路,适合到,你要做的就是:Be yourself。

但其实这个非常naive的想法,在我面试了一些大公司之后,我发现,和我一起应聘的面试者,或来自于985/211,或在国外留学,交换,或擅长四国语言,拿到国外offer。我陪他们一起走到面试HR岗位的最后一面(至今还在等结果),信心却日益消磨。

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热爱让我获得面试的机会,每次谈起人力资源,谈起招聘,我放亮的眼睛让我在这一段不长不短的面试里一路劈荆斩麻。可是我距离offer,也许就是输在了硬实力的比较上。

楼主,我和你的情况差不多。每一次我想放弃留学之路的时候,我会和自己说:
你没那么幸运,那些为数不多的,从一般学校毕业出来可以大三暑假或大四校招迅速拿到大公司offer的人,真的只是少数。
而我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自己的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慢慢提高。我希望如果下一次,我在坐在校招面试现场,我和旁边那个英国留学回来的男生聊天时,我更有底气。
我既有热情,又有能力,还能有学识。
我可以流利地说着我喜欢的外语,更可以和HR聊喜欢的专业知识。

题主加油呀。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09 发帖IP地址来自
利益相关:一个人事。

人力资源的门槛很低,但是天花板很高。说简单点,入门简单,但是想做好,做上去,难。

1、既然研究生才打算转人力资源,那就不要现在决定出国与否。错误的选择往往来自于不对称的信息。也就是说,对各个选项了解不详细,很有可能做出错误决定。给自己一个月时间。第一周,搜集所有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正面的负面的、HR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等。第二周,思考你自己需要什么人生,想进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做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第三周,如果决定了学人力资源,那你给自己写两个可行性报告,一份是出国的,一份不出国的。完整论述对比两者的优缺点、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第四周,把第三周和第二周的成果做匹配,选择匹配度最高的。

2.关于雅思,无论你出国与否,请继续考下去。你是一个女孩子,选择一个好的起点很重要。外企的人力资源会优于其他。雅思可以帮助你进入外企,有了没用总比用的时候没有强。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回答问题前,我也看故事去了,故事蛮好,适用于很多情况。
HR专业是否留学我觉得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HR发源于国外,真正在国内运作的时间可能还不足三十年,这门学科最初是来自于对生产型企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试验,然后才逐步积累,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国外研究HR能接触到更多前沿理论研究的内容,国内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只有一些盈利培训机构做一些讲座/培训班等等,其目的还是在于盈利,所以说如果是为了研究方向去国外学习还是有必要的。反之,如果只是为了应用,那大可不必,因为你可以通过进入一些外资企业去学习一些应用上不错的方法,比留学的成本低很多。
HR门槛低,做好难有必要解释下:门槛低是因为HR普及前有一类似部门,如人事/劳资/厂/部/机关办公室这样的部门,他们有少许工作和HR工作相似,做到这些很容易被人看成你在做HR,所以大家说门槛低,做好难是任何领域都存在的,没必要做过多解释。
HR的难点在于人的自我管理和人与人之间的管理,这个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六要素这面简单,因为还有人和环境的互相影响,HR专业技能除了本学科的六个模块,还包含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等学科技能,这才是HR做好难的关键,希望这些粗浅的回答能够帮助到题主和大家。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利益相关:本科国内HR,研究生美国HR,目前在美工作HR
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念的HR,所以国内也有很多本科的同学在做HR。个人感受美国和国内HR差距还是很大,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甚至思维方式。 如果想出国念HR,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确实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学不能致用的情况,少数外企除外。 如果希望留在国外发展或者混到一定Level后再回国,出国选择一个好的HR Program还是很有前途的。我本科也是211985,相比我的本科同学,我只能说平台不一样。法国不了解,但是美国的HR Program好的就那几个,毕竟在美国也不是特别主流的学科。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12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完故事觉得挺好,时差党人资在读,马上就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了,我也有跟你同样的疑惑,但是我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想坚持下去看看,可能你的问题我要等几年才能回答。但是我觉得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有条件有能力就跟随自己的意愿。你爸爸的朋友不会替你过你的人生也不会对你的未来负责,所以不要听从一家之言。我跟朋友说要出国读人资的时候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以本科的学历去工作我能一眼看到自己的局限,然而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我感兴趣的专业出来见见山的外边有什么,哪怕回去用不到给孩子讲讲故事也挺好。圣母点说,都知道国内人资发展缓慢赶不上国外水平如果大家都固步自封国内的人资水平就永远停滞不前,一个完善的人资前景总需要有人推动。出国读书当然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比你想象的辛苦,但目前为止我是不后悔的。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1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何留学?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果在国外发展那是可以的,在国内吗,大部分企业是用不到的,因为文化、环境差异过大。
我部门有个英国留学的妹子,人力资源研究生,回来的感受是所学的完全用不上,差异太大。
所以出过留学不如在国内考研深造。

出去学得屠龙术,回来之后找不到龙啊!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29: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国内外的异同我不清楚,因为没我去过国外学习这个专业。但,对应届生而言,寻求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规范专业健全完善的企业才是学习人力资源实务最佳的途径。去国外读书应成为一个平台帮助你进入这样的企业,因为你很快就会明白就算再先进的理论进入实战也会变成废纸,只要它不符合实际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