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的影响,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留学在专业训练、学术修养上的影响,二是出国后的全新生活对人的影响。因为不同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很难进行总结,所以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出国生活本身对人究竟会有哪些影响。
[h1]出国可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h1]当我们说“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了”,或者“我觉得自己很陌生”,其实都在体现着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是指一个人在自我认知内容上的清晰度、确信度、自我一致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让人的幸福感更高,更能应对压力,提高工作表现。而国外生活就是一种会增加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经历。
学者Adam(2018)在网上招募了296名实验参与者,其中一半人曾居住国外,一般人未曾居住国外。所有参与者需要完成一份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评估自己认同程度,例如:“通常情况下,我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是谁”、“我的性格的不同层面之间很少发生冲突”。结果发现,相比不曾居住在国外的人,曾居住国外的人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
这一过程与自我识别思考(self-discerning reflections)的增加有关。面对外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规范,自我识别思考使人识别出自己的身份能否真正定义自己,还是只是反映了以往的文化教养。当一个德国人来到不以守时为准则的国家,就可以判断守时究竟是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还是文化规范。长期生活在一个国家就很难有机会进行质疑和判断,因为周围人的行为往往与自己很相似。
[h1]出国可增强创造力[/h1]许多答主提到多元文化经历会提高创造力,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新加坡学者Leung和Chiu(2010)招募了65名欧洲裔美国人进行实验,对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不同类型的接触(单一文化接触、双文化接触、不接触),之后完成创造力任务。结果发现,进行两种文化接触的参与者在创造力任务中表现最好,这个效应在之后的5-7天都会存在。
相比只认同单一文化的人,双文化者(同时认同本国和所处外国文化的人)不仅会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事业上也会更成功。这种效应与双文化者整合复杂的能力有关,在信息处理中,越是能思考和整合多个视角的文化,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就会越好(Tadmor, Galinsky, & Maddux, 2012)。
其实任何好的改变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即使拥有多元文化经历,如果固守认知封闭,太过需要获得确定答案,或者存在强烈的恐惧,就很难增加对外国文化的接纳,继而创造力也很难有所改变。
[h1]出国可增加普遍性信任[/h1]对于许多没有出国经历的朋友来说,国外环境存在许多未知因素,需要更警惕。但研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越是到过多个国家旅行,就越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普遍的信任感,这种普遍的信任感是指对人性仁慈的信念(Cao, Galinsky, & Maddux, 2013)。
当存在这样的信任感,我们就会更多参与社会,做出亲社会的公民行为。不同国家的、不同种族的人交流时,也会因为这种信任而降低阻碍。形成信任感的关键在于关注国家、种族之间的不同之处,而非相似之处,关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降低人的消极预期,对他人产生积极、信任的态度。
[h1]去过的国家越多越好?[/h1]出国经历会对人产生许多积极影响,然而并非只要踏出国门就会获得改变。心理学家从国外经历的广度(生活过的国家数量)和深度(居住在国外的时间)的角度进行了解答。他们发现,国外经历的深度对自身认知、能力和观念的提升和改变更为关键。
Adam(2018)邀请了559名有国外居住经历的MBA学生参与实验,发现旅居国外的时间越长,进行自我识别思考的机会越多,也就越能提升自我概念清晰性。此外,国外经历的深度是增强创造力的关键驱动力。在一项针对全球顶级时装公司的研究中,时尚总监在国外工作的年数越长,所在公司时尚品牌的创造力就越强,工作过的外国公司的数量并不能预测创造力的提升(Godart et al., 2015)。
但是,居住国家的数量却并非越多越好。广泛的外国经历可以促进普遍性信任,增加认知灵活性,但有研究表明经历的广泛性会使人的道德观念更具“灵活性”,容易让人觉得道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降低对特定文化中道德原则的遵守,容易产生不道德的意图和行为(Lu et al., 2017)。这个现象在相当广泛的人群中——不同文化人群(英语、法语)和不同人生阶段(高中生、大学生、MBA学生、中年人)——都得到了证实。
你赞同以上的研究结果吗?来结合自己的经验聊一聊吧~
References:
Adam, H., Obodaru, O., Lu, J. G., Maddux, W. W., & Galinsky, A. D. (2018). The shortest path to oneself leads around the world: living abroad increases self-concept clari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45, 16-29.
Cao, J., Galinsky, A. D., & Maddux, W. W. (2013). Does travel broaden the mind? breadth of foreign experiences increases generalized trust.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100(1), 75-81.
Godart, F. C., Maddux, W. W., Shipilov, A. V., & Galinsky, A. D. (2015). Fashion with a foreign flair: :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abroad facilitate the creative innovations of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8(1), 195-220.
Leung, A. K., & Chiu, C. (2010).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idea receptiveness,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1(5), 723-741.
Lu, J. G., Quoidbach, J., Gino, F., Chakroff, A., Maddux, W. W., & Galinsky, A. D. (2017). The dark side of going abroad: How broad foreign experiences increase immor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1), 1-16.
Tadmor, C. T., Galinsky, A. D., & Maddux, W. W. (2012).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living abroad: biculturalism and integrative complexity as key drivers of creative and professional success. J Pers Soc Psychol, 103(3), 520-542.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当一对情侣无话可说的时候,该怎么做?
为什么部分人友善且独来独往?
低自尊的人应当怎样自我治疗或调整?
![]()
|